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110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docx

定西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

 

定西市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

(2016—2020年)

 

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2

一、发展基础2

(一)节能目标全面完成2

(二)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扎实推进2

(三)节能重点工程成效显现3

(四)节能管理体系逐步建立3

(五)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实现突破4

(六)全社会节能意识进一步增强5

二、发展环境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7

一、指导思想7

二、基本原则8

三、主要目标9

第三章主要任务10

一、着力优化用能结构10

(一)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10

(二)严把项目准入关口10

(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11

(四)大力发展低能耗产业11

(五)调整优化能源结构11

(六)继续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12

二、深入推进工业节能降耗12

(一)绿色食品加工13

(二)现代制药13

(三)五金机电14

(四)化工建材14

三、积极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耗15

(一)抓好新建建筑节能15

(二)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6

(三)实施绿色建筑行动16

四、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耗17

(一)优化交通运输结构17

(二)优化运输组织方式17

(三)加强交通节能管理18

(四)推广交通节能技术产品18

五、深化农业领域节能降耗19

(一)推进农业生产生活节能19

(二)推进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19

(三)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19

(四)积极开展太阳能利用20

六、强化商业领域节能降耗20

(一)强化商业与民用领域节能管理20

(二)积极推广应用节能产品20

(三)引导形成节约习惯21

七、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21

(一)强化公共机构日常节能管理21

(二)促进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21

(三)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22

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2

(一)加大节能环保低碳技术推广力度22

(二)夯实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础22

第四章重点支撑工程23

一、节能技术改造工程23

二、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工程23

三、节能示范工程24

四、绿色政府示范带动工程25

五、节能信息化工程25

六、能力建设工程26

第五章 保障措施26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问责26

二、加强资金支撑,强化政策引导27

三、加大节能领域改革力度,建立市场化节能机制28

四、开展宣传教育,调动全社会节能积极性28

前言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节能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推进节约能源工作,全区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科学制定和实施《定西市安定区“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安定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构建生态屏障、推动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美丽安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依据《甘肃省“十三五”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定西市“十三五”节约能源规划》编制,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建立健全用能权”和“甘肃省节约能源条例”等重大政策,以及区委、区政府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决策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全区节能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一)节能目标全面完成

“十二五”期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由2010年的35.52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5年的41.02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2.9%。

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从2010年的1.09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5年的0.6648吨标准煤。

2011年—2015年,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分别降低了2.6%、3.5%、5.48%、2.74%和6.75%,年均降低4.21%,累计降低21.07%,完成了“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

(二)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扎实推进

工业节能贡献突出。

“十二五”期间,工业能源消费低速增长,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1.05吨标准煤下降为2015年的0.2638吨标准煤。

各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4.12%、4.81%、1.07%、5.55%和4.4%,五年累计下降19.95%,年均降低3.99%。

其他领域节能工作全力推进。

建筑领域,积极推行《甘肃省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达到100%,施工阶段达到65%;交通运输领域,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区载客和载货汽车实载率上升,营运车辆单位油耗下降,部分公路隧道照明灯具改造成LED(发光二极管)灯,节电效果明显;商业和民用领域,强化流通服务业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进度;农村和农业领域,加大户用沼气池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农田节水技术以及节煤灶、节柴炕和太阳能暖房等节能设备;公共机构领域,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和照明产品,强化空调、照明及办公设备节能,积极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活动。

(三)节能重点工程成效显现

“十二五”期间,我区稳步推进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公共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实施重点节能项目15个,高效照明产品、高效节能家电等节能产品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节能管理体系逐步建立

“十二五”以来,我们着力加强节能统计和审计制度建设,强化节能监测、监督和目标管理,节能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成立了定西市安定区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节能降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节能减排工作协调机制和节能减排分析报告制度。

制定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考核指标体系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了能源消费统计、核算与监测制度。

成立了节能监察机构,并开展工作,节能监察体系初步形成,节能监察工作全面开展。

(五)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实现突破

“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造林10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6%,林草覆盖率达到35.5%。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48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5.1%,坡耕地治理程度达到86%。

建成了九华沟、响河、太白山等一批小流域治理精品示范工程和内官锦鸡塬、巉口赵家铺、平定高速、城区面山等精品绿化示范工程10万多亩,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640吨/平方公里减少到2340吨/平方公里,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052万吨下降到现在的852万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明显好转。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山上退耕种草保植被、山下舍饲养殖建沼气、沼液肥田壮畜调结构、剩余劳力输出增收入”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子。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型工业发展,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省昕农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被确定为市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甘肃陇脉药材有限公司和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市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中国(定西)西部汽车城、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金帆现代物流中心以及鲁家沟2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重大商贸物流和新能源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循环型服务业取得重大突破。

(六)全社会节能意识进一步增强

深入开展节能全民行动,开展了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4·22”地球日以及“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等主题活动,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通过举办节能降耗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倡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文明、节约、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节约能源逐步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全社会节能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发展环境

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期间节约能源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新常态下节能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

随着经济调整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区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稳中缓增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未来五年,国家实行能源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我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节能工作将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转型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合理设定资源消耗总量控制目标,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

同时,我国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以市场机制倒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绿色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都将绿色发展作为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省、市将进一步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将为我区节能工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打下坚实的现实基础。

——经济发展任务重。

我区人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偏低,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强化节能减排低碳,实现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

我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脱贫攻坚任务重,“十三五”期间对资源能源和环境容量的刚性需求较大,国家对资源环境政策日益强化,实现“双赢”难度愈来愈大。

——能源消费结构尚待优化。

我区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大,天然气消费占比少,风、光、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情况与资源拥有量有较大差距,能源战略通道建设较慢,现有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不高。

——节能基础仍需加强。

全区节能统计、监测、分析能力较为薄弱,重点企事业单位能源审计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报送等基础性工作滞后,培训宣传教育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全社会节能意识和理念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强化。

对我区而言,“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能源资源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而节能的空间却越来越小,持续节能的难度逐步加大。

在国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期间,既要实现经济年均增长8.5%的目标,又要完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领域节约能源工作,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确保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节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立足区情,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节能工作,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机制,积极探索碳排放权和用能权初始分配制度,在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和碳排放控制目标。

——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与创新驱动相结合。

以市场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基本动力,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积极建立、健全节能量交易、用能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增强科技的支撑能力。

——坚持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并重。

认真执行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配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制度,从结构、技术、管理三个方面深入开展节能降碳,优化存量,实现管控结合。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结合地区(领域、行业、企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布局、能源利用水平、资源环境状况、发展条件与潜力,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施策,确保节能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

积极营造政府引导、企业主动作为和公众积极参与的节能工作良好社会氛围。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能耗强度指标稳步下降,能耗得到有效控制;建立与我区节能工作实际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节能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目标。

根据市上“十三五”期间对各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目标的分解任务,着力控制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机制。

——结构节能目标。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良好。

非化石能源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天然气消费有序推进,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重点领域节能目标。

积极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到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8%左右。

深入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到2020年3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到2020年人均综合能耗比2015年下降1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2015年下降10%,人均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12%。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着力优化用能结构

(一)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着力延伸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五金机电、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链条,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技术联盟,研发、推广节能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建设优势产业集群,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由生产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产品由半成品向成品转化,生产方式由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

以降低传统产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为重点,提升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智能化、循环化发展水平,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

(二)严把项目准入关口

落实国家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必须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工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考虑产业链的延伸,能耗水平和排污水平要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能耗和排污总量控制在核定范围内。

强化环保、节能、土地等指标约束,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以能源消费增量控制目标审批新建项目,逐步推行能耗等量置换。

(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提出的有关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政策,按照“去产能、去库存”要求,继续采取上大压小、等量替代、财政奖励等方式,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制定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将任务分解下达到相关部门,落实到具体企业,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支持。

(四)大力发展低能耗产业

培育以物流、信息、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等服务业,积极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性、先导性产业。

(五)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立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新格局。

建成华家岭西风电30万千瓦风电基地以及光伏发电扶贫工程。

配合做好兰州至定西输气管线工作,实现城区天然气普及。

鼓励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工业、公共机构、商业和居民生活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发展太阳能供热与建筑一体化的生态建筑。

加快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供热及发电。

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

(六)继续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

依据国家能耗限额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监测管理。

强化节能监察,定期对重点用能企业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能效对标情况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抽查。

以重点用能企业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能源统计和计量体系,建立健全在线能耗监测系统。

建立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和碳排放报告制度,推动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鼓励支持企业单位制定实施严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企业(联盟)标准的核心技术指标。

二、深入推进工业节能降耗

把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引导企业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和循环生产方式,淘汰落后装备技术和产能,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建设绿色工厂。

积极推动电子信息和绿色通信技术在工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组织重点能耗企业能耗实施节能增效行动,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一)绿色食品加工

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和备案等制度,坚决改造、淘汰国家限制发展合格生产工艺和落后产品。

以马铃薯、草畜及蔬菜等特殊优势产业为支撑,循环经济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为引领,以畜牧业绿色有机肥为保障,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形成区域生态恢复、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加工、产品多元化深加工协调发展的“农、工、贸”一体化的绿色食品工业体系。

以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为契机,重点支持马铃薯变性淀粉、休闲方便食品、主食产品的研发,形成集生产、加工、流通、研发为一体的马铃薯循环经济体系。

结合马铃薯精深加工与废渣、废水综合利用,依托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定西伊兰纯牛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骨干企业,形成集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畜牧养殖与加工、农业节水、废弃物综合利用于一体,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生态化、循环化高效集成的工农业复合型绿色食品加工产业。

(二)现代制药

以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规范化仓储、精深化加工、网络化营销,扩大扶正等知名品牌产品生产规模,尽快实施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行动计划,形成饮片、中成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加强中药绿色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抓住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机遇,加强同国内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合作,解决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质量标准等问题,扶持扶正等骨干制药企业,新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

积极开发特色中药,发展中药新剂型,不断提高加工副产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五金机电

积极淘汰落后生产用能装备和工艺,加强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推广应用,降低生产能耗。

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发展高科技的绿色装备制造企业。

重点支持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开发上下游关联产品,加快滚动扩张发展。

构建金属资源再生、电子废弃物资源再生与再制造、再生金属冶炼、铸造、加工、装备零部件产业链。

依托定西高强度螺钉有限公司,积极研发风电、核电等中、高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

以三牛农机、西柴动力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马铃薯、中草药种植全程机械化和现代高效旱作农业机械,以及淀粉加工、中药饮片、中药提纯、资源综合利用等专用成套设备。

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四)化工建材

依托祁连山水泥、新陇粉煤灰、建达建材、天信印务等有一定技术和生产规模的企业,引进关键设备、改造工艺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使化工建材业向高技术、新材料、多品种、低成本、低污染方向发展。

积极发展节能、利废、防火的新型建材产品。

化学建筑材料重点发展塑料管道、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和建筑涂料,带动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发展。

新型防水材料重点发展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积极发展聚氨酯和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新型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材料。

推进利用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建筑废弃物和废旧路面材料等大宗固体废物生产建材,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建材产品。

推动废玻璃、废陶瓷、废复合材料、废碎石及石粉等回收利用并生产建材产品。

培育利废建材行业龙头企业。

三、积极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耗

重点抓好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完善区级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一)抓好新建建筑节能

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管理,积极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加强对施工等关键环节节能监管,提高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工程质量。

严格执行公共建筑70%、城镇居住建筑65%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到99%。

新建商品房销售时须在买卖合同等文件中标识所采用的节能标准和采取的节能措施等内容。

达不到能耗设计标准的建筑,不准进入市场。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深入推进墙材革新,引导使用新型节能建材和再生建材,推广散装水泥。

稳步推进建制镇和农村新建建筑节能,发展节能型农村建筑。

科学制定乡村建设规划,有效遏制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二)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建立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指标信息数据库,完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体系和建筑能耗统计体系。

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调动居民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探索改造模式,加大改造投入,创建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示范区。

完善以政策导向和市场化手段相结合的节能改造机制,以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在建筑节能改造中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技术,合理有序发展太阳能光电技术。

到2020年,完成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

(三)实施绿色建筑行动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实施绿色建筑行动。

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组织实施省级建筑示范工程。

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引入循环经济理念,使之达到节水、节电、节材、节地、绿色环保、方便舒适的目标。

严格建筑拆除管理,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

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推广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将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纳入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质量监督等环节,加强监督检查。

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市场机制和模式。

实施一批太阳能光电、LED(发光二极管)照明示范工程。

四、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耗

加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运输结构和运输组织方式,推广应用交通节能产品和技术,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改善交通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交通能源利用效率。

(一)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建立和完善优势互补、结构合理、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节能交通体系。

调整客运车辆结构,支持发展节能环保型运力。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城市公交使用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等新能源汽车,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公交车辆,减少污染排放。

配合做好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建设,以及规划的定西—平凉—庆阳快速铁路前期工作。

适时启动航空机场建设。

建成定西综合客运中心,定西客运北站、南站和西站,定西市公交换乘站等5个汽车客运站和定西货运中心。

确保兰州至安定段天然气管道项目建成投运,积极推进加气站建设,鼓励公交、出租车改用天然气、压缩石油气等清洁燃料。

鼓励运输企业推广高效低耗车型,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

(二)优化运输组织方式

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公路运输领域的研发应用。

建立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加强系统协调,发布动态信息,提高运输效率。

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