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概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093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古代汉语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古代汉语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古代汉语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古代汉语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概要.docx

《古代汉语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概要.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概要.docx

古代汉语概要

古代汉语基本概念

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交际的辅助工具,它使语言传之久远(打破时间、空间界限)是语言更精确,文字为语言服务。

文字学

即汉字学,研究汉字的产生,汉字形体的发展变化、前途及结构规律和分析方法正字法。

汉字

汉族人民自古以来一直用以记录汉语、交流思想的工作,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汉字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就早已产生了。

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

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音义。

在字形的结构上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形声字为最多,占汉字的80%以上。

甲骨文

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王室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和记事文字,是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商代的代表文字。

金文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王室或贵族铸在青铜器上用以铭文和记功的字体的总称。

金文出现在商代中期,金文下限断在秦灭六国,也就是秦用小篆统一中国文字时(公元前15世纪~前220年),约1200多年。

隶变

由古文字发展为今文字的过程叫隶变,次过程大约在秦汉之际。

隶变不仅仅改变了汉字的形体面貌,使圆转的篆书笔画变得平直方正,而且重新确立了汉字的结构方式,引起了汉字整体或偏旁的分化与混同。

从此,汉字完全地不象形、彻底地线条化、符号化了。

六书

汉代的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地官·保氏》。

书是写字,古代没有印刷术,书艺包括识字和写字,是文字之学。

刘歆《七略》: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这是对于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而转注重在字义,假借重在字音。

后来为了避免混淆四象,郑众《周官解诂》,转注、假借不变,四象改为象形、会意、处事、谐声,其内容是一样的。

许慎的《说文解字-叙》曰: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①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日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所根据的文字资料是秦汉时期的篆书,也采用了先秦时期秦国籀文和儒家壁中经上的古文,没见到更早的文字资料,分析解说自然不免有不够或错误的地方。

今日有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秦汉竹简帛书等大量资料,对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回头看许慎的六书说自然不免有意见。

试为简介如下:

①“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视而可识”是说人们直觉看得出来。

“察而见意”和会意相近,要区别则靠分析偏旁。

会意字是两个或更多几个字拼凑在一起,以表现一个意,指事字拆开不成宁,或者是拆出一个字而仍有不成字的各种符号(如刃、末)。

②“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诘诎,犹言屈曲。

极言重视物体之状,不敢省简。

③“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基本上由两个字组成,怎样产生形声字有两种情况。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有的笔划多,写起来有困难。

后来简化后加一个声符,便成了形声字,例如鳳、雞二字,形体不同,而凡、奚二声符是后面加的;也有先用假借字后加形符的,如启明的启后加日旁作晵,昱日的昱先假借羽字,后加形符而有和翌。

由于时间地域之推移,语音不同,文义变异,形声字又有增加声符或形符之例。

形符、声符不仅仅限于象形字。

中国古籍很多,历史上经过几次整理,“飞禽即须安鸟,水族便应着鱼,虫属要作虫旁,草类皆从两中(《经典释文·条理》)。

④“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比类是说把两个字拼在一起。

合谊即会意。

指揭即指撝。

“以见指撝”是表现出目的和要求。

文字上的形和声都有客观存在以为依据,只有意不容易表现,造字者可以有造字的意图,学字者可以有自己的理会,容易分歧。

“信”《说文》列入言部,是从言人声的形声字,信根本不是会意字。

⑤“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许慎把转注排在会意之后,说明它是以意为主。

“同意相受”戴震解为“互训”,因为《说文》说:

“老,考也”,“考,老也”。

考老互训。

”建类一首”则指部首而言。

有些学者主张必须回部互训才是转注,例如草部有“蓨,苗也”,“苗,蓨也”;即同意相受。

从情理工讲是可以说得通的。

⑥“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字之发生有几种情况下是字义不容易在字形上表现,取同音之字代用,不作新字,如我、汝、其、来之类。

一是文字当使用时不够用,借字来顶替。

许慎所举令长是秦、汉官制,令是施令,长是首长,皆属字义的引申,虽非本义,但不能称为假借。

另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写字的人提笔忘字,用同音字代替,只要音同便可假借,但是不免“人用其乡,同言异字,同字异言”(郑玄语)。

刘歆以为六书是“造字之本”,这是托古改制,其实决不是先有人制定条例而后造字,六书是刘歆根据当时已有的文字知识归纳出来的名目,许慎通过整理文字的实践加以修正,才使内容明确。

独体字

指汉字的一个字只有一个单个的形体,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

这种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表意字。

因为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

独体的象形字和表意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

合体字

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

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戈伐人;“取”字从又从耳,表示捉取一个人;“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倚着树木。

即会意字。

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

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张”字指张弓,从弓长声:

“经”字指经线,从系声;“球”字指玉球,从玉求声。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合文

指合写在一起的汉字。

汉字是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的一个音节。

用汉字记录汉语,从古至今一直是字与字分开写的,但在商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金文里有少数把两个字或三个字合写在一起的,文字学家称之为合文。

在商代,合文的形式有4种:

①上下合写在一起,如(五十)、(六十)、(小甲)。

②左右合写在一起,如(太乙)、(太丁)、(太甲)、(示癸)、(五月)。

③包容在一起,如(雍巳)。

④左右上下排在一起,如(十三月)、(十三月)。

本字

也称正字,指直接为表示某一词义而造的汉字,与通用的假借字不同。

表示词的本义的字称为本字,不表示本义的称为假借字。

就字形来看,可分为两类。

A.甲类本字与假借字同为一字。

如“女”本义指女人,又借用指第二人称(汝),后一用法的“女”是假借字,而用于本义的”女”是本字。

B.乙类本字与假借字是两个字。

如“湄”本义指水草之交的岸边,这个意义古籍有时借“麋”来表示。

《诗经·小雅·巧言》: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麋”是假借字,“湄”是本字。

甲类在汉字发展中,本字与假借字可发生转换。

有两种转换,一种是假借义通行,本义另造字。

如“然”本义指燃烧,假借用作代词等,本义另造“燃”。

“然”是“燃”的古本字,“燃”是“然”的后起字。

另一种是假借义另造字。

如“祭”本义指祭祀,假借指地名,后造地名字“”,“”是后起本字。

“祭”和“”处于不同的时间层次上,它们是古字与后起字的关系。

有些本字后来废弃不用。

一种是古本字,如“垔”为垔塞字,“湮”为湮没字,后来“垔”字不用,而另造“堙”字。

另一种是后起本字。

如“率”本义指捕鸟器,假借用指率领。

这个意义造“”字,但未得流传。

确定本字有赖于正确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字的本义。

《说文解字》“不”字释为“鸟飞不下来也”。

据甲骨文、金文资料分析,“不”本义指花柎,《说文》所释不是本义。

今作否定词用,是假借字。

本字有时指本应该写的字,是就字的常用义说的。

例如“由”用作假借字,指“好象”、“如同”的意思,其本字是“犹”。

同“犹”的造字本义(指一种猿类动物)无关。

后起本字

指在假借字基础上造的汉字。

古人字少,一个字有时代表几个意义不同而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用,后来在原本借用的字的基础上造出与词义相应的新字,这样的新字在文字学上称为后起本字,也就是后起的正字。

例如斋、剂、脐、跻、齑、荠这些字,开始时借“齐”字来表示。

《论语·乡党》: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礼记·玉藻》:

“趋以采齐。

”“齐”都是假借字。

后造斋、剂、脐、跻、齑、荠,是表示上述各字义的正字。

有的后起本字,与前用的假借字,只有字义上的关联,字形上并无关联,如“罷”假借指疲困意,后造“疲”字。

本有其字的假借字与本字,是共时性的关系,后起本字与前用的假借字是历时性的关系,是今字与古字的关系。

同源字

在汉字里有很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

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

如“坚”与“紧”,“宽”与“阔”,“改”与“更”之类,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或相通转),所以称之为同源字。

如果语音毫无关涉,或音虽近而意义相去极远,就不能称为同源字。

音同音近是推断是否同源的关键。

假借字和异体字都不是同源字。

因为假借字不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异体字则是一个字的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写法,只是同字而已,谈不上同源。

一字兼有数义的字各个意义之间毫无关系,只是同音字而已,谈不上同源。

同源字实际也就是同源词。

不同文字的同源等于是追溯语源。

在声音上,就必须以上古音的声韵部类为基础去探求上古的读音;在意义上,就必须以古代的训诂和古籍中应用的词义为根据;分别何者为同源,何者非同源。

古今字

指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

古今字分两类:

甲类等义的,即古字与今字字义完全相同,如佰/饮、等。

乙类不等义的,即古字与今字字义不完全相同,如莫/暮、景/影、辟/避等。

甲类古今字是一对一的关系,今字的产生不涉及汉字的孳乳分化,古今字属同字异形,是异体字的一类。

乙类古今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今字产生是汉字在发展上孳乳分化的结果;另有一些是因为字义变用而形成古今字关系的。

汉字的孳乳分化,分以下3个方面:

①今字是由古字的本义产生的。

“莫”本义指日落天晚,“莫”假借用作无定代词,本义另造“暮”字。

同类的如止/趾、要/腰、衰/蓑、采/探、匪/篚、其/箕、匡/筐、然/燃、益/溢、禽/擒等。

②今字是由古字的引申义产生的。

“景”本义指日光,引申指明暗形成的影子,这个意义后造“影”字。

同类的如弟/悌、解/懈、责/债、竟/境、坐/座、中/仲等。

③今字是由古字的假借产生的。

“辟”,本义指法,假借用作逃避,这个意义后造“避”字。

同类的如辟/僻、辟/闢、辟/嬖等。

以上所列,古字是声符字,今字是以古字为声符产生的形声字。

今字产生在古字之后,也称做后起字。

清代王筠称本义产生的后起字为累增字;称由引申义、假借义产生的后起字为分别文。

有些今字虽属后起字,但在字形上与古字无相承关系,如罢/疲、蚤/早等。

由字义变用形成的古今字,古字与今字不存在产生先后的问题;只是由于字义使用上的变化,使某字成为古字,另一字成为今字。

如表示容貌的意思古代用“颂”,后代用“容”。

古今字是就某一字义用字不同而言。

例如“尉”既是“熨”的古字,又是“慰”的古字,前者是就“尉”的本义说的,后者是就引申义说的。

今字如再产生后起字,对后起字来说,它又是古字。

例如“前”的本义指剪断,后造“剪”字,“前”是古字。

假借字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

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象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假借字有两类。

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假借字。

如“東”,甲骨文作,象束物的形象。

东方的“東”无形可象,就借语音相同的字来表示东方的意思。

又如“北”,甲骨文作,象二人相背。

北方的“北”无形可象,就借语音相同的来表示北方的意思。

这就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许慎在《说文叙》里所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这一类。

如方圆的“方”,歌曲的“曲”,市郊的“市”,甲胄的“甲”,你我的“我”,專门的“專”,原因的”因”,人才的”才”,黑白的”白”,巨大的“巨”,容易的“易”,时辰的”辰”等都是,不胜枚举。

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本有其字”的意思是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

这一类在秦汉以上的古书中极为常见。

如《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借“汤”为“荡”;《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小雅·菀柳》“上帝甚蹈,无自暱焉”,借“蹈”为“悼”;《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枼有幽”,借“幽”为“黝”。

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前一类可以说是不造字的假借,后一类是在用字当中的假借。

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卒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异体字

指汉字通常写法之外的一种写法,也称或体。

这种字跟通常写法相比较,或在形旁上有所不同,或在声旁上有所不同。

例如:

①杯:

盃 迹:

跡 敕:

勅 唇:

  ②捶:

搥 桴:

枹 裤:

袴 韵:

这里①是形旁不同,②是声旁不同。

形旁不同,所表示的意义必然比较接近;声

旁不同,声韵必相差不远。

通用字

指在使用中可相通换用的汉字,包括同音通用、同义通用和古今通用。

同音通用指用一个同音字(或音近字)去替代另一个字,这种替代具有一定的常用性。

例如《管子·入国》:

”聋盲喑哑……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

”《札记·乐记》:

“故人不耐无乐(yuè)。

”《论衡·无形》:

”试令人损益苞瓜之汁,令其形如故,耐为之乎?

”“耐”是通用字,“能”是被换用的本字。

古同音通用反映的是古音系统,如“耐”、“能”二字在古代分属之部蒸部,阴阳对转,韵母相近,在后代变得很不相同了。

同义通用指同义字之间的通用。

例如“才”、“材”二字,在一般情况下,不可混用,但在指“有才能的人”这个意义上是同义字,可通用。

《论语·子路》:

“赦小过,举贤才。

”《伪古文尚书·咸有一德》:

“任官惟贤材。

”又如“辑”、“集”在表示“安”、“安定”的意义上是同义字,可通用。

《战国策·赵一》:

“此先圣之所以集国家、安社稷乎?

”《汉书·西域传》:

“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

古今通用指古今字之间通用,也就是用古字代今字。

例如表示擒获的意思,“禽”是古字,“擒”是今字。

在唐代杜甫诗中用“擒”字,而宋代司马光等编的《资治通鉴》常用“禽”字。

如: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卷六十五),”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卷四)。

又如表示价值的意思,“直”是古字,“值”是今字。

唐以前作“直”,唐以后作“值”。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有用古字“直”的:

“市中游侠儿,待佳者笼养之,昂其直。

通用字与被换用字,二字字义不相同,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在某个意义上可相通换用。

如果二字字义完全相同,则属异体字。

异体字间是“同”的关系,而不是“通”的关系。

联绵字

两个字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的双音节词。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就是“联绵词”。

联绵的名称见于宋代张有所著的《复古编》。

联绵字可以分别为三类:

一类是双声字,一类是叠韵字,一类是非双声叠韵字。

例如“犹豫”、“憔悴”是双声,“傍徨”、“徘徊”是叠韵,“淡漠”、“翱翔”、“颠沛”、“滂沱”既非双声,也非叠韵。

有人把“叠字”(或称重言)也列入联绵字之内。

偏义复词

用两个单音节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舉例

本义

本义指一个汉字由最初书写的字形上所反映出来的意义。

例如“从”,甲骨文作,一人随从一人,表示相从的意思。

这就是“从”字的本义。

《说文解字》说:

“相听也”,那是引申发展出来的意思。

又如“莫”,篆书从日从,是众草,日没于众草之中,表示日暮的意思。

《说文》说:

“日且冥也。

”这是“莫”字最初造字的本义。

后来借用为否定词,又另造一“暮”字,代表原来的意思,那就是一般所说的后起本字了。

本义是对引申义、转义和假借义来说的,也可以称之为基本意义。

引申义

由一个词的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相关的意义。

跟本义在意念上有一定的联系,所产生的新义并不排除原始意义。

例如“生”,《说文》:

“象艸木生出土上。

”《广雅释诂二》;“生,出也。

”这是生的基本意义,也可以说是“生”的本义。

由这个本义引申而有“生养”、“生产”、“生活”、“生命”等义。

又如“徒”,《说文》:

“步行也。

”这是徒的基本意义。

步行就是不乘车,古时步兵也称为徒兵。

引申之,“徒”又训“众”,如说“圣人之徒”。

徒行没有车船,引申之,“徒”又训为“空”。

如说“家徒四壁”、“徒劳无功”等。

例如《说文》:

“向,北出牖也。

”引申为“向背”的“向”和“方向”的“向”,但“向时”的“向”就不是引申义了,那是作为假借字而产生的假借义。

朱骏声认为是“曏”的假借字。

假借义

指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

假借义不同于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是造字原有的意义,引申义是由原义引发出来的意义。

例如“须”字金文作,《说文》解释为”面毛也”。

“须”就是“鬍”的“”,“面毛”正是“须”字的本义。

古书里有用为“等待”义的,后来又用为“必须”的意思,这都是假借义。

又如“令”,本义是“命令”、“号令”,可是古人说”令闻令望”,”令”是“善”的意思。

“善”是假借义。

又如“常”《说文》训“下帬也”。

可是又有“恒”的意思,那是假借义。

又如“诞”是“大言”、“妄言”的意思,可是又有“诞生”、“生育”的意思,那也是假借义。

假借义是否另有它的本字往往不可考。

转义

指汉语语词由固有的意义而转换借代出来的另外的意义。

例如“昔”字,甲骨文作,象日在水浪下,当即潮汐的本字,后来转为“一夕”的“夕”,进而转为“往昔”、“昔日”之“昔”。

又如“社稷”一词,古人称土神为“社”,“稷”为五谷之长,立稷而祭,以稷为谷神。

古时天子、诸侯都要祭祀社稷,后来就以“社稷”一词称国家。

又如“齿”是牙齿,年龄也称年齿。

人以年齿相比列,凡不能比次在一起,非同一类的就说“不齿”。

这些都是转义。

转义与原来的词义内容多少总是有联系的,假借义则全无联系,两者不同,不能相混。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A.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①扩大:

如:

江——古:

长江;今:

江水

②缩小:

如:

金——古:

金属;今:

黄金

③转移:

如:

坟——古:

堤坝;今:

坟墓

B.感情色彩的变化

好——古:

女子貌美;今:

与“坏”相对

池——古:

护城河:

今:

池塘屬下類

C.义项的增减

子:

古代不当“种子”的“子”讲,而为“种籽”,今之“种子”为义项的增加

部首

汉语字典里属于同一偏旁的部目。

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以小篆为主,分析字形的结构,把具有同一个形旁的字归在一起,称为一“部”。

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

如玉、山、人、水、木等都是部首。

簡單

声符

汉字形声字的表音部分。

也称声旁。

声符跟字的读音在最初造字的时候可能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是经过时间长了,字音或声符的读音变了,就产生了差异。

这种情形很多。

例如“堂”、“棠”都音tánɡ,可是声符是“尚”,“尚”的读音变为shànɡ,就与字音不同了。

就现在的读音来看,声符跟字音不同有3种情形:

①声母不同,如赴(fù)从卜(bй),桃(táo)从兆(zhào)。

②韵母不同,如废(fèi)从发(f╣),结(jié)从吉(jí)。

③声母韵母都不同,如移(yí)从多(duō),途(tú)从余(yú)。

这些不同都牵涉到古今音异的问题。

另外,也有些字在最初制字的时候就不那么严格,只求相近,不求相同。

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形声字产生了异体字,意符相同,而声符不同。

如澱:

淀、擣:

捣、鎚:

锤、汎:

泛、暱:

昵、筍:

笋、癡:

痴、擔:

担、膽:

胆、煙:

烟、袴:

裤。

意符

汉字形声字的表意部分。

也称形旁。

汉字的形声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一个字表示字义所指事物的属类,一个字表示字的声音。

例如属于木一类和用木做成的东西,偏旁都从木,如梯、床、楫;属于水名或与水有关的,偏旁都从水,如江、济、深、注、污。

表示事物属类的称为意符,表示字音的称为声符。

意符在表意方面只是一种粗疏的分别,古人造字也只能略分大类,把性质类似的、有关系的用同一偏旁来表示其意义。

例如,犬是一种动物,狐、狼、猿、猴从犬,狮、獐大兽也从犬。

作为意符的字,有些在意义上是相通的。

因此有的字有两种写法,这就是文字在使用上出现的异体字。

如,秕:

粃、鷄:

雞、猪:

豬、暖:

煖、堤:

隄、坂:

阪、坞:

隝。

现在这类异体经过整理,后面的字已经不用了。

省声

指汉字形声字的声符为某字的省略。

省声的说法出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许慎分析文字结构,凡形声字的声旁很明显的都注为“从某某声”。

例如郊,“从邑交声”;超,“从走召声”。

但是有些字的声旁的笔画并不完备,许慎根据当时的字音推断某声旁是某一个字之省略,注出“从某某省声”。

如:

鬲部融,从鬲,矗蟲省声。

生部産,从生,彦省声。

夕部夜,从夕,亦省声。

火部炭,从火,岸省声。

火部炊,从火,吹省声。

夭部奔,从天,贲省声。

广部疫,从广,役省声。

鹿部麇,从鹿,囷省声。

玉部琁,从玉,旋省声。

这里有的字的声旁在小篆以前确实有不省略的写法,如旬从匀、夜从亦,都见于金文;産从彦,见于玺印;融从蟲、麇从囷为籀文,见于《说文》。

省形

指汉字形声字的形符在形体结构上笔画有所省略。

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分析汉字的字形,有的说“从某从某”,如苗字“从艸从田”;有的说“从某某声”,如呼字“从口乎声”。

这些都是由两个完整的字组成的。

但是还有一类是说“从某从某省”的,如需字“从天从高省”,耊字“从老省从至”,弑字“从殺省式声”,军字“从车从包省”,爯字“从爪冓省”。

这些字许慎都认为有一部分不是完整的字,那是从某字省略而来的。

双声

指两个汉字的声母相同。

如“大地”[tati]是双声)。

两个字是不是双声,不同方言区或不同时代的人认识并不完全一样。

又如“五牛”两个字,从《广韵》音系看,五,疑古切;牛,语求切,是双声,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则不是双声。

较早为双声叠韵下定义的是清代李汝珍(约1763一约1828)。

他在《音鉴》中说:

“双声者,两字同归一母,叠韵者,两字同归一韵也。

”双声叠韵的实际运用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开始了。

叠韵

指两个汉字的韵部相同。

如“苗条”[miaut‘iau],是叠韵,韵母都是[iau]。

所谓韵部相同,指韵腹韵尾相同,韵头的有无或有什么样的韵头可以不论,如“蓝天”[1ant‘ian]。

两个字是不是叠韵,不同方言区或不同时代的人认识并不完全一样。

又如“拙劣”,从《广韵》音系来说,拙,职悦切,劣,力辍切,都在薛韵,两个字是叠韵,但现代汉语则不是叠韵。

中古四声

指汉语平上去入4个声调。

南朝时期,汉族人发现自己语言里有4个声调,就给它们起个总名叫“四声”。

这种分类主要是看一个音节的调子是高、中、或低;调形是升、平、或降。

这4种声调在当时的调值是:

去声是低平调、上声是高平调、平声是中平调。

在现代北京音里平声分裂成“阴”、“阳”两类,上声去声保留,入声消失了。

簡單

三十六字母

先秦的声母系统依照传统的说法,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

着三十六个字母是:

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

如下表: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唇音

重唇

双唇音

轻唇

唇齿音

舌音

舌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