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081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docx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编号:

2011-08

本号:

01

 

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独木偏坡煤矿咱嘎井

 

安全技术措施

 

名称:

瓦斯防治措施

批准:

赵乔有

编制:

张见平

贯彻:

陈志林

编制日期:

2011-05-07

实施日期:

2011-05-10

麒麟区煤炭行业监管审批表(审核)事项表

偏坡煤矿咱嘎井(盖章)填表时间:

2011年月日

报送审批

(审核)

事项名称

承办

意见

年月日

承办人

审核

意见

 

年月日

审核人

(分管副所长)

审批

意见

(盖章)年月日

审批人

(所长)

业务科室

审核意见

年月日

承办人

(盖章)年月日

负责人

分管领导

(审批)

审核意见

 

(签字)年月日

主要领导

审批意见

 

(签字)年月日

注:

1、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工业局关于煤炭行业监管工作重点及审批事项规范管理的通知》(区煤字【2010】25)号文中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必须使用本表。

2、本表认真填写一式三份,局、所、煤矿各留一份,与申请的详细审批事项申请一起存档。

强源煤炭有限公司偏坡煤矿咱嘎井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表

贯彻人:

贯彻日期:

年月日

序号

听传达人

考核

结果

序号

听传达人

考核

结果

序号

听传达人

考核

结果

1

25

49

2

26

50

3

27

51

4

28

52

5

29

53

6

30

54

7

31

55

8

32

56

9

33

57

10

34

58

11

35

59

12

36

60

13

37

61

14

38

62

15

39

63

16

40

64

17

41

65

18

42

66

19

43

67

20

44

68

21

45

69

22

46

70

23

47

71

24

48

72

瓦斯防治措施

在煤矿的采掘生产中,给安全生产带来最大威胁的是瓦斯。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瓦斯事故是导致人员伤亡最多的事故。

也是煤矿安全生产防范事故中的重点。

在目前的科学领域里,瓦斯依然是一个不能治愈的癌症。

它对人员的伤害、对煤矿设施的破坏,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最大、最严重的。

煤矿在生产作业中,必须对瓦斯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

编制该措施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煤矿职工对瓦斯及瓦斯事故的认识,对瓦斯事故进行提前防范和清楚遇到瓦斯事故时的处置方法,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和遇到瓦斯事故时能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以此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一、瓦斯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指煤矿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指甲烷。

瓦斯通常指甲烷,分子式为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瓦斯比空气轻,具有较强的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

当无瓦斯涌出源时,巷道内瓦斯的分布是均匀的;当有瓦斯涌出源时,在其涌出的侧壁附近会出现瓦斯浓度升高,巷道顶板、冒顶区顶部往往积聚高浓度的瓦斯,这不是因为瓦斯具有上浮力,而是说明这里有瓦斯涌出源。

瓦斯具有较强的燃烧和爆炸性。

二、矿井瓦斯的危害

1、瓦斯窒息

甲烷虽然本身无毒,但是空气中甲烷浓度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当甲烷浓度降到43%时,氧气浓度就会被冲淡到12%,人员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当甲烷浓度达到57%时,氧气浓度会降到9%,人员一旦进入,在短时间内就会窒息死亡。

2、瓦斯的燃烧和爆炸

当空气与瓦斯混合到一定浓度时(一般达到瓦斯浓度5%—16%,再有其它惰性气体或煤尘混合的情况下,瓦斯爆炸浓度还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小于12%,在遇到火源时,瓦斯就会爆炸。

瓦斯爆炸和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和强烈的冲击波,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矿井造成极强的破坏力,给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首。

三、瓦斯防治措施

(一)控制瓦斯超限的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

局部通风机由专人管理,每班必须检查一次。

认真填写管理牌板及检查记录。

发现声音或供风异常,必须停止供风,撤出供风地点的人员,切断电源,在回风口设置坚固的栅栏,悬挂“严禁入内”的警示牌板,防止人员进入。

制定措施及时修复通风机。

局部通风机供电做到“三专”,必须采用专用电源、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

还必须装有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并能保证正常使用。

局部通风及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流中,距回风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全风压供给局部通风机的风量不得小于局部通风机的最大吸风量,防止产生循环风。

局扇必须上架或垫高,距底板不小于30厘米,距巷帮不小于10厘米,风罩、衬垫、整流器等设施齐全,局扇口必须安装防护装置。

局部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转,不得任意开停,确实需要停风必须有计划和措施。

局部通风机因故障停风时,必须及时采取撤人、断电措施,在回风口设置栅栏,禁止人员进入。

启动局部通风机时,必须检查通风机附近1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只有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1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低于0.5%时,才可以人工启动局部通风机。

停风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只有在恢复供风后,瓦斯浓度低于1%,才可以恢复供电。

瓦斯检查员每班必须检查局部通风机至回风口的瓦斯,发现产生循环风必须及时处理或上报通风管理人员。

风筒的悬挂必须靠帮靠顶,平直不阻风,转弯地点必须用弯头,严禁转死角,不同型号的风筒不得混接,风筒逢环必挂,环环吃力。

风筒接头严密不漏风,不得接反接头,接头处必须包边,风筒不得有破口,当班产生的破口必须在当班补好。

风筒口距作业点的距离,煤巷或半煤巷不得大于5米,全岩巷不得大于8米。

风筒口必须调整在适当位置,即不影响瓦斯的排放,又不导致煤尘飞扬,恶化作业地点环境。

每班必须检查巷道变坡点、转弯处、凹陷处及冒顶处的瓦斯,如果有局部瓦斯积聚情况,必须及时采用局部瓦斯积聚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保证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满足矿井的时间生产需要,不无风、微风作业。

按时测风,在情况变化时及时测风。

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特别是风门、风桥等设施的管理,保证矿井漏风率不超过规定。

2、加强瓦斯检查与监测

每班对工作地点实施的瓦斯检查次数不得少于3次,每次将检查的瓦斯浓度认真填写在工作地点的瓦斯检查记录牌板上,并告知作业地点人员。

在工作地点必须悬挂便携式甲烷报警议和瓦斯传感器,检测设备报警时必须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工作地点,不得强行蛮干。

保证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发挥应有的监测作用,适时监测矿井瓦斯。

建立健全瓦斯检查管理制度,及时审阅瓦斯报表,发现通风和瓦斯隐患及时治理。

安装“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并保证正常使用。

3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理瓦斯积聚的措施

处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瓦斯处理的方法具体有8项,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引导风流法。

利用风障将新鲜风流引入瓦斯积聚的地点,把局部积聚的瓦斯冲淡、带走。

风筒导排风流法。

可以将局部通风机的风筒安设在工作面上隅角排放积聚的瓦斯。

尾巷排放法。

利用尾巷与工作面采空区的压力差,使工作面一部分风流流经上隅角、采空区到尾巷,达到冲淡、排除上隅角积聚瓦斯的目的。

沿空留巷排除法。

在工作面回风巷沿空留巷,使部分风流经过上隅角,以冲淡和带走上隅角局部积聚的瓦斯。

瓦斯抽放法。

在工作面上隅角安装瓦斯抽放管路,将上隅角的积聚瓦斯从矿井抽放系统中直接抽出地面。

充填置换法。

对采空区上隅角进行充填,使瓦斯没有积聚的空间,以达到排除瓦斯的目的。

风压调节法。

在工作面进回风巷安装风门,利用局部通风机向里供风,在上隅角安装硬性风筒,利用空气的压差将上隅角瓦斯压入硬性风筒内,排到回风巷。

改变通风方法。

在可行的情况下,改变原来的通风方法,或采用Z字形通风、W形通风、Y形通风等方法,以排除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的瓦斯。

巷道冒顶处积聚瓦斯的处理措施

巷道冒顶处积聚瓦斯的处理方法有4种,可以根据冒顶处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导风板导风法。

在空顶处的支护上斜钉上木板,将巷道内行走的风流引导到空顶处,将瓦斯带走。

充填置换法。

用泥土和沙石将空顶处充填,使瓦斯无积聚的空间。

风筒分支排放法。

在风筒上用“三通”分出支管,吹散空顶处的积聚瓦斯。

压风排除法。

如果在空顶处下方有压风管路经过,可以在压风管路上安装支管,吹散空顶处积聚的瓦斯。

(二)防治引爆瓦斯的措施

防治明火

禁止在井口房、通风机房周围20米内使用明火、吸烟或用火炉取暖。

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纤衣服入井;严禁携带易燃品入井。

井下禁止使用电炉和灯泡取暖。

不得在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工作。

严禁在井下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等油类物质,不用的油类物质必须及时运出井下。

防止煤炭氧化自燃。

防止出现爆破火焰

严格炸药和爆破管理,井下严禁使用产生火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工艺。

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电雷管。

炮眼深度和装药量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禁止使用明接头和裸露的爆破母线,线路的连接要牢固,防止产生电火花。

防止电火花的产生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必须符合《规程》的要求,对电气设备的性能定期检查,不合格的设备必须进行检修和更换。

井口和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和防短路保护,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井下杂散电流。

所有电缆不得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

严禁带电作业。

局部通风机开关要设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装置和检漏装置等。

发放的矿灯要符合要求;严禁在井下拆开、敲打和撞击矿灯。

严格控制任何形式产生的摩擦火花。

(三)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编制“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组织人员进行各类灾害演习。

安设安全装置

在井口安装防爆门,在发生瓦斯事故时,释放能量,防止通风机受到破坏。

主要通风机必须具备反风功能,在井下发生灾害时,能起到改变风流方向、降低灾害损失及人员伤亡的作用。

在井下各采区与巷道间安装隔爆水棚和岩粉棚,在发生事故时能将火焰扑灭,防止灾害扩大和诱发煤尘爆炸事故。

入井人员,必须随身佩戴自救器,发生灾害时及时佩戴好自救器,能安全逃生。

(四)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

据亲身经历过瓦斯爆炸的人员回忆,瓦斯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抖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嘶嘶的空气流动声,一般认为是瓦斯爆炸的预兆。

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的方法是:

背向空气颤抖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烈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

爆炸后,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楚方向,沿着避灾路线,尽快撤离到新鲜风流中。

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在支护较好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援。

偏坡煤矿咱嘎井

2011年5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