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030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4 大小:1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1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docx

八大员继续教育标准员考试+答案

标准员专业技能练习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于(C)正式实施,共五章二十六条。

  A.1990年8月1日  B.1988年12月1日  

C.1989年4月1日  D.1991年5月1日

2、世界标准日是(B)。

A.3.12   B.10.14    C.9.20    D.4.22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应当制定(A)。

A.国家标准   B.统一标准   C.同一标准   D.固定标准

4、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D)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

A.分工   B.全面   C.综合   D.统一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下列哪个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D)。

A.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B.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C.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        

D.A.B.C.全是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B)为准?

A.行政机关裁决     B.检验机构的检验数据

C.认证证书         D.权威认证

7、根据《标准化法》,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B)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A.地方     B.企业     C.部门     D.综合

8、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的制定部门为(A)。

A.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B.工商行政部门   

C.社会团体                  D.行业协会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对于采用国际标准的态度是(A)。

A.鼓励   B.禁止   C.允许   D.同意

10、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以下不属于国际标准范畴的是(C)

A.ITU-TX.1-2000      B.IEC60051-4

C.JTG/TB05-2004      D.ISO/TTA2-1997

11、国际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质量技术指标(A)世界最先进水平。

A.并非都是     B.全部都是          

C.全部不是     D.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

12、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B),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A.效益  B.秩序  C.效果   D.效率

13、标准是由科研成果和(B)转化的规范性文件。

A.专利技术   B.实践经验   C.工艺规程   D.先进技术

14、标准的使用价值是通过其适用性表现出来,是标准的(B)。

A.人工属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市场属性

15、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现行标准体系分为(B)4级。

A.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区域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16、我国规定国家标准的复审年限为(C)年。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17、我国规定企业标准的复审年限为(A)年。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18、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国家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C)  。

A.标准数量太多             B.标准数量太少

C.标龄过长,修订不及时     D.标准编写格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19、下列标准代号中,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为(A)。

A.GB    B.GB/T    C.DB    D.QB

20、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B)。

A.GB  B.GB/T  C.GB-T   D.DB/T

21、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的标准按其(A)构成的有机整体。

A.内在联系  B.技术内容  C. 有关规定   D.有关程序

22、企业标准审查人员中应至少有(B)名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

A.6   B.7  C.8    D.9

23、企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D)和工作标准体系。

A.安全标准体系 B.服务标准体系 

C.质量管理体系  D.管理标准体系

24、企业标准采取什么形式、规定什么内容,以及标准制定的时机等等,由(A)决定。

A.企业自己                B.企业的主管部门

C.企业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       D.市场及客户

25、按照《标准化法》规定及相关条例规定,企业需要向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标准是(B)。

A.企业管理标准     B.企业产品标准   

C.企业技术标准     D.企业工作标

26、(B)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试点工作,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A.2003    B.2004    C.2005    D.2006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B)年4月6日发布,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A.1989   B.1990   C.1991    D.1992

28、《企业标准体系》强调对标准体系结构的不断(D),淘汰标准体系内低功能要素,增加和补充高功能要素。

A.提升  B.完善   C.补充   D.优化

29、《标准化法》第八条规定: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B)。

A.保守国家秘密  B.保护环境  C.促进进出口 D.促进发展经济

30、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订“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企业标准体系文件齐全,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且文件发布后,实施应在(A)以上并能有效运行。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一年

31、行业标准是对(C)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

A.地方标准   B.出口产品标准   C.国家标准   D.企业标准

3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B)标准。

A.非强制性   B.推荐性   C.试用性   D.参考性

33、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D)。

A.技术标准   B.产品标准   C.推荐性标准   D.强制性标准

34、《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C)执行。

A.自愿   B.可以   C.必须   D.参考

35、按《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的规定,不作为安全标志分类的是(D)。

A.提示标志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质量标志

36、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的范围的是(A)。

A.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   B.行业标准   

C.实行安全认证所采用的标准   D.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

37、标准的本质特征是(A)

A.统一   B.协调配合   C.先进、合理   D.法制性

38、国家标准是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D)。

A.管理要求   B.工作要求   C.方法要求   D.技术要求

39.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点是:

系统性、( C )以及目标和手段的现代化。

A.多样性    B.先进性    C.国际性    D.综合性。

40、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D)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委托有关行业主管部门

C.有关行业主管部门     D.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41.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下列(D)项不属于技术标准的范畴。

A.产品标准       B.工艺标准   

C.技术管理标准   D.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42、下列关于标准化的主要作用的论述,不确切的是(D)。

A.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    B.防止贸易壁垒

C.促进技术合作             D.保护技术专利权利

43、“要求”是标准的(A)。

A.规范性技术要素    B.规范性一般要素

C.资料性概述要素     D.资料性补充要素

44、在下列各要素中属于规范性技术要素的是( D )。

A.封面   B.范围   C.规范性引用文件   D.规范性附录

45、工作标准是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A)。

A.标准   B.文件   C.规定   D.规章制度  

46、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充分满足(C)的要求。

A.企业生产   B.企业标准化工作   C.其他管理体系   D.顾客    

47、标准化主要活动不包括:

(D)。

A.编制标准   B.发布标准   C.实施标准   D.印制标准

48、《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经2007年12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D)起施行。

A.2008年12月1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9年1月1日       D.2009年3月1日

49、工程建设标准是以(B)为核心。

A.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    

B.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环境和公众利益

C.促进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D.保证最佳效率

50、工程建设标准化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下列(D)项不属于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内容。

A.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    B.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

C.工程建设标准的监督    D.工程建设标准化法律制定

51、施工企业编制的工法,属于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标准。

下列说法(B)有误。

A.施工企业工法属于企业标准              

B.施工企业工法属于强制性标准

C.施工企业工法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先进水平  

D.施工企业工法由企业编制、批准和在内部使用

52、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的基本任务不包括(D)。

A.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B.实施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C.建立和实施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表

D.修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技术标准并实施和监督检查

53、施工企业技术标准主要包括:

企业施工技术标准、工艺标准或操作规程和相应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施工企业技术标准不能包括(D)内容。

A.企业自主创新成果

B.补充或细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未覆盖的

C.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强制性规定

D.质量安全要求低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施工工艺标准

54、企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一般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编排。

(D)属于最下层。

A.工作标准体系      B.技术标准体系

C.管理标准体系      D.企业标准化规定

55、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A)的贯彻落实是管理的重点。

A.强制性条文        B.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56、我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代号是(B)。

A.JB    B.JG    C.QB     D.GB

57、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我国的行业标准及其代号进行了规定。

标准代号“JC”代表(A)。

A.建材行业产品标准         B.城镇建设行业工程建设标准

C.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     D.建筑工业行业工程建设标准

58、下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中,(D)属于福建省推荐性地方标准编号。

A.DBJ15-54-2007       B.DB42/408-2006

C.DBJ43/T002-2007     D.DBJ/T13-118-2010

59、实验室的认可是由_B按规定的准则和程序来进行评审的。

A.审核机构    B.认可机构    C.认证机构    D.国家质监机构

60、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C) 依据检定规程确定。

A.计量行政部门  B.使用单位  C.计量检定机构  D.上级主管部门

61、计量校准的依据是(B)。

A.检定规程    B.校准规程    C.操作规范   D.技术法规

62.我国采用的计量单位制是(C)。

A.米制    B.公制    C.国际单位制    D.标准单位制

63、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法定检验机构的(A)为准。

A.检验数据   B.检测方法   C.标准物质   D.抽样标准

64、标准由(D)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标准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

A.实施—监督检查—修订      B.修订—发布—实施

C.起草—批准发布—实施      D.制定—实施—修订

65、一般来说,标准实施工作,大体可分为(A)步骤进行。

A.计划、准备、实施、检查、总结   

B.计划、实施、检查、验收、总结

C.制定、实施、监督检查、总结检收 

D.制定、实施、修订、检查、验收

66、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B)三大类。

A.经济标准    B.工作标准    C.道德标准    D.基础标准  

67、工程项目各项技术标准的落实监督检查中,检查项目施工中有没有无标准施工的工序,具体反映了标准落实的(D)指标。

A.可操作性   B.有效性   C.标准体系完善程度   D.覆盖率

68、根据《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标准实施后,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由该国家标准的管理部门适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复审。

复审一般在国家标准实施后(C)年进行一次。

A.2    B.3    C.5    D.10

69、《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J993-2010),其中“J993-2010”属于(C)。

A.批准号   B.备案号   C.发布公告号   D.标准分类号

70、按《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规定,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C)的罚款;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A.1%~2%    B.2%~3%     C.2%~4%    D.3%~5%

71、编制工程建设标准的报批稿,属于标准编制(D)阶段工作。

A.准备   B.征求意见   C.送审   D.报批

72、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应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B)为主要任务。

A.企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国际标准   D.国外先进标准

73、按《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企业标准由(A)组织制定,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

A.企业   B.行业协会   C.学术团体  D.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

74、按《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A)应当对工程建设规划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A.建设项目规划审查机构     B.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单位 

C.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75、按《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8]182号)规定,标准中表示严格程度的用词应采用规定的典型用词。

如: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为(B)。

A.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B.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C.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D.采用“可”

76、按《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8]182号)规定,标准正文应按章、节、条、款、项划分层次。

在同一层次中应按先主后次、共性优先的原则进行排序。

其中(B)是基本单元。

A.节   B.条    C.款   D.项

77、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根据(A)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体系认证。

A.自愿   B.强制   C.推荐   D.法定

7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相关(C)的规定。

A.施工规范  B.强制性条文  C.专业验收规范  D.质量标准

79、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C)设计文件的要求。

A.招标文件  B.合同  C.工程勘察  D.施工规范

80、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D)。

A.相应的学历  B.上岗证  C.相关知识  D.规定的资格

81、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B)的基础上进行。

A.申请检查  B.自行检查评定  C.班组自检  D.资料齐备

82、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A)检测。

A.见证取样  B.相关  C.专业  D.材料

83、检验批的质量应按(B)和一般项目验收。

A.重要项目  B.主控项目  C.关键项目  D.规定项目

84、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C)。

A.全数检测  B.见证取样  C.抽样检测  D.及时检测

85、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D)。

A.管理部门的认可  B.最近的交通条件 C.精密设备  D.相应资质

86、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D)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A.甲方代表  B.监理工程师  C.质监站  D.验收人员

87、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D)。

A.加固处理  B.拆除重建  C.责令返修  D.严禁验收

88、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C)。

A.竣工报告  B.验收申请  C.工程验收报告  D.相关资料

89、临时性生活设施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应大于(D)m。

A.12    B.13    C.14    D.15

90、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B)。

A.强度   B.稳定性   C.硬度   D.安全性

91、国家标准中还规定,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C),水泥中石膏含量以三氧化硫计不得超过3.5%,以控制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A.2%   B.3%    C.5%   D.7%

92、国家标准规定,用沸煮法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水泥试样沸煮(B)后,经观察或测定未发现裂纹、变形,则体积安定性合格。

A.2h   B.3h   C.4h   D.5h

93、国家标准《砌筑水泥》(GB/T3183-2003)中规定,砌筑水泥对细度的技术要求:

0.080m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A)。

A.10%   B.15%   C.20%   D.25%

94.国家标准《砌筑水泥》(GB/T3183-2003)中规定,砌筑水泥对凝结时间的技术要求:

初凝不得早于(D)min,终凝不得迟于12h。

A.15   B.30   C.45   D.60

95.国家标准《砌筑水泥》(GB/T3183-2003)中规定,砌筑水泥对安定性的技术要求:

水泥中S03含量不得超过(C)。

   

A.2.O%   B.3.0%   C.4.O%   D.5.0%

96、国家标准《砌筑水泥》(GB/T3183-2003)中规定,砌筑水泥对保水率的技术要求:

保水率不低于(D)。

A.50%   B.60%   C.70%   D.80%

97、白水泥技术性能应符合国标《白色硅酸盐水泥》(GB/T2015-2005)规定,其中对凝结时间的要求:

初凝时间不早于(C)min,终凝时间不迟于l2h。

A.15    B.30    C.45    D.60

98、彩色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根据标准《彩色硅酸盐水泥》(JC/T870-2012)规定,细度应符合要求:

0.080mm方孔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A)。

A.6.O%    B.8.O%    C.10.O%   D.12.O%

99、彩色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根据标准《彩色硅酸盐水泥》(JC/T870-2012)规定,凝结时间应符合要求:

初凝时间不早于(D)min。

A.15   B.30   C.45   D.60

100、彩色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根据标准《彩色硅酸盐水泥》(JC/T870-2012)规定,凝结时间应符合要求:

终凝时间不迟于(B)h。

A.8    B.10    C.12   D.15

1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D)地点随机抽取。

A.搅拌  B.运输    C.转运    D.浇筑

1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中规定:

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边长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C)。

A.1/4    B.1/2    C.3/4    D.4/5

103、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B)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4、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规定,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D)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