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936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docx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一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显现的“滞胀”现象分析及其矫治方略新探

(一)

根据相关数据(主要是指反映通胀程度、失业程度和经济增速下滑程度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显现出“滞涨”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深化,正在严重地推进和加剧我国经济的“滞涨”。

这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新的难题。

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事实,及时研究破解对策。

本文运用中国特色分享经济机制原理,从革新微观经济组织内生机制入手,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应对“滞涨”的对策。

关键词:

滞胀;中国经济;分享经济机制;难题破解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当我国学术界正在争论中国是否还存在通货膨胀问题的时候,“滞涨”已在悄悄地毫不客气地向我们走来。

人们看到,持续上涨的通胀率、失业率和经济增速下滑以至局部经济出现衰退,使人们不得不回顾一下“滞涨”这个词。

所谓“滞涨”,是“停滞通胀”(stagflation)的简称,指国民经济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交织并存的状态。

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危机或萧条阶段,失业增加,物价下跌;经济繁荣阶段,失业减少,物价上涨。

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现象:

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及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

特别是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在生产大量缩减、失业猛增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仍普遍高于10%。

(用国际上的标准来看,超过10%即属于恶性通胀)。

这两方面的状况同时并存,使国家在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时顾此失彼,进退维谷,无所适从。

当时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目前,我国也遇到了这种情况。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从防止经济过热、控制基建规模,一下又转回到用4万亿投资来保持经济升温,重新上马大规模基建,使本已过剩的差能再度增加。

在乘数效应很小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效应是短期的,而造成的产能却又要加剧生产过剩。

国家应当着重于用适当投资创造长期就业机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职工工资,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用以提高广大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生活需求,从而尽快启动内需的拉动作用。

一、宏观经济运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7%,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06年为11.6%,2007年更是达到了11.9%,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但是,在看到经济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严重存在的一些问题,更不能对这些问题掉以轻心,否则将会给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一)宏观经济失衡严重

经济失衡是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经济结构失衡则更为突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总需求结构失衡。

总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偏弱、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偏高。

众所周知,总需求的各个构成部分对GDP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

研究显示,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和投资分别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分别带动GDP增长1.05、0.51和0.44个百分点,而净出口的增长率对中国长期GDP的影响不显著。

这说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最有效的。

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却在不断下降,经济增长主要靠高积累、高投资和高出口来支撑。

这种增长模式加剧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消费与积累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总量失衡,损害了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

2、产品结构失衡。

高端产品、适销对路产品的产量不足,低端产品严重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和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仍占很高的比例;产品种类单一,产业链条短。

以房地产业为例,中小户型、经济适用型的住房比例太低,豪华型、大户型供应量却严重过剩,普通老百姓买不起豪华型、大户型的房子,而买得起的中低档房市场供应又不足,使得占中国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的购房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种不合理的产品供求结构会直接导致房地产业的不健康发展。

3、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最突出的结构问题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

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居民所得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比重大幅下降,政府所得的占比大幅上升;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

收入分配结构的倾斜,会造成投资增长快、消费启动难的格局,带来投资和消费结构的失衡。

同时,收入较低的人群相对集中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也就意味着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扩大,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相悖。

(二)“滞胀”现象日益凸现

“滞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及失业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通俗地说就是指物价上升,失业增加,但经济停滞不前的一种经济现象。

在一国经济中,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必然伴随着经济过热、过快。

通货紧缩必然伴随着经济萧条,在运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等手段对这两种经济现象进行调控时,目标很容易确定,政策组合选择非常明确。

经济中最为可怕的现象是出现“滞胀”,它是相互反向的经济现象交织在一起的不正常情况,无论货币手段还是财政手段的决策都非常难,用任一政策组合调控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目前中国滞胀现象正逐步显现。

1、已由结构性通胀上升到全面通胀

目前,通货膨胀局面已经形成。

我国2008年的实际通胀率应是10%左右,也就是说,已出现严重的通胀局面。

所谓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不断地上涨。

所谓物价总水平上涨,不是看个别或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而是指工业品和农产品,消费品和服务费用全面上涨;所谓持续不断地上涨,不是短时间上涨,或偶尔上涨又很快下跌了,而是指较长时间上涨。

经济学中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指标来判断通货膨胀状况。

从2007年1月到2008年5月,CPI已持续上升了16个月(各月的CPI是:

2.2,2.7,3.3,3.0,3.4,4.4,5.6,6.5,6.2,6.5,6.9,6.5,7.1,8.1,8.3,8.5%);虽然2008年6、7月份有所回落,但仍分别在7.7%和7.1%的高位上。

上涨的幅度,从2007年8月至年底已连续11个月在6%以上。

2008年一季度达到8%。

而物价已由年初的结构性上涨逐步蔓延到全面通货膨胀。

一方面是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高涨,同比涨幅趋高不下。

从2007年10月份的3,2%持续攀升到2008年7月份的10%,涨幅达到了两位数,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涨幅。

并且从2008年3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都在8%的高位平台上递增。

PPI反映的是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最初价格,是制定工业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基础。

CPI反映的是居民购买消费品的价格。

一般认为,PPI是CPI的先行指标,PPI对CPI存在一定的影响,两者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虽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PPI对CPI的价格传导存在一定的时滞,但如果PPI上涨,经过一定的滞后期之后,CPI也会出现上涨。

PPI可以通过食品价格、能源价格和其他消费品价格向CPI传导。

但由于PPI与CPI的构成不同,其传导路径并不总是有效,PPI与CPI在短期内出现背离是有可能的。

这也是目前所表现出来的PPI出现越来越大的剪刀差的原因。

但从长期看,二者的走势应该是一致的。

所以,PPI会通过传导机制缩短与CPI的剪力差,拉高CPI,加速通货膨胀,并非一些学者所认为的PPI不会向CPI传导。

实际上,当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通胀。

不但CPI上去了,PPI也上去了。

PPI从2007年10月份开始上扬,比2007年9月份上涨了3.2%,到2008年4月份已上涨到8.1%。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已传导下去,必将加剧下游商品涨价,加大通胀的预期。

2008年以来通胀率已超过了8%,而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为4.17%,出现了约4%的负利率,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根据历史经验,当银行存款利率变为负数之后,不久将出现通胀率的加速上升。

负利率的出现意味着人为地刺激通胀率上升。

加息是稳定居民通胀预期的有力手段。

负利率对社会强势集团有利,而对广大居民有害。

因为通过负利率会使广大普通居民的存款贬值,贬值部分的货币流入了强势集团的手中去了,从而加剧贫富差距。

令人不解的是,2008年央行多次降低贷款利率以救楼市,但对广大工薪阶层的存款则一次也不加息,是居民存款负利率愈来愈大。

金融当局对存款拒不加息,放任负利率猛增,客观上为通胀以至滞涨推波助澜。

另一方面是更为全面的通胀指标GDP平减指数涨幅屡创新高:

从2007年全年的5.2%上升到2008年一季度的8.3%,再进一步上升到二季度的8.9%。

这意味着通胀已不仅仅局限于CPI中的猪肉等食品领域,而是逐渐向非食品领域蔓延。

2、经济已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下滑威胁已经超过通胀威胁。

2007年GDP增长率为11.9%,而2008年上半年为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笔者认为,这一态势会继续延续下去,且还会进一步地向下滑行。

不可否认,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各项政策手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也是经济出现下滑的信号。

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出口和投资增长,但是,我们目前转而出现了有效投资降低、消费长劲不足和出口增长明显下降的局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增长0.6个百分点。

从宏观数据上看,这种投资增长还算平稳。

如果扣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季度高达8.6%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一季度实际投资增长速度则只有16%,说明有效投资是下降的。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每当投资增长速度低于20%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比较慢——明显低于其潜在的增长能力。

因为我们的投资拉动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竭泽而渔式的开采利用。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能源、资源拉动经济的力量必然减弱,投资也将会下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这样,经济增长的希望落到了居民消费上。

但纵观历年的消费率:

197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62.1%,“六五”期间平均为66.2%,“七五”期间为63.4%,“八五”期间为58.7%,“九32”期间为59.4%。

2000年至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6%、55,5%、53%和52,1%、36.4%。

国家统计局尚未发表2007年数据,据专家估计可能小于36%,说明了最终消费率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降低趋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降低。

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来出口商品成本上升。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已经开始明显减弱,导致出口增速放缓,并已使我国一些出口企业不堪重负,有些已经转产或者关门大吉。

中国实际出口量的增速已由去年的24%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与此相伴随,中国的贸易顺差今年前两个月也出现了大幅度缩减。

去年月均贸易顺差额在220亿美元左右,但是今年前两个月平均只有140亿美元,其中2月份只有85.5亿美元。

这是自2003年以来出口月度增长的最低点。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出现明显下滑。

经济增长下滑会引发诸多问题,如企业破产,银行坏账,失业增加。

其中最重要的是失业问题。

2008年失业率同比增加幅度不小,出现了大学生、硕士博士生就业难,为历史之最。

3、失业愈来愈严重

2008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但这一数字并不能反映我国真正的失业率。

因为这仅是登记在册的失业人数,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登记的“在岗职工”,没有正式登记的就没算入失业率之内,并且1.5亿多农村富裕劳动力也不在此统计数字之内。

还存在一些隐蔽性失业,一些企业效益低下而轮岗的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等等。

如果把所有这些失业群体都考虑进去,那么中国的总失业率将远不止4.0%。

另外,由于资金短缺、需求减缓、成本上升等原因,全国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超过2000万工人被解雇。

浙江省2008年上半年有上万家企业出现亏损,还有少数企业“变脸”转产,有的甚至转向另一行业,很多大型企业也都面临升级转型的压力。

而这都会造成结构性失业的进一步延伸,也都会导致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进一步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

2009年我国将新增就业人口2400万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本用于出口的大批产品出口受阻,导致企业大批量倒闭、停产,由此将带来大约2500万人失业。

据有关专家估计,2009年我国失业率可能达14%,这是十分危险的。

特别是数千万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其流动性大、群体规模大,将成为目前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居民消费动力不足

消费率的高低和走向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后劲是否长足。

本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走低,我国目前的消费动力存在严重不足。

1、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使居民消费率走低。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民收入分配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比例会有此消彼长的变化。

特别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参照国际上通常的发展经验,国民收入分配在政府方向的比例应该是逐步缩小才合理,但在中国则恰恰相反,不是缩小而是呈进一步向政府倾斜的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政府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14.9%上升到2005年的17.3%。

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则由1998年的68.1%下降到2005年的49.55%。

另外,2006、2007年政府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7%、24%,远高于同期GDP增速,但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则与同期GDP增速大体接近。

由此推断,最近两年政府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保持扩大趋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分配的比例仍然严重不合理。

2、劳动力工资低下导致劳动力再生产萎缩。

尽管工资制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合适的制度,但仅就工资制度而言,目前却也不能在我们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完全贯彻执行。

很多企业都未能实行最低工资制,且我国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工资在GDP中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

1980年工资在GDP中的比例为17.1%,2002年下降为12.5%,到2006年的时候下降到11.7%。

这一占比别说与美国的50%难以相比,就连同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印度也以30%遥遥领先于我们。

就是说,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实际上处于世界最低国家之列。

劳动力工资低下造成了作为国民主体的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相对下降,造成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长期不足。

再加上我国的医疗、养老、教育等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工资涨幅不及物价上升水平,导致大多数劳动者在强大压力下超负荷工作,脑力和体力透支并处于亚健康状态,最终导致劳动力再生产萎缩。

3、未来预期导致人们消费意向低下。

收入再分配向政府倾斜,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滞后,将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

再加上物价水平上涨严重以及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导致居民不得不自行考虑医疗、养老、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支出,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居民的储蓄动机,压抑了居民消费的欲望,进而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合理提升。

(四)必须要以全新思路解决“滞涨”问题

上述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纷繁复杂,却又存在着紧密联系,往往一个失衡与另一个失衡互为因果。

滞胀会引起消费动力不足,而为解决消费动力不足的问题而采取的扩张性政策又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而且不排除中国未来会出现高通长期化趋势,不能不引起必须高度重视矫治“滞涨”问题。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我们有更高的智慧和更强的调节手段,既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又要解决好各种现象之间的矛盾联系,按照以人为本、利益分享的原则,用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分享经济机制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微观组织的内生机制

微观经济组织运行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和动力源。

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最终要依托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协调运作。

中国特色分享微观经济组织内生有多种机制,宏观经济的各种问题最终要通过这些内生机制的综合作用来解决。

企业摆脱政府的工资制,转而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并切实实施,便会自动产生下列机制。

(一)动力机制

1、收入增长动力。

按照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公式w=c+n;n=n1+n2+n3,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同舟共济、水涨船高、同向增减。

国家和企业收入多了,个人收入也多;个人收人多了,国家、企业收入更多,没有矛盾。

个人收入的不断增长,不会成为减少国家收入的威胁,反而成为国家收入和企业集体收入增长的原因。

由此所形成的企业动力机制可以描述为下述良性循环:

个人收入不断增长,企业动力不断增加、生产不断发展,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不断增加,又造成个人收入增长……,并由此产生乘数效应,放大增长量。

个人收入不断增长,不仅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手段,而且由于提高个人生活消费水平,使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从长远看,个人收入增长是劳动者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2、技术进步动力。

企业的技术进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技术装备的进步;另一方面是企业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

企业实行了净收入分成制,就在制度上形成了一种促进企业投入资金,更新设备的硬约束,使企业的技术装备随着生产的运行而不断进步;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职工的个人劳动收入与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紧密相关,技术水平主要决定职工的劳动收入,以“价值系数”来体现。

职工的技术水平高,则价值系数就大,按劳动实绩考核后应得的劳动收入乘以价值系数最后所得的职工个人劳动收入就多,反之则相反。

因此,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就使每个职工从主观上意识到技术素质的重要性,并促使他们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这样,就形成了促使职工整体提高技术水平的强大动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3、激励动力。

企业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形成了一个利益整体,共同的目标是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净收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净收入,则国家以税收的形式多得一部分,企业多留一部分,职工个人多拿一部分,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

因此,实行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的职工具有极大的生产积极性,劳动热情得到充分发挥。

由此可见,实行净收入分成制的分享经济具有内在的激励动力。

4、增量积累动力。

实行净收入分成制,企业本身可以按一定比例在企业净收入中获得企业收入,企业再从企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追加企业的资金投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由于企业收入是按一定的比例在企业净收入中分成所得,因而是一种固定的硬约束,使企业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可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自行地增长,达到增量积累的目的。

从而可有效地克服企业行为短期化问题,破除了企业经营资金不足,发展困难的瓶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