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717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x

山西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山西省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高职(教师组)工程测量赛项

竞赛规程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18.08.02

 

2018年山西省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高职教师组工程测量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工程测量

含2项内容:

二等水准测量、一级光电导线测量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中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效果,检验中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加强教师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检验和展示教师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对生产实践问题的分析处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职业院校改革测绘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培养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高端技能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开设测绘类专业的职业院校搭建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促进社会对测绘类相关岗位的了解,提升测绘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次竞赛项目分为:

二等水准测量和一级光电导线测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个学校允许有两支队伍参赛,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

每支队伍可以参加全部2项竞赛,或者只参加其中1项或2项,但只取其中成绩好的1支队伍进行排名。

各队参加竞赛的出场顺序、路线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现场组织抽签决定。

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接受裁判组的随时检查。

赛场在竞赛期间对外开放,允许观众在规定的参观区域现场参观和体验。

(二)竞赛内容

本次技能竞赛采取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竞赛内容包括“二等水准测量”和“一级光电导线测量”。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上交合格成果。

并按照成果质量和比赛用时作为竞赛的计分内容。

四、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凭参赛证参加竞赛,队员在竞赛前因故不能参赛,由所在学校出具书面申请、经大赛组委会审核批准后方可更换参赛选手。

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队员。

2)参赛队必须提前30分钟进入赛场,到检录处检录,然后到竞赛现场抽签。

未能按时检录者不得参赛。

3)各队根据自己的竞赛出场顺序,在规定的时间由大赛工作人员指引,到现场熟悉竞赛场地,同时做好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竞赛过程中选手不准使用手机。

5)开赛前仪器必须装箱,脚架收拢置地。

6)裁判宣布竞赛开始,同时竞赛计时开始,计时精确到秒。

7)竞赛过程中,若仪器发生故障,参赛队提出报告,由仪器厂商工程师现场检查确认后可以更换仪器重测。

若经工程师检查仪器无故障,检查时间按竞赛时间计。

凡在测量过程中未报告仪器故障的,超过竞赛时间后不能以仪器故障为由要求重测。

非仪器故障的重测不重新计时。

8)竞赛结束。

各参赛团队在完成竞赛任务后,仪器装箱、脚架收好,上交成果资料,竞赛计时结束。

9)成果一旦提交就不能再要求修改或者重测。

10)规定轮换的测量任务必须轮换,违者按规定扣分。

11)参赛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竞赛任务,参赛队员在竞赛过程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

12)竞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选手造成仪器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竞赛的,停止该队竞赛,不得重赛。

并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赔偿。

13)参赛者必须尊重裁判,服从裁判指挥。

参赛队对裁判员及其裁决有异议,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赛会仲裁组申诉。

五、奖项设定

本次竞赛设团体总成绩奖和二个技能赛项单项奖。

获奖比例分别为各单项参赛队数的10%、20%和30%。

期中团体总成绩=二等水准成绩*50%+光电导线成绩*50%

六、申诉与仲裁

1.仲裁

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

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

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

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校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申诉

1)参赛队对裁判、工作人员的违规及其不当评判,均可向仲裁工作组提出申诉。

2)申诉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

3)赛会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在3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4)申诉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但不能在现场采取任何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甚至影响竞赛。

违规将受到严惩。

“2018年山西省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高职教师组工程赛项技术规程

一、竞赛项目

1.二等水准测量

2.一级光电导线测量

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

赛场全面开放,在竞赛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开辟观赛路线和观摩区。

二、竞赛使用的仪器

竞赛使用的所有仪器、附件及计算工具均由赛区执委会统一提供。

包括:

1.二等水准测量

(1)电子水准仪(型号:

待定):

含脚架一副、2m铟瓦标尺1对、专用尺撑及尺垫;

(2)非可编程计算器两个,用于高程误差配赋计算;

(3)50m测绳(根据参赛队的需求配发)。

2.一级光电导线测量

(1)全站仪(型号:

待定)1台及配套的2套镜站;

(2)非可编程计算器两个,用于坐标计算。

三、竞赛场地

1.二等水准测量

设置3条闭合水准路线,每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由3个待求点和1个已知点组成。

各队的比赛水准线路由各队抽签得到的待求点和1个已知点决定,长度约1km。

2.一级光电导线测量

(1)场地设置多条路线,能满足多个队同时比赛。

(2)导线由2个已知点和2个待定点组成互为定向点的附合路线,边长约150m。

(3)竞赛场地和点位有明显标识。

四、竞赛技术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本细则。

凡本细则与上述国家标准不一致的内容以本细则为准。

五、计分办法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且成果符合要求者按竞赛评分成绩确定名次。

凡因超限或其它原因被定性为二类成果的不参加评奖。

(2)竞赛成绩主要从参赛队的作业速度、成果质量两个方面计算,采用百分制。

其中成果质量总分70分,按实施细则的成绩评定标准计算;作业速度总分30分,按各组用时计算。

各队的作业速度得分Si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所有参赛队中用时最少的竞赛时间

参赛队中不超过规定最大时长的队伍中用时最多的竞赛时间

为各队的实际用时。

测量最大时长限制:

水准测量90分钟;

一级光电导线测量90分钟;

无论何队,只要超过最大时长,立即终止竞赛。

(3)对于竞赛过程中伪造数据者,取消该队全部竞赛资格。

并报请山西省职业技能竞赛办公室通报批评。

六、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二等水准测量竞赛

1.水准路线为闭合路线,全长约1km左右,1个已知点和三个待定点,分为四个测段。

参赛队应完成现场抽签点位组合成的水准路线。

1.观测与计算要求

(1)观测使用赛项执委会规定的仪器设备,3m标尺,测站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及其累计、视线高度和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等按表1规定。

表1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3m水准标尺)

视线长度/m

前后视

距差/m

前后视距

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两次读数所得高差之差/mm

水准仪重复

测量次数

测段、环线闭合差/mm

≥3且≤50

≤1.5

≤6.0

≤2.80且≥0.55

≤0.6

≥2次

注:

L为路线的总长度,以km为单位。

(2)参赛队信息只在竞赛成果资料封面规定的位置填写,成果资料内部的任何位置不得填写与竞赛测量数据无关的信息。

(3)竞赛使用3kg尺垫,可以不使用撑杆,也可以自带撑杆。

(4)竞赛过程中不得携带仪器或标尺跑步。

(5)竞赛记录及计算均必须使用赛项执委会统一提供的《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成果》本。

记录及计算一律使用铅笔填写,记录完整。

记录格式示例见表2。

表2: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示例(参考)

测站编号

后距

前距

方向

尺号

标尺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

备注

视距差

累积视距差

第一次读数

第二次读数

1

31.5

31.6

后A1

153969

153958

+11

139269

139260

+9

-0.1

-0.1

后-前

+14700

+14698

+2

h

+0.14699

2

36.9

37.2

137400

137411

137351

-11

测错

114414

114400

+14

-0.3

-0.4

后-前

+22986

+23011

-25

h

+0.22998

3

41.5

41.4

113916

143906

+10

109272

139260

+12

+0.1

-0.3

后-前

+4644

+4646

-2

h

+0.04645

4

46.9

46.5

139411

139400

+11

前B1

144150

144140

+10

+0.4

+0.1

后-前

-4739

-4740

+1

h

-0.04740

5

23.5

24.4

后B1

135306

152815

-9

超限

134615

131606

+9

-0.9

-0.8

后-前

+691

+1209

-18

h

+0.04700

5

23.4

24.5

后B1

142306

142315

-9

重测

137615

137606

+9

-1.1

-1.9

后-前

+4691

+4709

-18

h

+0.04700

要求:

观测记录的数字与文字力求清晰,整洁,不得潦草;按测量顺序记录,不空栏;不空页、不撕页;不得转抄成果;不得涂改、就字改字;不得连环涂改;不得用橡皮擦,刀片刮。

(6)水准路线采用单程观测,每测站读两次高差,奇数站观测水准尺的顺序为:

后-前-前-后;偶数站观测水准尺的顺序为:

前-后-后-前。

(7)同一标尺两次读数不设限差,但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应满足表3规定。

(8)观测记录的错误数字与文字应单横线正规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与文字,并在备考栏注明原因:

“测错”或“记错”,计算错误不必注明原因。

(9)因测站观测误差超限,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在备考栏注明“重测”),重测必须变换仪器高。

若迁站后才发现,应退回到本测段的起点重测。

(10)无论何种原因使尺垫移动或翻动,应退回到本测段的起点重测。

(11)超限成果应当正规划去,超限重测的应在备考栏注明“超限”。

(12)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13)每测站的记录和计算全部完成后方可迁站。

(14)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必须轮换,每人观测1测段、记录1测段。

(15)现场完成高程误差配赋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项执委会提供的计算器。

(16)竞赛结束,参赛队上交成果的同时,应将仪器脚架收好,计时结束。

(17)高程误差配赋计算,按照测绘规定的“4舍6进、5看奇偶”的取舍原则,距离取位到0.1m,高差及其改正数取位到0.00001m,高程取位到0.001m,。

计算格式见表4。

表中必须写出闭合差和闭合差允许值。

2.上交成果

每个参赛队完成外业观测后,在现场完成高程误差配赋计算,并填写高程点成果表。

上交成果为:

《二等水准测量竞赛成果资料》。

表3高程误差配赋表

点名

距离

(m)

观测高差

(m)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

(m)

BM1

435.1

0.12460

-0.00119

0.12341

182.034

B1

182.157

450.3

-0.01150

-0.00123

-0.01273

B2

182.145

409.6

0.02380

-0.00112

0.02268

B3

182.167

607.0

-0.13170

-0.00166

-0.13336

BM5

182.034

1902.0

+0.00520

-0.00520

0

W=+5.2mmW允=±5.5mm

说明:

平差计算表中数字与文字力求清晰,整洁,不得潦草;可以用橡皮擦,但必须保持整洁,字迹清晰,不得划改。

3.成果质量成绩评定标准

(1)二等水准测量成果质量评分标准

成果质量从观测质量和测量成果精度等方面考虑进行分类:

1)不合格成果

不合格成果称为二类成果。

原始观测记录用橡皮擦、每测段测站数非偶数,视线长度、视线高度、前后视距差及其累计差、两次读数所得高差之差超限,原始记录连环涂改,水准路线闭合差超限等。

凡违反其中之一即为二类成果。

凡是手簿内部出现与测量数据无关的文字、符号等内容,也被视为不合格的二类成果。

2)观测与记录评分标准

a.测量过程部分

评测内容

评分标准

扣分

仪器箱盖及时关好

违规1次扣1分

携带仪器设备(标尺)跑步

警告无效,跑1步扣1分

观测、记录轮换

违规1次扣2分

骑在脚架腿上观测

违规1次扣1分

高差测量

中丝读数少读1次(后视或前视)扣5分

视距测量

不读或者故意读错1次扣2分

测站记录计算未完成就迁站

违规1次扣2分

测量不按规定路线

仪器、标尺离开规定路线1次扣5分

记录转抄

违规1次扣2分

违规显示高差

违规1次扣2分

使用电话、对讲机等通讯工具

出现一次扣2分

故意干扰别人测量

造成重测后果的扣10分

观测记录不同步

违规1次扣2分

仪器设备

水准仪及标尺摔倒落地

合计扣分

其它违规情况记录

注:

违规情况记录:

1.用橡皮等现象。

2.本标准未列出的违规情况。

b.成果质量评分

评测内容

评分标准

扣分

40

每测段测站数为偶数

奇数测站

二类

测站限差

视线长度、视线高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高差较差等超限

二类

观测记录

连环涂改

二类

记录手簿

记录计算簿出现与测量数据无关的文字符号等

二类

手簿记录空栏或空页

空1栏扣2分,空1页扣5分。

手簿计算

每缺少一项或错误一处扣1分

记录规范性(4分)

就字改字、字迹模糊影响识读1处扣1分

手簿划改不用尺子或不是单线(4分)

违规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同一数据划改超过1次

违规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划改后不注原因或原因不规范(2分)

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手簿划改太多

整测站划去超过有效成果记录的1/3扣5分。

观测手簿用橡皮擦

违规

二类

30分

水准路线闭合差

超限

二类

平差计算(20分)

1处计算错误扣1+0.1n分,n为影响后续计算的项目数,扣完为止。

全部未计算扣20分;只计算路线闭合差扣15分;未计算闭合差限差扣3分;

其它计算缺项或未完成酌情扣分。

待定点高程检查

与标准值比较不超过±5mm不超限,超限1点扣2分

成果表

不填写成果表扣2分;填写错误每点扣1分。

计算表整洁

每一处非正常污迹扣0.5分

合计扣分

合计得分

第二部分一级光电导线测量

1.测量及计算要求

(1)竞赛时每队只能使用三个脚架,可以不用三联脚架法施测,但所有点位都必须使用脚架,不得采用其它对中装置。

(2)参赛队员轮流完成导线的全部观测,每人观测1测站、记录1测站。

(3)转站时仪器必须装箱,棱镜可以不装箱。

测量过程中仪器必须始终有人看守,岗位轮换选手可以短暂离开脚架,但做多不得超过2分钟。

整个竞赛过程,选手不得携带仪器设备(包括脚架和棱镜)跑步。

(4)只在《导线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封面规定的位置填写参赛队的有关信息,成果资料内部任何位置不得填写与竞赛测量数据无关的符号及信息。

(5)现场完成导线成果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算器。

(6)观测按方向观测法观测,应按规定安置度盘:

第一测回:

大于0°00′00″,第二测回:

大于90°10′00″,观测及计算限差见表4。

表4一级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水平角测量(2"级仪器)

距离测量

测回数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一测回内2C较差

测回数

读数

读数差

2

9"

13"

1

4

5mm

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1/14000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7)距离测量时,温度及气压等气象改正由仪器自动设置,观测者可不记录气象数据也不必在仪器中设置。

(8)角度及距离测量成果使用铅笔记录计算,应记录完整,记录的数字与文字清晰,整洁,不得潦草;按测量顺序记录,不空栏;不空页、不撕页;不得转抄;不得涂改、就字改字;不得连环涂改;不得用橡皮擦,刀片刮。

平差计算表可以用橡皮擦,但必须保持整洁,字迹清晰,不得划改。

(9)错误成果与文字应单横线正规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与文字,并在备考栏注明原因:

“测错”或“记错”,计算错误不必注明原因。

(10)角度记录手簿中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连环涂改。

(11)距离测量时不得提前记录重复的测量距离。

厘米和毫米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分米以上(含)数值的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

(12)测站超限可以重测,重测必须变换起始度盘10′以上,可以重测第一测回,也可以重测第二测回。

错误成果应当正规划去,并应在备考栏注明“超限”。

(13)坐标计算:

角度及角度改正数取位至整秒,边长、坐标增量及其改正数、坐标计算结果均取位至0.001m。

导线近似平差计算格式见表5,表中必须写出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必须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

表5导线近似平差计算示例

序号

点名

观测角

方位角

边长

1

A

1821637

2

B

-03

843113

3854687.016

8451293.665

864747

299.218

+0.004

+16.722

+0.004

+298.750

3

P1

-04

955007

3854703.742

8451592.419

23750

283.476

+0.004

+283.177

+0.004

+13.010

4

P2

-04

885720

3854986.923

8451605.433

2713506

299.633

+0.004

+8.288

+0.005

-299.518

5

A

-03

904134

3854995.215

8451305.920

1821637

6

B

∑β

3600014

882.327

+308.187

+12.242

=+14"

=0.018

=-0.012

=-0.013

线

2.成果质量成绩评定标准

成果质量从观测质量和计算成果等方面考虑:

1)不合格成果

不合格成果称为二类成果。

原始观测成果用橡皮擦、2C较差和2测回方向值较差超限、原始记录连环涂改、角度观测记录改动秒值、距离测量记录改动厘米或者毫米、方位角闭合差超限、相对闭合差超限等,只要其中违反1项即为二类成果。

为了保证公平竞赛,凡是手簿内部出现与测量数据无关的字体、符号等内容,也将被视为不合格的二类成果。

2)观测与记录评分标准

a.测量过程评分

表6光电导线测量外业评分表

评测内容

评分标准

扣分

仪器(棱镜)箱盖及时关好

违规1次扣1分

迁站时仪器装箱扣好

违规1次扣2分

携带仪器设备(脚架棱镜)跑步

警告无效,每跑1步扣1分

观测、记录按规定轮换

违规1次扣2分

仪器设备无人看守

超过3分钟扣2分

二类

记录者引导观测者读数

违规1次扣1分

用橡皮擦手簿

每出现1次-2分

测站记录计算未完成就迁站

每出现1次-2分

测站现场完成划改与注明原因

违规1次-2分

观测记录不同步,提前记录数据

违规以此-2分

骑在脚架腿上观测

违规1次-1分

记录成果转抄

违规1次-2分

观测不读数或记录数据不复述

违规1次-1分

影响其他队测量

造成必须重测后果的扣10分,严重者取消资格

仪器设备

全站仪及棱镜摔倒落地

取消资格

其他违规记录

 

合计扣分

注:

测量过程扣分直接在总成绩中减。

b.成果质量评分

表7光电导线测量内业评分表

评测内容

评分标准

处理

观测与记录

测站限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或者2C超限

二类

角度观测记录

角度改动秒值、或连环涂改

二类

距离观测记录改动厘米、毫米

违规

二类

手簿内部写与测量数据无关内容

违规

二类

记录规范性(4分)

就字改字或字迹模糊读,1处-2分

手簿缺项或计算错误(10分)

每出现1次-1分,扣完为止

手簿划改(4分)

非单线或者不用尺子的划线,1处-1分,扣完为止

同一位置划改超过1次(4分)

违规1处-1分

划改后不注原因或不规范(2分)

违规1处-1分,扣完为止

内业计算

方位角闭合差或相对闭合差限差

超限

二类

整测站划掉的成果

划改超过两站-5分

计算表填写不全

fx、fy、K、fβ等缺一项-2分

相对闭合差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

违规1处-2分

平差计算(20分)

一处计算错误扣0.5n分,n为影响后续计算的项目数。

全部未计算扣20分;只计算方位角闭合差扣15分;

其它计算缺项或未完成酌情扣分。

坐标检查(6分)

与标准值比较超过5cm为超限,每超限1点扣3分

计算表整洁(2分)

每1处非正常污迹扣0.5分,扣完为止

合计扣分

合计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