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676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docx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DOC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概论论文

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班级:

中药1班

姓名:

余锡鹏学号:

************

课程论文题目:

谈谈农村劳动力转移

课程名称:

农业概论

上课时间;星期天晚上

地点;九教北204

任课老师;张桂莲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月

 

谈谈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

“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及背景............................4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4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背景........................4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5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5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5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6

三、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6

(一)人口流动及劳动力转移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6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工业化、城市化.....8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9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10

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12

(一)缓解人地矛盾,增加收入,提高生存质量.............12

(二)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3

(三)提供资金,引进技术和知识,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14

(四)创业反哺,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15

(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转型和农村现代化进程...16

七、总结..................................................17

参考文献.................................................19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和背景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基本上可以看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过程。

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的,农村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体质改革的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

一方面随着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的完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各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地区间的比例失调,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得以初步实现,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收入差异使得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乡镇及城市边缘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由于沿海城市的发展城乡收入差异引起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沿海发达城市,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且待遇的提高也吸引着农村劳动力,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涌动,解决好剩余劳动力问题也成为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的人口为劳动年龄。

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4989万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

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为84313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71.2%,2010、2015年乡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将略有上升。

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对我国以往农村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潜在优势,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劳动力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价值,因此潜在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优势。

而以根据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推算,1998年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已达1.52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9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不仅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会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以上仅占0.4%。

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在不同类型的农户中,非农户受教育程度稍高一些,但平局受教育也仅为8.03年,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7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的继续教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有54%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有56%是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包括一些文盲和半文盲,其中40%多初中、高中毕业生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

由此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使我国经济更好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间的配置状态,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何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71.8%还是以农业劳动为主,传统农业生产消耗费大、土地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

据分析,正是由于传统农业滞留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的边际产量接近或等于零。

三、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人口流动及劳动力转移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创始人配第,最早从经济发展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他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论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间的收入的变化。

说明工业的收益大于农业,而商业的收益大于工业,这种比较利益差异的存在促使社会劳动者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和动力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刻分析后,认为人口流动的根本动因在于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列宁指出城乡差异是造成城乡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因。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人流流动模式,认为由于以传统农业为代表的传统经济部门和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不同的劳动边际收益率以及由此产生的工资差异引致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农村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城市工业部门从高劳动生产率和流入劳动力的低工资支付中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不断地扩大以吸收农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直到吸收完毕,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等,此时完成了一国的工业化过程,经济中的二元结构也得以消除。

在刘易斯看来,只有现代化的城市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只是被动地起作用,工业部门增长的动力来自资本积累,它是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工业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动因

美国经济学家托大罗认为,从西欧和美国的经验来看,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

他于1970年发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其基本思想是:

在承认城市失业存在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行为主体比较收益与成本后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含心理因素:

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实际的城乡收入差异,它由收入水平和就业概率两个因素决定;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在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很大的条件下,人口流动率超过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

以上理论都着眼于研究人口流动及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

动力和条件。

可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归根到底是受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市场促使人们往比较经济利益高的地方转移。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指出的:

“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是进行计算的经济人。

在他们小的、个人的、分配资源的领域中,他们是微调企业家,调谐做得如此微妙以致许多专家未能看出他们如何有效率。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工业化、城市化

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城市之所以能够给经济主体提供较大的经济利益,是因为城市是系统化了的生产力,能够对生产要素的效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巴顿曾经将这种由于聚集带来的经济效益归纳为四个方面,主要包括:

1、规模经济效益。

一些公共服务需要有最低的人口限度标准。

2、城市潜在的市场。

当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时,能使城市更大程度上自给。

3、城市的产业关联效应。

某种工业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助于促成辅助性工业的建立。

4、企业和人口的积聚使获得生活服务更加方便,如金融、教育、社交等;积聚能够促进竞争,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够保持足够的活力。

美国城市经济学家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先有城市,然后才有农村的发展,意思是说当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真正能够为农业提供高效的农业机械、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手段、化肥和农药、食品保鲜设备、优良的种子等之后,才会有真正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才会有本质的提高。

而农业的充分发展,又为城市和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为城市和工业的扩张提供了驱动力。

这样,农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诸要素之间出现了良性互动力。

美国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大约经历了150年的时间,这一历程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同步进行的。

美国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初从东北部开始的,伴随着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开始向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转移。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化初步实现的时期。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农业人口的直线下降,到60年代末,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下降到了5%,而当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了73%。

从一百多年来美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同步性地向前推进。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问题

虽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农村劳动力由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的意愿,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量农民仍局限在农村中谋业,当前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因素主要有: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原因。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受教育程度总体上偏低,从而导致大部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受农民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制约,大批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只适合从事以体力为主、技能较低的传统工作,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2、目前城市经济状况难于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而能够保证劳动生产率持续稳定提高的条件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而我国目前工业化出于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不能满足农村老动力转移的要求

3、农民务工受到不公平对待,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进城务工农民的吃、住条件普遍很差,“非典”以后一些地方有所改善,但务工农民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雇主会克扣他们的工资;务工农民的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有的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具有高危、剧毒性的工作。

河南对本省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状况的调查表明,工厂不设职工食堂的占21.4%,不设澡堂的占39.7%,不设医疗室的占76.8%,无娱乐设施的占83.2%,不予职工提供宿舍的占17.7%。

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拖欠、克扣工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不能与城里人同工同酬;第三,延长劳动时间,一般工作都在10~12小时,有的甚至超过15个小时;第四,企业劳动环境差,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对策

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农民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

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降低农民工就业的就业成本和风险。

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积极与务工人员集聚的司法、计生、劳动人事等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

建立健全的劳务输出网络,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全面搜集和及时反馈各地务工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劳务信息,使农民“外流”自由发松散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

(一)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能力

1、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供培训质量。

从而提高劳动力的专业知识及素质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订单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性和智力型转变。

努力打造劳务精品,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并驾齐驱快速增长。

3、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要在对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进行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及不同思想状态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逐年加大政府用于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尽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促使更多的农民离土离乡,务工创业。

4、要抓好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教育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上,应从抓学历为主转向将职业职业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以使更多的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中接受到职业技能,各类职业学校要面向城市办学,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培训的主要基地。

从完善镇、村级劳务市场入手,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首先进入镇内劳务市场,积累经验和技能,然后逐步向省内和省外劳务市场进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使农村劳动力一旦转移出去就能站得稳,立得住。

(二)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1、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步伐,分步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让外出的游子从繁杂的养老送终和子女教育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2、必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帮助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合理流失土地,使耕地,森林资源向种植能手和种养大户集中,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入,防止耕地,森林荒芜现象。

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缓解人地矛盾,增加收入,提高生存质量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

现在,我国人口已增加到13亿,人均耕地减少到1.2亩,而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合国确立的0.8亩的警戒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的危险线。

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耕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当前,我国实行“一免两补”后,人地矛盾会更加突出。

在人地关系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制约下,解决我国的“二农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要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据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成正比例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073),A农村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纯收入可增长2.28%。

我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收入为2900元,比全国居民人均纯收入大约1/4,事实上,我国农民近几年从土地获得的收入是递减的,而农民收入却是递增的,这递增的一部分大都是由劳动力转移带来的。

(二)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居民通过外出转移,能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促进全民发展。

人的观念更新时农村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农村发展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观念营造积极的氛围。

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与家乡的日常联系以及候鸟式返回成为传播现代观念,转变乡村传统观念的重要机制。

他们自认为自己的角色是给家乡人开眼界,介绍新的做事方法,使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有吃有穿的生活,尤其是一些“精英分子”在这方面影响更为广大。

因为他们本身因为能力口才,自我意识等获得了村民更多的尊重,关注与信任,这使他们传播知识,信息,观念等更易被接受,并拥有更高的引用率。

他们向村民传播现代观念还表现在他们带回的资金为村民添置现代的传播工具并改善基础设施上,如开通闭路电视,有线电视等,这是村民获得新观念极为重要的途径。

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是学历,普及9年义务教育,也包括增加其见识,开阔其视野,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流出农民在城市打工期间,会有意识无意识的接受现代文明城市的洗礼和熏陶,使他们逐步向具有城市文明素质,敢于冲破传统的现代人转化。

目前流出农民大都是当地的主要劳动力,有调查资料显示,流出农民以35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其比重占到71.8%高出流出地比重20.5个百分点。

伴随这部分劳动力回流的智力回流,对推动农村的现代化、民主化、社会化进程和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农村要发展必须打破不合适宜的就权威格局。

当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提供主题由老年人转变为能人(相对青年时),乡村传统的,建立在长幼自然差别基础上的上尊下卑的等差序列也随之改变了,农村差序格局呈现新的变化趋势与特点。

当这样的影响被复制与扩大,整个农村的权威结构都经历着重构。

新的权威格局充满了生气,在这种格局中新观念被尊重,迅速接受,广泛传播,并最终转化为改造生活,生产的力量。

传统的家族意识,权威意识在发生本质的变化,而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浓厚

(三)提供资金,引进技术与知识,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都会将大部分打工所得寄回家乡,成为家乡家庭的经济支柱。

这些资金改善了家中的生活,支持家乡生产。

以贵州省为例,1997年,沿海的贵州民工寄往家乡的资金达50亿元。

这等于贵州省政府全年财政收入,也相当于10%全省国民生产总值。

民工所做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把资金直接投放到中国内地的贫困家庭中去,这恰恰是政府官员和救济项目难以做到的。

资金注入家乡,一方面为家乡向非农业生产转移提供了原始资金,村民有能力支付

从事非农业的成本,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许多人在外地打工几年后,就有意识地把技术、经验、信息带回家乡,干个体或者雇人。

这样一来,农村流出劳动力就开辟了把资金技术和经验从富裕地区向家乡转移的渠道,成为了政府在农村开发基础设施、教育和基本服务的重要补充。

中国将近13亿人口中,有近9亿是农民,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供大于求,而在质量上却又求大于供,无论是农村社会的基层民主化建设,农村各种组织制度的创新,还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法治意识、其关键因素都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包括教师、县乡干部在内的“知识型”回流智力不仅是农村智力的主要载体,在农村进步与发展方面担当着指导者、管理者、建设者的责任,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力量。

(四)创业反哺,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奔小康的重证。

我国农村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只要还有70%左右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一般只有总人口的5%左右,而我国却远远高于这个数值,如果众多的农民不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中国农村奔小康是一句空话。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必然要收到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和流动的影响,没有伴随着农业发展商品经济本领增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没有更多的农民懂得市场、走向市场,就没有我国农村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格局的结束,就难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02年为9400万,尽管2003年遭受“非典”的干扰,但农业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外出农村劳动力还是达到9500万人以上。

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的同时,也出现了量回乡创业者。

尽管回乡投资并不是回流的主体,但由于农村外出打工者的基数大,回乡创业者的总数也是非常可观的。

如四川省1995年打工回乡创业者有19万人,1996年即猛增至34万人,到1997年上半年,已有40万人,有的县城,甚至整条街上的摊点、店铺都是外地打工人员回来创办的、被称为“创业一条街”。

(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转型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村现代化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则必须实现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而要实现这种结构的变革,劳动力必须不断的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的深入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变革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必然要发生变革,制造业、信息产业、服务业在整个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会不断加强,就业机会不断增多;正是由于这种变化,农村的发展过程才得以顺利进行,最终导致农村本身发生分化与转型,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的变化,农村社会也会逐渐转型。

我国的农村社会转型,主要通过这样几种模式:

1.以广东东莞燕川村为代表的将村庄就地发展为城镇的模式;2.以江苏华西为村代表的将农村改制成集团公司或成为集团公司的一部分模式;3.以山西省屯瓦村为代表的劳动力大量迁移到附近的城镇模式。

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避免劳动力资源浪费,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并发挥每个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同时可以避免其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

七、总结

在我国,农业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小,从而农村劳动力将逐渐地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从纯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和城市转移。

正是这种变化的发生和持续发展,国家经济效率才得以不断提高,因为整个社会在低生产效率部门就业的人越来越少,在高生产效率就业的人越来越多。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一、二产业转移,从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在第一、二产业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配逐渐趋于稳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以湖北省的情况为例,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由1988年的79.71%降为2000年的65.06%,而第一、二产业比重则从20.29%升为34.94%,尤其是第二产业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