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4366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教案1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1新人教版

日本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地图以及各种日本自然、社会、文化方面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文化风貌,了解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主要海港、主要工业区及领土组成。

  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及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使学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

从世界几个大洲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3.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4.通过对日中贸易即日本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和从我国进口产品的调查和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国际意识,增强主人翁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小,人口稠密。

自然地理特征,多山、平原狭小;海岸曲折、港湾优良;多火山地震;矿产资源贫乏;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等方面。

它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的因素,教材首先讲这些特征,为讲经济发展准备条件。

  教材的"发达的经济"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讲述。

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不利条件(许多自然资源缺乏),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群岛多港口等,大力发展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说明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工业部门和对外贸易概况。

教材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图,说明许多重要原料依靠进口。

  关于"日本的工业分布",教材指出了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一带,并指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讲完工业分布以后,附带讲一下首都东京的情况。

  渔业和农业在日本经济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它们与日本的自然、社会条件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

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汇,饵料丰富,鱼群密集,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

发达的造船业又为其提供了庞大的捕捞工具。

因此日本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鱼也成为日本人的重要食品。

日本的耕地少,对农业发展不利,但日本人民因地制宜,精耕细作,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使粮食生产基本自给,在农业上也取得很大的成绩。

关于“发达经济”的教法建议

  讲述“发达的经济”一段教材,可按以下步骤:

  1.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通过阅读“教材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图,让学生说出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

从世界几个大洲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

  3.联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出当地输出日本的后从日本进口的货物引申介绍日本同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贸易情况。

在讲述日本经济发达,工业部门齐全,主要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应指出,由于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产品主要靠出口,日本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大。

讲述日本经济的时候,适当交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些背景情况,使形式认识到日本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4.讲述日本工业的分布时,应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等,都是优良海港,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5.渔业和农业这部分,首先说明北海道附近海域多渔场,是发展渔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然后讲述日本利用发达的造船工业和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建立强大的远洋捕捞船队和近海捕捞船队。

而农业特点,也要联系日本地形、气候、劳力和经济技术条件。

关于“自然地理特征”的教法建议

  国家是一个综合体,要认识一个国家,首先是明确它所在的位置和组成。

明确日本的位置和组成,便于认识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和内在联系,从而了解这个国家的资源情况和为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基础和可能性。

  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先找出日本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以及太平洋、日本海、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约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通过读日本政区图并填图,使学生掌握日本的领土组成和位置特征。

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从日本所处的位置—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比较东京和北京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结合亚洲气温大陆的降水分布图,说明日本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联系地形和气候的特征,说明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降水的丰沛使日本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点出其矿产资源贫乏的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媒体】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东亚气候图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

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

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

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

,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

(北京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

  问题1:

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

是丰富的自然资源?

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

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 第二节 日本

      一、自然环境特征

   (示日本政区图)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回答。

(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

太平洋、日本海。

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提问)  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

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

神户和横滨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

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1.群岛国家,多港湾

  (示日本地形图)

  (提问)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

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

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板书) 2.多山,多火山、地震

读表:

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量

东京

3.7

25.1

1610毫米

北京

—4.7

26.1

636毫米

  要求:

(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

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

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海洋性季风气候

  (提问)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转折过渡)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丰富与否呢?

  读图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外国进口所之占的百分比图”回答: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

缺乏的程度如何?

这些原料和燃料都从哪些大洲进口 

  (总结)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90%以上)说明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

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很广,除欧洲和南极洲外,其他几大洲均有。

我国和日本相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13.4%,但还大量出口木材,一次性筷子等,破坏森林资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板书)4.矿产资源贫乏

  (伏笔)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这对它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日本如何克服这一不足呢?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日本

  自然环境特征

  群岛国家,多港湾

  多山,多火山、地震

  海洋性季风气候

  矿产资源贫乏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教学难点】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媒体】日本工业原料来源和产品出口图、日本工业区分布图、日本地形图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日本地形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日本的自然特征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们知道日本的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但其矿产资源贫乏。

面对矿产资源的不利条件,日本人是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呢?

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日本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日本是怎样发挥其优势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利用岛国多港湾、人力资源丰富及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等优势,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板书)二、发达的经济

       1.充分利用本国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引导学生读日本工业在世界的位次表)

  (提问)日本的经济水平如何?

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地位如何?

产品

汽车

发电量

集成电路板

磁带、录像机等电器

产量

11034万吨

1348万辆

7576亿千瓦时

 

 

在世界位次

1

1

3

2

1

  (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和产品出口示意图)

 日本经济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许多产品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由于日本的原料和产品对外的市场的依赖太强,不可避免地存在脆弱性。

  (板书) 2.工业部门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

  (提问) 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从日本进口的商品有哪些?

主要是什么类型的工业产品?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主要是电子产品,另外日本向我国输出的还有钢材和其它工业产品,而日本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

其实,日本最大的贸易国是美国,其次才是亚洲和西欧

  (板书)3.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日本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有要销国外,日本的工业应分布在哪儿?

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多,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在图上找出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并标注下来。

  (板书)三、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城市附近都是日本主要的工业区。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在关中平原的南部,人口有12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国内和国际交通的枢纽。

那里有高速铁路通往名古屋、大阪等城市。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进行确认)

  (转折) 日本处在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相汇处,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展水平如何呢?

由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带动了渔业的发展?

依靠那个部门的带动?

  (造船业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建立了强大的海洋捕捞船队和水产品养殖业,故渔业发达。

  (板书) 四.渔业发达

  (提问) 日本的工业发达,农业发展如何呢?

为什么日本农业多采取小型农业机械?

为了提高单产,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

  日本耕地少,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他们合理施肥,精耕细作,农业单产很高

  (总结) 日本在近代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科学技术,经过消化,成为本民族的一部分,因此,现代日本文化既有本文化的传统,又兼又东方文化的特点。

日本善于学习,扬长避短,重视科技和教育,保护环境,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呢?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二、发达的经济

   1.充分利用本国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2.工业部门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

   3.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三、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四、渔业发达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记住日本四大岛、临海、首都和主要海港及富士山。

了解日本的地形、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理解日本的海洋性气候。

  2、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法的方法分析自然条件的优劣。

  3、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领土组成,主要城市,濒临的海洋。

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学工具:

地理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除了祖国,同学们最熟悉的国家可能就是日本、美国、法国这些著名的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我们能够从很多方面发现这个国家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课件展示】日本的书法

  实际上,日本的很多文化传统来自于中国,这得益于中日间很近的距离,便于两国的交往。

  【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中国的北京和日本的东京,要求根据图中提供的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课件展示】一衣代水的邻邦-日本的视频

  【承转】学习一个国家的地理知识,主要抓住自然状况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

其中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应该清楚该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日本位置示意图。

  【活动】引导学生确定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找出日本面临的海洋。

(注意应强调纬度为北纬)。

  【提问】1、从这种纬度位置看,日本应处于什么温度带上?

      2、日本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3、日本的国旗图案为什么是太阳?

   引导学生讨论。

(日本位于东亚最东部,是亚洲最先看到日出的国家,号称“日出之国”,故红日是日本的象征。

  【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把日本称为“小日本”吗?

      日本的面积:

37.8万平方千米  人口:

1.25亿

  【活动】根据前面的知识计算一下日本的人口密度。

      结论: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提问】从图中观察,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

它的山地分布在哪里?

平原分布在哪里?

  对它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设问)

  结论:

日本境内多山少平原,并且平原分布在沿海一带狭小的区域内。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受到地形的影响,主要的城市分布在沿海地区。

  【承转】我们在概论中已经了解到日本是一个岛国,实际上日本的国土主要是由四个大的岛屿加上南部的琉球群岛及一些小岛组成的。

  【课件展示】日本四岛空白图

  【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有北向南依次确认日本四岛的名称,并标注在填充图上。

教师展示四岛名称。

日本的国土相当于中国的云南,但他的海岸线却比我国岸线还长,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本海岸线的特点

  【课件展示】日本海岸线轮廓。

  【活动】引导学生讨论:

曲折的海岸线对日本的经济及气候有什么影响?

      海岸曲折,有众多的良港;岸线漫长,受海洋的影响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注重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师注意总结)

  【课件展示】日本主要城市和地理事物示意图。

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和最大的内海及最高峰富士山。

并在相应的图册中填出。

  【课件展示】日本的城市景观和富士山风景。

        讲解日本的国花樱花。

  【提问】大家在欣赏日本风景的同时有没有想到,为什么富士山的形状是圆锥形?

  【课件展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及日本的位置

  【讲解】由于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这个国家境内火山众多,地震频繁。

富士山实际上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火山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课件展示】富士山航拍图,关东大地震和坂神大地震照片 讲解灾害。

(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震级8.2级,死亡人数15万。

  【转承】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日本的基本概况,对日本的地形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的气候特征以及它带来的影响。

  【课件展示】东亚气候类型图。

  【提问】日本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

         日本大部分地区在45°N~30°N,属于温带地区。

同中国东部相同的是,由于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日本呈现了典型的季风气候类型。

  【课件展示】东京、北京气候对比表

  【提问】同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气候有什么自己的特点?

这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讲解】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它的太平洋沿岸夏秋多台风。

  【提问】日本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注意引导学生把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联系起来思考)

  (日本的降水比教丰富,加之国家狭小,山区大,使得它的河流短小但水流湍急,故水能资源丰富)

  【提问】回过头来回忆一下课件展示,日本的风景非常优美,这中间什么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丰富)

  【课件展示】日本的林地分布图

  【讲述】日本国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名列世界前茅,赢得了"绿色王国"的美誉。

日本20几种有关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鼓励和嘉奖造林优异者。

法律规定,凡在国家规定的防护林内盗伐林木者,要处以5年以下的徒刑或2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癖"的程度。

房屋还没建起,四周已种上了花草树木。

不论何处,很难看到攀折花木的坏现象。

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转承】日本的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比较丰富,但对它相当不利的是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很多矿产需要进口,这对它的经济起到了制约作用。

  【总结】课件展示本课时的知识联系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日本

  一、自然特征:

   1.东亚岛国,地狭人稠,港湾众多

   2.平原狭小,山区广大,多火山、地震

   3.季风气候,海洋性强,森林茂密,水能丰富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1.假设自己是一个日本人,想白手起家,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

  2.联系日本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的规律,阐述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中国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