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论文最新.docx
《城市地理学论文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论文最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地理学论文最新
1.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内容更新缓慢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全球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10],全球化、信息革命、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等成为新的研究领域.从国内看,城市区域化、城市连绵区的趋势明显,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市群规划、都市圈规划不断推出,由此引发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其时代性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明显.这些成果已经或者正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显然,城市地理学教学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研究进展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地理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而当前的城市地理学教学,大多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更新较为缓慢,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增加城乡协同发展的教学内容,但仅有个别院校的教学内容涉及该内容,教学中依然是有“城”无“乡”.
1.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和方法论教学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绝大部分高校应紧跟社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而受“理论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经费短缺等因素影响,高校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依然明显.在城市地理学教学中,表现为强调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而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由知识到能力转变有关键作用的实践教学和方法论教学涉及较少,特别是忽视城市地理学日趋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潮流,即使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相应的环节,也多以认知性为主,极少有针对性的、综合性强的设置课程设计、城乡调查实习或强调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等,学生的工程训练程度不足,对所学内容多停留在认知层次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应用不灵活,动手能力差,很难将理论方法转化为技能,这既限制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也影响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
1.3案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城市地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这也为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来源,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用案例的时候,往往过多的考虑案例的典型性,忽视前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区域的案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案例教学应有的作用,但选用不同区域的案例,由于案例的背景不同,每个案例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介绍,不仅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明显缺乏感性的直观认识,增加了其学习压力.更为关键的是忽视了各章节内容上的联系紧密、关联性强的特点,选用不同案例,不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割舍前后章节知识间的连贯性,也掩盖了城市地理学的系统性,学生很难通过不同区域的案例建立起各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使案例分析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4现有教材存在较多不足
目前,国内城市地理学教学多选用由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合编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该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5],但教材仍然有不足.
(1)我国城镇设置模式多样,这是导致学生对城乡划分、城市地域、城镇人口统计相关概念内涵不清的重要原因;
(2)我国有按户籍统计和按居住地统计两个人口统计标准,与之相关的城镇人口、常住人口、非农业人口等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有必要对其辨析;(3)虽叙述了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但缺乏对内在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解释,而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城镇化道路的选取极为重要;(4)城镇体系的规模、职能、空间结构互为联系,理应对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发展机制、类型、相互作用关系系统及城市群做出系统阐述;(5)缺乏对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阐述;(6)虽然各章节中有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叙述,但较为零散,如果能将研究方法与手段作为独立章节阐述,则效果会更加理想.
2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地理学教学提出新要求
2.1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2.1.1我国亟需城乡规划人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11].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结构转型不断加速.另一方面,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长期以来的城乡分离政策和城乡规划脱节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加深[12],工业化与城镇化引发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3],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抓手[1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更是将我国城镇化列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最大两件事之一[15].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作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并颁布《城乡规划法》,编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法律、规划,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显然,我国亟需大量具有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和技能,能从事城乡规划、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1.2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的具备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办学条件压力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培养的人才质量大受影响[16],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必然制约学生的就业.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扩大,加之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提出的更高要求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
2.2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旨在培养能从事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城市地理学在城镇化水平测度、城镇化进程及资源环境效应、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等内容上,可供选择的教学实践切入点多,可操作性强,综合训练程度高.课程将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课程与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课程有机衔接起来,并且与地图学、GIS、RS、地学统计等技术课程联系紧密,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转变的关键环节,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领域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训练上作用突出.但如前所述,当前的城市地理学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地位明显不符.因此,城市地理学教学必须紧扣时代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
3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设想
3.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城市地理学而言,其教学理念就是要树立教学服务就业、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的思想.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引下,摒弃以传授理论为主的错误观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核心,以工程化训练为重点,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规划制图能力、野外调查能力、定量计量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系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在师生关系上,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的人才观念和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上,更新考试模式,改变以往重理论、轻能力的局面,以考核能力为重点,弱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核,强化关于理论与方法应用的考核,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考核中的占比.
3.2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应紧扣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本着“原理—方法—实践”的主线,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1)城市概述部分,增加我国城镇设置模式,为城市地域、城镇人口统计等相关概念的讲述奠定基础;增加城镇人口、城镇非农业人口、常驻人口及建成区、城市规划区等内容.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增加市带县和省管县的优劣势分析;
(2)城市产生与发展部分,增加城镇发展的内在经济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部分,进一步充实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方法,增加城镇化进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4)增加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内容,特别是定量计量化和GIS、RS手段;(5)增加城镇体系,介绍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及空间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系统阐述城市群的内涵、特征、类型、判别等;(6)增加城乡统筹发展内容,包括内涵、评价、途径、模式等,增加城乡结合部;(7)删除理论性过强的城市经济区及应用较少的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内部空间结构仅保留城市地域结构模式、CBD、开发区.
3.3构建课程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状况的重要手段.城市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科化”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实践教学:
(1)设置课程设计,内容可以考虑与其他章节练习紧密、综合性强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该部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大型课程作业(课程论文),可以考虑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定等,该部分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定量计量化能力为主;(3)相关专题图制作,如城市大中小位置分析图、城市区位图、城镇体系现状图、规划图、城市建成区范围与城市行政区域等,该部分以培养学生规划制图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为主;(4)城乡区域调查,可以针对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发展与区域交通及经济发展关系、城乡结合部、城市实体地域调查等内容,该部分以培养学生野外调查相关技能训练为主;(5)选择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以及大学生科研立项,这部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4积极推行“一案贯穿式”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17].城市地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适合案例教学.案例选择既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更要从课程特点出发,站在整个课程的角度去选择案例.城市地理学各章节联系紧密,连贯性强,最好选择用同一区域的案例,即“一案贯穿式”案例教学.这样既能克服因采用不同区域案例而花费较多时间介绍的缺陷,又能够将前面所学内容连接起来,有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城市地理学各部分内容间的相互关系,使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更好地掌握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避免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体现课程的实用性以及理论与方法的可操作性,而且一例多用还能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建议选择院校所在地的案例.因为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与生活,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概况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案例的掌握和分析更加全面,提高学生身临其境的仿真感,缩短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18],学生们也倍感亲切,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既方便了实习等环节的开展、使认知更加深刻,也方便教师不断的完善案例.建议选择院校所在地的城镇体系规划作为总案例,将总案例分解成城市产生与发展、城镇化进程、城镇职能体系、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计算等模块,进而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去设计案例教学.
1.引言
城市历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焦点和中心。
当前一个以数字城市为旗帜的城市信息化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是以信息(特别是空间信息)为核心、以网络为支撑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
数字城市建设的任务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特别是空间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信息应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等。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它为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进而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位置的整合和共享。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说,我国城市空间数据生产与提供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总的来讲,空间数据从内容、形式和质量(尤其是现势性)以及提供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
高质量的空间基础数据一直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和应用的瓶颈。
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数字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空间数据必将进一步成为关注的焦点。
2.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2.1目标
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其它一切地理数据的基础参考框架,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对于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进行整合和实现信息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充分运用遥感、GPS、GIS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城市空间数据体系,构建统一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基础平台,从而为城市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应用服务。
“十五”期间,全国30%以上的城市建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其它城市积极筹划并开始建设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到2010前后,全国所有城市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较好地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2.2工作重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数量及规模都将有较大的增长,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发展布局,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城市空间数据基准。
(2)建立起有效的城市空间数据特别是框架数据更新机制,努力完善城市空间数据的分级、尺度和内容体系,实现数据形式的多样化。
(3)建立健全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体系,完成若干城市空间数据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4)建立城市空间数据分发和服务体系,使空间数据更好地为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建设服务。
(5)发展先进实用的空间信息获取、更新、管理与应用服务技术支撑体系,为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3.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内容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主要包括空间基础数据体系、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等4个方面。
3.1城市空间基础数据体系
3.1.1城市空间数据基准建设
城市平面基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使用目前国家统一平面基准在许多城市会产生较大的投影变形,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许多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平面控制基准,出现了2种甚至多种平面基准。
随着空间数据应用与共享需求的增加,多尺度空间数据基准的不统一问题已经受到关注。
与平面基准相比,在城市统一使用国家高程基准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为了满足工程测量和城市测量的需要,应该逐步建立和精化城市区域内的厘米级大地水准面,为城市GPS高程测量奠定基础。
随着国家新一代地心、三维、动态大地测量基准的规划和建立,未来城市空间数据基准也将朝着三维、动态方向发展。
现有平高分离的、静态的城市控制基准将被新一代的三维基准所替代。
数字城市将以其对城市卓越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体现其非凡的价值和美好的前景。
空间数据服务在城市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
建立城市GPS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是实现城市快速导航、动态测绘和数据服务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经或正在建立该系统。
3.1.2城市空间框架数据建设
城市空间数据的外延十分广泛,它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建筑物现状数据、地籍数据、房地产数据以及相应的属性数据等。
就数据形式而言,城市空间数据最主要的是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数据(DOM)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
在进行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中,一般都根据应用需要和实际数据生产与提供的可能确定框架空间数据集。
对于城市空间基础框架数据,一方面应从数据生产周期、成本和质量的特点上,另一方面从大多数实际应用的需求上,研究确定基本框架数据集的内容、形式和尺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一个城市,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针对不同的数据内容和形式,分别选用不同的比例尺和分辨率。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数据集应在大比例尺度下,能完整地描述城市自然和社会形态的地物地貌信息(如建筑物、道路、水系、绿地等)、管理境界信息(各级行政管理单元边界,如市、区、街道办事处和重要单位界域及地理分区等)以及它们的基本属性信息。
这里不仅包括城市测绘所关心的各种地形信息,同时也应包含有关管理境界等信息以及与它们相对应的基本属性信息。
为了适合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将框架数据集进一步划分为核心框架数据和扩展框架数据。
前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的需要;而后者则可以根据各城市的自身特点和需要而增加。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DLG均是依据《城市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进行测绘的所谓“全要素”图。
事实上,这里的“全要素”也是相对的。
在城市,大面积地测绘大比例尺“全要素”DLG并保持其现势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框架DLG及其与DOM的叠加来替代“全要素”DLG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产品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易于维护,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同时,框架DLG、DOM还可以与DEM进行集成,形成城市三维景观模型。
3.2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
3.2.1政策法规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所具有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权威性决定了城市政府应该是其主体投资者。
城市政府应该将城市空间数据视作如同城市道路、桥梁一样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足够的资金使数据生产者能按照市场行为进行数据生产,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使数据被充分利用并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间接效益应该是作为投资方的城市政府所得到的回报。
目前,数据共享和数据更新是我国城市空间数据生产、管理和应用的2大难题。
实际上,数据不能共享的本质原因除技术、标准化和国家安全因素外,最根本的因素是经济问题。
因此,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也必须从经济上入手。
数据更新除涉及技术问题外,也与政策密切相关。
城市空间数据从生产到最终使用,涉及一系列主体,如:
所有者、投资者、生产者、管理者、分发者、代理者和使用者等。
为了明确界定各主体在城市数据获取与使用过程中的责任、义务,并切实保障他们应得的利益,从而使城市空间数据的获取与使用实现可持续运转必须制定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数据政策。
制定数据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促进城市空间数据共享、鼓励数据公开、发展基于数据的服务。
3.2.2标准化
我国空间数据标准化一直难以满足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当前急需加大城市空间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在充分采纳、吸收、参考已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与规程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外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空间数据生产、管理和应用的特点,制定比较完善的产品标准、工程标准和服务标准,以促进城市空间数据的生产、更新、管理、分发与应用服务,加速数字城市建设和城市地理信息产业化的进程。
城市空间基础数据产品标准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
我国已制定的一系列测绘类标准规范,对于最终产品及其质量的定义与确认方面的规定比较模糊,而对生产这些产品作业过程的规定则过于琐细,这也是造成标准总是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空间数据生产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未来的标准制定中,应将重点放在产品标准上。
产品标准应具有超前性,面向空间数据用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
生产这些产品的工程标准则应尽可能简化,只规定若干对最终产品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共性内容,而更详细的作业规程应由生产单位自行制定。
许多单位都在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体系认证,可以为此提供保证。
数据服务标准过去基本上没有,当前需要重视。
3.2.3组织保障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数据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数字城市的建设关系重大。
为了保障基础框架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必要的组织保障体系。
首先,城市地方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许多城市为了建设数字城市,专门设立了由市长或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数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建议在该领导小组下设立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协调机构,吸收涉及城市空间数据建设的有关部门参加,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避免重复和扯皮。
其次,各城市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发机构,统一进行各类空间数据资源的管理、维护和应用服务,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框架数据的作用。
3.3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
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发挥空间数据的效用,为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信息的服务。
就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建立而言,“面向应用”无疑是其基本出发点。
这里的面向应用指的是根据不同实际应用的需求来确定数据的形式、内容和质量指标。
城市空间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建立的目标和原则应是“快、准、全、廉”。
所谓“快”,指的是数据获取的周期要短,信息的现势性要高:
“准”表示适应应用需求的数据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即数据的几何精度和属性精度)应准确:
“全”反映的是为满足应用需求所获取和提供使用的数据在内容上应全面、完整,在时空表现上要真实:
“廉”则是指经济性,就是说空间数据的获取与使用的经济代价应尽可能小。
事实上,上述4个原则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对于不同的用途,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我们可以把城市空间数据按用途划分为3级,它们构成城市空间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见表1所示。
表中的“面向公众”主要指为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空间信息服务,这类服务的面很广,对信息的动态变化非常关心,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相对低一些,要求能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所需要的数据:
“面向管理”指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作服务,如城市规划管理、土地管理等;而“特殊应用”包括少数对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有专门要求的应用,如大比例尺城市工程应用等。
数字城市可以看成是城市各种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和融合,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显然是其最重要特征。
我们认为,城市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的实现方式是建设一个能为数字城市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可视化多元异构(多数据源、多尺度、多分辨率、多时相、多形式、多基准)空间基础信息服务的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该平台的建设以满足空间数据服务和共享为基本出发点,同时兼顾信息管理和维护的需要。
3.4技术支撑体系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
从框架数据的采集、更新、加工、处理,到管理、共享、分发与应用服务,需要使用和发展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以为实现“快、准、全、廉”的目标创造条件。
城市空间数据采集与更新技术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地面测绘技术、GPS测量技术以及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
这些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作业效率不断提高。
尽管数据管理与表现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空间数据管理和应用的需求。
这里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异构数据的挖掘、融合、集成与管理技术,开发实用的真三维数据管理与表现技术。
在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Internet的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