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4083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9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

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

3.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

4.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

5.XX县茶叶局法人证书

6XX县茶叶局组织机构代码证

7.配套资金承诺函

8.500亩土地使用与合作育苗协议

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XX县人民政府的茶叶科技示范基地合作协议

10.有关荣誉及获奖证书

11.项目建设地区域位置图

12.XX县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规划图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名称

XX绿茶公司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

1.2项目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

XX县发展和改革局

技术部门:

XX县茶叶局

1.3建设单位

XX县XX绿茶有限公司

1.4项目建设地点

XX县杨河镇的凤凰、大歇、黄池、孙家沟、土地坪、西玉、西营、杨河、拱桥、李嘴中雨、高家池村;城关镇的桥房村;柳树镇的严家沟、白杨村,总共涉及3镇15个村。

1.5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XX县茶叶局XX县茶叶技术指导站

1.6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7项目法人代表

1.8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年限4年,即2011年9月—2015年10月。

1.9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引进无性系良种茶苗,新建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及园、林、路、渠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建成生态观光旅游示范茶园10000亩;购置节能环保型茶叶加工设备,建成年加工量300吨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初制加工厂2处,新建集茶艺表演、品茶、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游客接待中心3处,使其具备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15万人次的旅游规模。

项目建成后,不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茶产品,还将为周边省、市、县区域的城乡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旅游场所,提高城乡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

本项目建设期4年,5年后投产达效,亩产优质茶叶80公斤(其中名茶10公斤,优质茶30公斤,大宗茶40公斤),年生产优质茶叶80万公斤,按市场销售价每公斤287.5元计,年均产值23000万元;并通过生态茶园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拉动茶产品消费,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直接增收7500万元,两项合计年均增收30500万元,地方财政税费增收1224万元,税后利润5586万元,并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使项目区5200余农户23000余人受益,依托本项目年人均增收6000元。

1.10建设内容

1.10.1无性系良种生态观光茶园示范基地建设

(1).示范茶园建设

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良种茶苗5000万株,在上述15个村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10000亩;

(2).配套设施建设

新建园区主干道、茶园机耕道及步道133.2公里;以及供电设施、茶园植保、农耕机具设施等。

1.10.2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

在凤凰和土地坪村新建年产300吨的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初制加工厂2处

1.10.3绿化美化区:

在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栽植银杏树和桂花树88000株,建造生态观光茶园及旅游风景区防护林,以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1.10.3供、排水系统:

新建茶园抽提灌溉水井50处,铺设灌排管网渠道133.2公里及喷灌设施,以解决生产.生活用水。

1.10.3游客接待中心:

建集茶艺表演、品茶、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游客接待中心3处,建造风景区游客观光亭60座和购置观光电瓶车。

1.11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

XX县XX绿茶有限公司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项目建设总投资20913.1万元。

其中:

①直接固定资产投资18963.1万元,占总投资90.68%

②其它建设费及行息附加费1350万元,占总投资6.46%

③企业流动资金600万元,占总投资2.86%

资金来源:

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20913.1万元。

其中:

申请国家“一县一产业”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35%;银行贷款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9.13%;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3913.1万元,占总投资的66.52%。

1.12项目编制依据

1.1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

1.12.2国家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农办农[2009]46号);

1.12.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的通知》(陕政发[2009]1号);

1.12.4《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规划》;

1.12.5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决定》

1.12.6《汉中市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1.12.7《陕西省XX县22万亩茶园现代茶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8—2012年》(2008年6月);

1.12.8XX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茶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XX县旅游总体规划》;

1.12.9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茶树种苗标准》GB11767-2003;

1.12.10汉中市地方标准《汉中绿茶标准综合体》(DB61/T377.6—2006);

1.12.11中省市县相关政策和法规。

1.14研究结论

1.XX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腹地汉中东部的汉江谷地,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

是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

截止2010年底,全县茶叶发展到22.4万亩,年产茶叶5513吨,实现现价产值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6%,对全县GDP贡献率为18%,为振兴县域经济、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显著贡献。

实施XX县XX绿茶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建设及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对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XX茶产业,打造“魅力茶乡、秦巴水城”中国著名茶乡品牌,对茶叶真正成为XX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具有战略意义。

项目实施非常必要。

2.XX所处位置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建设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旅游风景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资源优势。

因此,按照“生态游、休闲型、农家式”的旅游发展定位,整合旅游资源,依托县内独具特色的茶园风光、青山绿水、名胜古迹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宗教文化,全力打造XX县XX绿茶公司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及旅游风景区,做强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茶艺、茶食”为一体的“茶山行”茶园生态观光游品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茶园观光、旅游品牌,把XX建成汉中南线旅游的重要节点及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XX的茶园观光旅游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3.XX茶叶——“汉中仙毫”品牌,已成为“国优省优名牌”,尤其是XX茶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XX茶叶的品牌优势是做大做强茶叶主导产业的基础优势。

特别是每年举办的“茶文化节暨樱桃旅游节”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茶事盛会之一,XX生产的“汉中仙毫”绿茶以其独特的品质享誉国内外。

XX县先后被评为“中国著名茶乡”、“陕西省名优茶生产示范县”、“全国名优绿茶生产基地县”,并在西北地区首家获得“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

4.XX县茶叶局成立于1992年,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局。

统管全县茶业发展。

主要承担全县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宏观管理、茶产业科技开发、技术指导、产业信息服务及重大茶事活动的协调等。

其下属单位XX县茶叶技术指导站,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6人,先后承担并完成了“陕西省提高茶园单产栽培技术研究”、“午子仙毫名茶研制”、“陕西省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等二十余项省、市茶叶科研试验及推广项目,荣获省、市政府等科技进步奖14项,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生产栽培管理经验。

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政策优势。

5.本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的确立,是从XX茶叶产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考虑的,符合“集中连片,版块推进”的原则,本着“超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思路,依托县内独特的茶园观光,开发“茶乡体验”、“茶园观光”、“茶艺活动”、“品茶”等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优势向茶叶优势的渗透,加快茶园观光景区和旅游专线建设,着立塑造XX旅游新形象,打造“茶乡之旅”茶园生态观光旅游品牌,把XX建成汉中南线旅游的重要节点及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最终实现旅游活县的目标。

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效应。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的确立合理、可行。

6.项目在组织管理上,明确了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及其职责,既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有效实施和建设质量,又考虑了项目的长远运营,各项制度和措施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意义

2.1项目背景

茶叶原产于我国,伴随华夏五千年历程,被誉为国饮,以其独特的药理、保健功能深受世界人民的热爱。

茶产业是中国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产茶,2010年全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95万公顷,茶产量145万吨,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种植面积和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0年中国茶叶出口30.29万吨,出口金额7.05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茶叶出口居世界第二。

陕西是我国北方省份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

XX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腹地汉中东部的汉江谷地,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

XX茶叶种植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自古就是茶马互市的重要供茶地,是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

改革开放以来,XX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重点主导产业来抓,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扩大基地规模,提升茶叶品质,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截止2010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22.4万亩,其中投产园面积13.4万亩,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余亩,茶叶总产量5513吨,实现销售产值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6%,对全县GDP贡献率18%。

全县已建成集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茶业体系,产业规模、产量、产值均居陕西省产茶县之首,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名优绿茶生产基地县。

2000年以来连续七年成功举办“茶叶节”,开展以赛茶、品茶、茶艺、茶学、茶文化为主体的活动,吸引众多省内外客商来XX观光旅游,人气兴旺,极大地提高了XX茶叶知名度。

每年一度的“茶叶节”已成为全县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XX乃至汉中特色旅游发展的金字招牌。

XX县生态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独特,每年观光游览的游人数以万计,且呈持续增长态势。

建设生态观光茶园旅游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构成之一。

它是把茶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田园景观、茶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休闲、体验、健身、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它通过系统规划,将茶业和旅游业“嫁接”,形成一种既有人文生态景观,又可提高茶业和旅游业的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模式。

这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2项目建设意义

XX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茶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予以重点发展,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农办农[2009]46号)和《汉中市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园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了《XX县22万亩茶园现代茶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8-2012年)和XX县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切实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提出:

建设XX县XX绿茶公司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及旅游风景区建设项目。

实施本项目是实现XX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进一步落实《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的:

近期发展将重点推出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峡口田园经济——骆家坝“红色”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开发乡村体验、生态休闲、红色文化观光等三大旅游产品的详细规划。

通过本项目充分利用XX生态资源优势,引进良种,扩大高产、优质、高效良种茶园,建设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及旅游风景区,走市场化道路,到2014年建成10000亩生态观光茶园及旅游风景区,建设年产300吨标准化清洁化加工厂2处,建成集茶艺表演、品茶、休闲旅游观光游客接待中心3处。

通过建设高标准生态观光茶园和休闲娱乐设施,开发茶旅游项目,打造融采茶、制茶、品茶、购茶、餐饮、休闲为一体的茶园生态游精品景区,成为展示中国最美丽茶乡风采的重要窗口。

形成规模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魅力茶乡、秦巴水城”中国著名茶乡品牌,加快XX及XX茶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地方财政和茶农收入,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XX县观光茶业还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只要合理规划、选定适当时机、适度开发,必将成为转变我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新亮点。

发展生态观光茶业为XX县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新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的意义。

2.3项目建设的经验与存在问题

2.3.1建设经验

(1)政府重视,目标明确。

1998年以来,XX县历届县委、政府都把茶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加以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茶业经济强县奋斗目标,扭住茶业发展不放松,举全县之力,整合各类资金近亿元培植茶叶主导产业,并把茶叶基地建设列入各乡镇的主要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各乡镇发展茶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了茶业发展步伐,促使全县茶园面积以年均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茶叶产业发展已经步入了快车道。

(2)注重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化经营。

一是政策扶持。

具体把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切实落实到茶叶产业发展中,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好水、电、路、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从企业登记注册、税收、产品商标注册和条码核发、土地使用、产品标准制定、项目申报、基地和产品质量认证、资金贷款等各方面给予全面优惠,促使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大生产。

二是资金扶持。

捆绑使用各项涉农资金,形成拼盘资金扶持茶叶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其完善基础设施、更新设备、拓展市场、开发新产品等。

同时,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先后吸纳外资3亿元,发展并建成茶叶重点企业3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初制加工厂279个,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XX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三是技术支持。

组织县内技术骨干为企业进行主动服务,积极开展制茶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

(3)注重品牌建设,创造“名牌”效应。

近年来XX县成功开发研制的“午子仙毫”名茶,多次获得“全国名茶”、“陕西省优质产品”、“国家绿色食品”等荣誉称号和部优、省优大奖20余项,被誉为“茶中皇后”,XX生产的“汉中仙毫”茶叶品牌已成为XX的金字招牌和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4)注重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

XX县实施茶叶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充实扩大茶叶科技队伍,加强经营户的职业培训,推动茶叶企业积极进行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引进、推广和研发。

先后组织推广实施实用技术与科研开发项目40余项,荣获省、市级科技进步(成果)14项。

其中“午子仙毫”名茶研制1987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低产茶园改造”1991年获省农牧厅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茶树品种资源引进试验评价”1993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茶业中等专业学校1所,茶叶研究所3所,茶叶技术服务中心站5个。

特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入驻XX,增强了XX茶叶科技研发能力,生产科研教学实力显著提高,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5)挖掘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中国最美丽的茶乡”。

成功举办了十届茶叶节、陕西省首届秦巴赛茶大会、汉中市四届赛茶大会和全国茶艺研讨会、陕西茶业研讨会等重要茶事活动,开展了以茶为主题,丰富多彩的诗歌、茶艺等文化活动,营造出讲茶话、跳茶舞、赏茶艺、品茶香、写茶文、游茶园的浓厚社会氛围,全力打造融采茶、制茶、品茶、购茶、餐饮、休闲为一体的茶园生态游精品景区,成为展示中国最美丽茶乡风采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推介宣传了XX,扩大了XX茶叶的知名度,提升了全县茶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文化氛围。

2.3.2存在问题

当前,困扰XX茶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是品种混杂,良种化程度低。

XX县茶叶栽植品种有群体品种类和无性系良种类,主栽优良品种10多个,绝大多数为实生种子直播建园,品种混杂。

近年来提出打造万亩良种生态观光茶园,实现茶园良种化。

本项目建设正是基于良种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而确立的。

(2)是资金匮乏,投入不足。

投入不足制约规模扩张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新技术、新成果难以引进和推广,茶产业规模效益尚未显现。

本项目建设正是基于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实施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目标而确立的。

(3)是产业化程度不高。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和茶叶市场放开后,茶叶生产和销售基本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为茶农、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好技术服务到位率很难保证;市场培育较为缓慢,茶叶品牌竞争力不强,茶叶标准化加工和清洁化生产滞后,特别是精、深加工和多样性开发不够;茶产业链延伸远未到位,特别是增值空间最大的二、三产业和茶园观光旅游业尚处起步阶段。

(4)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技术服务科技支撑单位设施设备建设滞后,影响技术培训、推广以及技术人才引进。

本项目建设正是基于完善创新科技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形成科技集成效益的目标而确立的。

第三章产业市场分析

3.1国内市场分析

3.1.1种植与消费现状

目前,我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产茶,2009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86.7万公顷,茶产量134.4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种植面积和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然而目前,我国良种茶园比例只占到总面积的35%,陕西省良种茶园不足总面积的5%,XX县良种茶园不足总面积的1%。

XX县在“十二五”新建8万亩良种茶园的同时,对现有7.5万亩低产茶园实施改植换种,调整茶树品种结构,到2015年使XX县良种茶园面积达到14.1万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0%以上,同时辐射带动XX茶区良种茶园比例由目前3%提高到30%。

在21世纪农业部对茶产业提出的新奋斗目标中,要求全国在2010年有30%的茶园为无性系良种茶园,在2030年基本实现良种化。

这就为加快良种繁育、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指明了推广方向和发展前景。

近年来兴起的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就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茶馆也成为茶叶消费和茶文化宣传的窗口,茶馆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带动了茶叶的消费,茶艺馆发展方兴未艾,对拉动茶叶消费、扩大市场显示出积极的意义。

但根据人均计算,我国和印度的人均消费量还不足1公斤,而英国则为2.1公斤,俄罗斯大约1.26公斤。

我国茶叶到2010年,茶叶面积195万公顷,产量将达到145万吨,产值超过620亿元。

茶叶全行业总产值1320亿元(包括茶饮料、茶食品、茶叶的提取物等),茶馆、茶文化等与茶相关的第三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3.1.2市场需求分析

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茶叶产量145万吨,出口30万吨,内销达到100万吨以上;全国绿茶内需总量以9.33%的幅度增长。

国内茶树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有8个省,分别为浙江省、云南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和陕西省,上述八省的茶树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7%。

随着交叉科技的不断渗透,人们对茶叶的保健功能和广谱的医疗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入,开发新型茶产品势在必行。

加之,近几年来国家和各地陆续举办各类茶文化活动,普及茶叶知识,倡导文明之风,饮茶雅趣风靡全国各地,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陕西省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茶叶的消费大省。

2010年全省茶园134.5万亩,年产茶叶2.6万吨,年均消费茶叶约3万吨,缺口近1万吨,市场潜力很大。

XX植茶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的古老茶区。

近些年来,XX茶叶高品质的面纱逐步被国内外业界同仁揭开,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市场一直处于旺销态势,亟需扩大基地,拓宽市场,加快发展,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3.2国际市场分析

3.2.1国际贸易状况

据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出口30.25万吨;出口创汇7.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仅次于肯尼亚,居世界第二

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到120个国家和地区。

摩洛哥仍然是我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位居其后。

去年对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的茶叶出口量同比均增加10%以上,对欧盟呈恢复性增长。

对摩洛哥出口下降12.6%,对加纳下降18%,对塞内加尔下降16%,主要是因金融危机影响所致。

另外,近几年,因受食品安全事件和原产地标注问题的影响,我国对日本茶叶出口量大幅下滑,同比下降16.6%,出口额下降14%。

3.2.2国际市场需求预测

茶叶是世界传统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可可、咖啡)之一,全球约有30亿人爱好喝茶。

多年来,各国政府通过茶叶有益于健康的各种宣传活动,使消费者对茶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需求量逐年呈增加趋势。

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茶叶生产和消费最重要的两个国家,生产量占世界的53%,但消费量只占世界的42%,消费的绝对量比较大,但年人均消费量比较小(印度人均0.7公斤,中国人均0.5公斤)。

这两个国家分别是红茶和绿茶第一大生产国,印度年产红茶91万吨,占世界的37%,其中20%用于出口;中国年产绿茶69万吨,占世界的78%,其中30%用于出口。

因此,印度和中国,以及其他茶叶主产国,消费市场的潜力较大,只要采取有效的市场开拓策略,积极开发,全球茶业经济将会继续保持攀升势头。

茶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天然饮料,消费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全球茶叶的消费量一直以每年3~5%的增幅递增,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天下”。

3.3市场风险分析

本规划除非遭遇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战争外,茶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基本没有市场风险。

一是茶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绿色天然,具有止渴生津、强身健体的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需要。

XX茶叶生长环境优越,品质天然卓著,香高味浓耐冲泡,含锌富硒无污染,受到消费者青睐,在国内外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茶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增强了人们对茶叶非物质功效的认识,作为休闲饮料,可以缓解紧张的工作生活情绪,加强与人交流,涤躁导静,安定思绪,利于身心健康,成为人们的精神饮品;三是医药食品用途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

只要注意基地建设环境不受污染,加强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监管,积极开发营销网络,市场可达到零风险。

综上所述,XX乃至汉中、陕西茶区在“十二五”期间对优质绿色有机茶需求量十分巨大,人们对生态观光旅游也越来越青睐。

而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优质绿色有机茶80万公斤。

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1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在21世纪农业部对茶产业提出的新奋斗目标中,要求全国在2010年有30%的茶园为无性系良种茶园,在2030年基本实现良种化。

然而目前,全国平均良种茶园不足总面积的34.1%,陕西良种茶园不足总面积的5%,XX良种茶园不足总面积的1%。

这就为加快良种繁育、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指明了推广方向和发展前景。

尽管XX县茶产业经过不懈的努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要长期稳定的走向富裕,还必须依托支柱产业作保障,加大茶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生态观光茶园示范基地建设和标准化茶叶加工场建设是必要和及时的,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4.1.2是加快现代茶叶产业化建设的需要

国家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农办农[2009]46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的通知》(陕政发[2009]1号)、《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