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docx
《景德镇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德镇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德镇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都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来庆祝重阳。
这一传统中国节,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朗诵、武术、歌唱、舞蹈、戏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
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会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使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而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也是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来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
这种文化自信,堪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弘扬重阳文化,就是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
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
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互联网+”时代,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阳节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它形成于战国时期,直到唐代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B.重阳节的习俗自古以来就丰富多彩,古有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今有诗文朗诵、武术表演、歌舞表演等活动。
C.在历史长河中,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因为激活了历史传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所以能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D.我国深厚的文化实力在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节日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节庆活动的形式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有所创新。
B.有的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重阳节中蕴含的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C.要想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在人们的心中植入孝思、爱意等思想与情感,就需要记住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D.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给传统节日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使这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更具有参与性与共创性。
B.中国传统节日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中华文化的共同底色,可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余年而不衰,其原因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始终不割断文化这条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命脉。
D.在“互联网+”时代,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自信,就必须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
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不定,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
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蓬,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蓬一角。
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
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蓬,小心翼翼地追着她们的背影,我远远地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
于是,我大着胆子往前走了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的话。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
”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其他山里女子那样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得让人看不清楚了?
”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顿,说:
“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黝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女人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
刚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
我来到他们的面前。
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
我说:
“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
“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
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
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
女人对我说:
“狗儿的眼睛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
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
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
”女人接着说:
“狗儿爹去城里打工了,那里挣钱多一些,家里就只有我和狗儿了。
”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一路来到了他们位于半山腰的家里。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
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我躺在外间原本属于这家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儿子说:
“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高,手一样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
”
母亲说:
“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
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治好你的眼睛。
狗儿知道吗?
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
”
或许是怕打扰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赶回城里,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一家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对母子去医治眼患。
面对她们的道谢,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的心。
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灭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的焦虑的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的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山里宿营的“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午夜有人上山汲水让“我”不寒而栗;最后确认,他们只是上山打水的普通母子。
这样的设计使情节曲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了很多手法,如描写小男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
C.“我”联系了一家医院,和朋友开车到山里接母子二人去治病,面对他们的道谢“我”很羞愧,因为“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
D.小说标题“捞月亮的母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含意丰富,既指为给孩子希望,母亲捞月亮,又指孩子母亲的做法把“我”的迷途之心捞起。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
6.文中说“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我”泪流满面的原因。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这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曾被大作家沈从文称为“周百科”。
他治学严谨、为人乐观豁达,是一位不慕名利的学者。
周有光十岁进入苏州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又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
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并在上海银行兼职。
1955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就决定留在北京,改行语文。
周有光发现汉语拉丁化的方案五花八门,需要有一个统一并可行的方案。
他和他的同事经过努力最终促成了这个今天看来仍然发挥作用的方案。
也正是由于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他本人却一直觉得被这样称呼不好。
他说:
“读过我书的人,绝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
”周有光的外甥女毛晓园说:
“他觉得汉语拼音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要把功劳都归在一个人身上。
”周有光曾戏言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
进入全球化时代,周有光努力推进语文现代化进程,并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森根说:
“除了对汉语拼音的贡献,周老在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以及研究中文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方面的学术成就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991年,周有光将目光从研究拼音、文字等转移到对文化学、时代变化等问题的探索上,阅读、思考与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写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据张森根介绍,周有光迄今为止出版的40多本著作中,约有一大半是在退休之后完成的。
“生活中,周有光老先生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学术上则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他曾对我说过,自己是对这个世界认真思考了的。
”《周有光文集》策划人之一叶芳说。
对待学术问题,周有光的态度一向严谨,不避讳别人的批评。
在《周有光百年口述》一书的“尾声”中,周有光提倡“不怕错主义”,他认为自己的百年口述史中出错是难免的,所以他不仅不怕别人提出批评,相反更希望听到不同意见。
“为了追求真理,周老欢迎读者对他的文章提出批评。
为了学术的发展,他也决不当和事佬。
”
在很多亲朋好友眼中,周有光既是一位思维敏锐的学者,也是一位待人宽厚的老人。
每年过生日,都有不少人去看望他。
叶芳曾说过,近年周有光先生身体很弱,坐那么长时间听别人说话是很耗费体力的,“但他特别宽容,不会阻止别人说话,静静等着人家离去。
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
乐观,是身边人对周有光的另一个印象。
张森根回忆,周有光先生年轻时身体很弱,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35岁,但现在他活得比三个35岁还长,周老幽默地说:
“不能怪算命先生,那是因为科学发达了,我所以能活得健康。
还有,就是上帝把我忘记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55年,周有光提出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
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
他还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
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979——1982年,周有光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促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之后,周有光继续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拼音正词法,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88年公布。
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编的《汉语拼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的基础。
(XX百科)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概括地介绍周有光的身份及其作为一个学者的个性特点,其用意在于让读者对周有光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B.周有光因为在经济学学术领域难以取得突破,因此不得已半途而废,50岁时才选择改行,开始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
C.周有光是一位谦逊处世的学者,他认为汉语拼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很多人共同的功劳,不愿接受“汉语拼音之父”的称呼。
D.周有光治学态度严谨,不怕批评,为了追求真理,他欢迎读者对自己的文章提出批评,为了学术发展,他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周有光将语文的功能与社会现代化联系起来思考,他充分肯定语文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这表明他是一位视野开阔、关心国家发展的学者。
B.周有光对拼音、文字失去兴趣后,转向对文化学、时代变化等问题的探索,阅读、思考与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写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C.周有光退休之后,仍然坚持思考研究,笔耕不辍,著作颇丰,表现出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浓厚兴趣,以及活跃的思维与非凡的著述热情。
D.周有光在学术上积极探索,他认为青年人搞学术就要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并由此展开对这个世界的认真思考。
E.周有光待人宽厚,心态积极乐观,这从他长时间静静聆听他人的讲话、对待生命的态度等事件中可以看得出来。
9.周有光对现代汉语的规范与发展做出过哪些贡献?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
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
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
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
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
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
擢知常州。
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①不可轻发,衡曰:
“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
”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活者甚众。
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除太府少卿。
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
“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
”从之。
除户部侍郎。
时盐课大亏,衡奏:
“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②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
”仍命措置官三人。
丁母忧。
起复,除枢密都承旨。
奏马政之弊,宜命统制一员各领马若干匹,岁终计其数为殿最。
李垕应贤良方正对策,近讦直,入第四等,衡奏:
“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显容谏之盛。
”乃赐垕制科出身。
有言江、淮兵籍伪滥,诏衡按视,赐以袍带、鞍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称得治兵之要。
讫事赴阙,上御便殿阅武士,召衡预观,赐酒,洒宸翰赐之。
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上锐意恢复,凡将帅、器械、山川、防守悉经思虑,奏对毕,从容赐坐。
讲论机密,或不时召对。
上选使求河南,衡奏:
“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
”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己,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
即日罢相。
年六十有二薨。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注] ①常平:
常平仓。
②亭户:
古代的盐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
B.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
C.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
D.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
1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摄尉”之“摄”,指暂代官职。
古汉语中,表示暂代或代理官职的词还有“行”“署”“权”“假”“守”等。
B.“檄”与“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
其中“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牒书”与“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的行文,“牒书”上行、下行、平行文都用,而“移文”只是一种平行文书,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C.“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为父母守丧,也称“丁艰”“居丧”“苫块”“服阙”。
依照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行,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D.“宸翰”,指帝王的墨迹(文章或手书)。
《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三字之后的又一行小字“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翰”也是此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衡关心百姓疾苦。
在任于潜县令时,曾把五等以下应交的赋税的份额均摊给前四等,使贫民得到解脱;在常州任上,他积极应灾救民。
B.叶衡能够唯才是举。
李孟坚在代理无锡县令时,有很好的为政声誉,叶衡就向皇上举荐;李垕在应贤良方正对策时亢直敢言,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
C.叶衡富有治军之才。
他在任枢密都承旨时,有人反映江、淮一带士兵名籍造假现象泛滥,皇上下诏让叶衡考察巡视,并且命令叶衡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要领。
D.叶衡深得皇上赏识。
皇上驾临偏殿检阅武士时,特意让叶衡参与观礼,赐给他酒,皇上考虑军机大事时,也常常召见他参与研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
(5分)
(2)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
“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霜天晓角•梅
【南宋】范成大
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前两句写景,傍晚天气放晴,风也住了,但刚刚来临的暖意一下子大大折减了。
B.词人用词精准巧妙,“脉脉”写出了梅花的含情之态,“数枝雪”写出了梅之疏。
C.“胜绝,愁亦绝”一句承上启下,“胜绝”概括上阕写景,“愁亦绝”引出下阕的抒情。
D.词的最后两句说只有低飞的大雁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实际是说看不到所怀之人。
E.全词借写“梅”来抒情,以哀景来写愁情,表达了春夜倚楼之人孤寂无侣的惆怅。
15.词中说“胜绝,愁亦绝”,“愁”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一杯清酒祭月,表达对坎坷人生的感慨的句子是
“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挥军北伐时气势勇猛的句子是“ , ”。
(3)出淤泥而不染, 。
《爱莲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即将于4月底在华盛顿举行,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到时是否会参加,我们将拭目以待。
B.姚明在新一届中国篮协领导选举中不孚众望,全票当选新一届中国篮协主席,这是中国篮协成立后第一次由社会人士担任协会主席。
C.昨日,学校公布了杜卯同学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同学们无不弹冠相庆,纷纷对校机器人社团表示祝贺。
D.等红灯时,一辆自行车斜插在一辆电动车前,骑电动车的大叔当仁不让又插到了自行车前面,然后两人就争吵起来。
E.古巴女排一直是世界女子排坛的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100公里每小时,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制假售假、短斤缺两、强买强卖等行为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历来为人们所痛斥,清代对短斤缺两的惩处便极为严厉。
B.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C.陕西省将对滑雪、温泉等季节性旅游景区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春节期间各地景区以“烧高香”“祈福生子”“相面算卦”等手段欺骗诱导顾客、敲诈游客钱财。
D.浙江出台的2017年高考招生录取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19.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宋代手工业作坊种类繁多,规模超过前代,手工业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大为增加。
, , 。
, 。
,而雕版印刷这一新兴的手工业门类也成为宋代手工业经济中书籍生产——文化生产的主要生产部门。
①与之密切相关的造纸、制墨、雕镂等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②宋代手工业的发达为雕版印刷这一新兴的手工业提供了一般的产业生成背景与基础
③宋代形成了一门具有社会普遍价值的新型手工业生产领域——雕版印刷业
④在手工业生产普遍进步的基础上
⑤虽然雕版印刷业大致在隋末唐初已经产生
⑥但是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手工业门类应该还是在宋代
A.③⑤⑥④②①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③①⑤⑥② D.④②①③⑤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