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586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docx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201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B5.D

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C)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A)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

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D)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

二、填空题

(答案1.学与教2.心理学教育学3.群体差异个体差异4。

敬业精神教学风格5.物质环境社会环境6.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7.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8.解释控制)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之间的交叉学科。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来体现的。

4、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5、教学环境包括()。

6、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以及空间布置等。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预测和()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

.答:

教育心理学从最初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主动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

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奇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4)社会文化研究:

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四、论述题

1、试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

答:

(1)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生。

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师。

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4)教学内容。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5)教学媒体。

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6)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试述学与教的过程及相互影响。

答:

(1)学与教的过程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过程。

(2)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教学过程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心理学练习题

(二)

一、辨析题:

1、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2、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3、在全人口中,智力低常的人与智力超常的人数基本相等。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5、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

6、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基本上是匀速直线前进的。

7、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8、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9、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10、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它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动机越强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11、创造性是天生的,主要靠学生的悟性,很难通过学校教育进行培养。

12、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

13、不论什么气质的人,遇到高兴的事,都会情绪高涨;遇到不愉快的事总会情绪低落

14、竞赛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

因此应尽量少搞竞赛。

15、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16、有个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因拾金不昧而受到表扬,就向妈妈要了一元钱交给老师,以获得老师的表扬。

这说明,这个同学不诚实。

17、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之前,教师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动机。

18、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9、抑郁质是一种最差的气质类型。

20、一般说来,表扬比批评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不批评学生。

21、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22、抑郁质是一种最差的气质类型。

23、一般说来,表扬比批评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不批评学生。

24、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25、一个在教师面前较勤快的学生,有可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很懒惰。

26、所谓复习,就是一遍遍地重复学习。

27、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28、福利彩票的中奖率极低,没有几个人会买它。

29、学习动机水平越高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越好。

二、简答题:

1、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

2、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3、简析师爱的特征及其心理功能。

4、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

5、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有哪些?

6、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7、为什么说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8、发现学习在教育上有何积极意义?

9、为什么学习过后要及时复习?

10、社会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示范而进行的。

榜样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对学习者产生有效的影响?

11、简述心理过程所包含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的相互关系。

12、简述性格结构的基本特征。

13、接受学习在教育上有何积极意义?

14、简述影响再认与回忆的主要因素。

15、林崇德将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分为哪六个年龄阶段?

16、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17、简述动机形成的条件。

18、试述发现学习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

19、试述如何运用遗忘规律合理地组织复习?

20、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趋势如何?

21、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什么过程?

22、简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23、个体记忆策略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24、简述动机的相互作用。

25、简述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方式。

26、影响无意注意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27、简述影响动机形成的因素。

28、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

29、动作技能

30、 赛尔曼儿童友谊的发展的五阶段是什么?

31、 有代表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哪些?

32、 简述常用的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3、 简述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内容?

34、 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35、 影响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36、 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37、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效果关系?

三、 论述题

1、 试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 试论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3、 从心理学技术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4、 为保证有效复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5、 谈谈动机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2、分析一位你印象最深的教师在人格特征和教育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

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4、试述如何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联系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6、试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7、试述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8、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9、试述如何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0、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1、 试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 试论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13、 从心理学技术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14、 为保证有效复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15、 谈谈动机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练习题(三)

一、心理的实质

(一)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

   (心理现象、规律)

2.心理现象也叫___,它包括___和___。

 (活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___,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的反映过程,它包括___、___、___。

 (动态过程、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德国心理学家___在___年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1879年)

5.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6.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___。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7.必须具备___和___才能产生人的心理。

 (人脑、客观现实)

8.人的神经系统是由___和___组成的。

其中周围神经系统由___、___、___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内脏神经)

9.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叫___,它由___和___组成。

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分叫___。

(神经元、细胞体、突起)(突触)

10.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叶,额叶是___中枢;颞叶是___中枢;枕叶是___中枢;顶叶是___中枢。

 (语言运动智慧、听觉、视觉、躯体感觉)

1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

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___产生的规律性的___。

 (反射、内外刺激、反应)

12.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叫___,它由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3.第___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人所特有的是___的活动。

(一、第二信号系统)

14.反映是物质间___,彼此留下痕迹的过程。

植物和单细胞出现了___反映形式;多细胞和环节动物有了___;脊椎动物出现了反映形式;高级哺乳动物出现了;人的心理的最高形式是产生了___。

人的心理反映具有___性和___性。

(相互作用、感应性、感受性、知觉、具体思维、意识、主观性、能动性)

(二)问答

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2.什么叫反映,它是怎样演化的?

3.人的意识有哪些特征?

4.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产生人的心理?

5.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二.动机

(一)填空

1.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丰与发展的_____。

它是____的源泉。

(必要事物、个性积极性)

2.需要可以按其_____、______加以分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____、___、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___、____。

 (起源、对象、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后天的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___、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__个层次。

 (马斯洛、五)

4.需要层次按人本主义的观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5、动机是指__人行动式__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这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___。

(激起、抑制、内在原因)

6.动机是由人的___和___而产生的。

当人的愿望指向行动并成为推动行为的一种__时,就变成活动动机。

(内部需要、外部的刺激诱因与条件相结合、心理驱策力)

7.动机的特性和机能有___、___、____。

 (动机的原发性特征和始动机能、动机的内隐性特征和调节机能、动机的实践性特征和强化机能)

8.按需要的种类可以把动机划分为__、____。

 (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9.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___、也称为___,其中饥饿动机、干渴动机是研究得最多的两种主要的生理性动机。

(原发性动机、内驱力)

10.动机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比较原始的三种驱动力:

即___、___、与___;二是人类特有的___与___。

(好奇心、探索与操弄;成就动机、社会交往动机)

11.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和社会价值分为___和___或___和低下的动机。

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划分为__与__动机。

按动机在活动中的作用的大小分___和____。

 (正确的、错误的动机、高尚的、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主导性动机、辅助性动机)

12.与人的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活动)倾向性是___。

 (兴趣)

13.兴趣是在__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__的对象即兴趣的对象。

(需要、需要)

14.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动力。

人的兴趣对未来的活动起__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___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起__作用,对注意起__作用,对智力起___作用。

 (准备、推动、促进发展、激发与保持、开发)

15.从兴趣的倾向性来看,可分为___、____。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16.兴趣的品质特性是兴趣的倾向性(指向性)___、___、___。

(广博性、稳定性、效能性)

17.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__关系。

也就是说动机水平过低学习,效率___,动机水平过高,学习效率__,只有__水平的动机,学习效率最高。

 (倒U曲线、不高、反而下降、中等)

18.心理学家__和__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___,而是根据__的不同而不同。

学习任务比较___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__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____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固定不变的、任务性质、简单、困难、耶克斯-多德森)

19.强化理论是由__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

强化可以分为___和__两种。

美国社会心理家___将强化分为三种方式:

一是___、二是___、三是___。

 (行为主义、正强化、负强化、班杜拉、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20.多伊奇等人提出了__的概念,他将成就结构理论划分为三类目标结构,即__、___、___。

 (成就结构理论、合作、竞争、个别化)

21.韦纳认为个体对__和__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他的归因为分___和__两个维度。

内外性维度是指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

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__的力量决定的,是__;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由__的力量决定的,是__。

稳定性维度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

能力和任务难度等因素是__;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____。

 (成功、失败、内外性、稳定性、个体本身、内部原因、个体之外、外部、稳定的、不稳定的)

22.韦纳指出,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把成功与失败结果归结为个人的能力、___、___、____、四个因素。

 (自己的努力程度、运气、工作任务难度)

23.根据兴趣的效能性,可将兴趣分为___和___。

 (积极兴趣、消极兴趣)

24.培养学习需要的途径有___和____。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间接转化途径)

25.成就动机是在人的__的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___力量。

成就动机最初由__和__提出,后来阿特金森加以发展。

 (成就需要、内部推动力量、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需要?

它有哪些种类?

2.马斯洛是怎样划分需要层次的?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的划分原则是什么?

4.什么是动机?

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5.动机的特性和机能有哪些?

6.动机是如何分类的?

7.什么是兴趣?

是如何分类的?

8.兴趣有哪些品质特性?

9.青少年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

(四)论述:

1.青少年动机发展有哪些表现?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归因理论是谁提出的,有几个难度?

归因理论中的四个因素如何影响学习?

三、感知觉

(一)填空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 进行___的反映。

(综合整体的)

2.知觉的种类有___、___、___。

空间知觉又包括___、___、___、___。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3.影响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___、___、___、___、___。

双眼线索有___、___。

 (物体重叠、空间透视、运动视差、明暗阴影、水晶体调节)

 (双眼辐合作用、双眼视差)

4.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___的反映,它依赖的参照指标有___、___、___。

 (时间关系、顺序性、延续性、事物运动)

 (自然界的周期变化、人造计时工具、生物钟现象及人的活动和活动对象的变化)

5.运动知觉是对物体___和___的知觉。

它包括___、___、___、___。

影响运动知觉的线索是___、___、___。

(空间位移、移动速度)

 (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知觉、自主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运动与观察者的距离、观察者自身的)

6.知觉的基本特性有___、___、___、___。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7.影响知觉 客观因素有___、___、___、___。

主观因素有___、___、___、___。

 (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强度)(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与情绪状态)

8.恒常性指知觉条件在___变化时,人客观事物的知觉仍然保持___的特性。

视知觉的恒常性一般有___、___、___、___。

 (一定范围内、相对不变、大小、亮度、形状、颜色)

9.教学活动中通常采用的直观形式有___、___、___。

 (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

10.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___、___、___的知觉过程。

(有目的、有计划、主动)

(二)问答题

1.直观的形式有哪几种,在教学中怎样遵循感知规律,正确使用直观?

(97年已考)

2.什么是观察,它有何作用?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举例说明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4.知识经验在知觉中有何作用?

四、注意

(一)填空

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和____。

(指向、集中)

2.注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3.注意的功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功能、信息整合加工、保持功能、调节监督功能、预测与预见功能)

4.注意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

  (不随意性、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或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5.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强度大小、刺激物对比差异性、刺激的变化与运动)(主体的需要兴趣与期待、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知识经验的影响)

6.影响有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任务明确、意志力与抗干扰能力、社会需要与间接兴趣、积极主动的操作和智力活动)

7.注意的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8.注意分配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进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有一咎不熟练,活动之间应有一定的联系)

9.和注意的稳定相反的品质是______。

(注意的分散)

10.影响注意广度(范围)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体复杂程度和客体间的关系、环境因素、活动任务的单一和复杂、主体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征)

(二)问答题:

1.在教学活动中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

2.注意品质有哪些,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3.简要说明注意的功能。

4.青少年注意有那些特点?

5.分析产生分心的原因?

怎样克服分心?

6.影响知觉选择的主客观因素是什麽?

7.注意的特点有那些?

8.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

五、记忆与知识巩固

(一)填空

1.记忆的过程(环节)是___、___、___。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2.根据记忆内容与对象分类,记忆分为___、___、___、___。

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类,分为___、___、___。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表象具有___、___、___、___等特点。

它是___和___的中间环节。

 (直观形象性、形象概括性、模糊、片断)

 (不稳定性、个别差异性)

4.识记是___和___事物,从而___的过程,识记分为___、___、___、___四类。

 (识别、记住、积累知识经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5.保持是记忆过程的___环节。

是信息的___,也是___的巩固过程。

 (中心环节、储存、暂时神经联系)

6.和保持相对的是___。

是指记忆过的内容不能恢复或___,或者产生错误的___。

暂时性遗忘是由___造成的___的障碍。

永久性遗忘是由___引起的___障碍。

 (遗忘、提取、再认和回忆、干扰、提取信息、衰退原因、存储性)

7.艾宾浩斯是___国的心理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