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522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docx

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2009年安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

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

完成23~24题。

23.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24.表1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表1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A.①B.②C.③D.④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格图的判读、估算推理能力。

【关联考点】:

地理信息技术【解题思路】:

快捷高效获取地理信息的手段的选取,要把握好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与特点:

遥感---信息采集;GPS---定位导航;GIS---分析、管理;DE---管理。

判读表格,分析各类用地在四项中的比重关系,对比安徽省各类土地比重,明确:

平原宜耕,山地丘陵宜林宜草,估算、推理。

【答案】:

23.A24.B

【区分度】:

B.图5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25~26题。

2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命题意图】:

该题考查考生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

CBD布局及其特点【解题思路】:

中心商务区---高度发达的商业服务中心,往往布局于寸土寸金的、交通边界的城市中心,因此,用地类型以商业用地占主导,由此导致的中的特点出现;如:

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昼夜车流方向相反、建筑物高大密集等。

【答案】:

25.C26.B

【区分度】:

26.图6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

完成27~28题。

27.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8.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增大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规律原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推理思考能力。

【关联考点】: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坐标曲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解题思路】:

坡度大小与获取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可用如上见图表示,由此可见,坡度愈大,入射角(太阳高度角愈大),获取的太阳辐射就越多;图6中四个月份的曲线中,最大数值排序依次为:

1月、10月、4月、1月。

【答案】:

27.D28.A【区分度】:

图7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29~30题。

29.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经度C.纬度D.洋流

30.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B.d>c>bC.c>b>dD.b>c>d

【命题意图】:

该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空间定位、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关联考点】: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水文特点的比较、洋流分布、气候分布。

【解题思路】:

(29)读图,分析a地与其他地区的位置关系、沿岸洋流分布,尤其是纬度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是其封冻期长的根本。

B、c、d三地维度大致相当,要分析封冻期的长短还需考虑气候、洋流等因素;c点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d处于温带季风控制区、b地处大陆西侧的中高纬度海岸,受暖流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29.C30.A

【区分度】:

30.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

图8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

完成31~32题。

3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3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命题意图】:

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是该题的命题意图所在,坐标图的判读是其考察依托【关联考点】:

大气环流、洋流的成因、影响、环节【解题思路】:

读懂题干和已知图,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分布的时空差异,大洋环流(洋流)的成因则主要由盛行风导致;图中:

不同纬度地区输送的参与因素和输送总量各异。

①曲线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半球间的输送,应为洋流作用;②则明显代表总量曲线;③线中在北纬30—60之间的输送量最大,这不难联系盛行西风的影响。

【答案】:

31.D32.B【区分度】:

32.33.(30分)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

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10分)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12分)

【命题意图】:

以罗布泊的消亡为背景材料,通过示意图呈现,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

地势判读、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

(1)湖泊面积萎缩、湖岸向内收缩、新岸低、旧岸高。

盆地地形。

(2)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

(3)仍然要以整体性的思想贯穿思考的始末,保护生态、合理开发利用。

【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

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

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区分度】:

低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10分)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12分)

【命题意图】:

区域地理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考查区域定位,其次区域特征分析。

【关联考点】:

河流的水文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地域差异比较。

【解题思路】:

题干文字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

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2012年高考文综安徽卷地理试题

第Ⅰ卷

图7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

完成23-25题。

  

23.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C.土壤D.机械化

2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考查目标:

本题组考查学生从耕地面积和产量变化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3S的具体应用。

有效信息:

耕地面积曲线、粮食产量曲线、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数字比例调用知识:

农业产业结构的知识思维路径:

第23题,粮食产量上升,耕地曲线呈下降趋势,A错;劳动力图中看不出来;根据农业产业结构图,产业结构调整,依赖于科技和政策。

所以D对。

第24题,蔬菜和瓜果属于市场指向性,所以选B;第25题,遥感是获取各种地理信息的一种手段,它不能跟踪定位,所以选A;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完成26-27题。

26.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7.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考查目标:

不同温度带代表植被,不同海拔高度与风速的关系。

有效信息:

图例调用知识:

不同温度带与风速关系思维路径:

据图看出,①下层是有灌木的针叶林,说明森林结构垂直性强,所以高度达到四五十米才风速较大;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林,相当于地面是温带,④下层是无灌木孤立针叶林,防风效果不是很好。

防风效果最好的是茂密的、垂直性好的。

第26题,A;第27题,华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选B;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28-29题。

28.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考查目标:

根据区域图判断水资源问题有效信息:

调水线路,河流流向,图形处理

调用知识:

类似中国南水北调的知识及相关水资源紧张的措施思维路径:

根据图10,美国北部降水较多,亚热带地区,南部人口密集,农业用地多,消费量大,需求量大。

第28题,地势与调水工程关联不大,所以排除掉;选B;第29题,北水南调主要是南部需求量大,当年没有运作,主要是降水充足。

其它选项题中看不出来。

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

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完成30-31题。

30.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

00-16:

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1.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①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考查目标:

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有效信息:

我省在北回归线以北,6月某日,16:

00-16:

45,树荫遮阳调用知识: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树影与正午太阳高度函数关系思维路径;第30题,6月,16:

00-16:

45,下午接近日落,这时太阳位置应该约是西北方,所以最佳场地选A;第31题,设问说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意思就是说正午太阳高度角应该是最大,四个日期,离我省最近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日期应该是选C;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

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完成32-33题。

32.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33.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考查目标:

中国区域青藏地区相关知识有效信息:

图中等降水量线及经纬网调用信息;青藏高寒地区自然地理知识思维路径:

第32题,青海省东南边缘离四川盆地较近,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对照图应选D;第33题,Ⅰ主要是青藏高原,海波高,气温低;Ⅱ主要是柴达木盆地,气温较高,Ⅰ和Ⅲ无法比较。

应该选C;

第Ⅱ卷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西沿海防城港市。

34.解析:

(1)根据Ⅰ区的经纬网特点,图中海拔高度、河湖特征,判断出区位特点。

由此能判断原因。

(2)根据湖北省气候特征,地形特征出现洪涝灾害,对应措施。

(3)结合材料二,根据必修三传统工业转移知识,即可得出。

参考答案:

⑴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⑵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

退田还湖;城市:

完善排水系统;农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

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

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35.(24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6.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12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12分)

解析:

(1)图中断层陡坡范围,说明A是上升岩块,B是下沉岩块,B附近有许多河流,外力侵蚀作用可以得出答案。

(2)洱海是湖泊,岸边属于湿地,根据湿地相关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⑴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⑵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

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