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316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PT 页数:213 大小:7.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3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2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培训课件.ppt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施工与管理,培训内容第一部分:

临时用电管理第二部分: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与编制第三部分:

外电线路及外电气设备防护第四部分:

接地与防雷第五部分:

配电箱与开关箱第六部分:

照明与配电线路第七部分:

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援,总则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三级配电系统;2、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3、采用二级(市住建委要求逐级)漏电保护系统。

第一部分:

临时用电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用电与工业和生活用电相比较,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施工用电为临时性;二、施工用电变化性较大;三、施工用电多为露天作业;四、施工用电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因此施工现场出现的用电安全事故较多,是建设工程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之一。

安全用电技术管理一、基本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因专业性较强,必须由专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管理。

用电工程的安装、巡视、维修和拆除等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电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电工等级应与工程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二、建立用电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及责任制用电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电工外,还应有安全员、各专业施工员及各班组长,形成一个用电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用电的安全全面负责,专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电工负责自己责任范围,安全员负责对用电安全的监督,各专业施工员、班组长负责各自用电的安全责任。

用电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图,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书记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责人。

项目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是安全用电的落实人。

三、用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制度,使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管理和使用得到有效的控制。

用电工程的管理、安装、使用、维护及拆除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减少或消除用电安全和电气防火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一、安全用电措施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防护措施。

(2)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措施。

(3)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措施。

(4)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过载、短路、过电压、断相、欠电压等)。

(5)保护接零措施。

(6)防雷措施。

(7)安全电压供电系统。

(8)电气设备的绝缘措施。

(9)防静电措施。

(10)变电、配电检修工作制度。

(11)电工安全用具的措施(安全警示牌、验电器、临时接地线、围栏、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拉杆等)。

(12)触电急救措施。

绝缘手套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不能有破损漏气现象。

绝缘手套用后,应放在箱柜内单独存放,不得和工具放在一起。

不允许存放在过热、过冷、阳光曝晒或有酸碱及油类的地方以防橡胶老化。

绝缘手套试验周期为六个月一次。

绝缘靴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使用后要擦净表面污物,与其它工具分开,应放在箱柜内单独存放,妥善保管,严禁与油类接触。

绝缘靴试验周期为六个月一次。

绝缘杆要防止受潮、损坏和脏物,最好放在支架上,应单独存放在箱柜内,不得靠墙或随意扔在地上。

绝缘杆试验周期为一年一次。

接地线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整,有无开裂、破损等缺陷。

绝缘柄试验周期为六个月一次。

低压验电器又称电压指示器或试电笔,使用前检查是否完整,不得有破损、裂纹和污物。

低压验电器试验周期为一年一次。

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建立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2)建立施工用电技术交底制度。

(3)建立施工用电定期检(复)查制度。

(4)建立电气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5)建立电气安全操作监护制度。

(6)建立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制度。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二、电气防火措施1、电气防火技术措施

(1)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用电设备负荷的大小等具体情况,合理选用相匹配的规格、防护形式的配电箱、开关箱、控制电器的供电线路。

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规定选用非木质的绝缘材料或铁板制作。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木质配电箱、开关箱在潮湿环境中绝缘下降,易发生触电事故。

在线路发生短路和过负荷时易发生火灾事故。

(2)合理配置、整定各种保护装置。

对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过载、短路、漏电、断相等故障进行可靠、有效的保护。

(3)加强日常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巡视检查。

对接触不良、绝缘损坏、私接乱拉、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过热等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

(4)在电气线路(特别是高压线路、高压变压器)下方、不能使用电焊机、照明灯具等,电气设备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高压变压器下方应干净整齐,不得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和其他杂物等。

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配电箱下方的电源线、负荷线必须整齐,并标明回路名称和用途。

电源线、负荷线不能受力,不能私接乱拉或拖地。

电源线、负荷线不能盘绕成圈状,线路在运行中易产生涡流,使电缆胶皮线发热、绝缘损坏容易发生短路事故。

(5)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配电箱、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塔式起重机司机室等应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

(6)防雷装置要加强维护检查,保证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7)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要通过接地装置泄漏聚集的静电,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的火灾。

(8)变配电所的耐火等级,要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及环境条件按规定要求确定。

配电箱、塔吊操作室等可使用5公斤、8公斤手提式灭火器,配电室、发电机等可使用20公斤小推车式灭火器。

2、电气防火组织措施

(1)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强腐蚀介质管理制度。

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理,并设置烟火标志及其他警示标志。

(2)建立电气防火教育制度,经常进行电气防火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各类用电人员电气防火知识。

(3)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电气防火专项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制定电气灭火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定期演练。

第二部分: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与编制一、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其变更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为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组织进行,确保施工用电安全,都应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因其复杂程度不大,可不用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但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基本格式1、纸张:

A4单面印刷。

2、字体:

宋体(样表)。

3、字号:

正文为4号字,标题为4号字加粗。

4、装订:

左侧装订。

5、插图:

CAD。

1、单位统一规范。

2、必须编制页码。

3、引用标准规范准确、清楚、有效。

4、章节排序符合标准及利于阅读。

5、不得完全抄袭规程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现场勘探。

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3、进行负荷计算。

4、选择变压器。

5、设计配电系统。

6、设计防雷装置。

7、确定防护措施。

8、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必须履行“编、审、批”程序:

1、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

2、必须经技术、设备、安全、材料、质量等有关部门审核。

3、由上级单位技术部门负责人批准(盖章)后实施。

4、同时报监理单位备案,由监理单位、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变更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也必须同样履行“编、审、批”程序。

6、对于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的小型施工现场,编制的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也要履行与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相同的“编、审、批”程序。

一、现场勘测现场勘测工作包括:

1、调查测绘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2、正式工程位置、电源位置;3、地上与地下管线和沟道位置;4、建筑材料、器具码放的位置;5、生产、生活、暂设建筑物的位置;6、用电设备装设的位置以及周围环境。

通过现场勘测可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室(A)、分配电室(B)、固定开关箱(C)位置,以及宿舍区、办公区与生活设施、消防设施位置和线路走向等。

施工现场周围是否有高大的构筑物、发射铁塔、化工厂、油料库、易燃易爆场所等。

应有突发事故预案和做好相应保护措施方案。

现场勘测时最主要的就是既要符合供电的基本要求,又要注意到临时性的特点。

二、负荷计算用电负荷的计算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符合施工现场的要求,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的计算方法。

必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按照有关取值规定,确定一个准确的数值。

负荷计算是选择电力变压器、发电机、配电装置、开关设备、低压电器和导线截面及电缆的主要依据。

临时用电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都要涉及到如何进行负荷计算。

所谓负荷,是指用电设备或线路中的电流或功率。

所谓满载是指负荷达到了电气设备铭牌所规定的数值。

负荷计算就是通过各种计算方法,求出用电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从电网吸取的电流或功率。

负荷计算是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计的基本依据。

负荷计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电气和导线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

如果计算负荷过小,将使电气的导线在运行时增加损耗,并且产生过热,长时间运行将引起绝缘老化,甚至烧毁。

如果计算负荷过大将使导线和电气设备选择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

负荷计算的目的:

电力负荷是指通过电气设备或线路上的电流或功率。

建筑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所需的电能通常是经过降压变电所从电力系统中获得的。

因此,合理的选择各级变电所中的变压器,主要电气设备以及配电导线等是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前提。

电力负荷计算是为确定施工现场供电系统中各个环节电力负荷的大小,以便正确的选择或复核供电系统中的各个元件(包括变压器、自备发电机、电线、电缆、各种开关、控制设备等)。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负荷变化多,情况复杂,影响计算准确的因素较多,所以,现场电力负荷计算应力求切合实际,力求合理。

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设备的一个假定负荷,它所产生的热效应与实际变动负荷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导线及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最高温升不超过导线和电器温升允许值。

目前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是需要系数法,在确定计算负荷计算之前,应首先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

A.用电设备容量(Pe)的确定设备容量(Pe)是指换算到规定工作制下的设备额定容量,它不包括备用设备的额定容量。

建筑供电系统中各用电设备铭牌上都标明有额定功率,但由于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条件不同,有的可直接相加,必须首先把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规定的工作制下的功率后才能相加。

换算到统一规定的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称为“设备容量”,用Pe表示。

额定负荷Pe的换算1、长期连续工作制长期连续工作制指在规定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设备任何部分的温度和温升均不得超过允许值,如:

通风机、水泵、电炉、照明灯具等。

这类设备的Pe值就是其铭牌的额定容量(KW),即:

Pe=Pe,2、反复短时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指设备以断续方式反复进行工作,工作时间与停歇时间相互交替重复,如:

电焊机、起重设备等。

这些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就是将设备在某一暂载率下的铭牌统一换算到一个标准的暂载率下的功率。

Pe=PeJC=2PeJCJC25式中:

Pe换算到JC=25%时电动机的容量(KW);JC电动机铭牌暂载率;pe电动机铭牌定功率(KW)。

3、电焊机电焊装置的设备容量Pe是指统一换算到JC=100%时(用JC100表示)的额定功率。

一般交流电焊机铭牌给出的额定视在功率Se(KVA)和Se时的功率因数COSe,直流电焊机铭牌给出额定功率Pe,若JC不等于100%,则应按下式计算:

Pe=SeJCJC100=SeJCCOSe(交流)=PeJC(直流)式中:

Pe换算到JC=100%时电焊机设备容量(KW);Pe直流电焊机换算前的额定功率(KW);Se交流电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