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128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docx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教案设计doc

初三历史中考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1中考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96%、重庆历史4%,要求掌握标题、正文、导语、图表、小字(部分)

2中考题型及分值:

A.单选题:

40分;B.填图、识图题:

15分;C.材料分析:

10分(1道);D.问答题:

35分(2道)

试题特点:

试题一般,灵活性较强,主要参考《初三历史综合本》上的复习提要,与现实联系紧密,答题要求严格。

③复习要求、安排:

复习要求:

要转变观念,死记硬背不行,不记不背更不行。

既要记忆掌握,又要灵活运用,特别要注意培养综合、概括、比较分析、阅读、联系实际的能力。

要记好笔记。

复习安排:

到中考前准备系统进行两轮总复习,平时上课一起复习、分析,剩近十分钟自己看书、记忆掌握,课后布置有作业,经常听写、默写、检查,每月有单元检测或月考。

每节课复习环节:

①回顾上节课知识;②看教材和《综合本》知识;③一起分析复习;④两分钟记忆看书;⑤课堂练习(黑板上填写);⑥布置作业;⑦听写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第三册部分

中国近代史概述: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的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1919年的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鸦片战争(1840—1860年)

1.鸦片战争前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输出鸦片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2.【微机班补充分析(下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原料产地,维护鸦片贸易。

★3.鸦片输入危害:

1)经济上:

改变“出超”贸易地位;人民负担加重;2)政治上:

更加腐败;3)军事上:

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

(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常考部分)

★4.林则徐禁烟措施及意义(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问答题)

1)措施:

A.限令外商交出全部鸦片。

B.整顿海防,加强战备,编练水勇。

C.组织编译《四洲志》。

D.封锁英国商馆,迫使外商交出全部鸦片。

E.1839年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2)虎门销烟的意义:

→英国、→中国

3)评价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识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5.鸦片战争开始标志:

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

6.英国强占香港岛。

7.奉行“防民甚于防寇”的大臣—弈山。

【清朝妥协投降的两大臣:

琪善、弈山;清朝英勇抵抗的将领:

林则徐、邓廷桢。

8.清朝牺牲的将领:

关(虎门)、葛(定海)、陈(吴淞)。

9.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1年广州三元里牛栏冈大捷。

(★问答题:

列举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三件抗英斗争。

【10.微机班补充分析: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原因:

清朝政治腐败,军事、经济落后,没有发动广大群众;英国国力强大,政治、军事、经济先进。

11.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历史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2.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问答题、填图题)

割岛、赔款、开放口岸(上宁福厦广)、派驻领事、协商关税

13.《南京条约》附件(1843年):

1)《五口通商章程》、2)《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等特权。

14.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

总结:

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条约—五个条约、前后三年。

★15.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1)(直接危害):

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2)(四大变化):

A.社会经济;B.社会性质;C.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D.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3)(结论)

练习:

1)填图题:

在《鸦片战争示意图》中填出以下地名:

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

2)识图题:

《林则徐》、《虎门销烟》

3)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有哪些措施?

4)简述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后与外国签订的条约的主要内容。

5)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板书)

中国——————————————-英国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禁烟运动、抵抗将领强占地区、五个条约、影响(四大变化)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英法发动战争的(原因和)借口:

【原因: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英)、“马神甫事件”(法)(借口)。

2.《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识图题)

4.《北京条约》(1860年)的主要内容: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等。

(1860年有三件事件: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5.割地最多的国家和条约:

俄国、中俄《瑷珲条约》【俄国三个条约】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直接危害):

领土主权的丧失;2)外国势力的扩大;3)(社会性质):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太平天国运动

【1.爆发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3.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金田起义(时间、地点、国号、军队)

4.东乡称天王与永安建官制:

前期领导核心—(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太平天国制度初步建立。

(填图题)

5.全州战役:

冯云山牺牲。

6.定都天京(今南京)

★7.《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分析题)

1)性质:

太平天国的纲领。

2)内容:

提出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和其它措施,设想平分土地。

3)目的:

(四“有”两“无”、田饭衣钱)

4)意义:

A.反映了农民愿望B.促进了反清斗争。

5)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时)

复习提问: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和)借口、2)经过: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及其主要条款、3)影响:

社会性质

8.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

9.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

“二洪二陈”(天王洪秀全、干王洪仁玕、英王李秀成、忠王陈玉成)

10.两次保卫战:

安庆、天京保卫战11.失败的标志:

1864年天京的陷落。

12.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练习

1.填图题:

在太平天国运动示意图中填出以下地名:

金田、永安、天京、

2.简评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3.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检查笔记和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课时)

复习提问: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借口、2)经过: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及其主要条款、3)影响:

社会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

创立上帝教→金田起义→东乡称天王→永安建官制→定都天京→颁布纲领→转折点→重建领导核心→安庆、天京保卫战→运动性质

(四)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什么是洋务运动?

(时间、开展主体、口号、内容、目的)

2.(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

1)中央—奕忻;2)地方—曾李左张

3.洋务运动两阶段的其口号及重要企业: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世纪60—70年代

19世纪

口号

自强

求富

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和海军

【第一阶段重要军事工业:

安庆军械所、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熟悉);第二阶段重要民用工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大冶铁厂等(熟悉)。

4.创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其中北洋舰队最大,拥有威海卫、旅顺两个基地。

★5.评价:

结果;积极作用: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6.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十年代末)

1)产生时间:

19世纪六十年代末。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A.进步性B.软弱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课时)

复习提问: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时间、洋务派(代表人物)、口号、内容、评价特点

(五)中法战争(1883—1885年)

【1.战争爆发标志:

1883年法军进攻驻越南清军。

2.马尾海战:

福建水师全军覆灭。

3.镇南关大捷:

老将冯子材指挥。

4.《中法新约》(1883年)的内容:

开埠通商、修铁路。

5.中法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中国西南边疆的危机加深了。

(六)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爆发标志:

1894年日军袭击驻朝清军。

2.四大战役和牺牲将领:

1)平壤战役(左宝贵)→2)黄海海战(邓)→3)【辽东战役和】旅顺大屠杀(识图题);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丁汝昌等)(填图题)

【3.清朝战败原因:

1】主观上:

清朝腐败。

2)客观上:

日本强大。

★4.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的主要内容:

A.割岛(辽台澎)、B.赔款(白银2亿两)C.增开口岸(沙重苏杭)、D.设厂、免税

★5.《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

1)直接危害:

领土和主权;2)帝国主义势力;3)社会性质:

进一步加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时)

复习提问:

(一)中法战争和《中法新约》:

马尾海战(损失的舰队)、镇南关大捷(指挥者)、《中法新约》(影响)

(二)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时间、四大战役和牺牲将领、《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90年代末)

1.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时间:

19世纪90年代末。

2.瓜分中国狂潮的表现:

列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填图题)

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最早)

法国

广州湾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和西南一部

日本

(割占有领土)

福建

3.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的内容:

A.美国承认各国势力范围和特权。

B.要求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C.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熟悉)2.影响:

美国在华侵略势力扩大了。

(八)戊戌变法(1898年)

1.维新派的主要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

2.运动开始的标志(揭开序幕)—“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领导人康梁、地点—北京、上书光绪帝

3.百日维新时间:

1898年★4.主要内容:

经政文军四个方面

★5.历史意义:

1)目的(进步的:

两个有利于);2)功绩:

思想文化;3)C.性质—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改良运动)。

6.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7.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等牺牲。

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练习

1.填图题:

1)在《甲午战争示意图》中填出以下地名:

A.平壤、B.旅顺、C.威海卫、D.黄海战役所在地

2)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示意图》中填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国家:

A.俄国、B.法国、C.英国、D德国E.日本

2.什么是洋务运动?

它有何作用?

3.简述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4.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课时)

复习提问:

(一)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表现三个方面:

1)《马关条约》的签订;2)列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日本等);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二)戊戌变法运动:

1)爆发—公车上书(时间、领导人、皇帝);2)高潮—百日维新(时间、内容几个方面、性质);3)失败—戊戌政变和六君子

(九)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1.组织与口号:

原名义和拳、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2.爆发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或:

外国教会疯狂剥削中国人民)。

3.山东平原大捷:

1899年朱红灯领导,袁世凯镇压。

4.八国联军的组成和统帅:

1900年英法美俄、德意日奥;联军统帅西摩尔。

【目的: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廊坊大捷(填图题)保卫津京的斗争:

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曹福田、牺牲清军将领聂士成。

5.义和团失败的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6.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粉碎)帝国主义、(加速)清朝、(显示)中国人民

★7.《辛丑条约》(1901年)内容:

(赔款、设使馆区、禁止反帝、拆炮台允驻兵)

★8.影响:

1)直接危害:

人民负担和主权;2)社会性质:

完全陷入3)结论

练习

1.填图题:

在《义和团运动示意图》中填出以下地名:

冠县、平原、廊坊、天津、京师

2.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概述其中两个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课时)

复习提问:

(一)义和团运动:

组织与口号、平原大捷领导人、结果、性质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组成及其统帅、侵略目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赔款、设立等)、条约对社会性质的影响

(十)辛亥革命

1.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宣传家及其著作:

孙中山、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邹容—《革命军》、重庆人

2.兴中会的成立:

地点—檀香山、领导人—孙中山、成立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华兴会和光复会的建成立:

湖南长沙黄兴;上海蔡元培。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成立的时间、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2)16字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领导人:

总理孙中山。

4)成立意义—标志着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5)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4.武昌起义:

1)领导机构和领导人:

文学社、共进会、重要人物—“二武”(职务)【熊秉坤(事迹)】2)起义主要力量—新军

3)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时间:

1911年4)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5.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领导人:

孙中山2)纪年:

中华民国元年:

1912年

3)政权性质—资产阶级共和政权。

6.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7.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清朝和封建帝制、民主革命思想、帝国主义

【8.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9.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A.(主观上)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B.(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课时)

复习提问:

辛亥革命

1)准备:

革命家和思想家;革命团体、政党;2)经过—武昌起义:

时间、人物、主要力量;

3)高潮—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领导人、纪年、政权性质、结果;4)评价:

性质和意义

(十一)清末的科技与思想

1.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历史意义

2.冯如与飞机制造

3.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有:

林则徐、魏源、严复。

4.魏源与《海国图志》:

内容与目的5.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著是《天演论》】

(十二)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

【背景:

北洋军阀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1.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

2.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3.主要内容:

三提倡、三反对;后期转为宣传马克思主义。

4.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作品、口号:

1)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2)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3)李大钊:

在中国最早举起十月革命的旗帜。

文章有《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陈独秀

5.意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课时)

复习提问:

1)清末思想文化:

詹天佑、冯如

2)新文化运动:

开始的标志(陈独秀、杂志、口号)、主要阵地、内容、代表人物(鲁迅、李大钊)

(十三)五四爱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了解)】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和地点:

1919年5月4日、北京2.口号:

(要求熟悉)

3.两阶段运动中心和斗争主力:

北京、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阶级

4

.结果: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撤职(曹陆章)、拒绝签字

5.性质和意义:

性质—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时期的开端、【领导阶级、推动中共的诞生】

(十四)中共的成立(1921年)

【1.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条件)—中国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并开始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成立。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创立者和成立地点)陈独秀在上海(最早)、李大钊在北京、董必武在武汉、毛泽东在长沙、王尽美在济南、谭平山在广州。

还有日本东京、法国巴黎。

(填图)】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成立的时间、地点:

1921年7月、上海

2)内容:

A.通过了党纲(规定党名、奋斗目标)、B.确定中心工作、C.选举领导人

练习

1.识图题: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2)《五四运动》、浮雕彩图

2.新文化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为什么说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五四运动:

导火线、爆发时间和地点、运动中心和斗争主力、结果、性质

2)中共的成立:

【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中央局书记

(十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1923年6月、广州】

内容:

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1924年1月、广州

★2)内容:

A.确认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正式确认国共合作。

3)历史意义:

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的建立:

全称—“陆军军官学校”、苏联和中共帮助、领导人—孙中山、地点—广州。

4.五卅运动:

1)爆发时间和地点—1925年、上海;2)导火线—“顾正红事件”;3.英国

制造“五卅惨案”

(十六)北伐战争(1926年7月起)

【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1.主要战场—两湖战场;【2.先锋—叶挺独立团;3.重要战役—“两桥”(汀泗桥、贺胜桥);】

4.“铁军”—第四军【意义:

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北洋军阀溃败。

(十七)国民革命(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

1.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

2.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口号“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练习

1.填图题:

在《北伐战争示意图》填出:

A.汀泗桥、B.武昌、C.南昌、D.上海

2.概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经过。

3.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力量?

他们分别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

他们的纲领和口号是什么?

其性质如何?

从他们的探索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课时)

复习提问: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内容)、国民党一大(三项内容和意义)、黄埔军校的建立、五卅运动

2)北伐战争:

主要战场、战役、“铁军”

3)国民革命的失败:

两次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标志

(十八)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时间:

1927年4月2)建立者:

蒋介石【3】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二次北伐:

针对张作霖。

3.皇姑屯事件】

4.张学良东北易帜:

意义—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南北的统一。

【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十九)工农武装革命(中共为挽救革命而斗争)

1.南昌起义:

1.时间:

1927年8月1日;2.领导人及其职务:

周恩来、贺龙;3.意义:

进行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2.八七会议:

1)地点汉口;【2】主持人瞿秋白;】3)内容:

A.批判陈独秀;B.确定总方针;C.决定秋收起义;D.毛泽东提出观点。

3.秋收起义:

1)地点湘赣边界;2)领导人毛泽东;3)文家市决策(内容)

总结:

三大起义结果(填图题)

4.井冈山会师:

1)时间:

1928年;2)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及其职务;4)意义;5)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识图题)

(二十)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

1931年;地点—沈阳及附近;3)结果:

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的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2.一·二八事变:

1)时间;1932年;2)地点:

上海;【3)经过:

19路军将领、《淞沪停战协定》】

练习

1.填图题:

1)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图》中填出:

A.南昌、B.长沙、C.文家市、D.砻市

2)填出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发生地点

2.识图题:

《井冈山会师图》

中国历史第四册部分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1)南京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