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261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默写(8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7)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8)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二、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适莽苍者(往)而征一国(夺取)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称赞)

B.生生所资(凭借)三径就荒(接近)审容膝之易安(明白)

C.家君作宰(县令)气凌彭泽之樽(超过)穷且益坚(贫穷)

D.决起而飞(快速的样子)小大之辩(变化)恶乎待哉(何,什么)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鹏之徙于南冥也

B.奚——乐夫天命复奚疑奚以知其然也

C.以——木欣欣以向荣家叔以余贫苦

D.而——觉今是而昨非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襟三江而带五湖ks5u

A.眄庭柯以怡颜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D.悦亲戚之情话

5.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B.①访风景于崇阿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①而彼且奚适也②复驾言兮焉求

D.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稚子候门

6.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林冲照管草料场,去打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这反映了他性格中细心.缜密的一面。

B.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上有很多的“套子”,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因为恐惧变革而逃避发展变化的社会。

C.归田后,陶渊明农忙时参加农事,农闲时乘兴出游,心情愉悦乐观,但也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

D.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

他想象出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胸怀大志、无所畏惧的人生境界。

三、文言文阅读(l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共13分)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

“天也。

”熹问曰:

“天之上何物?

”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

“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

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纳粟赏行,遂受职名。

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

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

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

“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

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

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

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

所著书皆行于世。

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引进:

召集。

       

B.单车屏徒从          屏:

使……退避。

C.有短朱熹者          短:

诋毁,指摘。

 

D.大抵穷理以致其知穷:

穷困,穷厄。

8.下面句子中关于加点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⑴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平生为文凡一百卷⑷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⑴⑵相同,⑶⑷也相同。

B.⑴⑵不同,⑶⑷相同。

C.⑴⑵不同,⑶⑷也不同。

D.⑴⑵相同,⑶⑷不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2分)

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箪瓢屡空,晏如也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所著书皆行于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

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朱熹非常注重教育。

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

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

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错误很严重,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3分)

译文: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分)

译文:

四、文学名著阅读(共18分)

12.以下关于《三国演义》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4分)

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国舅董承设计除掉曹操,董丞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

曹操就杀了董承全家,怒气未消,还杀了董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外戚不奉旨进宫者斩。

B.关羽得知刘备在刘表处,到相府辞别曹操,恰好曹操生病,挂避客牌不见客人,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并将曹操所赐之物,一一挂在库中,分毫未取,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C.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

曹操挟天子以令广土众民,占着天时,孙权据有江洒,占着地利,而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可占人和。

应当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采取据蜀联吴搞曹的策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以图中原。

D.却说夏侯惇引军与吕布部下高顺交战,高顺败下阵来,夏侯惇急追不舍,为阵上曹性暗地拈弓搭箭,射中左目,夏侯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

“父母精血,不可弃也!

”遂纳于口内啖之。

E.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稻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践踏麦田者,并皆斩首。

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迷路闯进麦田,违反了军令,这时谋士郭嘉提醒曹操“法应加于尊”,于是曹操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着执行。

13.下列各选项中,对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虎牢关前,北平太守公孙瓒亲自出战吕布,不敌败走,眼看就要被吕布追上,张飞纵马杀出,酣战吕布。

随后关羽、刘备先后上来助战,围住吕布厮杀。

吕布终于抵挡不住,突围败走。

B.曹操进攻徐州,刘备前往相救。

在刘备刚进城时和曹操退兵后,陶谦都以徐州相让,刘备坚决不肯。

后来陶谦在病危时第三次让徐州,刘备仍是推脱,直到陶谦死后,最终才在徐州军民百姓恳求下权领徐州事。

C.刘备占据徐州后,为避免曹操前来进攻,请乔玄写信给袁绍,求袁绍相救。

袁绍起兵,让陈琳写檄文声讨曹操。

曹操见了檄文,毛骨悚然,头风病发作。

后来在谋士荀彧的宽慰下才决意与袁绍作战。

D.关羽千里寻兄来到古城,遇到张飞。

但张飞认为关羽背叛兄长,投降曹操,是负义之人,要和关羽拼个死活。

甘、糜两位夫人和孙乾都无法劝住他。

此时曹将蔡阳率军来到,关羽斩了蔡阳表明真心。

E.玄德于水镜庄院歇息,夜来忽听有人与水镜对话,疑是伏龙,天明待问,水镜却不答。

及至入城市上,见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

此人自称徐庶,即前日与水镜先生夜谈之徐元直。

ks5u

14.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5分)

操回顾玄德曰:

“何如?

”玄德答曰: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布目视玄德曰:

“是儿最无信者!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丁建阳、董卓之事”具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曹操要问刘备这句话?

吕布为什么说刘备是“最无信者”?

答:

15.简述“官渡之战”(100字左右)(5分)

 

五、文化经典阅读(6分)

1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3分)

梁惠王曰:

“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

“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

“无以异也。

”曰: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

‘始作俑①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梁惠王上》)

注解:

①俑:

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土偶。

从本章内容可以看出:

孟子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1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3分)

 王曰①:

“大哉言矣!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

“王请无好小勇。

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王请大②之!

《诗》云:

‘王赫斯③怒,爰④整其旅,以遏徂莒⑤,以笃周祜⑥,以对于天下。

’此文王之勇也。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⑦志?

’一人衡行⑧于天下,武王耻之。

此武王之勇也。

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梁惠王下》

  注解:

①王:

齐宣王②大:

使……大。

③赫斯:

发怒的样子。

④爰:

语首助词,于是。

⑤遏:

止。

徂:

攻击。

莒:

国名。

⑥笃:

厚;祜:

福。

⑦厥:

用法同“其”。

⑧衡行:

即“横行”。

  根据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小勇”与“大勇”的理解。

答: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15分)

活着的手艺

文/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

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

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