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2295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二细胞的代谢

专题质量检测

(二) 细胞的代谢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⑤⑥

解析:

 根据题意,“○”中所对应的含义分别为:

①一磷酸腺苷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腺嘌呤,③DNA分子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RNA分子上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腺苷,⑥腺苷。

答案:

 D

2.如图曲线OABC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OA′B′C′一定是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B.在B点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度的提高

C.在A点限制该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该酶,会使该酶促反应的速度大大加快

解析:

 本题以曲线为载体,考查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考查分析曲线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活性最强,而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降低或升高温度均会降低酶的活性,因此曲线OA′B′C′可能是温度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A错误;在B点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但是反应速率达到饱和是受酶数量的限制,B正确;在A点限制该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C正确;由于B点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因此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该酶,会使该酶促反应的速度大大加快,D正确。

答案:

 A

3.(2017·江西赣州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B.蓝藻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

C.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合成的ATP,可用于主动运输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解析:

 脂肪酸为脂质小分子,而细胞膜主要成分之一为磷脂,故据根相似相溶原理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方式为自由式扩散,故A错误。

蓝藻细胞中虽无线粒体,但因为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故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故B错误。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来自于细胞呼吸。

故C错误。

ATP水解1个磷酸是ADP,水解掉2个磷酸基是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故D正确。

答案:

 D

4.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

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氢

解析:

 葡萄糖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A错误;葡萄糖经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而经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能量都是逐步释放出来的,C错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还原氢,D正确。

答案:

 D

5.(2017·陕西西安一中模拟二)如果已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适当增加CO2浓度和将温度由18℃增加到23℃,A、B、C三点的移动情况分别是(  )

A.不移动、不移动、右上移;下移、左移、右上移

B.上移、左移、左下移;下移、左移、左下移

C.不移动、左移、右上移;下移、右移、右上移

D.上移、左移、左下移;下移、右移、左下移

解析:

 A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其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所以适当增加CO2浓度,A点不移动;AC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适当增加CO2浓度会促进光合作用,所以B点会左移;C表示光饱和点,增加CO2浓度达到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要更大,所以C点右上移;温度由18℃增加到23℃,对于呼吸作用而言,呼吸速率增大,A表示呼吸速率,所以A点下移;B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所以B点右移;C表示光饱和点,达到光饱和点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会更大,C点右上移。

答案:

 C

6.如图为植物某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只来自丙酮酸

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影响图1、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

解析:

 图1膜上的反应是H2O→[H]+O2,可以推断图1是叶绿体膜,图2膜上的反应是[H]+O2→H2O,可以推断图2是线粒体膜,A错误;图1叶绿体膜上的[H]来自水,图2为线粒体内膜,其中的[H]来自葡萄糖分解和丙酮酸水解,B错误;叶绿体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ATP,呼吸作用水的生成阶段释放大量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C正确;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D错误。

答案:

 C

7.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在9~16时之间,光合速率>呼吸速率,O2浓度不断上升

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D.该植物从20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点是氧气增加为0点,8时、17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A错误。

在9~16时之间,氧气浓度不断增加,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正确。

17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大,19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C错误。

20时以后,氧气浓度继续减少,说明植物仍旧进行有氧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此时是否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答案:

 B

8.(2016·福建八县期中联考)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阶段均产生少量能量

B.水参与第④阶段的反应,该反应发生在乙图中的b处

C.人体细胞分解等量的葡萄糖,③阶段释放CO2的量是④阶段的1/3

D.①、⑤分别发生在乙图中的a、c处

解析: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②③阶段)不产生能量,A错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④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乙图b)中,有水的参与,B正确;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是①②,C错误;①⑤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三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乙图中的a、c分别代表线粒体外膜和内膜,D错误。

答案:

 B

9.(2016·安徽示范高中第三次联考)甲、乙两图均表示氧浓度对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中有乳酸或酒精

B.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乙图中,储存种子或水果时,A点对应的氧浓度最适宜

D.根据乙图可知,氧浓度较低时抑制有氧呼吸,氧浓度较高时促进有氧呼吸

解析: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只释放CO2而不吸收O2,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A错误;当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说明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乙图中C点时有机物消耗量最少,C点对应的条件最适于储存种子或水果,C错误;氧气没有抑制有氧呼吸的作用,D错误。

答案:

 B

10.某实验小组研究温度对水绵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依图可知,水绵细胞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

B.图中水绵细胞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是25℃

C.每天光照10小时,最有利于水绵生长的温度是25℃

D.在5℃时,水绵细胞产生氧气的速率是消耗氧气的速率的2倍

解析:

 图中纵坐标表示光照下吸收CO2的量(即净光合速率)或黑暗中释放CO2的量(即呼吸速率)。

由于没有对高于35℃条件下水绵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行研究,因此,不能说明水绵细胞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

水绵细胞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是指净光合速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5℃时水绵细胞在光照下吸收CO2的量最高,即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大。

每天光照10小时,最有利于水绵生长的温度应是20℃,因为在20℃时,每天光照10小时,一昼夜水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为11.5(3.25×10-1.5×14=11.5)(用CO2吸收量表示)。

在5℃时,水绵细胞产生氧气的速率是1.5(用CO2量表示),消耗氧气的速率是0.5(用CO2量表示),可知水绵细胞产生氧气的速率是消耗氧气的速率的3倍。

答案:

 B

11.如图是测量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结果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d

B.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ADP含量增加

D.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将减少

解析:

 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b点不再上升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d段二氧化碳浓度一直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点不再下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迅速下降,叶绿体内ADP含量增加,C3含量将上升。

答案:

 D

12.在一定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下,针对甲、乙两种植物设计实验并测得相关数据如表[光照强度单位:

千勒克斯,CO2吸收量或释放量单位:

mg/(100cm2叶·h);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用CO2的量表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光合速率达

到最大值时

的最小光照强度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CO2吸收量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甲植物

1

3

11

5.5

乙植物

3

9

30

15

A.甲、乙植物比较,甲植物更适合在强光下生长

B.对甲植物来说,实验中的自变量是CO2吸收量或释放量

C.光照强度大于9时,甲、乙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分别为16.5、45

D.当光照强度大于3小于9时,限制甲、乙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相同

解析:

 甲、乙植物比较,甲植物更适合在弱光下生长,这是因为甲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和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光照强度均比较小;对甲植物来说,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CO2吸收量或释放量是因变量;光照强度大于9时,甲、乙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分别是11+5.5=16.5、30+15=45;当光照强度大于3小于9时,限制甲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限制乙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答案:

 C

13.(2016·山东青岛期末)如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图,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B.①和②处产生乙的量相等

C.②中的生理过程需要H2O

D.缺氧条件下甲可以转化为乳酸

解析:

 图中①~③分别代表有氧呼吸Ⅰ~Ⅲ阶段,甲、乙分别为丙酮酸和[H]。

有氧呼吸阶段Ⅲ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A错误;有氧呼吸阶段Ⅰ、Ⅱ产生[H]的量不同,B错误;有氧呼吸阶段Ⅱ需要水的参与,C正确;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

答案:

 C

14.(2017·湖南师大附中第二次月考)甲图中,A、B分别为培养于无色透明气球内、质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气球可膨胀、收缩;其中B已死亡,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CO2缓冲液(维持气球内CO2浓度不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零的位置。

乙图为不断改变灯泡距水面的距离,间隔相同时间记录到指针偏转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d点时指针向右偏转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c点植物O2释放速率最大

C.f点与a、b、c、d点的指针偏转方向相同,但数值较小

D.若改在无CO2缓冲液情况下进行实验,b点时指针偏转格数加大

解析:

 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如图中的a、b、c、d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A植物所在的气球的体积增大,指针向右偏转,A正确;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自变量为光照强度(灯泡与水面的距离),乙图c点指针偏转格数最大,表明O2的释放量最大,B错误;e点指针的偏转格数为零,此时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ef段随着灯泡与水面的距离增大,光照强度继续减弱,导致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指针向左偏转,与a、b、c、d点相比,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C错误;b点时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此时若改在无CO2缓冲液情况下进行实验,b点时指针偏转格数减小,D错误。

答案:

 A

15.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以某绿色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时的4倍

B.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

C.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的少

D.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mg

解析:

 在黑暗条件下,叶片只进行细胞呼吸,从氧气吸收量的坐标图中可以看出细胞的呼吸速率:

在20℃时为1mg/h,而10℃时为0.5mg/h,所以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时的2倍。

光照条件下,叶片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细胞呼吸,因此,根据氧气的释放量可以分析叶片净光合作用量,也即真光合作用量减去呼吸作用量。

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氧气的释放量是3mg,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应该再加上每小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即3+0.5=3.5mg。

叶片积累的有机物量即净光合作用量,与氧气释放量呈正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的要多。

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每小时氧气的释放量再加上每小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即5+1=6mg。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分)科研人员在不同条件测定发育良好的某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其他条件不变,若f点时的光照突然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3含量将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c~d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h~I段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点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去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释放速率为0.8μmol/(m2·s),则g点时植物中葡萄糖的产生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光照突然减弱,则[H]和ATP生成减少,C3的还原减少,则叶绿体内C3含量上升;阴天条件下,b~c段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2)c~d段刚开始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有机物含量减少,后来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开始积累有机物,有机物逐渐增加;根据横坐标时间可判断h~i段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午光照强,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

(3)d点时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h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产生的O2一部分进入线粒体被利用,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

(4)晴天遮光条件下的CO2释放速率为呼吸速率,g点时的净光合速率为1μmol/(m2·s),则此时真正光合速率为1.8μmol/(m2·s),则葡萄糖的产生速率为0.3μmol/(m2·s)。

答案:

 

(1)上升 光照强度 温度 

(2)先减少后增加 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一部分排到细胞外

(4)0.3μmol/(m2·s)

17.(20分)(2017·山东烟台一模)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的温度(25℃)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

光饱和时的

光照强度

光饱和时的

CO2吸收量

黑暗条件下

CO2释放量

3千勒克斯

9千勒克斯

32mg/100

cm2叶·h

8mg/100

cm2叶·h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斯时,植物合成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mg/100cm2叶·h(精确到0.1)。

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CO2浓度,该植物的光补偿点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3千勒克斯。

(2)上图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测定叶绿素含量需先用_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解析:

 

(1)实验变量是指自变量,在本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光照强度,也就是说自变量是光照强度。

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ATP在叶绿体中,有氧呼吸产生ATP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9千勒克斯时二氧化碳的利用量为32+8=40(mg/100cm2叶·h),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12H2O

C6H12O6+6H2O+6O2,推算出葡萄糖的合成量为:

(40÷44)÷6×180≈27.3。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后,在3千勒克斯光照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会大于呼吸速率,因此光补偿点小于3千勒克斯。

(2)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选用无水乙醇提取;在滤纸条上,叶绿素a位于叶绿素b的上方,说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推断随着遮光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

答案:

 

(1)光照强度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缺一不得分) 27.3 小于

(2)无水乙醇(或丙酮) 叶绿素a 增加叶绿素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