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8165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docx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

常州市百草园小学严伟华

一、向王崧舟学读书

王崧舟说:

教的是底蕴,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

P62

王崧舟这样概括自己读书的状态:

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

1、流行的书:

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

2、不流行的书:

王荣祖的《史学九章》,钱穆的《晚学盲言》,杨成寅的《太极哲学》

3、入世的书:

傅佩荣的《哲学人生》,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4、出世的书:

六祖慧能的《坛经》,南怀瑾的《如何修正佛法》,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

5、教育类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田正平《中国教育经典解读》,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6、非教育类的书:

范曾《吟赏风雅》,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7、语文课程类的书:

王尚文《语感论》,潘新和《语文:

表现与存在》,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8、非语文专业的书:

兰色姆《新批评》,韦勒克《文学理论》,汪曾祺《人间草木》,史铁生《务虚笔记》。

9、学术类的书:

朱光潜《诗论》,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10、国学经典类的书:

王阳明《传习录》,熊十力《体用论》,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

11、西方经典:

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汉莫顿《思想的盛宴》。

12、儿童的书:

《小王子》《爱的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

13、显学的书:

用于管理、用于治人的书:

曾仕强《管理思维》、余世维《赢在执行》,曼狄诺《羊皮卷》。

14、潜学的书:

《了凡四训》讲命运的改造。

胡兰成《禅是一枝花》《今生今世》,邵伟华《四柱预测学》算命的。

王崧舟说:

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的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

反思:

我的读书。

1、为己读书。

有一点点,但大部分是功利的读书,为文凭而读书,为教学而读书,为写论文而读书。

2、天天读书。

根本做不到,能够偶尔翻翻书就不错了。

很多时候是叶公好龙,手边有书,床头有书,可就是静不下心来看书。

网络的诱惑太大了,逛逛淘宝,看看韩剧,新浪读书上看看流行的快餐文化,忙碌的一天就结束了。

3、随性看书。

从王崧舟的书单来看,他阅读的涉及面是非常广阔的。

他所列出的这些作者中,我听说过的人物大概有一半:

于丹、易中天、刘心武、钱穆、卡耐基、六祖慧能、南怀瑾、苏霍姆林斯基、范曾、王小波、汪曾祺、史铁生、朱光潜、王阳明、熊十力、牟宗三、尼采、海德格尔、曾仕强、胡兰成。

但是他们的书,曾经看过的只有易中天、汪曾祺、朱光潜、王小波的这几个人的部分篇章。

今年暑假我也借了一本王小波的散文集,说实在话,看不懂,看不进,看不下去,咱跟他的水平不是差得一点两点,简直就是地球人和火星人,对不上话。

王崧舟说:

我觉得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

由言到意。

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

第二件事情,由意到言。

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思想情怀,内在体验种种转化为表现与存在的过程。

语文的这两件事情早已是人人皆知的,但是,如何去做,怎么做才有效果,却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

不要说在教学上,即便是教师自己,又有多少人能肆意地吸收,又自如地表达呢。

像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低年级语文,经常遇到想不起来如何写的汉字,更别说写文章了。

而王崧舟老师,看的书多,写的文章也精彩,好词好句是信手拈来,运用得恰到好处。

在解释“诗意”的概念时,王崧舟老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

从哲学的视角看,诗意乃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从认识论的视角看,诗意则是某种直觉和顿悟,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当下了悟;从存在论的视角看,诗意指涉一种有意味的感性形式的存在;从美学的视角看,诗意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与升华;从伦理学的视角看,诗意就是善良、仁爱与悲悯;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诗意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从文学的视角看,诗意总是呈现为某种含蓄、凝练、朦胧的境界。

一个人书读得多了,视野也就开阔了。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得多了,联想就丰富了,王崧舟不仅引用了很多诗句,自己也成为了诗人。

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如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励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日子读书以添风骚。

二、向王崧舟学思想。

王崧舟现在是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

“万千宠爱在一身”,似乎人生所有的辉煌都已经到达了顶点,那么,接着去,他和他的“诗意语文”该怎么走?

就像我们许多老师,曾经以为“小学高级教师”就是人生的顶点,谁知道现在还有“中学高级教师”,并且职称和工资直接挂钩了。

世事难料,谁知道“中学高级教师”后面还会有什么呢?

当一切都朝“钱”看的时候,教师的工资分配还不如计件制工人来得公平,至少多劳多得呢。

对大部分老师来说,都属于“百分之十的中学高级教师”岗位以外的那部分人,年龄在此,不可能丢了这个饭碗再重头再来,怎么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王崧舟给了我这样的启发:

他说,我始终觉得,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也没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

诗意语文只能成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关照她。

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

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活在当下。

认真过好每一天。

活着,就好;活得快乐,更好。

给自己一个动态的目标伴随左右,每天都是有奔头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

王崧舟老师说:

职业幸福感只能往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它不能告诉、不能复制、不能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

生命的成长是有节律的,有高潮必然有低潮,所以,你对生命成长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失落、沮丧甚至痛苦,完全可以看得淡一些。

名师是无法培养的,名师也不是靠培养才出的来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语文是什么?

2、你要成为一名怎样的语文老师?

、你认为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有价值的课?

看课、评课、分析课,在我看来,根本问题是个价值关的问题。

P54

传承文化,实在是一个语文老师非常神圣又非常艰巨的使命和良知啊!

P61

三、向王崧舟学技巧

这一本书我只看了三天就看完了,不是浮光掠影,而是非常认真的细读,并且用铅笔划了很多我觉得好的地方,偶尔还写了批注。

这是我第一次在借阅的书籍上做记号。

我虽然不是读书人,不能做到读书前沐浴焚香,但还是非常爱惜书籍的,特别是借的书。

这本书,是王崧舟老师的讲座稿,可谓是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轻松幽默、条理清晰,有思想,有策略,有技巧。

让我学到了许多非常实用的东西。

一、举象。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

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策略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

根据王崧舟老师的举例,我理解的举象就是教师的教学必须唤起学生的生活积淀,学生能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对文本(词语、句子)进行个性化的、具体的、细节性的阐述。

王崧舟老师这样说:

诗意语文一定充满着举象。

举起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活泼的、具体的象;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由于这样的象是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很容易将文本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

二、听课。

王崧舟老师说:

我有个习惯,就是一边听一边写反思,听完课马上就和授课老师交流意见。

听课之后,我不喜欢跟风,人家说好,我不一定说好,人家说坏,我也不一定说坏。

我很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无论多么稚嫩多么肤浅,我都记下来。

我的听课习惯:

听课要分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做法,一边记录一边思考,一边接受一边批判,一边反思一边重建。

教研课,要针对研究主题进行记录;指导课,要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自己班级的课,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常规。

省市级的观摩课,关注教学设计的巧妙。

特级教师的课,少记多看,揣摩特级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答,观察课堂教学实录上看不到的东西。

听讲座,要能快速抓住演讲者的特点,找到他的长处,及时记录他的思想或者方法,如果有自己的联想,马上也要记录下来。

三、修炼技术:

1、实录还原法。

我喜欢收集课堂教学实录,特别是名师的实录,有代表性的实录。

(1)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必须整体观照实录,抽象提炼实录。

(2)把教学设计还原成教学理念。

(3)把理念再还原成设计。

(4)把设计还原成实录。

2、情境填空法。

一边看实录一边猜想,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况,设想一下,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应付、应答。

“看实录最怕无所用心、一泻千里”,“这一招,可以帮助你积累大量经典而生动的“课像”。

3、微格解剖法。

“你要深入,就要研究微格”“比如诗意语文的课的复沓,课的层递技术,课的渲染技术,课的同感技术,课的对话技术。

”光是针对学生的朗读,就可以选择许多各角度。

比如:

朗读状态、朗读方法、朗读质量、朗读内容、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现场氛围、思想认知、文化背景、学习要求、动态变化等等。

4、课感积淀法。

什么是课感呢?

就是你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而别出心裁的驾驭。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你能不假思索地、迅速地、果断地作出反应,而且这样反应是高效的、巧妙的。

课感还包括:

课的节奏感、课的情味感、课的层次感、课的风趣感、课的风格感。

关注学生,触发课感;品味得失,领悟课感;反复实践,习得课感;积累经验,培养课感;精益求精,升华课感。

我的感受: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节精彩的公开课的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磨练,一堂好课,不仅仅是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三个粗大的板块,我以前想得太粗了,磨练得太少了。

四、修炼内功:

基本途径还是读书。

1、“案例借鉴法”。

对案例一定要学会鉴赏,你一定要看出案例背后的言说,要看出作者写案例的价值取向。

任何案例,围绕“价值”二字,你就可以转乾坤了。

2、“文本细读”法。

你要徜徉在语言之途,在语言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

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来读。

3、“主题研究”法。

围绕一个主体,千方百计,想法设法去收集各种材料,认真分析梳理,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古人读诗,讲究知人论世,讲究把诗文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这是中国传统解释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P55

五、经验之谈和精彩语录

1、选公开课,第一感觉最是要紧。

没感觉的课文,千万碰不得。

2、语文教学有一条基本的定律,那就是“读法决定教法。

”(我的理解:

教读教材的重要性)

3、看一个老师有没有水平,看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的机智和智慧,看一个老师对课堂教学进程的驾驭能力,主要看什么?

主要看他的对话能力。

4、老师在课堂上的基本功就是怎么倾听孩子的各种表现。

5、告诉学生老师不是神人,不是圣人,老师不是万能的。

6、智慧不是知识。

所谓知识,那是看见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欣赏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

所谓智慧,它看见的不仅仅是这粒沙子,更是这粒沙子背后一个个缠绵悱恻的故事,它欣赏的不仅仅是这块石头,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一个个鲜活赤诚的灵魂。

7、我信奉这样的一个理念: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8、最后看一个课本身有没有价值,就看这个课有没有把文本的价值充分地挖掘出来,如果文本的价值没有挖出来,那么这个课再怎么热闹,再怎么花哨,再怎么流畅,我认为这样的课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能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六、文本细读。

1、什么是文本细读?

(1)用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