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1623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docx

宜居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1电信局

宜居xx专项规划之

 

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xx县分公司

二xx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背景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城市世纪和生态世纪,人们更为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希望自己生活的区域能更有效、更迅速地防治污染危害,生产与生活环境质量随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好。

宜居城市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宜居城市是指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城市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学习、创业的城市。

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安全可靠、生活舒适,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全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重庆,位于长江下游,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面积xx万平方公里,人口xx万,辖40个区县(市)。

1997年,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成为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

重庆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集合和叠加了我国东部现象和西部现象,具有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

2007年6月,重庆直辖10周年前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使重庆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有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直辖10多年的重庆,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重庆通讯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年平均增速12%以上,占全市GDP比重为2.3%。

但通信资源结构性短缺,农村通信压力大,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系列问题与建设“宜居城市”的设施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xx,地处重庆市中部,“上接巴渝之雄,下引蘷巫之胜”,占据渝北咽喉,区位优势突出。

幅员面积1518平方公里,总人口90余万人。

境内地势平坦,溪河纵横,气候温和,盛产粮食、烟叶丹皮、水果、蚕茧等、素有“巴国粮仓”、“丹皮之乡”等美称,是全国粮棉大县、长江流域优质水果基地县和四川省瘦肉基地县。

重庆直辖10多年来,xx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xx通信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年平均增速12%以上,形成了地方通信网:

3G网络、“宽带xx”、程控电话网络、GSM移动电话畅通国内外,县内程控电话装机量达到10余万门,宽带总出口带宽达10G,移动电话20万门。

但通信资源结构性短缺,农村通信压力大,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系列问题与建设“宜居xx”的设施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建设“宜居xx”的目标,既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展示xx新形象的必要举措。

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信服务民生进程,加快通信服务工业与信息化融合进程,加快农村通信服务进程,对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实现“宜居xx”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条规划主要依据

《宜居重庆建设纲要(第二稿)》(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8-12)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电信发展专项规划》

《关于重庆市通信行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

《宜居xx建设总体规划(初稿)》

宜居重庆专项规划之《通信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xx县县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

第三条规划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会、县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围绕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发展目标、行业总体要求和《中共xx县委xx县人们政府关于建设宜居xx的决定》,大幅改善xx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城乡统筹,打造开放环境,推动xx通信业发展,加快实现行业战略转型,并带动以电信业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的繁荣,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重庆重要的通信节点之一,高质量服务xx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条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分布实施

2、涵盖总体,突出重点

3、城乡统筹,持续发展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年~2012年

远期2013年~2017年

规划重点是2009年~2012年,统筹规划2013年~2017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按县城、乡镇和农村三个层次进行规划,以县城和乡镇为规划重点,统筹规划农村的宜居建设,以城带乡,促进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通信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加快“宜居xx”的建设步伐。

第七条规划定位

高起点推进城乡信息平台建设,建设重庆重要的通信节点,高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第八条规划目标

xx通信通过“四个加快”、“四个跨越”,实现重庆区域领先:

1、加快xx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支撑xx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加快通信服务工业和信息化融合进程,支撑“开放xx”的跨越式发展。

3、加快农村信息服务进程,支撑“统筹城乡信息化试验区”的跨越式发展。

4、加快信息通信服务民生进程,支撑“宜居xx”的跨越式发展。

第九条通信服务能力现状

1、服务水平:

截止2008年12月,xx电话用户数累计达到xx余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为xx余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xx余万户,互联网用户总数累计达到xx余万户。

按照全县xx余万人的户籍人口计算,全县电话普及率为xx户/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为xx户/百人,固定电话普及率为xx户/百人。

(注:

常住人口采用xx县统计局2007年公布数据)

2、通信能力:

截止2008年12月,固定交换机容量达到xx万门,移动交换机容量达到xx万门,光缆线路长度达到xx万纤芯公里,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xxG。

第二章3G网络建设工程

第十条3G网络建设工程综述

新一轮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理念、新应用和新产业,3G是移动通信从窄带到宽带的过渡、3G网络建设势必进一步丰富各种信息业务发展,将会为xx各种信息化工程提供开放、先进、高速、成熟的网络平台,政府重要信息的发布、市民各种资讯查询,日常缴费等活动以及各种电子商务应用都可以基于3G平台,为宜居xx的建设提供良好的通信网络支撑。

同时3G网络建设将进一步带动通信业的发展,为国际漫游用户提供优质高速的无线通信服务,满足xx日益开放的需要,提升xx的知名度。

第十一条3G网络建设工程建设规划思路

3G网络建设工程分年度分批实施,在工程搭建试验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县城-乡镇-农村的分级覆盖的衍生线路扩大网络建设范围,进一步进行业务功能测试及积累网络运营经验,并总结、分析和积累3G网络建设、运营维护和业务应用经验,进一步支撑3G网络的产业化进程。

第十二条3G网络建设工程规划内容

1、2009年,3G网络建设工程重点完成县城、乡镇和交通干道的覆盖工作,在核心城区提供高速上网业务的支撑网络,3G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向用户提供包括增强数据卡业务,手机电视等3G特色业务在内的增值业务。

2、2010年,3G网络建设工程在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覆盖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我县大部分地方的网络覆盖,进一步具备提供“无线+宽带+信息”的服务能力。

3、2011年,3G网络建设工程将实现我县的全覆盖,为用户提供“无线+宽带+信息”的高速数据服务。

4、2012年,3G网络建设工程将向LTE等后3G技术做平滑演进,使移动数据传输速率更快、时延更短、频带更宽、业务更加丰富。

第三章农村通信设施工程

第十三条农村通信设施工程现状

2008年,我县通信业共计投入xx万元建设资金,采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截止2008年12月,新建基站xx个,新建传输线路xx纤芯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电话,自然村通电话率为100%。

第十四条农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规划思路

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自然村通电话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共建统筹城乡信息化实验区和发展信息化合作协议》精神,逐步完善农村基础通信网,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第十五条农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目标

1、2009年,全面实施行政村通宽带工程,使我县行政村宽带到达率达到65%。

2、2012年,全面实现我县行政村宽带到达率为100%。

第十五条农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内容

1、大力进行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确保2009年我县行政村宽带到达率为65%,2012年实现我县行政村宽带到达率为100%,同时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打造全县所有行政村的信息化建设平台,将确保到2010年我县100%的乡镇,75%以上的行政村、30%以上的农民能够方便地使用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够为全县所有的农业企业,60%以上的主要涉农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生产信息化、交易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2、5年内设立农村信息超市25个点,扩大信息使用和采集范围,并配套建设统一的农信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提供专业的农业政策解读、农业知识指导、农产品信息及交易、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城市用工需求的综合信息内容,配合各信息点的人才建设。

第四章“宽带xx”建设工程

第十七条宽带数据用户现状

截止2008年12月,我县互相网用户达到1.2316万户,其中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1.2060万户,占互联网用户比重为95.6%。

高于全国互联网宽带化率85.2%。

第十八条“宽带xx”建设工程规划思路

打造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驱动、电信运营企业为核心的价值链,构建高速互联、功能强大、随需应变的通信网络环境。

第十九条“宽带xx”建设工程的目标

2012年率先建成重庆范围内领先的光纤宽带物理网络之一,完成“信息高速”的基本物理框架;推动无线宽带技术的应用,实现城镇宽带网络覆盖率为100%;全县互联网宽带用户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至少达到xx万户;形成相当规模的宽带产业,实现“宽带xx”的发展目标。

第二十条“宽带xx”建设工程的内容

1、提升xx宽带网络质量及宽带网络资源,对IP城域网进行升级改造,规划在2009年-2012年将xxIP网络的出口带宽从现有的2G、10G分布扩容到xxG、xxG.

2、2009年-2012年宽带骨干网络人均使用带宽流量达到平均为1024kbps,人均接入带宽可达到10Mb/s,普通个人最高带宽可达100Mb/s.

3、大力推进“光进铜退”,采用EPON、GPON、VDSL2+等新技术,用户通过光纤到户,光纤到楼的方式接入,光纤的到户比例不低于90%,大幅提升用户的接入带宽,每用户接入带宽能力50M以上。

4、对宽带网的网络结构、设备功能性能、网络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提升,建成一张结构清晰、功能齐全、控制集中、能够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承载要求,具备差异化服务能力的综合承载网络。

第五章“三网”融合工程

第二十一条“三网”融合的规划思路

顺应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技术和业务的创新,抓住多媒体业务快速发展的机遇,以3G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三网融合,积极引导用户使用基于“三网”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并积极探索网络和业务融合的新模式,促进手机电视、互联网应用服务健康发展。

第二十二条“三网”融合的建设内容

1、大力推进IPTV业务的快速发展,并积极引导用户使用IPTV的增值业务。

2、建设IMS试验网,并进行试商用,并以IMS试验网为基础,逐步开展三网融合的相关业务。

3、以宽带网络为支撑,以IP技术为核心,到2017年建成集语音、数字、视频、图像于一体,高速率、智能化、综合性、互联互通、出口流程、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基础网络体系。

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二十三条投资估算

3G网络建设工程、农村通信设施建设工程、“宽带xx”建设工程、“三网”融合工程,2009年-2012年预计累计投入资金xx亿元。

第二十四条2009年-2012年资金筹措渠道采用市场化方式,以我县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积极引导民营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二十四条健全法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是保障本规划实施的重要措施。

将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分年度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二十五条为切实解决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通信管道建设、基站选址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落实和建设成本高,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特别是市政、规划、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和单位)应大力支持和协作,保证本规划的全面实施。

第二十六条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对于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应减免环评和其他相关收费;对于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财政补贴制定,一促进我县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

第二十七条为促进“三网”融合的实施,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原则,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逐步推进现有的监管制度的改革,建立统一的“三网”的监管体制,引领和推进三网网络融合的建设,推进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的协同发展。

实现合作共赢。

第二十八条为促进“宽带xx”的实施,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协同”原则,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推进“宽带xx”的建设,建立xx统一的宽带发展的监管体制,引导和推进xx宽带发展,推进各电信企业和广电企业的共同发展。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规则自xx县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条本规则各项内容的具体问题,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xx县分公司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