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487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docx

中考化学提分训练20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

?

?

学校3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分类法是化学元素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微量元素

C.CH4、C2H5OH、CH3O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4.工业制镁的方法为:

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不包括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5.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

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A.③①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①③⑤④②D.①③②⑤④

6.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50

KCl

34.0g

37.0g

40.0g

42.6g

KNO3

31.6g

45.8g

63.9g

85.5g

A.20℃时,KNO3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40℃时,5gKCl加10g水可得到33.3%的KNO3溶液

D.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

7.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8.在“3H2SO4”中,包含“1、2、3、4”四个数字,下列所叙述它们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C.“3”表示硫酸分子的个数

D.“4”表示每硫酸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9.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10.“鲤鱼焙面”是豫菜名品。

鱼肉中富含有营养素是;面粉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反应,最终变成(化学式为C6H12O6)

1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12.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

1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的单质为,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14.在点燃的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

则x=;化学方程式为。

15.钠及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元素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下图是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属于金属元素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c.钠离子的符号为Na+d.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钠与水反应生在氢氧化钠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为;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配制一瓶下图溶液需氯化钠g;配置50g6%的氯化钠溶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溶液的质量分数6%(填“>”“<”或“=”)

(4)已知: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实验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已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如何检验验证该水溶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

(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5)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业。

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

若要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用钠的质量是多少?

16.酸奶中的乳酸对健康有益.请根据乳酸的化学式填空:

乳酸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乳酸分子中共有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乳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原子个数比.

17.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1)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参加反应的“

”生成的“

”、“

”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8.下列物质①氧气②稀有气体③洁净的空气④二氧化碳气体⑤水⑥高锰酸钾⑦铜,其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填序号)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19.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请说明理由。

20.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加压时,6000L氧气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21.金属活动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1)铝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较好的搞腐蚀性能?

(2)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探究实验:

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Mg(NO3)2、和Cu(NO3)2、AgNO3。

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金属为。

②猜想:

滤液中溶质为Mg(NO3)2、和Cu(NO3)2、AgNO3,请分析猜想不合理的原因。

评卷人

得分

五、探究题(题型注释)

2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小明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发现火焰中不同区域的明亮程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可燃物的种类及组成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2)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石蜡是石油炼制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不唯一,其化学式通式为CnH2n+2,通式中碳原子数n=18~30。

(3)碳氢化合物在常温时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化学式

常温时的状态

丁烷

C4H10

戊烷

C5H12

液(油状)

癸烷

C10H22

液(油状)

十八烷

C18H38

二十四烷

C24H50

(4)多数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会分裂为碳原子数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碳(黑色固体)和氢气。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探究哪一层火焰的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

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点燃一根较粗的蜡烛,取一根一端为尖嘴的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火焰的焰心处,然后在尖嘴一端导管口用火柴点燃

导管口处出现火焰

III

继续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点燃一根蜡烛,用一把带有手柄的小刀,将刀尖伸入火焰中最暗的部分,即焰心处,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却,观察刀尖处的现象

冷却至室温后,刀尖处有油状液体和固体物质

IV

用镊子夹住一片白瓷片,将瓷片伸入火焰中最明亮的部分,即内焰处,观察现象

白瓷片表面迅速变黑

【分析和讨论】

(1)实验I中的实验现象为。

(2)通过实验Ⅱ,你能分析出焰心处的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实验III中,冷却后小刀表面的油状液体可能是(填物质名称),生成油状液体的原因是。

(4)实验IV的目的是。

(5)分析实验IV中的现象,可推断出蜡烛火焰内焰处的物质中含有(填物质名称),由此分析内焰处最明亮的原因是。

23.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我(“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3)小红按右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4)为了证明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小红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①:

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②:

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左右。

步骤③:

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A.步骤②的目的是。

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B.在步骤③“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C.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

(5)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大于Mg3N2。

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24.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

下面是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一】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

金属元素都显正价;

推测二:

非金属元素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一】

(1).NaCl、FeO、Al2O3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3,其他金属也都显正价,推测一正确。

金属都显正价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SO2、CO2中H、O、S、C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4、+4,说明推测二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显___________价。

【提出问题二】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吗?

推测一:

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推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及分析二】

(1).NaCl、NaOH、NaNO3、Na2SO4等物质中Na元素都显+1价,推测一成立。

(2).H2S、SO2、SO3、H2SO3等物质中S元素化合不同,S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6、___________价。

推测二成立。

【结论二】推测一、二都有道理,通过上述举例分析及结合教材上所给元素的化合价,可知__________。

【提出问题三】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吗?

推测一:

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

推测二:

在同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化合价。

【举例及分析三】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三】推测二成立。

评卷人

得分

六、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25.“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

小明欲从孔雀石中提炼出单质铜。

【查阅资料】

(1)碱式碳酸铜加热易分解,其方程式为:

Cu2(OH)2CO3加热2CuO+CO2↑+H20。

(2)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设计方案】在实验室中以碱式碳酸铜、铁粉、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单质铜。

请你仿照下图画出方案二制取铜的流程图,要求:

步骤最少。

方案一:

方案二:

你设计的方案为

【进行实验】方案一中最后一步: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的实验现象为

【反思】铜锈的主要成分也是碱式碳酸铜,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推知,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6.(9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资料】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10℃

20℃

30℃

40℃

50℃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NH4HCO3

15.8

21.0

27.0

——

——

NaHCO3

8.1

9.6

11.1

12.7

——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⑴检验粗盐水是否为硬水的方法是加入;

⑵操作a是,生产流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⑶在精盐水中先通入NH3,使溶液呈性,再通入CO2,有利于对CO2的吸收;

⑷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在常温条件下,易析出NaHCO3晶体而不析出NH4Cl晶体的可能原因是;

⑸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Cl2等杂质,工业上常加入下列物质除杂、精制,则加入下列三种试剂合理的顺序为(填序号);

A.适量的盐酸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C.稍过量的Ca(OH)2溶液

⑹副产品NH4Cl可做肥,若加入氢氧化钠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如图1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原子在反应中易得电子

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Na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图2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2②Zn(NO3)2、Cu(NO3)2③Zn(NO3)2、NaNO3

[交流讨论]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固体B少量,滴加  

有气泡产生

 

(或) 

(3)在炼铁炉中焦炭的作用是通过燃烧提供能量和  ;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黄铜(Cu﹣Zn合金)20g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6g.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评卷人

得分

七、推断题(题型注释)

28.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则化学方程式①为;②为,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29.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无色液体,D是最轻的气体,C能供给呼吸,F是红色金属单质,反应①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G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推断:

(1)B、C物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

(3)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八、计算题(题型注释)

30.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

(1)制取氧气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含有的各物质的质量为多少克?

31.硫酸铵(NH4)2SO4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硫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多少千克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是14千克?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A错误;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B正确;稀释浓硫酸是要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C错误;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试剂中,否则会污染试剂,D错误。

故选D。

考点:

实验基本操作

2.D

【解析】

试题分析:

复合肥是含有N、P、K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CO(NH2)2属氮肥,不属复合肥。

故选D。

考点:

物质的分类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会逐渐的减弱,PH逐渐的变小,但不会变成中性或酸性溶液,A错误;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铝,物质反应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故溶液的质量会逐渐的减小,完全反应后质量保持不变,B错误;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正确;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即要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沉淀,D错误。

故选C。

考点:

化学反应与图像

4.B

【解析】

试题分析:

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发生的反应有: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分解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化合反应;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复分解反应;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的是镁和氯气,属分解反应。

故选B。

考点:

物质间的反应,化学反应类型

5.D

【解析】

试题分析:

要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实际是要除去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aCl2溶液是除去硫酸根离子的,Na2CO3溶液是出来该离子,还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

故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将硫酸根离子除去,这时溶液中有钡离子和钙离子,在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将钡离子和钙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除去。

故顺序是①③②⑤④。

故选D。

考点:

粗盐提纯

6.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KNO3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在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正确;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40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10g水中最多溶解4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g/14g×100%=28.6%,C错误;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即该温度下45.8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16g,即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D正确。

故选C。

考点:

溶解度

7.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2H2O+CO2↑可知碳酸钠与元素反应的质量比为106:

73,碳酸氢钠与元素反应的质量比为84:

36.5,即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故选A。

考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8.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3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3”表示硫酸分子的个数;“4”表示每硫酸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故选A.

考点:

符号的含义

9.C

【解析】

试题分析:

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说明放射出的微粒是质子,因为元素的种类的取决于微粒中的质子数。

故选C.

考点:

元素的概念

10.蛋白质,葡萄糖

【解析】

试题分析:

鱼中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淀粉属于糖类,它最终分解生成的是葡萄糖。

考点: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11.氖元素,9,氟原子

【解析】

试题分析: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氖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0;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原子的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氟原子的增大原子比氧原子大,即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氟原子。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2.CH4+2O2

CO2+2H2O;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生成的是水,无污染

【解析】

试题分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

CH4+2O2

CO2+2H2O;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

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氢气是高能燃烧,且燃烧生成的水,是最清洁的能源。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与灭火,氢气

13.氮气,氧元素,7:

22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NO+2CO==N2+2CO2。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氮气属单质;氧元素反应前为-2价,生成物中仍是-2价,生成的氮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28:

88=7:

22。

考点:

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14.1.4g,C2H2+2O2

CO2+H2O+CO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2.6g+7.2g-6.6g-1.8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