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1082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

《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专家访谈 做最好的自己.docx

心理专家访谈做最好的自己

直播员:

申继亮:

很高兴来到咱们成都,我首先感谢中央文明办对我的信任,让我来负责这一场的主讲。

昨天我到了咱们学校,到了七中,咱们老师给了我一个办的报纸,有一篇文章我看到了以后,我想先从这儿说起,这个文章的题目叫《有一种荣耀叫成功》。

我想问一下大家,大家觉得什么叫成功?

一个人学习、工作,怎么样做才算成功呢?

各位家长、各位领导你们有什么样的标准怎么样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

社会上我们知道,你说成功,这个人有车、有房、有钱,这个人在业界很显赫,这是成功。

那么我对这样一个概念或者说这样一个界定表示我的异议。

我觉得成功不仅仅是说你超过别人。

我们现在所有判定一个人是否成功往往是在与其他人比较的时候我们来决定,比如咱们班上50个同学,你考了第一,那认为你成功,是因为你超过了其他49个人,我们过去一贯用这种方式来标识一个人是否成功。

但实际上在我的概念里面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做最好的自己,而不仅仅是与其他人相比。

所以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按照张局长刚才讲的,优化心理品质,成就自我。

如何成就自我?

那我想最主要的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

直播员:

申继亮:

我们怎么去做最好的自己?

当然有很多的经验,有很多的理论。

在这里面我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三条。

第一个,我们得认识我们自己。

怎么做最好的自己,我们首先得清楚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发现自我是做最好自己的起步,其次要管理好自我。

我们知道了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接下来在朝向我们目标努力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如何去管理自我。

第三,是在管理自我过程当中如何去实现自我。

所以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是这三个方面。

直播员:

申继亮:

首先第一个方面,我们看一下发现自我。

我请大家做一个小的,不叫游戏。

你按你最自然的,最舒服的方式两手相扣,你平时怎么扣就怎么扣。

现在你看一下你是哪个手的大拇指在上面?

左手大拇指在上面的请举手。

好,剩下的就是右手。

为什么让大家做这样一个小的游戏呢?

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的动作,它反映了我们人的差异,差不多有一半同学左手在上面,有一半同学的右手在上面,它背后有更复杂跟心理有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基础的差异就是反映在你脑功能的差异上。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成左右两半求,左半球跟右半球的功能不一样,我们一会儿再回过来看这个不一样。

我们先看这个不一样怎么发现的。

如果我们已经学过生理课的话都知道脑袋就像一个核桃,连接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叫做编织体(音),正常情况下,左右是互通的,但实际上左右两半球干的活是不一样的,这个怎么发现的?

这个是美国60年代末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心理研究,它叫裂脑人的研究,他选了19名癫痫病患者,这癫痫病患者因为治疗的需要做了手术,手术的实施是把左右半球连接的编织体切断以后,左右大脑是不沟通的,这样就造成了我们可以考察左半球干什么,右半球做什么。

他这儿有一个挡板,上面有钳子、啤酒,现在问你说你看见了什么呢?

这个人说我看见了一个球,但如果我们换一个方式,当把这些信息投到右半球,说你看见了什么呢?

他说我啥也没看见,这么明明有个锤子,这个看不见不是因为视觉,而是因为信息传到了右脑。

直播员:

申继亮:

做了大量的实验,当信息传到右脑之后我们需要用语言把信息表达出来遇到了障碍,但信息传到了左脑,就可以表达出来。

由此可以推论左半球是负责言论活动,右半球是负责非言语活动。

所以有些人中风是在左半球的,就不会讲话了,是因为语言中枢在左半球。

这跟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不一样的。

带来的后果是有的人是以左半球为优势半球,有的人是以右半球为优势半球,如果说我们看它的功能,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活动、逻辑推理,比如这里面涉及到数学、科学、写作等涉及到逻辑思维的会在左半球发生,但是非逻辑的,比如音乐、想象、误导等等在右半球发生。

如果你的左手大拇指在上面,你的优势半球,不能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在右半球。

因为人脑对人体的控制是交叉控制,左半球控制右手,右半球控制左手。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

当然这不是非常严格的心理学的指标,只是一个参照。

反映出来我们的优势半球可能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反映大家的学习和成长当中也会有差异,比如从小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不一样,优势半球在右半球的孩子说话比较晚,如果没有写字等更多的要求,你看他干什么事喜欢用左手。

问题到了学校之后,这种差异会反映出来。

因为学校要念书、上课、听讲、交流,全是什么呢?

讲话、语言。

所以首先触动的是左脑,但是对于优势在右半球的同学来讲语言就没有优势了。

但是这些同学对声音、节奏、色彩、运动有更优势的一面。

我们可能从历史上可以看到,从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就是左撇子,他就是左右脑比较均衡的发展,我们教育更多开发的是左脑,对左脑的活动做一些,所以在我们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有体育课、音乐课等等,这不仅仅是全面发展的问题,对你左右脑的全面发展也有帮助的。

从最基础的一面我们就可以了解每个人的特点,你的发展基础是什么。

首先表现在你左右脑优势半球是不一样。

直播员:

申继亮:

这是我们从最基本的一点认识我们自己。

下面我想大家手头有纸有笔的话我们再做一个活动。

我说一下你给自己打一个分,这个分最低1分,最高10分。

直播员:

申继亮:

第一,口头表达能力很强。

我演讲很有激情。

第二,我们生活当中可能会去买东西,比如你去买菜,咱们可能家长经常干,同学们可能没时间买菜,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抽点时间给家长做点家务。

如果你去买东西,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你计算钱的时候找钱的时候你觉得你算得快呢还是卖东西的计算得快呢?

就你的计算能力打一个分。

你感觉一下,你的计算能力如何。

第三条,我们大家可能都有出门的经历,出去旅游、探亲、访友或者到野外参加一些活动,你感觉你的空间定向怎么样,你有没有迷过方向,或者你去问路,人家说往前左右南北,你能不能根据这样的指示找到地方。

直播员:

申继亮:

因为研究发现,南方人不说东西南北,是说左右,北方人你去问路,他们通常说往东往西。

在这里面就有空间定位的问题,你觉得你空间定位怎么样,1到10分打个分。

再比如说,我们现在要求加强身体锻炼,要多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参加一些跳舞,我们参加这样一些活动的时候,当你听到音乐的时候,你的节奏感怎么样。

跳舞的时候,尤其是跳交谊舞的时候节奏怎么样,能不能根据节奏去跳,如果一个人节奏强一个人节奏不强可能老踩别人的脚。

那你的乐感怎么样,给自己打一个分。

还有一个,我们的手工,做一些东西,当做到很精细部分的时候,你的动作协调能力怎么样,一到十分给自己打一个分。

再有一条,咱们班上有50多个同学,可能60多个同学,你自己评价一下你跟人打交道能力怎么样,你是不是受同学们欢迎,1到10分。

当然其他的家长老师,也可以打一个分你跟其他同志相处怎么样,你的得分情况怎么样。

10:

29还有,当然可以列很多,我们再举一个活动,假如说这个手表,手表有什么用途?

我给你一分钟,你能说出手表多少用途?

手表都能干什么?

你能说出多少个用途,给你一分钟,你能说出多少?

当然你可以底下再做。

我们今天时间有限,我只举一个例子。

现在大家看一下你打分的情况,请问你刚才列的情况里面,全部得八分以上的有多少人,所有项你都得八分的有多少人?

好,有两项得八分的有多少人?

有五项得八分的有多少人?

好。

刚才这个活动我们要说什么呢?

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具有多种多样的能力,我想没有一个同学或者没有一位老师或没有一位家长这种可能性我觉得不大,给自己都打一分的,我估计不多。

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能力,但是你去看看你这几项的打分,有得七分得,有得六分的,有得五分的,有得四分的,是不是这样的?

是不是得分有一定的差异,还是所有项都得五分,所有项都得四分,有这样情况吗?

那么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人身上有多种多样的能力,但是在这些能力里面有的是你的强项,比如有的在表达能力上打了七分,在音乐能力上打了三分,说明你有强有弱。

如果说你这几项几分都差不多,说明你这个能力比较均衡。

这个就是我们心理学讲到的人的能力类型,大家都熟悉的一个理论,叫多元智能理论。

我们刚才讲的就是你的言语能力,你的计算能力,你的空间想象能力,肢体运动能力,音乐能力,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力类型是不一样的。

直播员:

申继亮:

有的比如说擅长学文的,那你的言语方面可能比较强,有的善于学理科的,你的逻辑数学能力比较强。

比如我们有播音、主持人、作家这些人,他的言语水平比较好。

那有很多科学家是他的逻辑数学比较好,空间,比如飞行员、雕塑家、航海家,需要空间定位的能力。

还有肢体运动,除了运动员以外,还有外科手术医生跟这个也有关系。

当然还有音乐、人际交往。

研究哲学的、神学的他的内省能力比较高,他善于沉思,善于审查,还有人喜欢做野外工作,比如特别喜欢考古工作,喜欢研究动物,像我们学校生物学院士,研究鸟,一年大部分时间研究鸟,他真的是从这个工作当中感受到乐趣。

所以每个人的强项不一样,我们要发现自我,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随着我们思考能力的增加,随着我们知识经验的丰富,逐渐的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那我们刚才讲所谓的成功,所谓的全面发展,不是说我让你所有项都达到顶级,这是不可能。

刚才我问了,八分以上的全场没有一个人。

说明这种全才很少,当然也有,可能有的人谦虚。

当然毕竟是少数。

所以我们今天首先更多的是发现每个人独到的长处,这是你的优势,首先把你的优势肯定了,你才有可能更全面的提升自己。

这是我说的认识自我的第二个方面,要认识自己特定的专长也好,或者说能力类型也好。

直播员:

申继亮:

第三个方面,咱们已经是高中生了,接下来面临着高考,高考实际上也意味着一个问题,意味着大家将来的职业选择,首先文理分科,这个一分,就意味着考的学校不一样,专业不一样,专业不一样就意味着你的工作不一样。

那么到底我们在未来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什么?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或者更近一点的讲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更适合我们自己。

下面我再请大家做一个活动,假象一下你乘飞机去渡假,假象这个飞机出了故障,被迫降在遥远的一个海岛上,下面我给大家呈现六个图,这是六个海岛的信息,海岛上有一些人,他们移居到这个岛上的原因是他们与其他类似的人一起工作,他们喜欢这里的气氛,如果现在你要选,你选择哪个岛?

你的第一选择是哪个岛?

这个岛叫R岛,这个岛上的人喜欢运动,有机械和动手能力,喜欢在工作中接触机械、工具、动植物及户外活动。

这些人有这些特点,你愿不愿意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直播员:

申继亮:

第二个,我们把它叫I岛,这个岛上的人喜欢学习、观察、探究、分析、琢磨一些问题,那你喜不喜欢跟这些人在一起。

第三,这个岛我们把它称做C岛,这个岛上的人喜欢处理问题,有文书和数字运作能力,在工作处理细节,并遵循已指定的工作指引,循规蹈矩的去按程序办事,你喜不喜欢跟这些人在一起。

第四个岛叫A岛,这个岛上面的人艺术气息很浓,喜欢标新立异,有直觉的能力,善于想象。

你喜不喜欢跟这些人在一起。

第五个岛我们把它叫E岛,这些人喜欢跟其他人一起工作,影响、说服、管理、领导别人,为单位、为自己争取经济的回报。

最后一个岛,我们把它叫S岛。

这个岛上的人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帮助人、关怀人,就是我们说的喜欢助人。

现在有6个岛,大家第一选择,你写下来。

R、I、C、A、E、S,是哪一个?

第二选择是哪个?

第三选择又是哪个?

选好了吧,是不是很为难啊?

哪个岛都想去,但是哪个岛都不想去,有这种情况吗?

有。

如果这六个岛都不想去,你喜欢去什么样的岛。

好,大家做一个选择,我们谈这个问题呢,就是我们心理学里面谈你的职业倾向性,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来的啊。

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他最合适,要看他的职业倾向性,要看他的人格特征。

这一点我不仅仅是说我们怎么去成就自己,一个重要的前提,也是现代社会在人才选拔的时候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大家将来念了大学或者你念了研究生,你要去就业和应聘,现在单位选人靠什么选?

一般大型的公司都有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干什么呢?

实际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是心理学里面的一个领域,你将来念心理学也会干这个,去帮助选人。

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你的职业倾向性,你的人格特点。

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看知识,没办法区分。

这个书你会念我也会念,区分不开来。

如果你看技能,你现在不熟练,将来也熟练了,这个也不好区分。

但是真正区分人的是一个人基本的心理特质。

比如我们国家航天员选拔,神舟五号的时候选了一批人。

直播员:

申继亮:

据说当时是从空军里面选的,有一千五百人左右符合初选条件。

但我们不可能一千多人都去训练,大家知道训练一个宇航员成本是非常高的,又筛选,选了60多个,还多,还不行。

再选,选了14个去重点训练。

最后三个被选,神舟五号谁上去呢?

最后选了杨利伟。

为什么选杨利伟呢?

杨利伟跟其他两个候选人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这是后来人开玩笑讲的事情,我觉得也反应了候选人心理品质的问题。

因为有人说这三个人基本的身体状况、飞行经验、技术这些考核都差不多,唯独区别是心理表现不一样,说杨利伟比其他人有的时候在表达能力方面就好。

为什么表达能力好就选他呢?

因为成功以后我们需要作报告。

当然这是一个笑话,就是说有些岗位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他的心理特点。

所以我们了解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对未来职业选择有一个参照,更重要的是你如果去研究这个领域、从事这个工作,这也是重要的依据。

具体来讲,我们看一下这几类。

选R岛的是什么样的呢?

这类人基本的特点是操作能力比较强,突出的特点是这一类人善于动手,在对物进行操作这方面是他的突出特点。

从事的职业比如有机械师、电器师、驾驶员、农牧工、各类牧工。

只是说这类工作他做得非常非常好,更适合他。

我记得中央台在报道一个人,就是青岛集装箱码头的优秀者叫什么?

大家知道吗?

许震涛(音)是吗?

这人原来是工人出身,没有什么学历,但是他对码头工作环节做了很多观察,改进了很多,每年可以给码头节省很多很多的费用,他也不是什么高学历的人,但是他能在这个领域做出贡献,因为我们由此可以推断这个人是很擅长琢磨机械类的东西,操作物质的这种活动。

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I,研究型的。

这类人比较突出特点是什么呢?

它的逻辑思维比较好,最突出特点是逻辑思维好。

善于求证,比如说我们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理科这些科学家们,他的逻辑思维比较好。

我记得有一次我上课,这个课是全校性的课,是文科、理科都有。

当时课上讨论了一个问题,有两句话,我觉得跟这个关系很密切,如果大家将来念了大学,说文科的东西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学就会,你即使没学过,你念念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再学就不会了,你深入去想就想不通了。

理科的东西一学不会,这些符号你都不认识,但是你再学就会。

反映什么特点呢?

它的特点就是说文科的东西看起来好理解,但是不确定性多,理科东西比较确定,你真正认识了、记住了,就理解了。

比如说心理学这个概念,说实在的,是很难界定的一个概念。

直播员:

申继亮:

我是82年读大学,开始念心理学,现在已经20多年了。

但如果你问我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学科,我很难给你下一个定义,因为你学多了、看多了以后发现这个含义越来越宽泛。

但是你去问念大一的学生,问什么叫心理学?

他马上会给你答案是研究心理现象学科的科学。

你当然也不能说这个答案不对,但是没有告诉你什么内容。

比如什么叫皮鞋?

用皮子做的鞋就叫皮鞋。

所以你学一个概念多了以后就越来越不懂。

这类人更需要求证,讲究确定性。

所以理科出身的领导,你别说什么重要不重要,拿数据来。

你说你业绩大,拿数据。

我在北师大工作,我88年开始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差不多20年了,历任经历了好几届的领导,我就感觉很不一样,理科领导就说你说你花多少钱,你告诉我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

你说文科领导,需要钱,怎么花,说不清楚。

第三类的,艺术型的。

这类人的特点我想大家也能够理解。

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比如说想象力很丰富,很情绪化,大家去年看电影,张艺谋的电影,我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张艺谋的电影,也可能你不太喜欢,不管怎么样,张艺谋的电影在中国电影界还是非常牛的一个人,张艺谋的电影为什么能够有票房?

他有两部电影的收入超过两个亿。

第二大导演是冯小刚,一个多亿。

你再怎么弄,你搞不过张艺谋。

我不是搞影视评论的,不是从专业来讲。

张艺谋是学摄影,所以他在电影里面场景选择里面是非常厉害,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那种宏大场面的感染力别人就弄不出来这种东西。

包括艺术里面的画家梵高,这些人都不是常规思维的,有人讲梵高到晚年是什么呢?

精神是分裂状态的。

所以这些艺术类的这一类人他的特点表现情绪化、想象力丰富,生活在里面的特点,大家也能从他的着装、言行也能看出来。

一般艺术家,比如男性艺术家没几个留的头像我这样的,一定要么是长发,要么是光头,他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个性,与众不同,这是艺术类的。

直播员:

申继亮:

还有社会型,这一类人的特点是什么呢?

概括一句话,喜欢跟人打交道。

这是他的基本特点。

比如医生等等。

我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去年暑假,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找我,他从澳大利亚拿了一个硕士学位回来在国内找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工作非常好,收入也很高,但是不想干,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不是挣得少挣得少,就有一条,不适应。

怎么个不适应法?

看不惯。

比如在公司里上班,有同事随便浪费纸、随便浪费水,上班时候说话、聊天,不工作,所有这些事儿他看不惯。

但很好啊,我们说这个人觉悟很高啊,但是他又不是领导,又改变不了人家。

没有多久,孩子家长又告诉我这孩子又回澳大利亚,不在这干了,很好一份工作,最后辞了就走了。

那什么让你高兴啊,你看不惯什么?

我给你讲,他实际上从中学就表现为这个特点。

遇到个什么事情我给你讲我比较开心。

说我去银行取钱,那个机器坏了,于是乎没号嘛,就不排队。

直播员:

申继亮:

他就找那经理说你出来指挥指挥,要排队啊,经理说我没有时间。

她说你没真正下工夫啊,我来,我给你指挥,所以她就在那儿弄秩序,结果大家觉得挺好,这个小姑娘不错。

最后她钱取完了,说走,别人说别走别走,你走了又乱了。

所以她就在那儿维持秩序。

我给她讲这是因为你的工作性质,你适合跟人打交道,助人,管理。

当然我们没有更深的鉴定这个事情,就是个案例,有的人就很喜欢跟人打交道,很喜欢助人。

而且助人不是图什么。

再一种就是企业型的,这一类人强调的是支配,具有支配地位、领导地位,具有说服能力,这样的一些特点。

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大型成功的企业,你看他的老总成长经历就是这样,不服输。

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多人就是有这种应对挫折这种坚韧的意志力。

这个是适合这一类人从事的工作。

还有一类我们说C类,C类这种人更多的是循规蹈矩型的,就是说喜欢做的事情一定要有章法,要有规矩,比如说当会计,做出纳,这都是规定的程序,你把程序规定好了,我去执行可以。

他不是企业家去制定规矩,他说你给我弄好,我给你干,这一类人。

那么我们刚才讲了六大类人的职业倾向性,但是大家不要严格的一一对号自己,你说我自己就是什么人,像刚才说的第一类,现实型的就说当农民,也不要简单的说,当农民现在也很需要,农民当好了也很了不起,农业也是我们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直播员:

申继亮:

这是我讲的一个目的,从大优势半球的不同到我们类型的差异再到职业倾向性的不同,说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因为你的优势半球可能跟别人不一样,你的能力类型跟别人不一样,你的职业倾向性不一样,所以我们说成功不是与其他人简单比较的结果,不是我要超过别人,而是把你自己最优势的东西发挥出来,我觉得这才是做一个人最大的成功。

直播员:

申继亮:

所以发现自我,把握自己的特点,使自己做到极致,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们在生活当中,无论是同学也好、老师也好,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儿,比如同学学习压力很大,学习很枯燥,没有什么意义,老师工作压力也很大,觉得烦燥,没有成就感,这些现象都可能出现,为什么?

当然有很多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有一点可以说是跟自身的优势所在这个问题是有关系的。

这个优势所在跟你从事的工作之间没有建立很好的连接,也就是说你最终体现的这种差异,尤其在你的价值取向上,这些方面最后归纳一点,就是你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想要什么?

你清楚不清楚?

很多人不清楚,到底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东西,不太清楚。

所以当你付出很多努力,你得到了一些东西,比如你评了职称,评了三好学生,你得到了这些以后觉得没意思,为什么?

你是在外界压力下驱动的,不是内心期望的。

所以发现自我也是你提升生活质量,保证或者保持你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前提。

做你想做的事情,当然你说我想做什么,我不想念书,我想玩游戏,我相信你这种是表面的,你为什么想玩游戏,不想念书?

表面上是你想做的,实际上深层不是这个原因。

深层原因是因为这些年你在受教育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你的厌倦,你的本性就恢复到幼儿园那个时候。

学习是从未知到已知,本身就充满好奇的,为什么你就没有好奇呢?

不是没有好奇,是外界的因素影响了你。

所以不要简单说自己不喜欢学习,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大的方面,就是我们如何去发现自己。

直播员:

申继亮:

第二个方面,我想简单说一下管理自己。

当我们一个人了解了自己一些特点,我们怎么去管理我们自己?

当然做管理的书有很多,理论也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想简单的从三个方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首先第一个是目标问题,无论你是哪个年级的同学,无论你是教什么学科的老师,无论是做什么职业的家长,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目标。

我想这个道理大家从很多地方都听到了,那为什么需要目标?

需要什么样的目标?

首先我们从这一句话说起。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

从现在来讲,你要有远大的理想。

你要攻克最难的难点,要有更远大的抱负。

在古代的时候我们的先人们已经提到了一个人一生在奋斗发展过程当中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而且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每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孔子的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讲了,每一个年轻阶段我们都应该有一个生活的目标、发展的目标,所以无论是从古代的论述还是从现代的一些资料都表明我们作为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

那么这里面我引用一本书里面的说法。

这个书讲的是《寓言外的思考——穿越玉米地》。

直播员:

申继亮:

他讲的是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他们即将开始自己的人生征程,在他们离开学校之前,做了这样一个调查。

就关于他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其中有27%的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用我们中国话讲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过日子的。

有60%的人目标是模糊的,大家想干什么,有那么一个闪念,但没有清晰的轮廓。

还有10%的人有清晰但是比较短期的目标,比如说毕业以后几年之类买一栋房子,几年之内买一个车,几年之内成家,几年之内生一个孩子,短期的目标很清晰、很明确。

还有3%的人他们是有长远而清晰的目标。

25年以后,再回过来对这些人去调查,其中有长远而清晰目标的3%的人基本上都成为了社会各界各领域的精英,成为了领头人。

10%的有短期而清晰目标的人基本上都实现自己的目标了,居于社会的中上层。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有车、有房、有老婆有孩子,生活当中什么都有,用咱们成都话叫很安逸。

有60%的人有模糊目标的人他们的工作、生活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基本上处在中下层。

再看27%的没有生活目标的人,绝大部分没有什么成就,而且有更多的抱怨,觉得我是哈佛毕业的,为什么我没那机会啊,为什么不让我当经理啊,总是在抱怨。

所以我们说有目标跟没有目标是不一样的。

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能很容易的去理解。

直播员:

申继亮: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有了目标怎么去实现?

再往前追一步,我对自己应该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那我想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参照之一就是来自我刚才讲的发现自我,你要知道你的价值追求,你到底想要什么,比如有人说我想多挣钱,高收入。

有人说我想要高的社会声望,当知名人士。

有的人可能说就做我感兴趣的事情,什么收入啊、声望啊不管,就做我感兴趣的事儿就够了。

也有人说我做这个工作是不是帮助了别人,对别人的生活是不是有所贡献。

也有人说我不图别的,只要稳定就行了,别让我操那么多心。

每一个人的价值追求不一样,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