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053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9.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

《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面管教沙龙认识孩子和自我.ppt

正面管教沙龙之了解孩子,认识自己讲师:

杨华京,“正面管教”家庭教育体系在大约40年前源于美国,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博士等教育专家完善。

鲁道夫德雷克斯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甄颖/译,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代表作黄光国/译,一、正面管教理念及课堂简介,一、正面管教课程创始人,上世纪80年代,同为母亲的林洛特和简尼尔森参加了有关个体心理学的研讨会,后来林洛特开始推广体验式教学,并编写第一版教授父母正面管教方法的讲师指南。

1981年,简尼尔森出版了第一版正面管教书籍。

1988年,简尼尔森和林洛特开始合作出版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PositiveDisciplineforTeenagers),并开始开展通过体验式活动教授父母正面管教方法和教室管理技巧。

之后二人又合作出版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并开发出针对教师和孩子的正面管教体验式活动指南。

从此正面管教得以迅速发展。

今天,正面管教父母课堂已经在全球68个国家开展,正面管教也被很多私立、教会和公立学校用作课堂管理模型。

正面管教父母课堂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父母的认可。

2022/10/16,“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是:

不惩罚,不骄纵,主张用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方法,培养出自律、有责任感、合作以及有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

一、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正面管教体验式教学特色,正面管教家长课程摈弃了传统的听讲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让家长走入孩子内心世界,通过分享让家长重新认识自己,通过家长帮助家长让家长更深入地掌握课程内容。

2022/10/16,鱼与渔:

问题解决与方法提供,2022/10/16,正面管教不帮父母直接解决棘手的问题,却为父母提供了解决棘手问题的方法,同时父母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不断增强内功,成为有智慧、心态淡定、不再盲从、内心强大的父母。

活动:

两个清单,挑战:

黏妈妈、性格内向、倔强、固执、无理、喜欢闹脾气、散漫、不自信、情绪激烈、抗压能力差、胆小、不听话、吃手、作业拖拉、丢三落四、学习缺乏动力期待:

积极开朗、自信、坚强、快乐、专注、正直、同理心、有主见、勤劳、自尊、有担当、有责任心、善良、诚信、解决问题的技巧、韧性、高情商、抗压能力强,2022/10/16,认识情绪,孩子的什么情绪让我们最难面对?

情绪还是行为?

2022/10/16,认识情绪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而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2022/10/16,认识情绪,情绪只有存在与否,没有对错之分我们的各种情绪,包括开心、愤怒、害怕、生气和伤心等都是人脑的生理本能,是一种本能反应,不受理智(意识)的控制。

因此,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存在与否。

我们无法否定情绪,但可以控制行为,调节情绪。

对待孩子:

“无条件接纳情绪,有条件接纳行为。

”接纳并不是对表面行为的被动接受,而是对内心需求的准确回应。

2022/10/16,认识情绪,面对情绪,通常有两种选择:

1,发泄2,压抑有没有第三种方式?

2022/10/16,认识情绪:

手掌大脑,2022/10/16,认识情绪:

手掌大脑,2022/10/16,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大脑盖子”的情绪原理。

在父母情绪即将失控的时候,请孩子做手势来提醒“妈妈,你的盖子打开了”。

认识情绪,第一步:

观察1,给情绪命名、感受情绪所处的位置、颜色、形状、密度2,分组头脑风暴出四个情绪象限对应的情绪词汇3,感受这些情绪词汇带给你的身体感觉,2022/10/16,认识情绪:

情绪的四个象限生气、高兴、伤心、害怕,2022/10/16,感觉通常只是一个词,描述太长不是感觉,可能是想法,我们先用四个情绪象限来认识情绪。

2022/10/16,共情做足,和孩子建立亲密的情绪连接之后,再解决问题,比如:

在儿子能够平静接受这个事实之后,父子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爸爸最好启发孩子重新思考,相处解决办法。

爸爸可以给孩子再买一个冰激凌,并让孩子明白以后吃冰激凌的时候,不要摇晃椅子.爸爸如果不再给孩子买冰激凌,最好先向孩子解释原因,让孩子自己思考。

孩子生气不开心或者难过,家长首先要先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充分体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帮助疏导孩子的情绪。

面对情绪的第三种方法:

共情,什么是共情共情:

创造情绪安全为什么要共情共情的前提:

父母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如何共情?

2022/10/16,什么是共情,通过接纳孩子的情绪跟孩子建立连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即同理心。

共情的原则: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有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

2022/10/16,共情:

创造情绪安全,共情是辨认孩子的感觉,并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共情的态度就是接受孩子的情绪,创造情绪安全。

在我们接纳孩子情绪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被理解、被认可。

2022/10/16,共情:

创造情绪安全,创造情绪安全最关键的是情绪认可,认可的是谁的情绪?

当我们自己的情绪被接纳和被认可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会平静、会放松,然后才会去关注解决问题。

2022/10/16,为什么要共情?

1,两个清单:

挑战VS孩子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性格和能力挑战:

脾气不好,倔强、爱哭期望:

高情商,同情心2,共情是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的纽带,是家长与孩子情感连接的桥梁,在共情中孩子能体验到爱、理解、认可与接纳。

3,童年的情绪,可能会影响终孩子一生的健康免疫系统、白血球,2022/10/16,共情前提:

父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复习:

我句式我看到(当)_(客观陈述事实),我感到愤怒,我希望_。

“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要特别注意的是,三句话都要以“我”开头。

如果用“你”字开头,容易变成对孩子的指责或者给孩子造成压力。

例句:

我感到有点生气,开学一星期已经买了六条红领巾了,我希望你能把红领巾放在书包固定的地方,这样下次你就能找到它。

2022/10/16,共情前提:

父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积极暂停其他适合自己的办法:

深呼吸、跑步、跳舞、砸枕头、读书、大吃大喝、冥想、弹钢琴、逛街如果家长自己处在情绪当中,就不要急于和孩子共情,而需要先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做这三部曲,觉察、接纳、传递。

“我看见你了。

谢谢你来告诉我,我有一些需求没得到满足。

我理解了,我爱你。

我会和你一起,为我的需求负责。

”也就是,让自己先暂停下来,允许自己和负面情绪对话,看看它是想告诉自己什么,自己真正的渴望是什么,然后在情绪的流动中慢慢地去调整它。

2022/10/16,25,1,认可Acknowledge2,准许Allow3,可接受的解决办法Acceptablesolution,共情方法之一:

3A,共情方法之一:

3A,1,认可愤怒:

听上去你真的生气了。

2,准许愤怒:

我不会怪你,我也常常会感到很生气。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权利。

3,可接受的解决办法:

你愿意到走廊里跳一跳,放松一下吗?

你愿意打打沙袋发泄一下吗?

你愿意对着玩具熊大叫来发泄吗?

2022/10/16,共情方法之二:

你句式,你感到_是因为_你希望_。

例句:

你感到有点沮丧,因为你不小心把自己搭好的积木给撞坏了,你希望你的积木大厦还好好地立在那儿,是吗?

如果对方回答:

“不,这不是我的感觉。

”你可以问:

“哦,我猜错了,我说的是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有的感觉,你愿意和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2022/10/16,共情方法之三:

说出孩子的心声,1:

识别孩子行为后面的情绪。

2:

识别情绪背后的原因。

3:

猜测孩子的愿望。

2022/10/16,鼓励,2022/10/16,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2022/10/16,好孩子坏孩子,聪明笨能干不中用懒惰勤快活泼内向善良歪心眼自信自卑学习好功课差,2022/10/16,热身:

贴标签,2022/10/16,活动:

鼓励与表扬,上贴标签活动中,我们了解到,负面标签对孩子影响比较大,可能我们会想,正面标签听起来不是会让孩子越来越好吗?

我就多用正面标签,可以吗?

但在鼓励与表扬活动中,我们认识到,在表扬中孩子感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表扬让孩子不断寻求外在评价,孩子发展出的是“他信”。

在鼓励中孩子感受到的是无条件的爱,鼓励让孩子内在产生了力量,孩子发展出的是“自信”。

2022/10/16,鼓励还是表扬?

1.你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3.好棒!

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4.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5.你这么听话让我很高兴。

6.我为你感到骄傲。

7.全是100分,你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奖励。

8.你真是一个好/乖孩子。

9.看得出,丢了钱包你很沮丧,但谢谢你诚实地告诉了我。

2022/10/16,鼓励与表扬,表扬像糖果,可以偶尔使用,大部分人喜欢糖果,但太多会令人上瘾,容易让孩子形成对外在评价的依赖。

表扬当然比批评和指责好,不过我们追求的是教育孩子的长期和正面影响,而不仅仅是短期有效。

鼓励应该成为家庭的日常主食。

鼓励能让孩子们觉得有能力,它着重于孩子们的努力,而不是在于结果完美或是取悦他人。

表扬似乎立即见效,并能在短时间内规范孩子的行为,但是长期影响呢?

2022/10/16,2022/10/16,鼓励的积极意义,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鼓励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几乎所有孩子不当行为的原因,都是因为缺乏适当的鼓励。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受到鼓励的孩子。

受到鼓励越多的孩子,行为和性格会越好,而且越健康。

2022/10/16,鼓励的技巧,2022/10/16,1,清晰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

2,具体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

3,对孩子有信心,给孩子力量。

4,关注孩子感受。

5,关注正面(即使状况再糟糕,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6,指出孩子的小步进步,鼓励金句:

你付出了努力,这是你应得的。

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自豪吧。

你对此感觉如何?

你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相信你的判断。

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不管怎样妈妈/爸爸都爱你。

我看到/注意到你,2022/10/16,表扬还是鼓励,有困惑的时候:

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让他更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

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

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

2022/10/16,活动:

打碎花瓶,2022/10/16,打碎花瓶活动总结,当问题发生时,我们往往习惯追究原因。

这是因为找到原因能让人们安心,但我们通过刚才的活动体会到,过分追究原因不利于解决问题。

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做得好。

事情发生时候,我们把重点放在关注解决办法上,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自然就能做好。

情绪安全: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2022/10/16,打碎花瓶活动总结,PD妈妈三步问:

情感连接:

你们有没有伤到?

找到原因:

刚才发生了什么?

启发式提问:

这些碎片,我们要怎么处理?

传统妈妈的责问:

花瓶怎么碎了?

这是谁干的?

(追究责任),2022/10/16,命令VS启发式提问,2022/10/16,启发式提问,态度:

关注解决方法,给孩子权力关键点:

1,不要一开始问“为什么/为什么不?

”,问事实:

“什么,哪里,怎样”等。

2,提出的问题越小越具体越有效。

3,一方处在生气、烦躁等情绪中时,不要提问,要先情感连接,等双方冷静下来。

4,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

5,允许孩子“不知道”,这是思考的开始。

6,警惕“预设式提问”。

2022/10/16,进阶:

情感连接+启发式提问,例句:

我知道你现在很兴奋,因为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要是大家都不说话,只听你一个人说就好了。

你来想一想,你需要多长时间把这件事情讲给大家听?

2022/10/16,给孩子持续的鼓励,让他内在有力量。

2022/10/16,了解孩子,认识自己,放手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

私人逻辑,错误目的表工具:

愤怒选择轮,积极暂停认识自己:

首张牌爱之杯,2022/10/16,热身爱的放手,2022/10/16,放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