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142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docx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

用户手册

Version1.03

 

目录

目录I

1产品简介1

2产品特性1

3技术指标1

4系统组成2

4.1监测子站2

4.1.1功能说明2

4.1.2外部接口3

4.2服务器5

5安装与配置5

5.1监测子站配置5

5.1.1通过显控终端按键设置参数6

5.1.2短信设置监测子站7

5.2监测子站安装8

5.2.1SIM卡安装8

5.2.2监测子站主机安装8

5.2.3数据采集单元安装9

5.2.4蓄电池安装10

5.2.5太阳能电池板安装11

5.3数据线的固定与多余电缆的固定13

5.3.1监测子站线缆连接14

5.4监测子站安装注意15

5.5服务器安装16

5.5.1软件安装16

附录A产品问题报告表17

1产品简介

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在绝缘子串顶部安装的泄漏电流采集装置,对绝缘子因污染、受潮等因素产生的泄漏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可实时采集泄漏电流、环境温度、湿度、气压、雨量等气象参数,并通过GSM/CDMA/GPRS或3G网络将监测信息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

该系统支持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供电方式,安装方便。

投入运行后,可使运营部门及时掌握绝缘子的污秽状态及发展趋势,据此科学安排检修时间,有效预防线路污闪事故,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线路安全运行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2产品特性

●集成多路传感器,测量精度高;

●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安装维护方便;

●通信方式灵活,支持ZIGBEE/WIFI/GSM/CDMA/GPRS和3G网络以及485总线方式;

●为工业级产品,采用防水金属外壳,抗电磁干扰,耐高温抗氧化,适用于各种恶劣的气候环境;

●配备完善的后台软件,实现多画面浏览,具有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报表、打印、曲线图绘制等功能;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Q/GDW242–2010)。

3技术指标

●泄漏电流测量范围:

0mA~100mA;

●泄漏电流测量精度:

1%;

●测点数量:

3串绝缘子;

●工作环境:

温度:

-40℃~+85℃(雨量除外);相对湿度:

≤100%;大气压力:

550hPa~1060hPa;

●防护等级:

IP65;

●工作功耗:

≤4W;

●供电方式:

太阳能+蓄电池,输入电压+12V;

●电池使用寿命:

≥3年,无外部充电时可连续供电30天以上;

●MTBF:

≥80000小时;

●重量:

≈35kg;

●适用对象:

10KV~500KV高压输电线路。

4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若干监测子站和监控中心服务器组成。

如下图所示:

图1系统组成

4.1监测子站

4.1.1功能说明

监测子站由监测子站主机、泄漏电流采集单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采集单元,雨量采集单元、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等组成。

部署于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及绝缘子串相关监测点上,其中各前端数据采集单元能够通过485总线通信方式将采集的泄漏电流数据及其它气象数据上传到监测子站主机,再由监测子站主机将数据上报至监控中心,实现实时远程在线监控:

图2监控子站

4.1.2外部接口

4.1.2.1雨量采集单元接口定义

图3实物图

 

4.1.2.1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采集单元接口定义

4.1.2.3监测子站主机接口定义

4.1.2.4蓄电池接口

图4蓄电池外部接口

4.2服务器

服务器为部署在监控中心计算机,运行监控软件。

监控中心对现场架空线路导线绝缘子泄漏电流、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等数据进行存储、显示、统计报表并结合高压输电线路自身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完成绝缘子泄漏电流、脉冲电流、每分钟放电脉冲数等多项参数预警功能。

(1)具有实时、定时自动接收监测子站采集的监测数据功能;

(2)具有设备管理功能和存储服务功能;

(3)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输出,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监测点、不同的时间段,将数据以各种报表、统计图、曲线等方式显示出来;

(4)具有无限扩展功能;

(5)提供对外数据接口,可以与其它MIS系统互联;

(6)操作简单,界面美观;

(7)可终身免费升级。

5安装与配置

注意:

1、监测子站安装到杆塔上前,监测子站均需在地面上进行相关参数配置和测试。

5.1监测子站配置

监测子站主机上电后,其箱体内部显控终端将持续显示约10秒如下图所示画面,在此期间,按“菜单”按钮,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图9监测子站参数设置界面

“IP”:

远程服务器IP地址;(如果设置了网址,将显示网址)

“Pt”:

远程服务器端口号;

“Pd”:

数据发送周期;

“RTel”:

可设置短信报警手机号码;

“Clock”:

日期时间,

“MinI”:

泄漏电流平均电流下限值;

“MaxI”:

泄漏电流平均电流上限值;

“AT”:

发生报警时,每次短信报警的间隔周期;

“Alarm”:

短信报警使能;

“ID”:

设备编号;

“CT”:

GPRS连接控制,Y:

允许连接,N:

禁止连接;

“CP”:

与远程服务器通信协议,可为“UDP”或“TCP”。

5.1.1通过显控终端按键设置参数

5.1.1.1设置远程服务器IP地址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后,

1、按

键,选择到“IP”,按“确定”按钮,再按

键,可变换IP地址,设定当前远程服务器IP地址,。

2、按“确定”键,保存当前设置,再按“菜单”按钮,光标返回到“IP”,按

键继续配置其他参数,或者再按“菜单”按钮,界面回到实时监控显示画面。

5.1.1.2设置日期时间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后,

1、按

键,选择到“Clock”,按“确定”按钮,进入时钟配置界面。

2、参考5.1.1.1设置远程服务器IP地址。

5.1.1.3设置远程服务器端口号

1、参考5.1.1.1设置远程服务器IP地址。

5.1.2短信设置监测子站

通过向监测子站主机发送短信命令,可以设置监测子站远程服务器域名或者IP地址等参数。

注意,以下命令都区分大小写!

5.1.2.1设置域名

语法:

URL=*************

举例:

URL=

设置当前远程服务器的域名地址为“”。

URL=

清除远程服务器域名,监测子站将改以IP方式登录。

5.1.2.2设置IP

语法:

IP=***.***.***.***

例如:

IP=58.19.11.67

则将远程服务器IP设置为58.19.11.67

设置后,设备将重启,并尝试与IP为58.19.11.67的远程服务器连接

5.2监测子站安装

5.2.1SIM卡安装

(1)将中国移动SIM卡放入监测子站主机箱内显控终端,如下图所示:

1)如下图所示,用细小杆状物顶一下黄色按钮,SIM卡卡槽将会弹出。

2)将SIM卡装入卡槽。

3)将卡槽塞回原处。

注意:

如果上SIM卡比较困难,可将显控终端底部钢板拆卸下来安装。

5.2.2监测子站主机安装

(1)根据现场条件确定(一般安装在中横担上)。

1)安装时需要检查监测子站主机部件是否完整(螺丝、保险带),将监测子站主机传送至塔上后选择好安装位置,将监测子站主机挂钩在盛水角钢上,将背面的两个挂钩用随机附带的M8六角螺栓、垫圈、弹簧垫圈以及螺帽上紧拧紧,接着把保险带的同样用随机附带的M8六角螺栓、垫圈、弹簧垫圈以及螺帽固定紧。

5.2.3数据采集单元安装

5.2.3.1绝缘子泄漏电流采集环安装

将各绝缘子泄漏电流采集环分别安装于每个杆塔三相导线各绝缘子串上。

1、将绝缘子泄漏电流采集环夹于绝缘子串低电压端。

2、调节绝缘子泄漏电流采集环周围所有螺丝松紧度,使其能牢固夹紧绝缘子串。

3、将绝缘子泄漏电流采集环一处螺丝套入一根屏蔽导线,使其一头被螺丝夹紧,另外一头接入监测子站主机。

5.2.3.2雨量采集单元安装

固定方式:

夹铁塔角铁

安装位置:

一般安装在中横担上,无遮盖。

在杆塔下方解开雨量采集单元内部翻斗固定扎带,将雨量采集单元和固定金具传送至铁塔中横担处,在监测子站主机附近安装,需水平摆放,上方无外物遮挡。

如下图:

5.2.3.2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采集单元安装

固定方式:

夹铁塔角铁

安装位置:

一般安装在中横担上。

将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和固定金具传送至铁塔中横担处,在监测子站主机附近安装,需水平摆放,安装定位后,如下图:

5.2.4蓄电池安装

(1)蓄电池应安装在监测子站主机附近,安装时需要检查电池箱部件是否完整(螺丝、保险带),将蓄电池传送至塔上后选择好安装位置,传送至塔上后选择好安装位置,将蓄电池挂钩在盛水角钢上,将背面的两个挂钩用随机附带的M8六角螺栓、垫圈、弹簧垫圈以及螺帽上紧拧紧,接着把保险带同样用随机附带的M8六角螺栓、垫圈、弹簧垫圈以及螺帽固定紧。

5.2.5太阳能电池板安装

(1)一套区域小气候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需要安装2套太阳能电池板,并排安装在监测子站主机附近,安装太阳能极板时,首先需要核对所有固定件的数量,然后往塔上传送,传送过程中避免极板在空中大幅度摆动,在塔顶选择好位置后,按要求进行固定和线材的绑扎。

板面方向应朝向正南,或者东南、西南方向选择调整到最佳位置。

安装注意事项:

一块太阳能极板安装位置应选择无外物遮挡、极板板面朝南并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注意不能碰撞极板以免损坏。

5.3数据线的固定与多余电缆的固定

随着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产品功能的增加与完善,所监测的项目种类不断增多,使得安装现场杆塔上各种数据线也越来越多,为了确保安装现场所有数据线排列整齐、安全、可靠。

采用铝包带及余缆架固定线缆。

铝包带是将水平走向电缆的绑扎固定,按以上要求将分机及各种传感器安装好后,用铝包带将各种水平走向采集数据线与杆塔之间固定,然后沿着角钢上平面,水平铺设到监测分机对应插头附近,具体方法:

剪相应长度的铝包带,先用铝包带中部在需固定的电缆上缠两圈缠紧,然后将电缆放在铁塔水平角铁上(喝水角钢放在角钢根部,非喝水角钢放在角钢上部),将铝包带贴紧角钢按下图绕到角钢下部,两个头叠在一起,减去多余部分,用大钳子将两个头折两次捏紧后紧贴塔材固定。

具体见下图

5.3.1监测子站线缆连接

太阳能电池板、监测子站主机、蓄电池、图像数据采集单元紧固在杆塔上后,各部分通过随机配备的电缆线相连接,应确保连接正确并到位。

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电缆线航空头可根据管脚数量与监测子站主机、蓄电池等航空插座接口相对应连接。

插头螺丝拧紧后,接头连接部分用防水自粘胶带缠紧(使用方法见防水自粘胶外包装说明),外面再缠两层PVC胶带(抗氧化防止松动脱落或进水,使用方法见PVC胶带外包装说明)。

然后进行后台数据正确性确认,现场技术人员与后台调试人员联系,看到数据正常后通知塔上安装人员方可将机箱门锁好,安装人员整理工具,确认无遗漏后,方可下塔。

监测子站安装注意:

(1)安装蓄电池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接口1、2号管脚短路,否则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蓄电池未连接电缆时,请用接口保护盖拧紧盖住接口。

(2)选择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正常的输电线路检修维护工作;

(3)塔上及导线上安装点方便监测子站的固定和整体角度调整;

(4)安装时,采用标准角度测量工具对监测子站安装角度进行预调整;

(5)监测子站的安装应整齐、牢固,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和防锈处理;

(6)为了防雷、防水和安装、维修方便,电缆应穿入电缆管内;

(7)电缆管沿杆塔杆件布线,固定间隔0.5m;电缆不能架空架设;

(8)监测子站在防雷设施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9)监测子站主机的机壳通过杆塔接地。

5.4监测子站安装注意

(10)数据采集单元的测温传感元件应避免太阳直接辐射;

(11)安装蓄电池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接口1、2号管脚短路,否则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蓄电池未连接电缆时,请用接口保护盖拧紧盖住接口。

(12)太阳能电池板、数据采集单元、蓄电池在与监测子站主机通过电缆连接过程中,要避免电源正负极接反,否则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

(13)选择的安装位置应不影响正常的输电线路检修维护工作;

(14)塔上及导线上安装点方便监测子站的固定和整体角度调整;

(15)安装时,采用标准角度测量工具对监测子站安装角度进行预调整;

(16)监测子站的安装应整齐、牢固,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和防锈处理;

(17)为了防雷、防水和安装、维修方便,电缆应穿入电缆管内;

(18)电缆管沿杆塔杆件布线,固定间隔0.5m;电缆不能架空架设;

(19)监测子站在防雷设施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20)监测子站主机的机壳通过杆塔接地。

5.5服务器安装

5.5.1软件安装

5.5.1.1数据库安装说明

详见《数据库安装用户手册》。

5.5.1.2监控软件安装及使用说明

详见《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监控软件安装及使用手册》。

 

附录A产品问题报告表

客户名称:

公司名称: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购买日期:

分销商:

产品名称:

S/N

问题描述:

(请尽量详细的描述发生的问题,并把您所看见的所有错误信息都详细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