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080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梳理探究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梳理探究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梳理探究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梳理探究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梳理探究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梳理探究单元.docx

《梳理探究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梳理探究单元.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梳理探究单元.docx

梳理探究单元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一、举例解说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最常见的一种文言现象。

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二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1.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就是“草木的茎或根”。

“道”的本义就是指“道路”。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由词的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坏人的亲信、党羽”。

所谓词的假借义就是汉字反映事物时本无其字,只好假借而形成的词义。

它与本义往往相距甚远。

如《史记·屈原列传》“是以见放”中的“见”字,表被动,就与“见”的基本意义与引申义相距甚远,属假借义。

一般地说,一词多义中的多个义项之间往往会有一定的联系。

2.掌握一词多义也应该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系方法。

一词多义,多个义项间常见的联系方法有以下三种:

(1)类似联想。

采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

如:

引(本义“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

采用相近的事物来代替。

如:

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

由正面意义的词,联想到表示反面意义。

如:

去(本义“收藏”)—离开—废除—舍弃。

(二)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词义缩小。

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3)词义转移。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等。

 (6)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7)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三)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

通假字包括三类:

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

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但是,在阅读时,如果遇到该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的情况时,就要考虑到可能是通假字。

通假字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如:

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直一值)。

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如: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窦娥冤》)(陌一百)。

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如: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涉江》)(邸一抵)。

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替代。

例如: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一罹)。

通假基本上是同音代替,或完全同音,或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演变,有的通假字与本字已不同音了。

如“弟子趣之”的“趣”通“促”,声母、韵母都不相同。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

它包括四种类型:

名词活用、形容词活用、动词活用和其他词活用。

1.名词活用。

(1)活用为动词。

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

①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解说】籍:

登记。

在谓语位置。

②凡吏于土者,皆往之。

(《送薛存义序》)【解说】吏于土:

在地方上做官。

后带补语。

③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解说】芽:

发芽。

前有副词“已”。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解说】水:

游水。

前有能愿动词“能”。

(2)直接作状语。

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①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解说】翼:

像鸟的翅膀一样。

表行为的特征状态。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解说】兄:

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表动作行为的方式。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解说】箕畚:

用箕筐。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解说】夜:

在夜里。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⑤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解说】廷:

在朝廷上。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3)活用为使动。

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

如:

舍相如广成传舍。

(《廉颇蔺相如列传》)【解说】舍:

使……住在,或意译为“安排……住在”。

(4)活用为意动。

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

如: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解说】宾客:

把……当作客人对待。

2.形容词活用。

(1)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

如: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解说】小:

小的地方;大:

大的地方。

形容词处于主语的位置。

明:

高明之处。

形容词处在宾语的位置。

(2)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或补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

如: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秦论》)【解说】小弱:

变小变弱。

(3)意动用法。

主观意念的感觉,主观上觉得(认为)宾语怎样了。

如: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解说】先:

以……为先。

后:

以……为后。

(4)使动用法。

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如:

秦王恐其破璧。

(《廉蔺列传》)【解说】破:

使……破,或译为“撞(砸)破”。

3.动词活用。

(1)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解说】出:

出产的东西。

入:

收入的东西。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解说】至:

到的人。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屈原列传》)【解说】伏:

埋伏的人(伏兵)。

(2)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解说】活:

使……活,或意译为“救活”。

4.其他活用。

(1)为动用法。

即主语为宾语而动。

一般译为:

“给(替、为)……怎么样”。

如: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解说】传:

替……作传。

(2)数词活用为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解说】一:

统一。

②朝辉夕阴,气象万千。

(《师说》)【解说】万千:

变化万千。

二、梳理、归纳常见的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特殊句式,它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即指明了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变化多端,常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韩愈《师说》)

译文: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者也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

译文:

(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3.……也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4.……者,……如: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

译文:

同游的四个人是……

5.……,……如: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屈原列传》)

译文:

秦国是像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够相信。

6.“乃”“则”“即”“皆”“必”“耳”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羽本纪》)

④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

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

⑥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

7.……为……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译文:

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8.……是……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9.……非……(否定判断)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二)被动句。

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被动句。

文言文的被动句,常见的有九种形式。

1.……于……如:

而君幸于赵王。

(《廉蔺列传》)

译文:

而且您被赵王宠幸。

2.……见……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3.……见……于……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4.……受……于……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译文:

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地盘,十万将士,受人家控制。

5.……为……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译文:

父母和宗族,全被杀死或者收于官府做奴婢。

6.……为……所……如:

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孔雀东南飞》)

译文:

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休弃。

7.……为所……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译文:

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8.……被……如: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译文:

化妆后的美貌常受到同行歌伎的妒忌。

9.无标志(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

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译文:

戍边的士卒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攻破。

(三)省略句。

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语言习惯或修辞的需要,在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前提下,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

这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现象,但古代汉语的省略更为常见,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省略。

古代汉语中大致有以下五种形式的省略:

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词、省略介词“于”。

1.省略主语。

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省略谓语。

①承前省。

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②蒙后省。

如:

因跪请秦王(击缶)。

秦王不肯(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特定省。

如: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于)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

3.省略宾语。

①省动词宾语。

如:

急击(之:

代沛公)勿失(之:

代时机)。

(《鸿门宴》)

②省介词宾语。

如:

临不测之渊以(之:

代不测之渊黄河)为固。

(《过秦论》)

4.省略兼语。

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

代蔺相如)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5.省略介词“于”。

如:

晋军(于:

在)函陵,秦军(于:

在)氾南。

(军:

驻扎。

)(《烛之武退秦师》)

(四)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里,句子成分的顺序,通常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谓语后,定语、状语在中心词前。

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如果和现代汉语不同,出现了前后倒置的情况,这样的句子就叫做倒装句,常见的形式有四种:

1.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如:

渺渺兮予怀。

(《赤壁赋》)

2.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

何、谁、胡、恶、安、奚……)

如:

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

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

之、余、吾、己、自、汝、尔)如:

秦人不暇自哀。

(《六国论》)

(3)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4)“相”“见”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相”可译为“我、你、他/她”,“见”译为“我”)这时“相”和“见”是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如: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又如: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出生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我(即父亲就去世了)。

3.定语后置

①中心词+定语+者如: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

译: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②中心词+之+定语+者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译:

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

③中心词+之+定语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译: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④中心语+数量定语如: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涉世家》)

译:

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4.状语后置

①……于……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译:

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更青。

②……乎……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译:

他懂得道理的时间本来就比我早。

③……以……如: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

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它。

古代文化常识

一、天文历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1.天文名词解释。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范进中举》:

“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

七颗星的名称是: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

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屈原《九歌》: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古诗十九首》: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北极星】星座名,亦称北辰,是北方天空的标志。

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

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

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

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

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

苏轼《江城子》词: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

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

 

【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

民间把它称作寿星。

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

【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

“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

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天罡ɡān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

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

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2.历法名词解释。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欧阳修《醉翁亭记》: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二、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1.地区名。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江左】即江东。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淮左】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

又叫“两京”。

 

2.政区名。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大致范围是:

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三、纪年纪时。

1.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

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2.纪月法。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

《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庾信《哀江南赋》:

“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

”“建亥”即农历十月。

 

【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3.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序数纪日法】如《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