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923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docx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问题

毕业论文

题目:

浅谈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

问题

 

摘要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字化、知识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

中国作为信息全球化的追逐者和受益者,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也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本课题指出了目前我国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并分析了网络时代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发展特点。

不仅对我国网络时代不同的财务报告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还指出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实时按需财务报告模式是比较适于网络时代财务报告发展的一种模式,进而分析了此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

网络时代,财务报告,实时按需财务报告模式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byleapsandbounds,especiallynetworktechnologytriggeredthewaveoftheglobalinformationandimpactedthetraditionalsocietyineverycorner,networking,digital,knowledgehasbecomethemainthemeofourtimes.Theinternetagehaschangedtheentiresocio-economicstructureofproduction,breakingthetraditionalmodelofcorporationmanagementandaccountingmodels.China,asthepursuitandthebeneficiaryofinformationglobalization,thefinancialreportoftheinternetageisalsotheprogressivedevelopmentandimprovement.

Thissubjectpointedoutthecurrentlimitationsofourfinancialreportingand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soffinancialreportingatinternetage.Notonlyfordifferenttimesofournetworkfinancialreportingmodelacomparativeanalysis,butalsopointedout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variousmodels.Throughcomparing,real-timeon-demandfinancialreportingmodelismoresuitablefortheinternetage,thenanalyzedthefeasibilityofthismodel.

Keywords:

theinternetage,financialreport,real-timeon-demandfinancialreportingmode

 

引言

信息使用者获取企业相关的财务会计新信息主要是通过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

在网络会计出现以前,企业几乎都是以纸质的财务报告向信息使用者传递相关信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日趋成熟,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现,电子货币和支付工具诞生……这些使得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上。

传统财务报告模式在新环境下已显不足,缺陷越来越明显,不论是信息提供者还是使用者都希望报告模式得到改进和完善,加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网络会计应运而生。

从本质上讲,网络会计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关键问题。

网络会计的产生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为财务报告的呈报方式和模式的改进提供了契机。

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是伴随着网络会计的诞生而出现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Eliott(1992,1994)和Wallman(1995,1997)最早研究了网络等新技术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

Eliott认为信息技术改变了商业交易运作的方式,这种变化也要求外部报告有所变革。

在网络环境下,通过INTERNET与数据库和报告分析技术的结合和相互的支持,公开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和各项经营情况,信息更为丰富和及时,满足了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需求和要求。

从此,传播和获取财务报告的媒介从纸质开始走向互联网,财务报告制度也从传统的定期发布到现在的及时发布。

这种更加个性化、针对性、时效性和智能性的网络时代财务报告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和会计界关注的热点。

第一章网络时代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1.1目前企业财务报告内容上的局限性

现有财务报告系统内容上的局限性表现为信息披露上的单一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1信息收集种类单一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在货币计量这个假设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只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以货币计量的信息,主要为财务信息;而大量的非财务信息,由于不能用货币计量而无法在财务报告中披露。

然而,财务报告使用者需要的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了解货币性信息,也需要掌握大量的非货币信息。

单一的货币计量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得以全面的揭示,也就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广泛的信息需求。

1.1.2计量属性单一

我国现有的会计软件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仍然只限于按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信息。

即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按实际取得时的成本披露。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历史成本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就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以历史成本为唯一的计量原则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

1.1.3会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单一

我国现有的会计软件系统提供的财务报告仍然只限于历史成本原则下总括的通用的财务报告。

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企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外部关系人日益增多,他们都希望从企业财务报告中得到有利于决策的信息,并且不同的关系人由于各自的决策目的不同,对信息的内容要也不同。

他们不仅需要了解企业过去的信息,更想企业能够提供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信息。

而现有会计系统支持的网上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只能反映企业总括的信息,这使得一些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而影响了他们的决策。

1.2财务报告系统所依据的会计原则和基本前提的局限性

财务报告信息是在一定的基本假设前提下,遵守一定的会计原则,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加工后产生的。

因此,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如何,取决会计核算所遵守的会计原则和基本前提。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在决策有用性的原则下,现有的部分会计核算原则和基本前提正日益受到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历史成本原则的局限性

在会计信息的财富分配用途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即会计信息要客观、真实,具有可验证性和反馈价值。

可验证性是解决相关利益关系利益、冲突的最佳方法。

财务报告的信息越可靠,越受到使用者的关注。

在会计信息的财富分配用途下,人们关注的是企业过去生产的蛋糕有多大,因此,人们以历史成本原则为资产的计量原则。

历史成本模式下所生成的信息源于当时交易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但这些信息从性质上看是“向后看”的,比较适用于企业过去财富的分配。

在会计信息的决策时是“向前看”,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过去状况,而是未来如何;不是资产的过去价值,而是资产的现实价值或市场价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价值。

采用市场价值或现值更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掌握企业的发展趋势,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实际情况。

1.2.2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条例》是以货币作为计量手段来反映企业经营情况。

以货币作为计量手段有着不可否认的优点,然而,以货币计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一是货币作为会计统一的计量单位是建立在货币本身价值不变这一假设基础上的,但现实货币在其运动中其价值量是经常变动的,这就不能不使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偏离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

二是财务报告以货币计量掩盖着诸多企业经营活动中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事实。

如企业管理者的水平、企业的人才资源、企业的经营环境等,但这些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

1.2.3会计主体假设的局限性 

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实体。

然而,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会计主体范围。

该组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需要,可以迅速地进行分合、重组,致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1.2.4会计分期假设的局限性 

会计分期假设定期(月、季、年)报告企业财务状况,为确定企业的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

在信息的决策用途下,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应是在企业发生每一重大事项而可能改变企业的价值时所送达的有关信息。

因此,他们希望能随时了解企业的有关信息,以便于他们随时做出决策。

这样,他们对信息的及时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具有适时性。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和传输功能在时间上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适时已成为可能,即只要需要,无需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点击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

网络会计的及时性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断点。

1.3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运用上的局限性

1.3.1会计软件信息处理程序陈旧

我国现有的会计软件并没有改变传统会计信息处理程序的方法,仍然是按传统会计信息下的证→帐→表的帐务处理程序,简单的照搬了传统会计系统的许多固定格式的凭证、帐页、帐表,信息输出不及时。

1.3.2财务报告信息只能按期提供

如我国现阶段在网上披露的信息也只限于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报告,对于企业平时的财务信息则不能得到披露,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随时都在进行着的。

因此从时效性看,我国现有的会计软件系统并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功能。

1.3.3提供的会计形式单一

我国现有的会计软件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的形式是表格、数字和文字说明。

这些形式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熟的今天就显得落后,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报告信息为使用者提供更为灵活、形象的报告。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我国现有的财务报告系统只是将传统的中世纪的会计思想和观念,运用现代技术代替了手工系统下的纸张、笔墨、算盘,并将其反映到现代计算机屏幕上,它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现代技术所具有的随机寄存功能和提供多元信息报告的功能;也并没有因为信息处理成本的降低和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而改变会计信息揭示的基本框架,仍然把自身局限于静态的、历史的、严重滞后的信息揭示范围,没有根据计算机本身的功能对传统的会计系统作更为先进、形象的改革,由此而产生的财务报告也不能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因此,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借助于网络技术给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对现有财务报告体系和报告方式作一番改进,以满足现代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为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服务[1]。

 

第二章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目标及发展特点

2.1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目标

财务报告信息内容的新需求:

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资本市场也以空前的速度膨胀。

资本市场的膨胀使更多的人参与经济决策,传统标准的财务报告遵循统一的模式,又给这些需要不同信息的人一方面带来信息超载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信息不足、无效问题。

而会计信息和会计职业的生命力体现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被用户所理解并满足用户的需要。

因此,为了提高财务报告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我们必须根据经济的发展对现有财务报告信息在内容上进行扩充。

在以财务报告信息、财富分配用途为主的前提下,我国财务报告模式仅将财务报告内容的重心放在硬性资产的要求上,即只对已发生的、金额确定的经济事项进行总括披露,对一些前瞻性的、不确定的、分布的非财务的信息由于不符合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而无法得以披露。

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风险增大,新经济、新事项不断出现,财务报告信息决策用途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希望能通过财务报告获得更多的非财务的、前瞻性的、不确定的企业分布信息。

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内容需求已从原有的注重硬性资产转向具有一定风险的、不确定的软性资产和有助于预测分析的新信息。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一直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受托责任观,它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资源的所有者报告受托资源的管理情况,以提供历史的、客观的计信息为主,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另一种是决策有用观,它认为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是向目前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而决策有用信息主要包括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必然性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

我认为现阶段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它充分吸收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有关会计目标的主要观点。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经管责任”逐渐被取代,以提供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将成为财务报告的主导方向[2]。

2.2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发展特点

2.2.1多元计价报告模式大行其道

传统历史成本报告模式常因及时性和决策有用性而受到批评,在更为理想的替代方案尚未出现之前,网络时代财务报告将采用折中方案,混合使用多种计量基础,更多的采用现行价值或市场价值。

财务报告将由历史成本计量逐渐过渡到公允价值计量,例如:

现行的报表体系包括相互勾稽的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中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属于动态报表,前者依据权责发生制,后者依据收付实现制。

根据这种思路,可以增加第四张报表,与资产负债表一起作为静态报表。

资产负债表仍按历史成本计价,而第四张报表反映公允价值下企业资产的增值、减值状况,此表可以命名为资产负债表———副表。

未来财务报告的信息量将进一步增加,由以披露过去的交易为主转向以披露昭示未来的信息为主,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不同选择。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同时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鉴于市场价值的不稳定性,历史成本的客观可靠性仍会受到重视。

2.2.2收益表发展为全面收益表或分成两个报表

全面收益表,所报告的企业财务业绩包括了所有当期确认的所有的收入、费用、利润和损失(不论是否实现)。

传统收益表可能发展为全面收益表,因为只有这种业绩报告,才真正体现为以"总括收益观"为基础的收益表。

收益表也可能分离出利得表,利得主要包括经营利得、不动产评估增值和无形资产评估增值等,以便使用者更好的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2.2.3财务报告将呈实时和交互式的特征

网络时代的财务报告将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

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

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

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如十天、半个月报告一次,以有效地解决信息的时效性问题。

当然,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对企业的IT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但它对于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用户不同的财务报告需要,使用者只须输入自己的信息需求,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可以根据系统内存储的标准化基本数据项,借助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筛选加工,输出使用者所需的各种财务报告;同时,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企业提供信息需求,从而完成交互式操作。

2.2.4表式信息与图文声像信息结合

互联网技术和电脑工具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大大拓宽了公司网上信息的表达方式。

报告公司可以采取文本格式、图表格式、声音格式和影像格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或表达财务信息。

其中,影像格式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

影像格式能做到图像、声音、字幕三者的有效结合,连续的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是财务信息的一种较先进的表达方式。

但由于受到制作成本的限制,以影像表达的财务信息可能是有限的。

实践中,公司网上披露较常见影像文件是一些现场直录的信息,比如公司管理层演讲、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等视频信息。

常见的影像播放软件有Realplayer和Windowsmediaplayer两种。

由于影像文件所占空间较大,一般不太适合下载保存。

影像格式使财务报告的信息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让所有的使用者都能轻松地理解财务报告所揭示的会计信息。

2.2.5增值表更受重视

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和企业增值信息揭示,以反映企业职工人数、平均工资、职工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公益捐赠等信息。

增值表是全面衡量企业在价值创造上为全社会所作贡献的报表,它不仅能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信息,而且还能使企业获得公众的好感。

2.2.6报表附注内容日趋增多

财务会计报告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也将有很大的扩展,将反映更多非货币性信息,具体包括:

2.2.6.1背景信息

主要披露公司简介、产品与服务情况、市场动态、关联企业交易状况、公司经营的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公司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公司的影响等。

2.2.6.2前瞻性信息

主要提供公司发展前景规划、公司管理决策部门的经营计划与投资计划、公司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效益的预测、公司将面临的机会与风险信息。

2.2.6.3社会责任信息

主要包括公司对员工的责任信息、公司对所在区域的责任信息和对生态环境维护的责任信息。

只有充分披露了这些非财务信息,才能提高网络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给需求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报表内容的复杂化使更多的信息无法体现在表内,而许多表内信息又必须进行说明和补充,因此,报表附注的内容必将增加[3]。

第三章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可能报告模式

3.1经济事项报告模式  

事项报告模式强调披露企业的经济事项细节,而非综合数据,在不了解信息用户需求和决策模型的情况下,SORTER(1996)主张数据综合的任务应该交给信息用户,因此财务报告应包括足够的明细数据,以便信息用户能重构发生过的经济事件。

事项报告模式强调编制明细一些的报表,它将计价和对信息及会计方法的选择留给用户[4]。

3.2数据库报告模式

旨在提供一个数据库,以便信息用户从中提取不同明细程度的数据,它是在数据库环境中对事项报告模式的拓展。

数据库模式着重于存储和维护最原始的数据[5]。

3.3实时按需报告模式

实时按需报告是指企业将发生的各种经营事项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然后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将信息通过网络实时地反映在财务报告上,供不同的使用者随时查询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重要事项。

它具有灵活性、交互式和实时报告的特征,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进而提高市场效率和减轻信息不对称性。

但这也会增加企业的信息处理成本,会出现包括信息负荷、数据多义性和报告操纵等问题[6]。

3.4外部代理报告模式

将财务会计交于外部专业机构代理可节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成本,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设置,取得代理规模效益,有利于改进报告质量,降低使用者的成本。

3.5彩色报告模式。

它认为未来的财务报告可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核心层,完全符合传统的会计模式,即同时符合相关性、可靠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

第二层,符合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缺乏可靠性。

如研究与开发费等支出的计量。

第三层,符合相关性、可计量性,缺乏可定义性和可靠性。

如顾客的满意程度的计量。

第四层,符合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靠性,缺乏可定义性。

如公司经营风险的计量。

第五层,只符合相关性,其余都不符合。

如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把确认财务报告的标准进行逐层分解,具有极大的创造性,打破了传统财务报表以确认和不确认作为基本标准(Wallman称之为黑白模式)[7]。

3.6差别报告模式

差别报告指为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报告它考虑了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信息需求差别,有选择地和重点地对特定用户披露特殊信息。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特殊信息。

例如,为股东重点提供净资产收益及资本保值增值等与其密切相关的信息,为债权人侧重反映偿债能力信息,为潜在投资者提供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及收益回报等相关信息等。

这样,企业既可以满足特定用户的特殊信息需要,又可避免因广泛披露而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8]。

3.7在线报告模式

在线报告是指企业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置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

在线报告一显著特点是,利用国际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体,采用超文本的形式,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适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报告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询的数据库中供用户随时查询。

在线实时报告系统使交易和事项在发生时就可以记录、处理和报告,用户可随时获得实时报告信息,不必再等待已成为历史信息的公共报告。

3.8多栏式报告模式

现时提供的单一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法下得出的结论,也不便确认不同信息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样所提供的信息通常与决策无关,并且无法实现真实和公允原则,还会产生会计数据固化。

所谓会计数据固化,是指信息使用者不能进行自我调整,以看清数据的变化是会计政策变化所引起的,它意味着使用者忽视了不同会计方法有不同用途并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

于是,人们提出了多栏式报告模式,即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使得单一信息转向多元化信息。

 

第四章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选择模式—实时按需报告模式

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的经济事项报告模式有对用户要求过高之嫌(因为大多用户毕竟不是专业的会计人员),而且未能提出如何确认和报告经济事项;数据库报告模式未能提出有效的保守商业秘密的途径,过多的披露原始信息于己不利;外部代理报告模式特别适合小型企业,但在商业秘密的保守方面也拿不出切实的解决方案,而且网络时代信息供需双方直接交流极为方便,这种设想有增加交易环节之嫌;彩色报告模式对如何形成彩色报告并没有提出解决的方法,因而缺乏可操作性;由于未建立完善的法律规章体系,差别和在线报告模式在监管和审计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因此,我认为实时按需报告模式是比较符合网络时代财务报告发展的一种模式。

4.1实时按需财务报告模式的理论基础

实时按需报告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事项法。

事项法是1996年由美国会计学家索特提出的,事项法强调“会计事项”。

所谓会计事项,是指会计主体与信息用户相关,并且导致经营实体的各项资产和权益发生变化的经济事项。

事项法认为财务会计目标在于提供与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相关的经济事项信息,与决策相关的事件的信息应尽量以其原始的形式保存;会计人员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而让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其决策需要加工产生所需要的适用的事项信息[9]。

4.2实时按需财务报告模式的可行性

信息技术的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