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566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docx

《国际贸易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docx

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达到以下目标:

素质目标:

从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动因来把握国际交换的实质和背景,认识如何处理好国际经济关系。

知识目标:

掌握自由贸易理论,学习保护贸易理论,了解国际贸易新理论。

技能目标:

按照国际生产要素需求和现状合理开发国际商品市场,根据国际商品生产流向规律来从事国际贸易活动。

能力目标:

用自由贸易理论,冲破保护贸易障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1自由贸易理论

2.1.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

l        交换是人类的天性;

l        交换产生分工;

l        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l        分工的依据是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所以又称地域分工学说,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1.亚当·斯密主张分工,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人专门从事于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2.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

3.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亚当·斯密所强调的在一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或“绝对利益”时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观点是非常特殊的情况,现实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但“绝对成本说”为后来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2.1.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学说认为: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

      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率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

即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前提假设

n        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

n        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n        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n        所有劳动力同质;

n        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

n        无运输、保险等费用;

n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在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但各国的生产技术是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只取决于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

比较成本说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更大的优势或更小的劣势的商品。

其所指的比较成本就是指更大的优势和更小的劣势。

与“绝对成本说”相比,其更能解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现象。

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虽然说明了生产率的差异引起国际贸易,却没有说明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削弱了学说的适用性;

与国际贸易现实不符

比较成本学说

国际贸易现实

1、比较利益差距越大,国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贸易应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

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发生

2、通过自由贸易,双方都可获益,因而各国应实行自由贸易

没有哪个国家实行过彻底的自由贸易

3、各国应进行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没有哪个国家只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

比较利益的现代说明

以机会成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为分析工具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利益。

以上述经济学工具对比较利益学说进行图解,把语言表述变为几何图形,使理论表述更为形象、精炼和直观。

这种均衡分析方法和工具,对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也同样适用。

2.1.3约翰·穆勒的国际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说明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进口商品的价值不取决于产地的劳动消耗,而取决于当地为偿付进口需要而出口的商品数量。

国际交换条件(交换比例)取决于国际需求方程式。

1) 国际交换比例以国内交换比例为界限

2) 国际需求方程式

国际交换比价必须等于两国需求对方产品数量之比。

李嘉图的贸易理论只依赖于供给分析,不能精确地确定均衡的贸易条件。

约翰·穆勒在他的相互需求理论中论及了这一问题。

他认为,①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是由两国国内交换比率所决定的;②实际的国际交换比率取决于两个贸易国家各自对对方商品的相互需求程度;③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分配的多寡,则决定于具体的交换比率,这个具体的交换比率又决定于两国各自对对方商品需求的相对强度。

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实际贸易条件就越接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率,这个比率会使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本国越是有利。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可以借助于提供曲线来分析,提供曲线说明了均衡贸易条件的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偏好的改变以及经济政策行为都会使一国的提供曲线发生移动。

这种移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曲线上不同位置的弹性。

2.1.4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先天的自然条件和后天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因素构成“要素禀赋”。

要素比例称为“要素密度”。

各国应生产本国要素比较丰富的产品,即“要素密度”比较高的产品相互进行交换,这样就能得到好处。

产品分类上,有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

所谓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

生产三要素是指土地、劳动和资本,如果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就成为生产四要素。

也有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算作生产要素的。

所有这些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生产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同称为生产要素。

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绝对差一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于:

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第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要素密集程度不同)。

H-O模型的主要假设

l        完全自由贸易、完全竞争市场

l        无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   需求状况不变

l        AB两国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X和Y两种商品2*2*2

l        各国同一商品的技术水平相同,无技术差异

l        各国同一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l        一国资本相对丰富、另一国劳动相对丰富;

l        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几个重要的概念

生产要素相对丰富:

一国的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而言的丰富;

生产要素比例:

一国各生产要素间的比例;

如A国的k/L>B国的k/L,则A国与B国相比,A国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B国是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

要素密集度:

生产不同商品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

若生产一单位X商品投入的K/L<生产一单位Y商品投入的K/L,

则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H-O理论的主要内容

各地区要素禀赋不同,是地区间(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前提;

各个地区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各地区要素价格的不同;

要素价格的不同,导致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

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商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基本结论

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两国商品交换的结果,会导致各国要素价格均等化(H-O-S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H-S-O定理)

国际分工前:

A国劳动相对丰裕——A国的工资率相对低;B国资本相对丰裕——B国的利息率相对低;

国际分工后:

A国增加X产品的生产并出口到B国——导致对劳动的需求增加——A国的工资率上升;B国增加Y产品的生产并出口到A国——导致对资本的需求上升——B国的利息率上升。

要素价格均等化

l        商品的国际交换,导致了生产要素在两国国内的重新配置,

l        两国原来相对丰裕的要素变得稀缺,而原来相对稀缺的要素变得丰富;

l        即使在生产要素不流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使得商品作为生产要素的载体,代替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得要素价格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

H-O理论的局限性

l        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

l        强调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实际情况;

l        对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2.1.5列昂惕夫的生产要素质量理论

      列昂惕夫之谜

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ve,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53年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对H-O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列昂惕夫使用的方法

列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法,将生产要素分为两类,资本和劳动,对200多个子部门进行了分析,再整合为五十个产业部门,其中有三十八个部门和国际贸易有关。

计算出每百万元的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其中美国的进口是利用美国的进口替代产业的资料计算的。

列昂惕夫验证及其结论

对H-O理论不曾怀疑的列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法两次对美国贸易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证明美国的对外贸易正是按H-O理论参与国际分工的。

但他两次的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

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由于这一结论与赫-俄原理背离,使西方经济学界大惑不解,并将此结论称为“列昂惕夫反论”或“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要量

 

1947年

1951年

出 口

进口替代

出 口

进口替代

资本(美元)

2550780

3091339

2256800

2303400

劳动(人/年)

182.313

170.004

173.91

167.81

人平均年资本量

13991

18184

12977

13726

解释列昂惕夫之谜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契机

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可以分为谜内解释和谜外解释,谜内解释主要是在赫克歇尔-奥林理论的框架下进行的,第一种是从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入手,进行解释。

第二类是从H-O理论的假设入手,说明假设如果不成立,则理论不能成立;谜外解释则是在H-O理论的框架以外进行的。

迷内解释

列昂惕夫的解释——劳动力非同质;

要素密集度逆转;

自然资源稀缺;

迷外解释

资本密集型的需求偏好——从偏好角度

关税结构——政策角度;

要素密集度逆转

指生产的某种产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密集型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同样一种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没有绝对的标准。

2.2保护贸易理论

      贸易保护理论主要是指限制进口的措施和鼓励出口的政策。

2.2.1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

      最早的国际贸易政策应属重商主义,它产生于15世纪,时值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始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或货币就是财富,人们获取财富的来源是金银矿的采掘和商品的交换,其中商品的交换更具持续性。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要想使这种商品交换能够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就必须开展对外贸易,因为一国范围内的商品交换只能使贵金属或财富实现在不同居民手中的转移,而不能增加该国的财富总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够增加该国贵金属的总量(假定本国不生产贵金属)。

因此,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理论是,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使另一方受损,要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就必须在国际贸易中多出口、少进口,实现贸易收支的顺差,形成外国对本国的贵金属支付。

为此,国家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使贵金属或财富在本国积累起来,从而增加本国的财富总量。

在具体贸易政策重心上,不同时代的重商主义者的主张是不同的,由此而使重商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早期与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其贸易政策主张的鲜明特征是,强调限制进口甚于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

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者坚持认为,一国的所有进口都会减少它所积累的货币或“财富”,而所有的出口则会增加它所积累的货币或“财富”,因此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少地输入且尽可能多地输出,最好的政策是光输出不输入。

由于早期重商主义者特别强调金属货币余额,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

在16世纪中叶之前的大约150年时间内,欧洲主要君主国的贸易政策都带有重金主义的特征。

其中最典型的做法,莫过于严禁输出贵金属。

比如,英国在爱德华四世统治期间,即1461—1483年间,就将输出金银定为大罪,与叛国罪相提并论。

而欧洲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等国,亦有类似法规或政策。

对于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的政策,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经这样来形象地予以描述:

“各国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忌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下半叶之后。

其鲜明特征是,强调鼓励出口甚于限制进口,为着扩大出口的目的,赞成适当输出金银。

认为既然对外贸易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源泉,一国政府就应该大力鼓励对外贸易,而增加国家财富的外贸政策不仅应该鼓励出口,而且应该鼓励那些可以增强本国未来出口能力的进口;只要出于扩大贸易的目的,适当的金银输出是有利的;只要在贸易中始终保持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就会增加一国货币存量,因而增加一国的财富。

这些思想在英国最著名的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的论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孟在1641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中写道:

“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

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

”对于出于扩大贸易的金银输出,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这就像农民把玉米撒在土地上,初看起来有点疯,但到收获季节,则可以看到他们的远见与智慧。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甚于货币差额,因此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贸易差额论是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比货币差额论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在这重商主义流行的几个世纪中,西欧各君主国采取的贸易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

对进口货除原材料外,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限制外国制成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

(2)积极的出口鼓励补贴政策。

对出口制成品实施财政补贴,现金奖励在国外市场上出售本国产品的商人,禁止本国熟练工人外流和工具设备的出口,为工场手工业者发放贷款等。

(3)独占性的海外殖民政策与国家特许贸易体制。

各国纷纷开辟海外独占殖民地,发展贸易,政府设立特许贸易公司,独占与某个地区的贸易。

(4)国家武力垄断的海上运输。

各国竞相颁布《航海法》,实行国家对外贸运输的特许与垄断经营。

2.2.2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

[参考资料]2、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政策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改善了交通运输通讯工具,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完全确立并占统治地位,世界经济进入商品资本国际化阶段,产生了适应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际贸易政策。

在这个时期,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不同,因而也就采取了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等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在英国,1817年,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问世,给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新兴的产业资本家与土地贵族两种势力进行了长期斗争,新兴资产阶级逐步占据了上风。

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放宽了对外贸易的管制,减低了进口税率,但同时采取了带有保护色彩的滑动关税政策,如粮食的进口税率随国内粮价的跌涨而升降。

直到1846年废除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谷物法》,才标志着自由贸易在英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860年,英国与法国“科伯登条约”的签定,从此为欧洲开辟了一个经济自由主义的新时代,形成了国际贸易史上的第一次自由贸易趋势。

在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同时,美国和德国则开始实施严格的保护贸易政策。

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于1791年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制造业报告》,为美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被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吸收并进一步发挥,并集中反映在后者于1841年出版的巨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之中。

从此,国家主义、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为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

在美国,建国之初就提倡新工业,利用保护关税手段来扶植民族工业,甚至不惜冒战争危险禁止英国商品输入。

从1789年到1866年,美国将平均关税税率从8.5%逐步提高到48.3%,许多商品的税率越过100%,到1897年平均关税税率达到57%。

在德国,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不断提高关税,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1871年统一后,为使新兴的产业避免外国工业品竞争,继续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

1870年开始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打破了原有世界经济秩序,美国与德国借助这次产业革命迅速崛起,对英国等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国构成威胁。

英国则因依然沉醉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的优势地位而不忍淘汰旧的产业及设备,加上巨额的海外资本输出,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扩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而逐步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宰地位。

自由贸易政策越来越难以维持。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帝国的经济实力终于为后起的美国所超越,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不得不废除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自由贸易政策,时在1919年。

2.2.3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的一些原则和措施

(1)贸易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保护通过努力本国能发展起来的产业。

(2)关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

(3)国内产业保护的重点主要是那些对国家独立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优质工业。

(4)贸易保护不应成为保护落后和低效率的工具。

在欠发达国家中,贸易保护最重要最流行的依据是保护幼稚工业(infantindustry)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观点是:

后起国家的新兴工业起步时如同幼儿一样没有自立能力,在自由贸易环境下,必然会被国外有竞争力的同类工业所摧毁而永无长大的可能,因此在欠发达国家中,政府必须通过征收关税限制国外同类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

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Hamilton,1757—1804)于1791年在其《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来的。

后由美籍德国经济学家弗·李斯特(F.List,1789—1846)予以阐发。

李斯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中详细阐述了后起国家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历史与理论。

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是世界经济主义,即只考虑全人类与个人的利益,而没有考虑作为两者中间体的国家的存在。

国家之间进行贸易,不能单纯按照商人的看法从价值理论来衡量,还必须时时考虑与国家现在和将来的生存、发展以及权力等有重要关系的因素,即一国的生产力。

按照他的理解,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他指出,从经济方面看,国家必须经过以下各发展阶段:

原始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时期,农工商时期。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各国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

在农工时期以前的三个阶段,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以便于国内农产品的出口和外国工业品的进口,逐步培育本国工业基础;进入农工时期后,由于本国产业处于幼稚阶段而缺乏竞争力,应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以利于本国工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到了农工商时期,随着本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应消除保护政策来充分享受自由贸易的利益。

李斯特主张的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保护的对象是受到国外强有力竞争的有发展潜力的幼稚工业,保护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具体措施是以禁止进口和征收高额进口税为手段。

该理论在逻辑和实践上都证明是正确和有效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保护对象的选择。

正确地选择保护对象是保护幼稚工业政策成败的关键,为此,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选择保护对象的标准和方法。

如成本差距标准将保护对象定位于具有成本下降趋势,且国内与国际的差距越来越小的产业;要素动态禀赋标准则提出若一国对某种产业的保护,使该国的要素禀赋发生有利于该产业发展或获得比较利益的变化,则该产业是有前途的。

二是保护手段的选择。

保护幼稚工业的传统手段主要是征收进口关税,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既然保护的目的是增加国内生产,而不是减少国内消费,最佳的策略应是采取生产补贴而不是关税的手段来鼓励国内生产。

由于采用关税手段政府可以得到关税收入,而采取生产补贴政府既失去关税收入,又要增加财政开支,因而欠发达国家更多地倾向于采用征收关税限制进口的手段来保护本国工业。

另外,通过限制进口的手段来保护幼稚工业还可能付出一种常常不被人注意的社会代价,即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在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处于幼稚阶段的新兴工业或高科技工业领域。

最明显的例子是对电子计算机(电脑)工业的保护。

为了保护国内幼稚的电子计算机工业,一些国家对国外的电子计算机实行进口管制。

结果是,在发达国家电脑已普及到家庭的电子时代,这些国家的电子计算机仍因价格昂贵而使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与彩电、冰箱等不同,电脑不是一般的消费品,电脑的普及价值是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外溢与普及,限制电脑进口,保护的只是一个行业,拖延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损失是远远超过所得的。

2.2.4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持国内市场的垄断高价和夺取国外市场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性的对外贸易政策。

主要措施是对进出口贸易实行更严厉的许可证制度及外汇管制,如对进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或禁止进口,对出口商品给予津贴或关税减免等。

超保护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不同,它已经不是限于保护国内的工农业生产,而是保护高度发展的垄断集团利益;不是防御性的保护国内市场,而是进攻性的夺取国外市场,实现经济扩张。

2.2.5普莱维什的新贸易保护理论

一、普莱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他认为国际经济体系实际上被分成了两个部分:

少数工业化国家处在国际经济体系的中心,广大的非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处在外围地带.他认为,中心国家享受着国际分工的绝大部分好处,外围国家则几乎享受不到好处.

二、旧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四、普莱维什的政策主张:

(1)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改善需求弹性;

(2)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提高本国工业化程度;

(3)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以利于外围国家的工业化发展;

(4)主张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开放市场.

普莱维什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除担任过本国经济

部门的要职外,还曾长期在联合国主管拉丁美洲经济事务。

一九五○年出版的《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一书,就是他担任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秘书长时撰写的报告。

在这个报告中,普莱维什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通过对国际贸易格局进行结构性分析,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中心—外围论。

其核心内容是,国际经济体系的结构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工业国,它们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中心;而另一部分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和交换,是被工业中心所控制的外围地带。

多年来所谓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工业中心的发展,而外围地带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多大进步,它们对工业中心只起从属作用,为工业中心的发展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