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历经二世而亡,与之非常类似朝代是?
A.唐朝
B.东汉
C.东晋
D.秦朝
2.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
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
A.
B.
C.
D.
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4.创制图示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朝代为
A.隋朝B.唐朝C.南宋D.元朝
5.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
6.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
7.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8.如果请你为《完颜阿骨打》这本连环画写一份简介,以下正确的是
A.契丹族首领,建立了辽朝
B.党项族首领,建立了西夏
C.女真族首领,起兵抗辽,并建立金
D.蒙古族首领,建立了元朝
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体。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了
A.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B.唐玄宗宠信杨贵妃
C.北宋文人贪图享乐
D.宋元商业贸易混乱
10.《文献通考》记载:
“(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A.政府统一铸造钱币B.开元通宝被禁止使用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北宋时冶铁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1.(2016·四川内江·4)南宋诗人陆游说: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2.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被蒙古人尊称为
A.成吉思汗B.天可汗C.金太祖D.赞普
13.唐朝以来,不少波斯、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到了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A.契丹
B.回族
C.女真
D.党项
14.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军队的是()
A.中书省B.澎湖巡检司C.枢密院D.御史台
15.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
A.唐朝B.宋朝C.明朝D.元朝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
“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材料二中的“公主”是指谁?
材料三:
唐代的伟大诗人
(3)材料三中的两位诗人分别被人们尊称为什么?
材料四:
中外文化交流
(4)材料四中玄奘和鉴真对外交流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都长安市坊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材料二:
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
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1)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商业贸易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4)材料二对于市的设置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
这一不同说明了什么?
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又规定州郡长官改由文人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副长官),使其相互牵制……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并把晚唐五代时权宜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权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
如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改革?
它对于国家统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大契丹皇帝”是指哪一政权?
(3)材料三图1中的抗金名将是谁?
他在抗击金军方面立下了哪些重大战功?
(4)材料三图2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谁?
他抗击的是哪个政权?
(5)上述两幅图片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和隋朝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秦朝修长城,隋朝修建大运河,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秦朝传到秦二世,隋朝到二世隋炀帝,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等,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等。
故隋朝和秦朝最类似。
D符合题意;唐朝、东汉不是二世而亡,东晋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没有统一中国,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D
【详解】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
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是图D。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3.C
【详解】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曲辕犁和筒车,是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A符合题意;当时中国唐朝文化比日本文化先进,B不符合题意;加强两国间的友谊不是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C不符合题意;求取佛经教义是玄奘西行天竺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
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
755—763年,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C项是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项是发生在北宋时期。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7.D
【详解】
解读图表可知东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持续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应归功于科举制,科举制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步入仕途,大大提高了平民子弟在官员群体中的比例,故选D项。
A项属于汉朝的察举制,错误;唐宋时期九品中正制已被科举制取代,B项错误;C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
所以答案选D。
8.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C项符合题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有时也称辽。
A项不合题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B项不合题意;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完颜阿骨打》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可知,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
国号大金;那时候,辽和宋的统治都很腐败,阿骨打率领人民抗辽,1125年金先灭亡辽。
9.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灭亡。
钦宗弟弟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吸取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政治上腐败无能,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
宋代林升的这首诗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的腐败无能,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故正确答案为A。
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交子在北宋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C符合题意;交子在民间流通,故A不符合题意;开元通宝是唐代货币,故B不符合题意;交子是纸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经济中心南移的史实,首先分析题意,“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是说北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仰仗东南供给,这说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根据所学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
ABC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2.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此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天可汗是唐朝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对唐太宗的尊称,排除;C项金太祖是指金国的建立者完颜阿骨打,排除;D项吐蕃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赞普,排除。
故选A。
13.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不少波斯、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
元朝建立后,国家的统一为中外交流和各民族的联系、交往提供条件。
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与汉族逐渐融合;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融合,形成回族,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宋朝时期就形成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枢密院是唐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元代时,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
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军队。
故选C。
15.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元朝。
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
(1)唐太宗(李世民)。
(2)文成公主。
(3)李白:
“诗仙”;杜甫:
“诗圣”。
(按顺序写出“诗仙”“诗圣”即可)
(4)玄奘:
天竺(印度);鉴真:
日本。
(按顺序写出天竺(印度)日本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魏征是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因此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唐太宗。
(2)根据材料“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可知,唐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因此材料中的“公主”是指文成公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于贞观三年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五万里赴天竺,即印度,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因此玄奘的目的地是天竺;鉴真是唐代僧人,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鉴真的目的地是日本。
17.
(1)市坊分开,营业时间有限制。
(2)商品经济发达(商业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3)市舶司。
(4)宋朝对市的设置已经没有了限制;说明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唐都长安市坊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可知,特点有,市坊分开,营业时间有限制。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买卖通宵达旦……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可知,原因有,商品经济发达,商业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3)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可知,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4)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不同是,宋朝对市的设置已经没有了限制;这说明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18.
(1)宋朝(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皇权)。
(2)澶渊之盟;辽。
(3)岳飞。
战功:
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4)文天祥。
蒙古政权(元朝)。
(5)坚贞不屈、爱国,勇于斗争等。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长官改由文人充任……设通判……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权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可知,这是宋朝(北宋)制度;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皇权)。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可知,这就是澶渊之盟;“大契丹皇帝”是指辽。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片1可知,他就是岳飞。
根据所学可知,他的战功有,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4)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片2可知,他就是文天祥。
他抗击的是蒙古政权(元朝)。
(5)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在岳飞、文天祥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有,坚贞不屈、爱国,勇于斗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