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562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

《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驱油剂调研报告.docx

驱油剂调研报告

驱油剂调研报告

 

 

驱油剂调研报告

1提高采收率与驱油剂概述

1.1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意义

石油作为极其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持续增长。

尤其在我国,一方面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另一方面,我国的各主力油田均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开采难度增大,产量递减幅度加大,而且后备储量严重不足,石油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008年3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近2亿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大约2.038亿吨。

2010年3月中国国家能源局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中国今年石油净进口量预计将达到2.1亿吨,比2009年增加5.5%。

原油进口步伐呈现超速度。

这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缓解石油供求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有两条有效的途径:

一是寻找新的原油地质储量;二是提高现有地质储量中的可采储量,即提高采收率。

寻找新的油田、补充后备储量是原油增产和稳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多年以来,各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也不断加大勘探力度,找到新的储量。

但是,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的总地质储量是一定的,而且我国陆上石油资源的勘探程度已经很高,新增地质储量的难度越来越大,潜力越来越少。

近年来,几个大油田新增地质储量多数都是丰度很低、油层物性差、开采难度大的油藏。

在有限的原油地质储量中,其可采储量是一个变量。

它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而增加,而且其潜力一般很大。

石油是一种流体矿藏,具有独特的开采方式。

在各种矿物中,石油的采收率是比较低的。

在目前技术水平下,石油的采收率平均约在30%~60%之间。

在非均质油藏中,水驱采收率一般只有30%~40%。

也就是说,水驱只能开采出地质储量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部分原油残留在地下。

如何将油藏中的原油尽可能的、经济有效地开采出来,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

与勘探新油田不同,提高采收率问题自油田发现到开采结束,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开发全过程。

可以说,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采永恒的主题。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按现已探明的地质储量计算,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增油5000万吨。

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驱油剂在提高采收率中的作用

通常把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开采石油的过程称为一次采油,把以补充地层能量为目的的采油方法称为二次采油。

而通过注入其他其他流体和采用物理、化学、热量、生物等方法改变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提高水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称为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EOR)的定义为除了一次采油和保持地层能量开采石油方法之外的任何能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包括四大类:

气体混相驱、热力采油、化学驱、微生物采油。

驱油剂(oil-displacingagent)是广泛应用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用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助剂。

2化学驱油剂的发展现状、应用、存在问题

化学驱分为:

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复合驱。

三次采油中,凡是向注入水中加入化学剂,以改变驱替流体性质、驱替流体与原油之间界面性质,从而有利于原油生产的所有方法都属于化学驱范畴。

而对应的化学剂则称为聚合物驱油剂、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碱驱油剂、复合驱油剂。

2.1聚合物驱油剂

聚合物驱是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宏观上,它主要靠增加驱替液粘度,降低驱替液和被驱替液的流度比,从而扩大波及体积;在微观上,聚合物由于其固有的粘弹性,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对油膜或油滴的拉伸作用,增加了携带力,提高了微观洗油效率。

2.1.1聚合物驱油的发展

聚合物驱技术由于其机理比较清楚、技术相对简单,世界各国开展研究比较早,美国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展了室内研究,1964年进行了矿场试验。

1970年以来,前苏联、加拿大、英国、法国、罗马尼亚和德国等国家都迅速开展了聚合物驱矿场试验。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全世界有200多个油田或区块进行了聚合物驱试验。

近年来,研制出具有耐温、耐盐、抗剪切的新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它是聚合物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带少量疏水基团的一类水溶性聚合物。

由于疏水基团的疏水作用以及静电、氢键或范德华力的作用而在分子间自动产生具有一定强度但又可逆的物理缔合,从而形成巨大的三维立体网状空间结构。

其独特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1.2目前我国聚合物驱油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大型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东部油田都已进入开发末期,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递减,而新增储量又增加越来越缓慢,并且勘探成本和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控制含水,稳定目前原油产量,最大程度的提高最终采收率,经济合理的予以利用和开发,对整个石油工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三次采油技术是目前为止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技术,国家也十分重视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情况,在“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既重视了室内研究,又安排了现场试验,使得我国的三次采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的三次采油技术中,化学驱技术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化学驱中又以聚合物驱技术最为成熟有效。

聚合物驱机理就是在注入水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驱替相粘度,调整吸水剖面,增大驱替相波及体积,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

  我国油田主要分布在陆相沉积盆地,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储油层砂体纵横向分布和物性变化均比海相沉积复杂,油藏非均质性严重,而且原油粘度高,比较适合聚合物驱。

对全国25个主力油田资料的研究表明,平均最终水驱波及系数0.693,驱油效率0.531,预测全国油田水驱采收率仅仅为34.2%,剩余石油储量百亿吨。

目前这些已经投入开发的老油田,大部分已经进入高出程度、高含水期,开展新的采油技术十分必要。

国内自1972年在大庆油田开展了小井距聚合物驱矿场试验以来,我国的大庆、胜利、大港、南阳、吉林、辽河和新疆等油田开展了矿场先导试验及扩大工业试验。

经过“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的共同努力,这一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驱油效果和驱替动态可以较准确的应用数值模拟进行预测,聚合物已经形成系列产品,矿场试验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并形成配套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聚合物驱技术规模最大,大面积增产效果最好的国家,聚合物驱技术成为我国石油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2.1.3聚合物驱油的应用

1972年我国开始在大庆油田开始进行聚合物驱试验。

大庆油田的油层特征是渗透率较高,油层温度较低(45℃),油层水的矿化度较低,基本满足聚合物驱条件。

在1987年到1988年萨北地区现场试验的基础上,1990年又在中西部地区开始试验。

这些试验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吨聚合物增产原油150吨。

大庆油田将聚合物驱油技术应用于整个油田,并建设生产聚丙烯酰胺工厂。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自1996年投入工业化应用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2002年,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年产油量已经突破千万吨,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以其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聚合物驱技术已成为保持大庆油田持续高产及高含水后期提高油田开发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

胜利油田从1992年开始在孤岛油田开展了注聚先导试验,1994年在孤岛和孤东油田开展了注聚扩大试验,1997年进行了工业推广应用,均得到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到2001年底共实施聚合物项目15个,覆盖地质储量19700万吨,注入井749口,受益井1312口,已经累计增油474.36万吨,达到了年增油131万吨的水平。

同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聚合物驱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室内聚合物产品筛选及配方研究技术、方案优化技术、数模跟踪预测技术、矿场实施跟踪评价技术等。

  大港油田从1986年开始对其主要油田,港西油田的一部分地层进行聚合物驱的先导试验,试验历时约两年半,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试验前产量为每天7吨,到1989年中期,每天为80吨,增产效果达到十倍以上。

平均含水也有大幅度下降。

试验表明,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平均1吨聚合物增产原油300吨。

长远目标是把聚合物驱技术运用到整个油田。

国内的其他油田也都进行了聚合物驱试验,以期望能成为特高含水油田降水增油、增加可采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1.4聚合物驱技术现在存在问题

目前聚合物驱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聚合物注入油层后,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热降解和进一步水解,破坏聚合物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聚合物的驱油效果.同时地层水和注入水矿化度低有利聚合物增粘.因为水的矿化度高,可导致聚合物的粘度降低,增加聚合物的注入量,从而增加成本,不利于聚合物驱油的应用.因此需在抗温、抗盐研究方面加大力度,筛选出适合的添加剂,使驱油剂不仅有较强的增粘性,同时也有较好的稳定性。

目前,各大油田的研究方向大都放在新型廉价质优的聚合物研究上,疏水缔合物、改性聚丙烯酰胺等。

目前胜利油田地质研究院就正在做适合高温高盐高矿化度地层的新型聚合物的现场试验。

相信在不久的几年,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

2.2表面活性剂驱油剂

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官能结构,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分子主要分布在油水界面上,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意味着粘附功的减小,即油易从地层表面洗下来,提高洗油效率。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还表现在使亲油的岩石表面润湿性反转、原油乳化、提高表面电荷密度及油滴聚并等作用。

表面活性剂驱分为稀体系和浓体系。

浓体系指溶解或分散在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2%以上的体系。

稀体系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一般小于2%。

一般认为,能使原油采收率大幅提高的表面活性剂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

能使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降至较低的程度,应低于0.01mN/m~0.001mN/m,具有适宜的溶解度、pH值、浊点和相持性;可降低岩层对原油的吸附作用;在储油层的环境中,能长时间保持理化稳定性,耐盐性好,对电解质不敏感;能与大部分的储油层接触,提高驱油率;具有可以接受的成本。

2.2.1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发展

对强化采油的研究起源于20年代,从那时起,人们就试图将各种化学产品加到水中,碱当然成为首选。

当然也进行过碱驱的矿场试验,但结果不佳。

1932年,Bartell和Miller总结了化学驱油过程,并指出使用象Na2CO3、K2CO3之类的碱驱油,在实际应用时没有成功的先例。

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格鲁特曾提出多环磺化物和木质素亚硫酸盐这类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这可能是第一次提出将表面活性剂应用到提高石油的采收率中。

大约40年前,Reisber和Doscher首先建议将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加入到碱的水溶液中,以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60年代末70年代初,Taber,Sregemeir,Melose和Brandner确立了应用表面活性剂驱油的决定性条件,即只有油和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间界面张力降到10.3~10.4才能应用表面活性剂驱油。

Schuler等人发现在碱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可起到比单独表面活性剂和碱都要好的效果。

Wilson的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确实可以与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研究有几个鼎盛时期,分别为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

其中五十年代以就地生成的表面活性剂为主,七十年代则使用了石油磺酸盐等表面活性剂,并进行了许多矿场试验,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或是因为不合理的配方,或是由于对地层条件的认识不足,还可能是没有矿场经验。

但如果设计合理,操作得当,表面活性剂驱油在技术上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在国内,黄宏度等人以大庆原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氧化、皂化反应可制出石油羧酸盐,该石油羧酸盐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驱油效率,并研究了石油羧酸盐体系的流度。

国内很多研究单位从本地区的石油原料出发,合成石油磺酸盐,包括大庆减三线馏份油,克拉玛依的石油馏分,玉门油田的原油和馏份油。

对石油磺酸盐体系的界面性能研究得也比较深入,大庆油田引进了美国的一种石油磺酸盐(ORS)正在进行矿场试验。

李干佐等人详细研究了各种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和特性,为微乳液驱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天然混合羧酸的三元复合驱体系进行了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以工业副产物木质素和重烷基苯为原料,合成了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同时进行了烷基芳基磺酸盐的研究,目前正在积极开展表面活性剂驱油的理论研究工作。

尽管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历史已经很长了,并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较大,驱油机理比较复杂,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虽然有先导性试验成功的例子,但不能保证在其他油田也能获得成功。

2.2.2常用驱油表面活性剂使用现状

在表面活性剂驱油中,由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易于在地层发生吸附和沉淀,且不易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所以一般不采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曾有较早的应用,前苏联曾使用过不同品种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用做驱油剂。

我国也进行了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吸附、模拟驱油等研究。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是应用和研究最广泛的一种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石油羧酸盐、石油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和木质素磺酸盐。

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价格便宜,最具工业化潜力。

2.2.2.1石油磺酸盐

石油磺酸盐是六十年代开发出来的价格低、效率高的三次采油产品,人们对其合成、表征、性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实践中研究得最多的是以常减压二线(或)三线油品为原料磺化所得的产品。

被磺化的是原料中的芳香成分,因而工业品一般是含有磺酸盐、未磺化油、无机盐的粘稠物。

由于其成分复杂,常用“当量”的概念来表征石油磺酸盐。

一般认为当量高于450的石油磺酸盐为油溶性,低于350的为水溶性,在350-450之间的为油水两溶性。

曾经认为高当量的组分是降低界面张力的有效成分,也容易被吸附;低当量的组分可以改善水溶性,中等当量的组分则可作为牺牲剂,因此宽当量的石油磺酸盐才具有较强的驱油特性。

但宽当量的石油磺酸盐在地层中会发生色谱分离,引起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变化。

2.2.2.2重烷基苯磺酸盐

重烷基苯是合成洗涤剂生产中的高沸点副产品,约占粗烷基苯产量的10%,价格较低,由于其中含有大量可以被磺化的芳香族成分,适当馏分的重烷基苯磺化物可以有效的用于三次采油。

国内对重烷基苯磺酸盐的研究很重视,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无锡轻工业大学等先后对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体系进行了研究。

2.2.2.3石油羧酸盐

美国宾州大学使用烷烃气相氧化法制备了石油羧酸盐,报道说可以驱出40-50%的二次原油。

黄宏度等人利用大庆原油的几种馏分油为原料进行气相氧化,氧化物经皂化得石油羧酸盐。

该表活剂可以在较宽的盐浓度范围和不同的纯烃及大庆模拟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且具有较好的抗二价阳离子的能力。

2.2.2.4木质素磺酸盐

作为造纸工业的副产物,木质素废液或被排放到江河中,或被低值利用,现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木质素极其黑液可以被应用到三次采油中。

早在1931年,DeGroot和Monson就取得了注木质素采油的专利;70年代末80年代初,Kalfoglou对木质素做牺牲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期,Neale和Hornof等人对木质素的界面活性及其与石油磺酸盐的复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木质素磺酸盐与石油磺酸盐存在有利的协同效应;80年代末90年代初,Texco公司的研究人员将亲油基团引入到木质素分子中,以增加其亲油活性。

2.2.3表面活性剂驱研究前景

表面活性剂驱油的研究包括可商业化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驱油机理的研究两个方面。

由工业副产物生产驱油剂,具有价格和环保的双重优势,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但象其它驱油剂一样,在具体应用时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使表面活性剂驱油的风险性很大,因此理论研究必需先于应用。

只有从机理上阐明采收率的提高,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矿藏条件和具体应用情况。

现在普遍认为超低界面张力是提高采收率的最主要原因,而影响超低界面张力的原因很多,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很受重视,可以说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超低界面张力的说明上和成因上。

扎实的理论研究工作才能尽量减少实际应用中的变数,为提高原油产量打下牢固基础。

2.3碱水驱油剂

碱驱是以碱剂的水溶液作驱油剂的提高原油采收率。

它也叫碱溶液驱或碱强化水驱。

对于原油中含有较多有机酸的油层可以注入浓度为0.05%~4%的NaOH、Na2CO3等碱性水溶液,在油层内和这些有机酸生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称为碱水驱。

单纯碱水驱的采油机理十分复杂,可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产生润湿性反转、乳化、乳化夹带、自发乳化和聚并以及硬膜溶解等机理采出残余油。

2.3.1碱驱的发展

注碱法(碱水驱)是阿尔汉格尔斯基和日耳凯维奇在20年代开始研究的。

四十年代初期在阿塞拜疆,吕进行研究的结果曾发现,使用弱碱性地层水(主要是碳酸氢钠溶液)驱替含有大量环烷酸(0.1%-2.6%)的原油,比那些注入硬型地层水或海水的地区的原油采收率要高3%一15%。

在阿塞拜疆油田上进行了注天然弱碱水方法的矿场试验。

那时,由于天然碱水资源的限制而末获得应有的发展。

美国Wittier油田于1966年开始进行注NaOH碱水驱的现场试验。

在进行矿场试验的过程中也用示踪剂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注入苛性碱溶液之后,高渗透带的水力传导系数几乎没有减少。

碱驱油技术是三次采油技术中研究应用最早的,人们对碱水驱进行深入研究是因为碱刑要比表面活性剂便宜得多。

但由于碱耗和其可操作碱浓度范围过窄,粘性指进、结垢等原因,矿场试验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应用。

2.3.2碱水驱主要的应用方法及特点

2.3.2.1苛性钠溶液驱油法  

苛性钠溶液主要是为了驱替高活性原油。

采用这种试剂能在一定条件下提高波及效串和驱油效率。

提高驱泊效率依靠急剧降低“石油—碱溶液”相界面上界面张力,而波及效率的提高则是由于在产层内形成乳化液的缘故。

该方法可应用于油田开发的任一阶段。

但是在开发的早期采用此方法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此时由于原油的乳化作用,在提高驱油系数酌同时也增加了产层受该法作用的范围。

苛性钠溶液的浓度,要根据能在“原油—碱溶液”界面上达到最小的界面张力值来选择。

同时要考虑到碱在产层岩石中的吸附量和与地层水中的盐发生作用所需要的碱量。

对于不同的条件,这个浓度变化的范围可能极为广泛(从0.05%到1%-2%)。

苛性钠溶液是用钙和镁盐含量不大于0.12mol/1的淡水配制的。

海水和地层污水只有淡化之后或利用化学剂将钙和镁盐沉淀后方可使用。

溶液段塞的大小可以按照油井泄油范围内产层孔隙体积的10%-25%来考虑。

段塞的大小与产层的非均质程度有关,对于均质油层大致为10%-1s%,对于层状非均质油层则约为l5%一25%。

在多并排开发系统中(尤其是五排的)段塞的规模可能还要大一些。

2.3.2.2含食盐的苛性钠溶液驱油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超活性原油油田的开发。

研究发现,水中具有食盐(Nacl)能使“原油—苛性钠溶液”的界面张力降到所要求的水平(0.01mN/m)。

所需要的最低苛性钠浓度明显降低,当水中含有2.2mg/l食盐时,可以使苛性钠的最低浓度降低10倍。

苛性钠溶液和食盐的浓度可根据使“原油—溶液”相界面上的界面张力降到0.0lmN/m以下并使苛性钠和食盐达到最低耗量的目的加以选择。

苛性钠和食盐溶液段塞的大小同样可根据其非均质程度为产层孔隙体积的l0%一25%。

2.3.2.3含硅酸钠的苛性钠溶液驱油方法  

对于开发活性或低活性原油的油田,不能够把希望寄托在急剧地提高驱油效率上。

在此清况下,必须提高驱替前线上原油的乳化程度。

硅酸钠是—种较好乳化物质。

采用含硅酸钠的苛性钠溶液能提高产层(尤其是非均质产层)的原油采收率,主要是因为高粘度的稳定的乳化液能增加产层的波及效率。

溶液中的硅酸钠浓度可从0.05%到2%,而苛性钠浓度则从0.05%到0.5%。

这些数值对以通过接近地层条件的实验室研究加以确定。

溶液段塞的规模为产层孔隙体积的10%-25%,也可造成梯级状的溶液段塞。

据推测,梯级状的段塞是比较有效的,因为头一批碱溶液主要是与地层水和岩石的泥质胶结物发生反应。

2.3.2.4热碱水驱方法

实验资料所指出的,在注碱水溶液之前预先向地层注热裁体就能够通过加热而驱替出低渗透夹层中的油以及建立碱与原油开始接触的表面。

注热碱水驱与普通的碱水驱相比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于强化了注碱水机理的全部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方式的热碱水驱的效果取决于具体原油向碱水溶液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因此定性上这些作用方法可能有以下不同的结果:

降低相间界面张力;形成不稳定的乳化液;形成很高粘度的“油包水型”乳化液;形成不稳定的低粘度的“水包油型”乳化液,这种乳化液在注热碱水溶液的过程中,当温度和含盐量增高时会被破坏;形成低粘度细分散的乳化液,在进行热碱水驱过程中能保持自己的稳定性。

此外,在论证热碱水驱的工艺参数时还必须考虑随着温度的增高同储层岩石作用的碱耗量会大大增加。

因此,最优的注入温度应当根据采收率的增加和具体储层条件下所需要碱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2.4复合驱油剂

2.4.1复合驱问题的提出

为提高石油采收率,对于驱油机理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就化学驱而言,经典的方法有聚合物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和碱水驱油等。

聚合物驱油就是通过向井下注入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控制和改善流度比(注入液流度与原油流度之比),提高波及效率(注入液接触到的油层体积与油层总体积之比)以采出更多的原油。

表面活性剂(包括稀体系和浓体系)驱油机理十分复杂。

碱水驱油则是通过碱水与原油中的酸性活性组分相互作用,就地生成表面活性物质,使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大幅度降低,原油被乳化、富集,然后采出。

从当前化学驱的发展趋势来看,己不是单纯的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和碱驱,而是彼此相互结合。

多种化学剂(多元)复合可产生某种协同效应,使得界面张力在非常低的化学剂浓度下大幅度降低,从而大大降低残余油饱和度。

这种协同效应的效果远远大于单元驱的效果。

而这正是复合驱的最重要特征。

即复合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驱油成分组合起来的驱动。

驱油成分指化学驱中的主剂(碱、活性剂、聚合物)。

它们按不同用量、方式组合成复合驱。

影响复合驱驱油效果的因素包括:

地质因素(油藏非均质性)、物化参数(界面张力、残余油饱和度、碱耗及化学剂吸附、驱替液粘度等)、起始条件、操作参数等。

其中,界面张力是影响驱油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4.2二元复合驱

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是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两者相结合,以表面活性剂为主,降低体系油水界面张力,通过添加聚合物,使体系粘度增大,扩大水驱波及体积,从而更好提高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是目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技术。

2.4.2.1国内二元复合驱技术应用现状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相继开展了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

2003年9月,胜利油田率先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部Ng54-61层进行了二元复合驱工业化试验,标志着胜利油田成为国内第一个将二元复合驱工艺技术进行工业化应用推广的油田。

截至2008年底,孤东油田七区西南部实验区快中心井区已累计增油10万吨,提高采收率14.7%;整个试验区已累计增油20.1万吨,提高采收率7.25%。

  辽河油田于1993年3月在锦16块东区开展了聚合物驱地面工艺试验,由于注入聚合物溶液粘度剪切幅度较大,实际的动态反映效果差,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试验效果不断改善。

  1996年,辽河油田兴28块开展了“聚合物-碱”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已取得较好效果。

其中,兴1井综合含水由98.4%降为85.6%,产油由0.9t/d上升到14.5t/d。

外围观察井同样取得良好效果,兴191井综合含水由98.2%降为74.9%,产油由2.2t/d上升到14.2t/d。

2000年,在曙22号注聚站开展了“聚合物+碱”二元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