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522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5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

《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免疫学 课件重点完整版.docx

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机体的免疫功能:

①免疫防御:

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②免疫监视:

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凋亡细胞(恶性肿瘤);③免疫自身稳定:

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自身免疫病)。

2、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比较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获得形式

固有性(或先天性)

获得性

无需抗原激发

需要接触抗原

发挥作用时相

早期、快速(数分钟~4天)

4~5天后发挥效应

免疫原识别受体

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的是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由于细胞发育中基因重排产生多样性)

免疫记忆

有,产生记忆细胞

举例

抑菌、杀菌物质,补体,炎症因子(效应分子:

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NK细胞,NKT细胞

T细胞(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等)B细胞(体液免疫-抗体)

4、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识别阶段:

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来提呈;②活化增殖阶段:

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和记忆细胞;③效应阶段:

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5、适应性免疫的三个主要特点:

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6、关系:

固有免疫往往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适应性免疫的效应分子可大大促进固有免疫应答。

7、免疫:

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第二章免疫器官组织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中枢

外周

膜型分子

分泌型分子

骨髓

脾脏

干细胞系

TCR

免疫球蛋白

胸腺

淋巴结

淋巴细胞

BCR

补体分子

法氏囊(禽类)

黏膜相关相关分子

单核巨噬细胞

CD分子

细胞因子

其他APC(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

粘附分子

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MHC

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

其他

2、中枢免疫器官(中枢淋巴器官或一级/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筛选与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和骨髓,在鸟类还包括腔上囊(法氏囊)。

3、骨髓:

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内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

(既中枢又外周)

4、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5、造血干细胞:

(1)造血干细胞的特点:

自我更新和分化;

(2)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CD34、CD117(c-kit)、Lin-(谱系阴性)。

6、

6、造血干细胞(HSC)SCF淋巴样干细胞

IL-7IL-7IL-12

SCFIL-11IL-3IL-15

髓样干细胞B细胞T细胞NK细胞

SCFIL-3IL-3

EPOTPOG-CSFM-CSFIL-5IL-4

红细胞血小板中性单核嗜酸性嗜碱性

粒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粒细胞

7、胸腺:

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

8、胸腺的结构:

(1)皮质:

多为未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并有胸腺上皮细胞(TEC)、巨噬细胞(Mϕ)、树突状细胞(DC);

(2)髓质:

大量胸腺上皮细胞,疏散分布的较成熟的胸腺细胞、Mϕ、DC,常见合氏小体(胸腺小体)。

9、胸腺微环境:

胸腺微环境由胸腺细胞、胸腺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共同组成。

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最重要的组分,这些细胞以两种方式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

(1)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

(2)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

10、胸腺的功能:

①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场所;②免疫调节;③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

11、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次级淋巴组织)是成熟淋巴细胞(T、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初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12、

淋巴结的结构:

 

13、淋巴结功能:

①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B占25%);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过滤作用。

14、脾(是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自骨髓开始造血后演变成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

①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40%,B占60%);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③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④过滤作用。

15、

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

发生

较早

相对较晚

组成

骨髓、胸腺

淋巴结、脾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功能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成熟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16、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或黏膜免疫系统(MIS):

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PP)及阑尾等。

17、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②产生分泌型IgA。

18、(n)淋巴细胞归巢: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表面的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表面相应黏附分子—血管地址素的相互作用。

19、(n)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其生物学意义:

①使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②淋巴组织可不断的得到新的淋巴细胞补充,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③有利于细胞识别、捕获抗原,传递免疫信息,从而产生免疫应答,增强免疫效应。

第三章抗原

1、(n)抗原(Ag):

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一般具备两个特性:

①免疫原性:

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②抗原性:

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2、几个概念:

(1)免疫原:

又称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2)半抗原:

又称不完全抗原,即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3)表位:

是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

(4)载体:

是使半抗原变成完全抗原的物质,决定了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

(半抗原若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也可以成为完全抗原。

3、异物性:

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是异物性。

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就越强。

如病原微生物、血型抗原、HLA、精子、眼晶体蛋白等。

4、特异性:

是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理论依据。

抗原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抗原表位。

5、(n)抗原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抗原决定簇。

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抗原结合价:

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天然抗原是多价抗原,可以和多个抗体分子结合。

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仅能与抗体分子的一个结合部位结合。

6、抗原表位类型:

(1)顺序表位:

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又称为线性表位,由T细胞或B细胞所识别。

(2)构象表位:

指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又称为非线性表位,由B细胞识别。

7、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识别表位受体

TCR

BCR

MHC分子参与

必需

无需

表位性质

主要是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

表位大小

8~12个氨基酸(CD8+T细胞),12~17个氨基酸(CD4+T细胞)

5~17个氨基酸,或5~7个单糖、核苷酸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8、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

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也就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9、表位-载体作用: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中的抗原表位给CD4+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载体把特异T细胞和B细胞连接起来(T-B桥联),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

(在人工抗原中,表位(半抗原)为简单的有机化学分子,与蛋白质载体偶联后,可诱导出抗半抗原抗体。

10、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11、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1)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①化学性质:

蛋白质﹥糖类﹥核酸、脂类;②分子量大小:

﹥10kD,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③结构的复杂性:

苯环﹥直链;④分子构象;⑤易接近性:

指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能接近的程度;⑥物理状态:

聚合体﹥单体;颗粒性﹥可溶性。

(2)宿主方面的因素:

①遗传因素(受MHC控制);②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3)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①剂量:

适中;②途径:

皮内﹥皮下﹥腹腔、静脉注射﹥口服;③次数;④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⑤佐剂。

12、抗原的种类:

(1)根据诱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分类:

(K)①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②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TI-Ag分为TI-1Ag和TI-2Ag,TI-1Ag具有B细胞多克隆激活作用,成熟或未成熟B细胞均可对其产生应答,TI-2Ag表面含多个重复B表位,仅能刺激成熟B细胞。

TD-Ag

TI-Ag

组成

B细胞和T细胞表位

重复B细胞表位

T细胞辅助

必需

无需

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体类型

多种

IgM

免疫记忆

(2)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①异嗜性抗原:

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②异种抗原:

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

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植物蛋白、动物免疫血清等。

③同种异型抗原:

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抗原,又称同种抗原或同种异体抗原。

如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自身抗原:

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

⑤独特型抗原:

TCR、BC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独特的氨基酸序列所组成的抗原表位称为独特型(Id),Id所诱生的抗体称抗独特型抗体(AId)。

(3)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①内源性抗原:

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

如病毒蛋白、肿瘤抗原等。

②外源性抗原:

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外的抗原。

如吞噬的细胞或细菌等。

(4)其他分类:

天然抗原和人工抗原,颗粒性抗原和可溶性抗原,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和多肽抗原,移植抗原、肿瘤抗原、变应原、过敏原及耐受原等。

13、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K)

(1)超抗原(SAg):

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超抗原。

分类:

外源性超抗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和内源性超抗原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等。

(2)佐剂: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最常用的佐剂:

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

其作用机理:

①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延长抗原在体内潴留时间;②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③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其主要应用有:

①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用于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免疫血清;②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抗肿瘤及抗感染的辅助治疗。

(3)丝裂原:

又称有丝分裂原,可导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

超抗原

普通抗原

化学性质

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普通蛋白质、多糖等

MHC结合部位

非多态区

多态区肽结合槽

TCR结合部位

Vα、Jα及Vβ、Dβ、Jβ

MHC限制性

应答特点

直接刺激T细胞

APC处理后被T细胞识别

反应细胞

CD4+T细胞

T、B细胞

T细胞反应频率

1/20~1/5

1/106~1/104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2、免疫球蛋白(Ig):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sIg)和膜型(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3、抗体:

能与抗原物质产生特异结合的体液中的蛋白分子。

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功能或相似化学结构的蛋白分子。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和尚未证实具有抗体活性但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具有抗体活性。

分为:

分泌型——血液、组织液——Ab;膜型——B细胞表面——BCR。

4、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Y型结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及两条相同的轻链,以-S-S-相连的四肽链结构。

(图P35)同一类Ig,据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目、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亚类。

(1)重链(H链):

分子量50~75kDa,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各类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尽相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或5个同种型:

IgA、IgG、IgM、IgD、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α链、γ链、μ链、δ链、ε链。

(2)轻链(L链):

分子量25kDa,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κ链和λ链两种,据此将Ig分为κ型和λ型。

λ型有λ1、λ2、λ3、λ4四个亚型。

每个Ig两条L链的型别总是相同的。

两型L链的功能无差异。

不同种属生物体内两型L链的比例不同(人κ:

λ=2:

1)

(3)可变区和恒定区:

Ig轻链和重链中靠近N端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称为可变区(V区),分别占轻链的1/2和重链的1/4。

分VL和VH。

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恒定区(C区),分别占轻链的1/2和重链的3/4。

分CL和CH。

高变区(互补决定区):

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分别用HVR1(CDR1)、HVR2(CDR2)和HVR3(CDR3)表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4)铰链区:

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产生不同的水解片段。

(5)结构域:

Ig分子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都可以折叠为数个球形结构域,每个结构与一般具有相应的功能。

Ig的二级结构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形成的两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两个β片层中心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一个链内二硫键垂直连接,可稳定结构域,形成一个“β桶状”结构。

这种折叠方式称为免疫球蛋白折叠。

具有这类独特折叠结构的分子统称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5、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1)J链:

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

(2)分泌片:

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含糖的肽链,是分泌型IgA(SIgA)分子上的一个辅助成分,具有保护S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介导IgA的转运。

6、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1)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水解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两条H链的近N端,裂解为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ab)(可与Ag结合,为单价,但不发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和一个可结晶片段(Fc)(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2)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水解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两条H链的近C端,裂解为F(ab’)2(两个Fab和铰链区)(可与Ag结合,为双价,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和pFc’(无生物学作用)。

7、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1)外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Ig的多样性;

(2)内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Ig的血清型。

Ig既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其本身又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根据不同的抗原表位呈现出不同的免疫原性。

Ig分子上有三类不同的抗原表位,分别为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

①同种型:

不同种属来源的抗体分子对异种动物具有免疫原性,这种存在于同种抗体分子中的抗原表位称为同种型,是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型标志,存在于Ig的C区。

②同种异型:

存在同种但不同个体中的免疫原性,称为同种异型,是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所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为个体型标志,主要存在于Ig的C区。

③独特型:

同一种属、同一个体来源的抗体分子,其免疫原性也不尽相同,称为独特型,是每个Ig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存在于Ig的V区。

8、(!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IgV区的功能: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①分泌型Ig:

与抗原结合后,在体内,具有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入侵、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免疫防御功能;在体外,有利于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和功能的判断;②膜型Ig:

BCR,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2)IgC区的功能:

1)激活补体;2)结合Fc段受体:

①调理作用:

指抗体如IgG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②(n)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FcR)识别包被于靶抗原(如细菌或肿瘤细胞)上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细胞。

③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3)穿过胎盘和黏膜: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是粘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因素。

9、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1)IgG:

①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约占血清总Ig的75%-80%;②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其亲和力高,分布广泛,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③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④可发挥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作用等;⑤可与葡萄球菌蛋白A结合,用于免疫诊断;⑥某些自身抗体以及引起Ⅱ、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于IgG。

(2)IgM:

①膜型:

单体,是BCR的主要成分,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②分泌型:

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为巨球蛋白;③具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抗原结合价为5价;④激活补体的能力强于IgG;⑤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⑥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脐带血I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⑦是初次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3)IgA:

①血清型:

单体;②分泌型:

二聚体,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抗感染的“边防军”;③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为一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4)IgD:

①分为血清型和膜结合型;②mIgD构成BCR,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和mIgD,活化的B细胞或记忆B细胞mIgD逐渐消失。

(5)IgE:

①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②亲细胞抗体,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③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10、人工制备抗体:

(1)多克隆抗体(pAb):

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作用全面、来源广泛、制备容易,但特异性不高、易发生交叉反应,也不易大量制备。

(2)单克隆抗体(mAb):

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合成及分泌的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特点:

结构均一、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制备成本低,但具有鼠源性。

(3)基因工程抗体:

既保持mAb均一性、特异性强的优点,又克服其为鼠源性的弊端,如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等。

第五章补体系统

1、补体(C)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其活化产物具有调理吞噬、溶解细胞、介导炎症、调节免疫应答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功能。

 

2、补体系统的命名

(1)经典途径:

按发现先后,依次命名为C1-C9,C1由C1q、C1r和C1s组成,C3是血浆中浓度最高的补体成分。

(2)旁路途径:

B因子、D因子、H因子、I因子等;C3、C5-C9。

(3)MBL途径: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C2-C9。

(4)命名原则:

1)活化后的补体片段在其符号上画一横线表示;2)灭活的补体分子在前面加i;3)补体调节蛋白按功能命名,如衰变加速因子.

3、补体的来源:

主要是肝脏(90%)。

补体的性质:

补体蛋白多为糖蛋白,占血清蛋白总量的10%左右,一般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清中;补体含量相对稳定,不因免疫而增加,仅在某些疾病时有变化;主要在血液和肝脏中代谢,半衰期约1天;补体性质不稳定,56°30min即失去活性。

4(!

)补体激活:

其过程是一系列扩大的连锁反应,激活途径主要有:

(1)经典激活途径:

①激活物:

抗原-抗体(IgM、IgG1、IgG2、IgG3)复合物。

②激活条件:

第一个C1q分子必须同时结合两个以上IgFc段的补体结合点,才能被激活,游离的抗体不能激活补体。

(2)旁路激活途径:

①激活物:

某些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

②特点:

识别自己与非己,补体效应重要的放大机制。

(3)MBL激活途径:

①激活物:

病原体表面的糖结构,被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直接识别。

②激活途径:

MBL结合细菌的甘露糖残基→结合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水解C4和C2……(图P50)

C4b2b3b

C5-------→C5a+C5b

C3bnBb↓C6、C7、C8、C9

----------------→C5b6789(MAC)

5、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

三条补体活化途径形成的C5转化酶,均可裂解C5,继而通过系列的连接反应,形成C5b-C9膜攻击复合物(MAC),最终损伤靶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