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940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内蒙古呼伦贝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圆明园大劫难》一书中写道:

“假如英法联军的‘远征’根本没有发生,从而使本书失去存在的理由,那该多好啊。

”英法联军的“远征”

A.迫使清政府成为其侵华工具

B.达到了在华设厂的目的

C.实现了深入中国内地的战略

D.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大门

【答案】C

【解析】

【详解】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促使列强侵华深入到内地,故C项正确。

A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B项是《马关条约》影响。

D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

2.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作者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平等的许诺”体现出该政权建立政权时所体现的平等性,属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而“特权的森严”则体现了后期太平天国政权的腐朽,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建立政权,许诺于人们的平等,故B项排除;辛亥革命并没有行为的凶暴,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国民大革命后期以失败告终,且革命的性质并不代表农民的利益,故D项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名师点晴】《天朝田亩制度》特点:

①强烈的革命性:

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起义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多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

②空想性:

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后来太平天国被迫实行“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③落后性:

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3.《晚清外交史》提出,清廷外交的条约体系由“执行条约”、“保全和局”到“完全屈服”、对帝国主义“有求必应”,列强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权益。

下列属于列强借助清廷“完全屈服”获得的权益是

A.割占中国领土

B.设立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投资设厂

D.传教士可在中国内地传教

【答案】B

【解析】

【详解】“完全屈服”是指《辛丑条约》,该条约中规定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故B项正确;《辛丑条约》没有割让中国的领土,故A项错误。

在华投资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项错误。

传教士可在中国内地传教是《天津条约》,故D项错误。

4.毛泽东曾说: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

辛亥革命乃是由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呐喊,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

”在他看来,辛亥革命

①革命纲领不明确

②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③思想动员不充分

④资产阶级未掌握领导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留学生”“哥老会”“新军和巡防营”的信息可知辛亥革命革命阵营成分复杂,②正确。

“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说明辛亥革命的思想动员不够充分,③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革命纲领的信息,①错误。

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中占据领导位置,④错误。

选择C项符合题意。

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增强了民族意识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即肯定辛亥革命增强了民族意识,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封建帝制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共和政体,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实现民族独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6.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新”的主要表现是

A.改变了社会风俗习惯

B.激发了民族意识

C.科学和民主得到弘扬

D.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抓住题干中“新的现代的文明”的信息,再结合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D项正确;改变社会习俗不符合五四运动新特点,故A项错误。

民族觉醒不属于新现代文明,故B项错误。

科学和民主属于新文化运动前期传播思想,故C项错误。

7.下图所示为国画《遵义曙光》,该画之所以起名为“曙光”,是因为此次会议

A.批判了右倾思想路线的错误

B.彻底清除了“左”倾错误的流毒

C.确立了正确的军事路线

D.对中央右倾错误问题进行了清理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批判了右倾思想路线的错误是八七会议,故A项错误;彻底表达过于绝对,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军事路线,故C项正确;对中央右倾错误问题进行清理是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无关,故D项错误。

8.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时间和地理位置看,完成重要塞区建设以及构筑工事,是做好对日抗战的准备工作,故答案为C。

A项从地理位置上看不符合,沿海和华北并不是当时反蒋激烈的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不符合“围剿”红军的目的,红军主要是在华南和西北活动,排除B;D项从材料看不出国民政府有这样的目的。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抗战的准备

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描绘地点:

“晋西、东海海岸、黄河畔、长城边”可以判断是在华北地带,百团大战发生地点是在华北,D项正确;AB是正面战场战役,分别是在平津、上海地区,与题意不符,而C项是解放战争时期,ABC项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提取空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晋西、黄河河畔等作战的地点来看应该属于百团大战,从作战的内容、目标(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来看也是属于百团大战。

10.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

”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B.解放军反攻作战取得胜利

C.战略决战在东北地区发动

D.有利于人民的决议被通过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的序幕,成为国共两党战争态势的转折点,这一军事行动导致蒋介石“蓐食宵衣”的原因,故B项正确。

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还不足以导致国共两党态势转变,故A项错误。

战略决战在东北地区发动是1948年,故C项错误。

D项显然不符合材料中战略反攻的信息,故D项错误。

【点睛】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转折意义的重要事件。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抗战后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的过程等需要掌握。

11.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

这场战役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的有效信息是“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可知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中下游地区,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等地,故A项正确。

辽沈战役位于东北,故B项错误。

平津战役主要是北京和天津地区,故C项错误。

渡江战役主要是长江以南地区,故D项错误。

【点睛】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2.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象征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标志是家庭手工也与农业的分离,材料中“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家庭纺织业已被淘汰殆尽”说明该地区自然经济已经瓦解,故D项正确。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不属于自然经济解题的表征,故A项错误。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的解体,故B项错误。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是小农经济生产的体现,不是解体的表征,故C项错误。

【点睛】图示法理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13.通商口岸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它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改变了当地经济结构

B.破坏了中国城乡经济

C.是中国对外开放窗口

D.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

它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的财富”和“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可以看出,费孝通认为开埠通商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导致当地经济基本结构的变动,故A项正确。

破坏城乡经济结构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

通商口岸是被动开放,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作用,故D项错误。

14.1868年,厦门进口洋纱的数量较“1867年几乎增加了一倍”;1871年,广州附近也竞用洋纱,“近洋纱自外国至,质松价贱,末俗趋利,以充土纱”。

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手工纺纱业停产

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

C.洋纱在中国市场畅销

D.民族纺纱业的发展艰难

【答案】C

【解析】

【详解】“1867年几乎增加了一倍”“广州附近也竞用洋纱”说明洋纱在中国通商口岸市场畅销,故C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由于外商产品倾销导致中国手工纺纱业停产,故A项错误。

材料也没有说明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信息,故B项错误。

民族纺纱业发展艰难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15.19世纪末,清政府经商部奏请“通饬”安徽省及基地各省各埠设立商会,“以期联络商情,而资保护”。

这表明

A.商部在近代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B.清政府逐渐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

C.清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发展商业足以缓解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政府以前厉行重农抑商措施,材料“设立商会”“而资保护”显然是认识到商业发展的重要性了,故B项正确。

材料并不能说明商部在近代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主要是政府的行为,故A项错误。

此时清政府并没有完全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

发展商业只是缓解之计,并不能缓解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

16.《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

“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

”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

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

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关情况。

从材料关键信息“《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等可知,这是有关经济发展的措施。

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极大地调动了实业家们创办实业的积极性。

对比、分析选项,正确答案选C。

其余ABD三项与题干内容不相关,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的民族资本的发展·原因

17.《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一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是追求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是中国所独有的,只是因为中国是独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这种“产业革命精神”就是要有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故C项正确。

工业化的实现不是首要追求目标,故A项错误。

发展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也不是追求的主要目标,故B项和D项错误。

18.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写道:

“一战开始之后,日本对华输入额的比率自15%增至29%,商行的数目增加五倍。

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占中国全国的94%。

”这表明当时

A.中国的钢铁业丝毫没有增长B.日本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

C.中国工业未能获得发展机遇D.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题干中对华输入额的增长说明了这一点,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提到中国钢铁业的增长的情况,只提到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所占份额,A项排除;题干只提及日本的对华输入和钢铁生产领域所占份额,无法说明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B项排除;题干也没有提及中国工业发展机遇的问题,C项排除;故选D。

19.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天津的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

永利碱厂获此殊荣主要得益于

A.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走向世界

D.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民族工业在世博会上获奖主要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926年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政府尚未成立,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

C是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1926年主要是国民革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面临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的困境,因此该阶段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探索,故D项正确。

20.据《中国社会通史》论述:

在全国煤炭开采中,机械化开采的比重,民国初年为57%,1937年已上升到83%;1912年机械化采铁量占总开采量的30.6%,1937年占89.3%。

这种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得益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经济体制

C.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实现

D.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的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1937年机械化开采的比重以及机械化采铁量比重上升主要是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导致,故A项正确。

抗战此时还没有全面爆发,故B项错误。

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实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C项错误。

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的侵略是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21.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

该公司的经营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巩固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官僚资本主义享有种种特权,发展迅速,成为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使得民营企业发展受到压制,故A项正确。

材料中现象助长了官僚资本发展,故B项错误。

官僚资本发展不利于国民政府经济协调发展,显然不利于国民政府的统治,故C项错误。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36年,与题干时间相差甚远,故D项错误。

22.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

这里的“新”指的是

A.西方的启蒙思想B.西方的“长技”

C.介绍研究西学D.早期维新思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梁启超”、“道咸(1821—1861年)”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说的“新”应是指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

近代传入中国的“西学”包括先进技术、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思想等。

A、D两项不符合梁启超这个维新派所推崇的内容,故排除;B项包含在C项中。

所以选C。

考点: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学东渐•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23.严复在译完《天演论》后指出:

“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

其中所论……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

”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A.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B.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号召人们顺应优胜劣汰无所作为

D.从纯学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可以看出,严复翻译此书的目的在于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法革新,即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故答案为A项。

从题干政治目的角度分析,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无所作为”说法错误,排除;D项“纯学术角度”说法错误,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4.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D.“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维新派借助儒家学说宣传变法,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

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故B项错误。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故C项错误。

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的过程中借助于传统文化进行,“托古改制”是其特点,谭嗣同“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显然也是“托古改制”的体现,故D项正确。

25.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说:

“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这表明他

A.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B.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C.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

D.倡导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可以看出陈独秀主张建设一个人民掌权的国家,这说明陈独秀的思想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故B项正确。

材料并不是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及建设党派的的信息,故C项错误。

工人运动相结合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点睛】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这个传播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工农的国家,为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的指导。

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的飞跃,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邓小平理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需要了解。

26.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汉语中不仅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

”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A.弘扬传统文化

B.提倡自由平等

C.推进文学革命

D.否定西方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文化运动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而辜鸿铭认为传统汉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

这表明他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故A项正确。

自由平等不是材料中体现出主旨信息,故B项错误。

文学革命不符合材料中“汉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故C项错误。

材料中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不是否定西方文化,故D项错误。

27.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

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B.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C.政权更替频繁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分别指的是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探索,旨在说明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潮演进的加快,B符合题意。

由于洋务运动不属于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排除ACD。

故选B。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近代政治变化

28.孙中山晚年曾说: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

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这表明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认识的变化主要是

A.领导权和目标

B.指导思想和道路

C.进程和对象

D.依靠力量和对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后盾实为多数之民众”可以看出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有了新认识,主要是依靠民众,故D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领导权和目标认识变化,故A项错误。

指导思想仍然是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

材料中说明革命对象仍然是帝国主义,故C项错误。

29.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蔡和森的信中说:

“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俄国就是个明证……”材料表明毛泽东

A.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