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259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

复习讲义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研真题详解

一、概念题

1.过渡时期总路线(广东财大2017年研;燕山大学2014年研;沈阳师大2014年研;广东财大2014年研浙商大2012年研;浙江林大2008年研)

相关试题:

(1)“一化三改”(浙江理工2018年研:

浙江林大2010年研:

公大2010年研)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江苏大学2010年研)

答: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毛泽东于1953年正式提出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和平赎买(广东财大2018年研:

沈阳师大2013年研:

广东财大2012年研)

答:

和平赎买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采用和平方式变革所有制的设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确定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辨析题

1.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工作是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华南理工2010年研)

答:

该观点错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毛泽东在1953年提出的。

具体分析如下

(1)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是当前阶段中心任务,为此要创造三个条件:

土地改革完成,现有工商业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节俭。

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不是确立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

(2)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武大2006相关试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工程2017年研)

答:

该观点错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具体如下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我国赢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不能再压迫中国,封建主义也被人民民主所取代,形成了基本上统一的国家,结束了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处于过渡时期,是过渡性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3)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们党之所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因为过去曾经犯过急躁冒进的错误。

(广东财大2017年)

答:

该观点片面,我们党之所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不仪因为过去曾经见过急躁冒进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各种客观因素的作用: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在认识这一问题时,曾犯过急躁冒进的错误,这是我们党反复强调这一阶段长期性的一个原因

(2)仅仅以过去我们犯过超越阶段的错误而来证明它的长期性是不够充分的,必须指出,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这一阶段各种客观因素决定的。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标志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

原因如下

①是由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的,从而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使我国的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和日臻完善

②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条件决定的。

经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完善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

这种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然后才能进入较高级的发展阶段

③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我国目前己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同当今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从不发达进入发达状态,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上海财大2007年研)

答:

(1)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2)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

这种斗争的结果,决定着中国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有利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①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③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江西师大2017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赣南师大2017年研

(2)如何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

(华南理工2013年研)

(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是什么?

《四南大学2012年研)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实现的可能性。

(华中农大2011年研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能够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工商业?

(华中农大2012年研)

答: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①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而且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

国营企业大多技术比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职工在国营企业中主人翁意识强生活稳定、劳动热情高漲。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明显地表现出相对于其他经济成分的优越性。

到1952年,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已居于相对强大的地位,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

②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在一些老解放区大力推广农业互助组,并着手组织以土地入股为主要特征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合作社党总结这些经验,认为这些互助合作形式是帮助贫苦农民战胜自然灾害、克服困难、增加生产、避免农村重新出

现两极分化、引导农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适当形式。

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

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④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政治上孤立遏制,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也很不景气。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

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己经显示出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此外朝鲜战争停战也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质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能够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原因

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一面。

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③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井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3.如何正确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首都师大2014年研:

青岛大学2010年研)

答: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井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含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①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采取了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采取了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的方针,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极具中国特点

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和平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评价

①我国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政治保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有: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以及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等因素,也有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4.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宁波大学2018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广东财大2012年研:

西南大学2010年研)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事实证明,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

(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

②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

③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

主要是:

a,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c,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5.适合中国特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首都师大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有中国特色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经验。

(河南财大2010年研)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沈工大2009年研)

答:

(1)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辟一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其具体内容有

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赎买是指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和资方代理人采取“包下来”的政策,以企业为基地,根据“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对他们在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的提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使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对具有私有制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6.简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湘潭大学2017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

(宁波大学2017年研)

2)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燕山大学2014年研)

3)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广东财大2012年研:

燕山大学2011年研)

答: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主要包括: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四、论述题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

(浙江林大200年研)

相关试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波性质的社会。

(辨析题,渐江财大2015年研)

(2)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简答题,浙江林大2010年研)

答: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具体表现为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3)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

作为可以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