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251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

我在大学读的是师范专业,也粗浅地学过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

毕业后做过四个月十一天的教师(不算毕业之前的实习)。

再后来,我长时间做人力资源的工作。

这个职业最大的好处是每天都有人在你面前将他的故事:

他如何成长、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成功,又为何会失败。

在面试的时候,我也比较偏重问有关求职者家庭的情况和成长的经历。

因为这是观察和评价一个人比较方便和实用的视角。

庆幸的是,粗略算来,我已经听过三四千人讲故事。

这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面试和在工作中接触的职场新生代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感慨:

其实面试过的大多数人几乎是一样的。

而且工作中很常见那些缺乏认真的态度和创新能力,天天去问自己的领导“我该怎么办”的员工。

我想起在八九年之前,有个其他部门的员工,接到了一份通知,需要我填一些公司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

她在周五收到了文件,然后就一直在找我。

周五和周六,我跟总经理一起开了两天的会。

她就一会去我办公室看看——我没在,她就走了。

过一会再去看看——我还没在,她就又走了。

周六下班以后,她碰到我了,赶紧把文件给我,然后说了一句:

“我可把文件给你了。

”结果我一看那通知,周一早上八点半交到镇政府办公室。

当时已经是周六的晚上,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资料——我没地儿去查;公章——行政部下班了;而且那份文件还需要总经理签字。

两天的时间,她到我办公室的时候只会问一句我在不在,不跟我同部门的人说什么事,也没问我去哪儿了;她也从没给我打个电话或者留张纸条;而且,她的部门在一楼,我就在二楼总经理的办公室。

尤其是她最后说的那一句“我可把文件给你了”,非常不负责任。

学校里不会教这种事情,处理这种事情的素质和素养,只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体会和学习如何把事情做完整。

要不然,就会像那位员工一样,在进入职场以后处处碰壁。

当然,也有因为家庭教育而特别出色的孩子,他们走入职场就会是另一种表现。

那是在2009年,当时我所在的外资企业需要招聘一名报关专业的采购员,而且需要有报关员证。

因为刚发生了金融危机,进出口行业几乎是一场大洗牌,所以这个岗位的竞争特别激烈。

不到一周时间,来参加初试的就有35个,我向采购部的经理推荐了7名可以复试的人员。

其中两人本科,四人研究生毕业,这六个人全部有两年以上同岗位工作经验(作为新建中的项目,一般来说还是希望求职者有工作经验的),而且其中有两位是在国外留过学的。

但是在我最后推荐的人选当中排第一位的,是一位专科应届毕业的学生,名字叫孙晓卉。

她不但没有任何同岗位工作经验,而且去那家公司面试之前,因为就业环境不好,她正在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做保管员,每天要接触很重、布满黄油的零配件。

我当时通知孙晓卉到公司面试,说的是请带简历和相关证照,以及一张一寸照片来公司面试。

面试那天,进了面试室,我就说了句“你好,请坐。

”然后我就不讲话了。

孙晓卉向我问好以后,就开始自我介绍,而且一边说一边从一个透明袋子里面向外拿资料。

我记得非常清楚,她拿出资料和物品的顺序是:

毕业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报关员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个人简历,就业推荐表,上学期间各种奖励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然后是几张一寸和二寸的照片,还有一把小剪刀和一只小胶棒,还有两支中性笔。

她当时就一边说,一边往外拿,而且拿出来的东西刚好佐证她正在说的事。

十余年时间里,在我面试过的几千人中,准备资料这么充分而且这么条理的,仅此一位。

那天我们沟通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钟,其实我基本上没有问问题,而是在回答她的问题,介绍公司的情况。

初试就这么结束了。

采购部的经理是台湾人,看到我写的面试评价,说:

“那就请先帮我约孙小姐复试。

复试之后,采购部经理把她送出门口,转身对我说:

“就她了,麻烦你安排孙小姐入职的事情。

后面的我就不见了。

我后来跟孙晓卉一直是好朋友,从世俗的眼光看,她的家世普普通通,而且毕业自一所普普通通的专科院校。

那么她的素养从哪里来?

是她受到的家庭教育好,就这么简单。

我也越来越发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就开始了更深入的学习。

除了面试、培训、职业发展、沟通、团队建设等所常涉及的知识外,我甚至读过《客体关系治疗》这样一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书。

我还曾经通过谈话,帮一位朋友解决掉了困扰他多年的心理问题。

2008年,我们的儿子出生。

我开始有机会去分析儿时行为在成长中的演变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也自然面临着家庭教育的困惑与矛盾。

这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奇怪的规则和想法。

为什么,很多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听话、省事,却又希望孩子聪明睿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什么,很多家长嫌弃孩子不独立、撒娇,却又在一直剥夺孩子自己去体验和创造的机会?

事实上,上面说到的“很多家长”中,包括我的妻子、我的父母、我的岳父母、我的同学和朋友,甚至也包括我自己。

我开始反思和反省……

这期间,我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跟朋友们分享。

逐渐地,我们有了更多的讨论——当然,也有辩论。

面对儿子,我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我也不知道,那些听来的,许许多多的“如果……如果……”在有一天会不会变成真的。

所以,我只是陪着儿子一起经历和成长。

我没有办法告诉他那些所谓的规则。

也很难用那些规则一一去要求他。

因为,那只是我现在碰到的规则。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在用过时的规则去要求属于未来的孩子。

我只想讲一个“如果”——如果我把所有的钉子都替他拔掉,或许他今天不会受伤,但是他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叫做碰钉子。

成长,是没有办法代替的。

教育是人类的自省,也是父母与孩子的一场修行。

很多人,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常常无意识地要去扮演上帝的角色。

仿佛家长永远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最好的,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孩子来说是最适合的。

人生,永远没有假如。

自己的路,自有自己去走,才会走得更踏实。

这世上,没什么事情过不去,也没什么事情回得去。

每个人,都应该去走自己的人生路。

爱孩子,就是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未来,让孩子不恐惧、不愚妄,让孩子自信、理性、勇敢、智慧。

儿女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是陪伴一段的路人、朋友。

我只希望在孩子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跟孩子愉快地共同度过。

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远离我们。

我觉得,亲子关系是人世间最特殊、跟人类的本能恰恰相反的关系。

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的相处都是为了彼此关系更加亲密、持续亲密,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守、一种捆绑,而唯独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是希望他们能独立走好自己的人生。

想到这些,我想,这个世界足够大。

应该能够容许有这么一对父子,不为追求世俗的成功与优秀,只为内心宁静地成长,愉快地相伴。

随着越来越多地跟朋友们分享家庭教育故事,我发觉自己观察到、能记录的东西确实也不少,就动笔写了下来。

这里面,有经验也有教训;有骄傲,也有遗憾和悔恨;有自豪,也有反思和反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朋友提出或者询问过的实例,我平时观察到的一些家庭教育现象和思考,以及一点我对自己童年成长的回忆。

或许,多年以来的教育和传统,让我们习惯了强调“父严、母慈、子孝”这样单调的角色关系,以及长幼尊卑有序等自认为稳固的规则,还有就是把孩子牢牢看护在身边的所谓“为了你好”。

慢慢地,我发觉,亲子关系也可以平实和淡然,而且不是墨守于现在,更能自然、开放地面向未来。

就像,这首诗里写到的一样——

我也很欣赏《道德经》里的这段文字: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啊!

养育了孩子而不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不自以为主宰。

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我们必须承认,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

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不能完全复制的、独特的生态环境。

我只是希望,这些记录和思考,能多给其他的家长朋友提供一些新的分享和参考。

所以,这并不是家庭教育的“教材”,任何事情都不能生搬硬套。

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幸福事业,需要我们努力用心去营造。

作为一名父亲,我想说:

父爱,也可以有趣、活泼,而不必沉重,更不必压抑。

很多家长都会问过自己,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什么?

我的答案是:

儿子是这个世界上独立于我的另一个人,我想陪他走过一个自然率真的童年,以及一个我可以有限参与的青春。

我爱他,却只是陪着儿子,一起成长,不会粘着他,不会“绑架”他。

我珍惜跟他一起度过的时光,甚至为了他愿意做一个无所不能的斗士,但是我也做好跟他道别的准备,自己像个隐士一样,华丽地退出。

孩子摔倒怎么办?

当时,我还在上高中。

有一天,我去三姑家串门,她的孙子当时大约两岁。

那天,小家伙摔倒了,三姑父让他自己站起来。

小家伙当然不干,继续趴在那里哭。

三姑父说:

“宝宝很勇敢。

你自己摔倒的,就能自己站起来。

你刚才是慢慢摔倒的,也不会很疼。

来,站起来吧!

小家伙哪里肯听?

仍然在哭。

三姑父继续幽默地说:

“你把地面砸了个坑,地面都没哭。

他也没找你麻烦。

你倒哭起来了。

小家伙听到这里,果然立刻就不再哭了,而且一个骨碌就爬了起来,然后很认真地去看刚刚摔倒的地方,检查地面有没有“受伤”。

直到现在,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这段往事。

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孩子摔倒,还可以这么处理。

想想看,水泥地、桌子角,甚至伴随孩子成长的玩具,哪一个没被当成替罪羊“殴打”过?

似乎以此就可以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那么再想想看,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了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的胸怀?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听过张锦贵先生的课,他举例说:

遇到孩子摔倒,日本的妈妈大多会要求孩子站起来重新走一遍;而美国妈妈则多半会说“你想当英雄,还说要保护妈妈。

摔一跤这么小的事情就哭鼻子,怎么保护妈妈?

”——所以,日本人善于学习总结;美国人到那里都觉得自己是老大,自信心爆棚。

我记得有一次,儿子才一岁多一点,我们正在床上玩,儿子那时还不太有空间的概念,高低远近分不太清楚。

儿子玩着玩着,一高兴直接就朝着床的边沿冲了过去。

我想赶紧坐起来伸手抓住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飞快地冲了出去,“哐”的一声摔到了地上。

妻子几乎被吓得魂飞魄散,不禁尖叫了一声,赶紧冲过去看了看他,然后紧紧抱在怀里。

虽然妻子心疼的手都发抖,可是儿子由于刚才玩的太高兴,虽然摔得有点疼流出泪来,可是脸上还是挂着笑,而且很快就又玩了起来。

我们一直观察了很久,才放下心来。

后来,我观察过很多次。

只要不是摔的特别疼,孩子摔倒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先看家长,然后才决定要不要哭。

如果大人没反应,孩子多半会先哭两声试探一下。

我儿子小时候如果走路突然歪到了,我和妻子的反应是——赶紧扭头当作没看见。

儿子过一会自己就爬起来了。

等他爬起来之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地说:

“刚才怎么了?

摔到了呀?

都能自己爬起来,真棒!

等儿子再大一点,当他不小心摔倒后,总是自己迅速爬起来,压根不会影响他继续玩。

有时候,还会因为是在很平坦的地方摔了跟头,他还会很不好意思。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挫折,犯下了错误。

其实这都是难得的学习的机会。

作为家长,利用孩子摔倒的机会,教会孩子去思考:

这是谁造成的问题?

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吗?

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吗?

我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学会自己爬起来的孩子,才能真真正正地长大。

而爬起来之前,需要摔倒,不是吗?

当然,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得比较重,那样的反应才会是痛哭。

装哭或者带有表演和撒娇性质的哭跟正真巨痛下的哭,声音是不一样的。

这个很难说明,但是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听,你就能知道他们的不同。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跌跌碰碰。

即便家长再小心还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从床上、沙发上摔下来,或者是自己撞到墙壁、家具的边角等。

而且,孩子从床上或者椅子上、柜子上等比较高的地方摔下来,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孩子从会爬到一岁多,一旦离开家长的视线,就有可能爬到比较高的地方不小心摔下来。

等孩子再大一点呢,他的活动能力更大了,活动范围也更大了,可是有很多危险,孩子是不自知的。

家长不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时无死角看护。

总有些疏忽是难以避免的。

当孩子还小,无法判断和处理显而易见的危险时,家长应该注意在家具陈设等方面注意布局合理,清除较大的安全隐患。

孩子不小心摔倒之后,家长大概要注意以下几点:

1、稳定自己的情绪,安抚摔倒的孩子。

一旦孩子摔倒,家长普遍都会很紧张,甚至慌里慌张、手忙脚乱。

这样的话,孩子反而会因为家长的过激反应而哭得更伤心。

那孩子哭得更伤心,家长就更小心翼翼地哄孩子,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当孩子摔倒后,家长首先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适度安抚孩子就好。

2、检查孩子摔伤的情况。

安抚完孩子之后,要仔细地检查孩子摔伤情况。

重点是——孩子摔到的地方有没有出血,有没有淤青、肿包或者其他异常的地方。

如果有的话,那么该止血就止血、该冰敷就冰敷。

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形,就赶紧带孩子去医院。

生活中的小磕小碰总归难免,所以,我们平时最好都预先学习一下小伤的处理,还有就是家里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和耗材。

3、持续观察孩子有无异常反应。

如果孩子发生摔倒、碰撞之后,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时,家长反而要特别注意了。

要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意识不清醒、半昏迷的样子。

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就应该及时就医。

摔疼后的孩子,一般会变得更加贪睡。

但是这时候,家长要尽量引导孩子说话,用好玩的事物引起孩子的主意,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再让孩子睡觉。

孩子睡着以后也要坚持每20-30分钟观察一次,看孩子是否有脸色、呼吸等方面的异常。

尤其是孩子摔得比较重,或者孩子摔倒的一瞬间家长并没有观察到的情况下,这时候家长很难确定孩子的情况,那么也可以叫醒孩子,让孩子坐一下或者站一下。

如果孩子很顺利地配合或者表现出烦躁、挣扎,都是正常的现象。

相反,如果孩子不反抗、不烦躁,甚至呼吸不均匀、神志不清醒,就应该及时带带孩子就医。

再就是观察孩子的平衡感和说话是否有异常。

我们都知道,小伤小痛不算什么,怕的就是孩子的大脑受损。

如果大脑有出现任何损伤,都会在24小时内出现异常的症状。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说话的情况或者是玩耍时的动作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如果家长发现任何担心的地方,都可以马上就医。

疫苗不可怕

孩子从出生到五岁之前,疫苗特别多,尤其一两岁的时候,几乎有时候每月都要去。

防疫站还有医院的儿科历来是很难安静的地方。

两三个大人分工协作强按住孩子,孩子鬼哭狼嚎般拼命要挣脱……这样的情景屡屡在那里上演。

最初几次打疫苗的时候,儿子也会哭,有时还会哭的时间挺长。

但是,我们都会在给他脱衣服的时候,语气平缓地对他说:

“要打疫苗了,会有点疼。

我们看儿子是不是勇敢哦!

儿子要勇敢。

如果你忍不住,就哭出来。

也许有人会说,三四个月的孩子听不懂吧?

其实并不然,几个月的孩子虽然听不懂大部分的话,但是他们的大脑发育很快,需要不断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和刺激;相反,如果没有这种刺激,反而不利于大脑的发育。

所以,我们每次都会照说不误,不断地跟儿子沟通。

稍微大一点之后,儿子就表现得很勇敢、坚强。

甚至他会很逞强地表现出不怕疼的样子。

记得儿子十三四个月大时,我带他去打疫苗。

到了防疫站,在等待的时间里,他拽着我的手,走过去挨个看那些打过针的小朋友,而且一定去看人家的脸。

看一个,就回头跟我说“哭了。

”然后再去看下一个,再跟我说:

“哭了。

满屋子都是带着小孩来打疫苗的家长,他们看到自己孩子哭,本来都很心疼。

结果儿子这么一个一个去看人家,真像是在人家家长的伤口上撒盐啊!

众目睽睽之下,我还真有点尴尬,只好不停地想办法吸引开他的注意力。

很多家长在哄好自己的孩子之后,都在关注着我儿子。

估计是要等着看儿子打针时的表现吧!

而且,孩子打完疫苗之后,都要观察半小时,确认没问题才能离开。

所以,大家也有的是时间。

结果,等到儿子要注射的时候,他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针头扎进去,直到注射完药水和拔针。

除了针头扎进去的那一瞬间,儿子轻轻抖了一下胳膊之外,一声也没吭。

最后还不忘给那些看着他的家长“补刀”,脆生生地说:

“不疼!

几乎所有的家长一下子都傻了。

再有一次,是在儿子更大一点的时候——大概一岁半吧,我和妻子一起带他打去打疫苗。

或许是为了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一番,那次儿子不但说不怕疼,更是在护士给他推液的过程中嘿嘿笑了几声。

护士显然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立马愣神了,手停了下来,仔细观察儿子的脸。

儿子继续笑着说:

“一点都不疼。

”护士这才继续把剩下的液体推完,而且长舒了一口气。

估计,她是小小地被吓了一下。

我发觉,每当打针前,家长最常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不疼”和“别哭。

不疼?

——这不是骗人吗?

不哭?

——这要求太过分了吧?

明明很疼,还不让哭?

我觉得,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

打针是疼的,但是打针才能不得病或者治好病。

如果觉得疼,自然也是可以哭出来的。

一味地强调让孩子坚强、勇敢,是在难为孩子,尤其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

孩子稍微懂事、能听懂话之后,最好在打针前向孩子做好引导,打针时尽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其实打针的时候,越是情绪紧张、激动,肌肉就越紧绷,会感觉更疼;情绪越放松反而越不疼。

尤其是家长不能表现出担心和焦虑。

别出现孩子还没打针呢,家长就已经一脸惊恐的情况。

家长的“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只能让孩子更脆弱和恐惧。

如果想让孩子观摩别人打针,比如家长有时候因为疾病而需要打针,其实是不错的机会。

但是,别人打针哭不哭,与自己的孩子打针是不是哭,没有必然联系。

就算别的孩子打针时不哭,也不要拿着别人的表现去强迫孩子也要做到。

只要孩子打完针后,一定要赞赏孩子打针成功,及时好好安慰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分享打针的感觉,慢慢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等孩子经历过几次打针,有了体验和比较,并且通过不断的鼓励,让孩子慢慢强化“自己很勇敢,不怕打针”的想法,他自然也就变得勇敢起来。

还有,平时让孩子远离“不听话就给你打针”的恐吓,尤其是别埋下对医生既惧又恨的思想。

生活中,有不少家长用“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来吓唬孩子,让孩子变得安静或者听话。

可是,长远来看,这种方法随着孩子的长大就会失效,但是因此而产生的对医生的误解却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让他觉得,医生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

其实,人的一生遇到疾病时很正常的事情,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人,不是吓唬孩子的“工具”。

话说回来,没有人会喜欢打针。

但是,打针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我们在注射疫苗、验血和治病的时候都需要打针。

我自己的感悟是,家长首先要承认我们知道孩子们非常的害怕打针,不要因为孩子们害怕打针而去说一些打击孩子们的话。

再就是不要加剧孩子们对打针的恐惧感。

在打针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讲讲笑话或者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以及去教会孩子怎样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在打针的时候保持冷静和自信。

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很多孩子可能是害怕针头。

想想看,那个针头确实寒光闪闪,挺吓人的。

那么,在医生准备给孩子打针的时候,家长怎么样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开,不让孩子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针头、打针、恐惧上,就需要我们去发挥自己的智慧了。

不挑食、不偏食

我们刚结婚的时候,就跟着表嫂学了两招,其中一招就是:

如何让孩子不挑食、不偏食。

她说:

“孩子挑食、偏食,一定是源于家长的影响或者暗示。

如果家长挑食、偏食,孩子就基本丧失了吃到这种食材的机会;即使碰到了,也会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已经牢牢认定了“XX是不好吃的”。

而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不经意之间的暗示,比如,刚做饭,爸爸妈妈就“担心”开了:

宝宝会不会不吃青菜啊,会不会不吃蛋黄啊,要是营养跟不上可怎么办啊……

总之,有的家长还没等喂孩子呢,就已经在无意识地向孩子“灌输”吃饭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这样的思想。

我就受过这样的影响。

我妈妈不吃海带,所以小时候家里从来没买过海带。

即使在外面吃饭碰到了海带,也因为一直被暗示“海带不好吃”而从来没吃过。

我第一次吃海带,是高中有一次在学校食堂误打了饭菜,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海带的味道。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孩子是很专心的,大人毫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被孩子牢牢记住。

而且有些事情很奇怪,你期望什么往往得不到什么,你担心什么往往就成真了。

即使孩子在某一顿饭说“我不吃XX”,或者第一次见到某种食材,并且表现出不感兴趣,也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贴标签,只需要放在那里顺其自然。

不论孩子吃或不吃,都要让孩子频繁地看到、闻到、接触到这种新食物。

孩子看到大人或者别人在吃,或许慢慢就感兴趣了。

再就是鼓励孩子先闻一闻和尝一点。

有的孩子对一些食物的气味、口感非常敏感,或者非常陌生。

这时候,只需要将孩子还没尝试过的新食物放在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然后鼓励他去摸索、闻、舔一下或者尝一下这个新食物。

哪怕孩子只是闻了一下,也要及时给予夸奖,进而再鼓励他舔一舔、尝一尝。

不同的烹饪方法或者食用方法也很重要。

相信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欢吃面食,但是在我们家,仅仅是一个面条就有牛肉面、羊肉面、炒面、炸酱面等很多做法。

而西红柿炒鸡蛋就着馒头吃也是我儿子的最爱之一。

记得儿子刚开始吃饭的时候,妻子曾用过将蔬菜蘸上果酱的方法。

后来我们发现儿子很喜欢吃番茄酱,我也就学着给他做番茄酱。

有的时候,我还会把一些蔬菜打成汁再和面,然后烙饼吃。

由面里发出淡淡的蔬菜香,是一种很特殊的口感。

尤其是胡萝卜,做菜吃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它的口味怪怪的,可是切成丁、打成汁,再用它再和面、烙饼的话,饼会变成金黄色,儿子也很喜欢。

总之,只要用心,就能做到膳食合理、营养均衡。

当然,如果孩子仅仅是对一两样食品不喜欢,也没什么大不了,其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用别的食物代替。

如果孩子食欲很差,或者对很多种类的食物都不感兴趣,或者仅仅喜欢吃很少的几样食物,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了。

而且,家长也没有必要为一些所谓的营养平衡餐而受尽磨难。

我曾见过一位妈妈,怀孕的时候,就购买了很多高精尖的加工和计量工具,搞得厨房就像厨房电器展似的。

她自己的饮食和后来宝宝的辅食都要精确到“克”。

看她做饭都觉得累——劳苦劳心啊!

尤其是等她费了半天功夫,做了很多的饭菜,孩子也并没有像她所期望的那样大快朵颐。

最后,更加重了她的失落和担忧。

事实上,孩子是“饿”不着的,可惜生活中反倒常见到被家长养得营养过剩、上火,甚至排便不通畅的孩子。

究其原因,不是吃的选材不合适、加工方法不当,就是吃的太多、太频繁,结果给给撑着了。

不仅如此,具体到每餐的花样,其实最好不要准备太多。

如果每顿饭都给孩子准备七八种食物,其实会让孩子面临不知该如何选择的困境。

而且,就算孩子每样都吃了,也不容易让孩子去熟练每种食物的口味和口感。

如果家长问孩子:

“宝贝,今天中午你想吃什么?

”那么,他的选择肯定是他最熟悉的食物。

但是,这样做很可能让孩子损失了尝试新的食物的机会。

相反,如果是每次都明确地提出两三样食物让孩子选择,一来让选择变得简单,再则也有利于孩子好好品味他选中的食物。

除了不挑食、不偏食,按时就餐也很重要。

很多孩子服从意识差、任性,其实都是因为喂养环节出了问题。

一家人围着孩子、追着孩子喂饭,甚至拿“吃一口饭就买一件玩具”作为条件。

这样下来,自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成功地要挟家长,为所欲为。

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就很容易变得任性,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

生存是人的本能,吃饭喝水本是很正常、自然的事情。

除了疾病的原因之外,孩子最知道自己到底饿不饿,也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吃什么。

儿子一岁以后,我们就有意识地让他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只不过他比我们大人多两餐和中间吃些水果。

岳父在我们家时,会很宠爱儿子,常常是刚起床就要给他拿吃的,有时候甚至在穿衣服之前先给他拿包牛奶。

事实上,早上由于身体还没活动开,根本没有胃口。

如果是过早吃了东西,那么一整天都会胃口不好。

所以,我们一直很注意让儿子多运动,自己“掌握自己的肚子”,如果他饿了,自然会说出来,再长大一点就知道自己找吃的或者“点菜”让我们给他做了。

有一次,儿子把没吃完的饼干放在盒子里了,下次再吃的时候又要拿新的。

妻子把他上次吃剩下的递给他,并且收走了饼干盒,对他说:

“你一次能吃多少饼干都可以。

吃不完一块,剩下了也没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