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过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6832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过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过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过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过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过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过热.docx

《中国经济过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过热.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过热.docx

中国经济过热

滨江学院

《当前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设计

题目近年来中国经济过热的初步分析

院系计算机系

年级班级10软件2班

学生姓名莫法庭

学号20102344060

任课教师周泽旺

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消费物价指数逐步回升,局部地区和个别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投资热。

究竟如何认识这一经济形势,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

人们不能避免地对当前经济增长状况产生担忧,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过热了,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趋势,需要降温。

经济过热现象以及如何避免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

这需要我们应用国际贸易、投资、政府宏观调控及其他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

因此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做了较大量的查询,探讨工作及定性,定量分析。

1.1选题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 年18 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 的高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

但是近年来经济的增长过热现象让人们担忧.我国目前正向着经济增长的理想状态努力,而经济增长的理想状态是在不突破环境容量并使环境损坏得到修复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供给与合理需求的平衡。

要达到此理想状态需要把握投资的合理性、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1.2经济“冷热”的基本定义

经济增长在宏观上是满足需要利用资源生产供给的过程。

人们发展经济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如果无视需要的满足,经济行为就变成了为增长而增长、为生产而生产。

同时,人们需要的满足又是以一定的资源利用为约束条件的,需要的满足永远不能超出资源利用条件的限制。

对经济增长“冷热”的定义,在本源问题上,核心是需要与生产之间出现的不平衡矛盾。

作静态分析,如果生产能力闲置或放空,正当的需要却没有满足,经济增长速度比较低,就是“冷”;如果缺少必要的需要,或者生产与需要脱节,却出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即是“热”。

  作动态分析,即引入时间因素,考虑到经济的可持续性,“冷热”的判断相对比较复杂。

需要本身的非理性、非科学性,导致经济增长过快,且增长并没有增加事实上的合理需要;在没有足够的需要支撑下,投资太猛,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眼前的生产和增长造成了资源的供应产生非连续性,或者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等等。

这些都是经济“过热”。

反之,则是经济“过冷”。

  根据上面的分析,判断经济“冷热”不是简单看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是看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需求)与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供给)之间是否处于平衡的状态,当然还要考虑需求的合理性与供给的可持续性。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和依据。

不能以为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就是过热,低于9%就不过热,甚至以为是偏冷或过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速度概念。

假如有足够的合理需求支撑,资源利用也有较大的空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也许属于正常。

反过来,需求不合理,增长超出了资源的供应能力,给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恐怕9%也是过热。

2.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2.1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情况

2003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来,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能源、原材料供应和交通运输进一步紧张,消费物价水平较大幅度回升。

进入2004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

据有关机构初步测算,2004年第一季度GDP为2.71万亿元,同比增长9.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速度为20.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为19.1%,狭义货币M1增长率为20.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9亿元,增长43.0%。

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47.8%、53.2%和52.3%。

生产资料销售在连续两年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2004年第一季度上涨23.8%。

300种监测的生产资料中,热销的增加到112个,而滞销的减少为1个。

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升14.8%,其中,钢材固定资产投资在2003年增长速度接近100%的基础上,2004年第一季度增长107%,钢材价格上涨了42.3%。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4%。

工业品出厂价同比上涨3.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5%。

从短期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过热。

为了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和未来趋势,需要从长期趋势比较的角度来观察。

目前来看,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几个主要指标基本处于1990年—200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的一定区间内。

2004年第一季度,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

增长率也低于平均水平。

贷款增长虽然略高于平均水平,但需要考虑近年来股市低迷、债券市场有限、直接融资比例下降的背景。

消费物价指数CPI虽然同比上升比较快,但与1990年—2002年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是比较温和,属中位的。

GDP增长率虽然略高于1990年—2002年的平均水平,但如果考虑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机制方面发生的变化,有潜在经济增长的基本背景,增长了一些也是合情合理的。

观察1990年—2002年GDP增长率的变化规律,大致上可划分为低中高三种情形,分别对应的GDP增长率区间为6—8%、9—11%和12—14%。

1992年—1994年受经济过热的驱动,基本上是在高位增长区间运行。

1995年—1997年实施经济软着陆以来,基本上在中位增长区间运行。

1998年—2002年受前期紧缩惯性和东亚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基本上是在低位增长区间运行。

 

2.2产生经济过热现象的原因

2.2.1投资过热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过热,无一不是国企投资过热的结果。

因为在那样的制度环境下,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所有权合一,国有银行希望通过信贷扩张来完成任务而不承担风险,自然会把更多的钱贷给国企(如果加上政府劝导及干预,国有银行更会顺水推舟);由于都属国有,国企不仅敢借(因为借了可能不还),银行也愿借(因为有问题由国家来承担)。

国企从国有银行借钱,考虑的不是资金成本而是资金的易获得性。

在这种情况下,国企肆无忌惮贷款成为常态,而国企贷款增长必会促使一波又一波的投资过热。

只要是有利可图的行业,处处都能看到国企或国有控股公司的身影,国企不仅成为许多垄断性行业也成为不少竞争性行业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

比如,房地产业应该是一个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但各个地方最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国企。

国企在各行各业中占有重大的比重,还表现在新的制度条件下,通过政府权力来控制资源、垄断资源;表现在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如研究表明国有控股越高的上市公司业绩就越差,法人股比例越高的公司业绩越好;还有研究表明国企对于效率有明显的负作用),表现为国企粗放型及掠夺性地使用资源,在短期内突出业绩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总之,目前国内经济过热、投资增长过快及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既有政府的土地政策、信贷政策、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标准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过高之原因。

如果不降低过高的国企比重,不仅会出现一波又一波投资过热,而且会成为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特别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明显快于GDP的增长,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反映。

2003年至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1%、9.5%和9.9%,今年上半年增长10.9%。

但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6.7%、25.8%、25.7%和29.8%。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几乎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

由此,人们很容易提出这样的问题:

第一,是不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接近GDP增长速度的3倍,才能支撑GDP现有的增长速度?

第二,是不是说明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相当低?

第三,如此高的投资增长速度,其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有长期保证,会不会难以为继?

一旦投资缺少资金保证,经济增长幅度是不是要明显下落?

实际上,这已经说明了经济增长出现了过热现象。

2.2.2中国外贸不平衡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4221.2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外贸顺差1019亿美元,超过日本外贸顺差801亿美元。

但是,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仅占日本对外投资的10%;中国是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直接投资不到引进外资的10%。

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如果把这部分扣除,那么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实际上明显低于日本外贸顺差。

中国外贸不平衡和国际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势迅猛使得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压力增大。

截至2006年5月底,外贸顺差达到468亿美元,同比扩大169亿美元。

其中4、5月两个月达235亿美元,超过前三个月的顺差。

贾银松说,按这种趋势发展,全年外贸顺差将远超去年。

5月末,国家外汇储备增加至9250亿美元,其中5月当月增加300亿美元。

此外,在国际市场石油、有色金属和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和国内需求旺盛的拉动下,5月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2.9%,是近年来最大月涨幅。

钢材价格全线上扬,环比上涨3.7%;有色金属上涨17.4%,石油及制品价格上涨3.7%。

同时涨价正向部分下游产品传导。

这些无疑推动了经济过热.

2.2.3政府宏观调控的缺陷

其一,由于信息不充分、不确定性难以把握和决策能力有限等原因,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不可高估,消极作用在所难免,因此,政策居高临下、一抓就灵是不可能的。

其二,既然是市场经济,就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且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是平等的,各种均衡的达成,就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

而且,从动态的过程看,政策如何获得公众的信任,是政策发挥效应的关键,所以,政府行为的信誉至关重要。

其三,毋庸讳言,和其他政府行为一样,宏观经济政策本身是有缺陷、有时滞的,因此,即使不得已要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也要充分估计其缺陷,并考虑到时滞因素,做到该慎行时就慎行,该果断时就果断。

2.3经济过热带来的危害

2.3.1金融机构的退场

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退出这一点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在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时候,加快经济发展是人心所向,而资金供应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都在寻找资金,于是成立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成了必然的选择。

各地区、各部门要求设立金融机构的呼声很高,监管部门压力很大,在各级政府直接干预和金融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双重压力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

而当时金融监管刚刚起步,监管法规不健全,监管权力不到位,监管目标与监管手段不匹配,只批准入、忽视监管的现象较为严重。

结果是,一方面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监管跟不上,为以后出现风险埋下伏笔。

接下来就出现投资过热、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市场秩序混乱等情况,国家几番宏观调控,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规范证券市场,才逐步使宏观经济向好,市场秩序稳定,经济泡沫减少。

然而这时,经济增长过热带来的后果已经不可避免,随着过度投资被抑制、经济泡沫被挤出、金融监管力度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大量出现,多年积累的金融风险开始暴露,一些违法经营、严重资不抵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出现,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就成了无法回避的现实,国家为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支付了大量资金。

这是经济转轨的产物,是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包袱。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过快与消费、投资等方面相互影响,与个人国家的利益紧紧相连。

2.3.2经济结构恶化

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过热的表面现象之下,是结构问题的恶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国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结构的恶化。

中国经济增长得很快,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却远远低于经济的增长,一些农民的收入甚至还有所下降。

其次,是消费与投资之间结构的恶化。

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了30%,而消费,如果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来表示消费情况的话,我们的消费才增长8%左右。

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第三,产业结构的恶化,最严重的产业结构恶化出现在第二、三产业之间。

从1993年开始的经济软着陆,中国做得很成功的一点就是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互相收敛,到了1996、1997年整体经济情况比较乐观。

但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不得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而这种政策的实施就又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拉开了。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是10%左右,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只有5%。

2.3.3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升过快

2003年至2005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增长10.1%、15.2%和9.5%,平均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2.7个百分点;主要原材料消费基本上都明显高于GDP的增长。

据有关报道,中国在2005年全球工业原材料用量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令人瞠目,中国的大宗商品Delta值(即工业原材料消耗增长相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增长)分别为:

铝50%、铁矿石84%、钢材108%、水泥115%、锌120%、铜307%。

以至于文章作者提出“这些趋势会持续下去吗”。

能源原材料消费量的增加,还影响到能源原材料的市场供求关系,引起供应紧张,价格上扬。

2003至2005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4.8%、11.4%和8.3%。

一些对进口依赖较大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更快,比如占国内消费量50%以上的铁矿石,2005年进口价格上升71%左右,占国内消费40%左右的原油价格更是一路攀升,已从2003年20多美元一桶上升到现在的70多美元一桶,几乎翻了两番。

设想一下,按照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如何能保证能源原材料供应不发生困难,如何能保证承受住能源原材料供应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

2.3.4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表现。

2003年至2005年,我国耕地连续减少253.7万公顷、80万公顷和36.2万公顷,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

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2005年,在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城市中,357个城市出现酸雨,占51.3%,其中有些城市“逢雨必酸”。

200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413万吨和2549万吨,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还有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土地、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增加。

生态环境的破坏或环境污染的影响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有相关部门做过研究,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分析结果是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世界银行提出的比例是13%。

最近也有说在10%左右。

如果真是如此,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岂不是在很大程度上打了折扣而被抵消?

加之近年时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我们有理由疑问,这样的增长是否偏离了发展的方向,迷失了发展的目的。

这样的增长恐怕想说不热都很难。

3.抑制经济过热的对策建议

3.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何为适度?

主要是看投资资金的来源有没有保证,投资的连续性如何,以及投资形成的产能是否过剩、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会否产生严重积压。

不妨看看政府新的投资体制的原则:

第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一个有竞争的投资主体机制,尤其是现有行业的国有独资企业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制度转型来实现产权多元化,从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二,要拓宽融资渠道,不仅仅是间接融资。

目前,间接融资在金融资源配置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约占2/3左右,主要是银行贷款,但是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的数额较小,今后融资体制的改革主要是融资渠道多元化;第三,是投融资的参数市场化。

比如说利率市场化,今后要逐步通过各方面的条件来实现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指导下,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决定利率的高低,根据经济周期变化情况来决定它的利率选择,根据产业的变化情况来决定它的利率的结构。

利率市场化是今后投融资体制改革表现为投融资参数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实际上也是资本价格机制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第四,公共投资机制的改革,引入非政府投资主体,参与到公共物品的建设中,使公共物品的投资主体增加,从而使公共物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形成新的市场竞争。

3.2以需求为导向确定增长速度

在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由于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的政绩冲动,往往以供给能力安排增长指标,并未与需求形成有效的衔接,极易产生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

当然,出现经济“过热”现象有一定的必然性。

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增长速度,同时考虑到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即增长的可持续性,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经济增长出现“过热”现象。

 

3.3充分考虑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即使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是重要约束。

确定适度的经济增长,既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又要认真考虑自身获取资源的能力。

假如过高的增长速度引起对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使得资源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获得资源的难度增加、资源价格上升太快,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在所难免。

3.4防止环境污染

环境生态是经济赖以长期增长的基础。

经济发展必须认真对环境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掌握环境生态容量对经济增长的承受能力,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后果。

适度经济增长的底线应该是保证对环境生态不构成大的危害,同时增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的水平。

重视经济增长对现代人及后代人环境生态的影响,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经济发展方向。

3.5控制盲目建设

200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提高、财政收入增长、涉外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都是同步的,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周期中的上升期。

市场经济中重复建设不可避免,不可取的是盲目建设。

以来,汽车业、钢铁业投资增长较快,这与钢材涨价、汽车销售形势看好有关,是市场的一种需要。

但像有些地方,恢复技术含量低、污染大的小钢铁厂,就属于盲目建设。

从以上重要的建议中可以看出,解决经济过热现象,应该本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出发,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体系及秩序、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逐步调整,从而规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步调,控制过热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发展。

3.6强化宏观调控的责任

对我国来说,如果能把政府的手和市场的手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但目前我们能够运用市场之手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只能不断努力强化了。

关注经济增长是否“过热”,属于宏观的经济问题。

出现经济“过热”,往往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生产安全事故增多,后果相当严重。

治理经济“过热”,保持经济增长“冷热”适度,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该积极地负起责任,必须明确调控的对象,采取适当的调控方式,增强调控的效果,实现调控的目标。

这方面,要高度重视调控主体与调控对象之间的利益博弈,充分考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现的结果,确保调控对象与调控主体在调控目标上的一致性。

责任明确了,调控到位了,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冷热”适度的理想状态。

具体的说,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应该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即通过它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如果真是总量适当,宏观经济稳定,只是某些“局部过热”,政府就不应当进行干预。

因为在总量平衡的条件下,微观经济结构,即经济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配置问题应当由市场去处理。

由政府去解决哪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哪个部门应该发展到多大这类微观经济问题,意味着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微观干预。

过去用定点生产、项目审批等办法控制汽车、乙烯等“局部过热”的经验表明,这种办法不仅是无效的,有时还会产生有效率的项目被卡位、无效率的项目却照常上马的相反结果。

“政府管宏观,市场管微观的配置结构”才是市场经济的常规。

当然,在当前市场制度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还不能不对某些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但是,我们决不能把这种干预看作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把这种做法扩大开来和长期延续下去;而应当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推进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上,一方面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尽量延长当前的经济扩张期,同时加快改革,完善市场制度,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切实的改善,并在经济的整体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的高速度发展。

总之,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快改革、完善制度和提高效率。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包括: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国资委的领导下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加快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政治改革。

在以上改革中,与我们讨论的问题最有直接关联的是两项:

第一,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

目前投资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而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资本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党政领导机关的影响,而不是由市场机制进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改制、股份制银行的股权优化和公司治理的完善、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县域金融体系的重建、利率市场化以及债券、股票等证券市场在规范基础上的发展等等,都需要加紧进行。

第二,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目前出现投资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政领导机关的职能错位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很难消除投资过热的根源。

政府要求切实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指明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显然,这是一项关系重大的改革。

然而,由于它涉及党政干部考核任免标准、各级财政收支体制等多方面制度,而且关系有关机关及人员的权力和利益,又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改革。

只有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才能保证它的实现,进一步解决我国的经济难题。

 

参考文献

[1]杨万东.中国经济过热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2):

71-75.

[2]刘富钊.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的宏观分析[J].思考与运用,2004.

[3]郑新立.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N].中国经济时报,2006.

[4]陈浪南,陈景煌,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2002(6).

[5]樊钢.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过热[N].经济日报,2006.

[6]吴敬琏.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增长方式[N].中国青年报,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