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645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docx

诗歌鉴赏人物描述

一颦一笑总关情——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田军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能;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解读考题】

2004-2007诗歌鉴赏考点一览

年份

考查角度

题型

省份

2004

形象

主观

广东、湖北、浙江

2005

形象

主观

全国卷I全国卷II、重庆、江西、浙江

2006

形象

主观

全国卷I、浙江、     广东、湖北、山东

2007

形象

主观

全国卷I、宁夏、辽宁、上海、安徽、浙江、广东等

【学习要点】

一、概念解析

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

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

高考中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咱们必需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情感,深刻地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鉴赏指导

【题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如何的形象?

变式提问:

请分析抒情主人公那时的心情?

答案组成:

(1)什么形象;——身份

(2)形象的大体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

(3)形象的意义。

——情感

简答题答案也应有以下三部份组成: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

2.形象(意境)的大体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常常利用方式:

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整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份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方式点拨:

一、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肯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二、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述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4、人物描述的方式:

肖像描述

行动描述表现人物

正面描述语言描述性格,使形

心理描述象血肉饱满

塑造人物形象细节描述

的方式

自然环境

环境烘

侧面描述社会环境

他人

五、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①不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高兴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大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万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非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穷,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旁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旁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穷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义,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⑨孤寂、落寞(难过),愁苦幽怨的形象。

如王昌龄的《闺怨》。

⑩踊跃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

如苏轼的《定风波》。

⑾爱民惜才的形象。

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典型例题】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昔时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能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切理解诗歌,挖掘内涵,归纳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解析】: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昔时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离开了前线;“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参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仇敌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

诗歌描述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身份)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此刻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性格—具体分析))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意义)

2。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导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

诗中的陆鸿渐是如何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解析】:

从环境描述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当中才能见到。

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衬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务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述,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衬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义)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腹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2006年包头市统考题)

【答案】:

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身份)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分外清高孤傲,乃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老渔翁孤寂无援而又卓然独立的形象(形象特征),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神面貌(形象意义)。

【高考回眸】

一、[07年江苏模拟卷]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永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露白,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玉阶怨:

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

从所存歌辞看,主如果写"宫怨"的。

(1)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如何的形象?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分)

[答案1]

清冷的房间里,萤虫飞来又飞归去休息了,有人几乎一整夜都在缝制衣服.“思君此何极”道出了心里的感受。

——分析:

整个文段都没有说如何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

[答案2]

我放下珠帘,凝神四顾,萤火虫飞来却又飞归去休息了,而我却没有丝毫睡意,我只能借着缝制衣服来消磨我的光阴.在这样月色明朗的夜晚,我思念我心中的爱人已经到了极点——分析:

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

[答案3]

诗人谢眺目击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或人物的描述,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

他的诗情耐人咀嚼,遣辞自然、音调和谐.——分析:

这是对谢眺的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不合要求.

[参考答案]

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萤虫飞回休息,(身份)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光阴,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性格—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心里的苦闷.(意义)

二、(2005年全国)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答案】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

(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心里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表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要点三)

【小试牛刀】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为咱们刻画了什么形象?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

(总说)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

(具体说明)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

(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

成天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

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

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名空虚无着、孤单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

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表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孤单。

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3、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顾,却把青梅嗅。

【答案】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情感丰硕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第一句是动作描述,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韵;第三句写少女害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顾”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害羞、好奇、爱恋等)。

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4、简析下面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垂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

①萦波:

在水波上旋转浮动。

②飐风:

在水中摇摆。

③搔头:

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答案】

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酷爱劳动,辛勤劳作。

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