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默默地凝视着书桌上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
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家族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
你能么?
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
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
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
你能么?
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的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
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
为了在万物肃杀时你的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的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
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
如果人们告诉你:
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
你能么?
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
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卉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
好花须得绿叶扶,这样的格言与你毫不相干。
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竟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
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l
假如你问我:
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
我要这样回答你:
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
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
你呢?
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
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
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了。
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
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
17.读完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3分)
18.作者在文中所赞美的腊梅,具备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6分)
19.作者所阐述的腊梅开花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0.文章倒数第二段写道,“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
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
”假如你就是作者的朋友,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并说明理由。
(4分)
21.文章的最后写道,“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参考答案
17.答案:
借梅花吟咏人生,启迪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7dD
18.答案要点:
①坚忍顽强②奉献牺牲③忍受寂寞!
#
19.答案:
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ag^
20.答案举例:
①想,只有像腊梅那样,经过风雨和严寒的磨砺与锻炼,人生才会完美。
②不想,因为做腊梅太辛苦、太寂寞,有时不被人们所理解。
-A%
21.答案提示:
作者高度赞美了腊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论人们是否留恋,都一如既往,展示自己的“风韵和清香”,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作者在写腊梅的同时,也在写我们的人生。
六、访兰。
(15分)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
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
“访兰去吧!
”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
问道:
“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
我说:
“这里的好!
”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
“是的。
”
“这是为什么?
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
“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
“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
父亲的话是对的。
但我却不禁惋惜了:
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
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
“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
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
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6、本文以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
(3分)
17、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
(2分)
18、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空谷幽兰”的特点是□□,“盆景家兰”的特点是□□。
(2分)
19、“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二段所描写的意境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的意境相似,请你写出这首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兰草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树无论生于活野,还是长在山岩都不失坚强本色,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悟。
(限40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⒗兰草(写“访兰”也正确,2分)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兰草及人、由物(兰草)及理等相同意思均可,1分)
⒘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只划后一分句也可,1分)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1分)
⒙纯朴(淳朴、清纯、淳厚、高雅,1分)媚俗(俗气、低俗、庸俗等,1分)QMe(al
⒚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做人要不失真性,不媚俗。
(意思相同,表述不同也给分,3分)
⒛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每句0.5分,共2分)
21.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等均可(3分)[
七、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可我懂得没有权利逃避,上苍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我责任。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
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每天,我怀着希望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来出生的婴儿。
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花朵。
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
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花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
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
可那是怎样的痴心妄想!
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
有什么用呢?
再重新开始吧。
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
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自己检点!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
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
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苦又酸的快乐。
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在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我有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
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
我已感动过、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
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
不,我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里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
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安心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14.文章把生命比作四季,并以之为序写出了“我”奋斗的一生。
请模仿下面对春天的概括,再各用一句话对另外三季加以简要概括(答案不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
(3分)
春天怀着希望艰难开拓
夏天'
秋天
冬天
15.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4分)
(1)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2)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16.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本文作者对材料中的人物会持什么态度,请说明理由。
(3分)
中华第一蛙——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高,但人工养殖石蛙无一成功的先例。
有位捉石蛙的山民偏偏不信这个“邪”,他经过多年的尝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花费了他十几年的积蓄,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终于养活了几十只石蛙。
许多人都认为他活得太累、太不值得了,简直是个傻子。
17.透过文中的比喻,说说现实中的“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人生?
(3分)
18.作者在文中说“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
参考答案
14.夏日:
历尽艰辛经受磨练;秋天:
酸苦交加收获人生;冬日:
冷静反思检点自我。
(3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5.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不可能有谁来帮你走完,不管着条路多么艰难,都要靠自己去开拓。
(2)想通过脱离实际的幻想去谋求事业的成功是完全不可能的。
(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
16.作者对材料中的人物持肯定(赞成、赞赏、赞同)的态度。
因为作者认为“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3分。
态度1分,理由2分,意思对即可。
)
17.不设统一答案。
要点:
充满艰辛,付出巨大,收获不多,充实无悔。
(3分,每点1分,得满3分为止。
意思对即可。
18.开放题。
(3分。
视内容是否深刻、语言是否通顺以3、2、1给分。
)
八、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
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
“怎么是长亭外?
怎么不是长城外呢?
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
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
“好可惜!
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
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
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
”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
这不就是燕子吗?
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
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
燕子啊!
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
宝贝,快看!
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
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
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
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
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台湾,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
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4分)
①
②
2、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什么?
(2分)
4、文中划线的一段文字连用了四个问句,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
5、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
(2分)
6、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2分)
答案:
1.[答案]①“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
②“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本题4分,每个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第一件事与第二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
(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乡,可惜自己感动了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
(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表现了作者突然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5.[答案]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