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190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docx

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资料汇编

目录

目录II

第一章总论2

第二章基本情况7

1规划区自然、社会经济、移民等情况7

1.1自然条件7

1.2行政划分8

1.3社会经济概况9

1.4移民情况10

1.5海晏县渔业现状13

2向家坝库区概况14

3海晏县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14

3.1增加移民就业和促进移民增收的需要14

3.2保护水域环境的需要15

3.3产业发展的需要16

第三章海晏县发展生态渔业的基本条件17

1鱼类资源17

2养殖容量17

3经济技术条件18

4市场潜力分析19

4.1水产品市场分析19

4.3休闲渔业市场分析20

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3

1指导思想23

2规划原则23

2.1坚持渔业发展以保护水质为前提23

2.2坚持渔业发展与移民安置相结合24

2.3坚持发展现代渔业产业群24

2.4坚持渔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25

2.5积极开展渔业技术创新25

2.6努力培育现代新型渔民26

2.8全面规划,分阶段实施26

2.9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26

2.10科技领先,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7

2.11坚持科学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27

第五章规划目标、范围28

1规划目标28

1.1总体目标28

1.2具体目标28

2规划范围29

第六章规划编制依据30

1规划工作直接依据30

2政策、法规依据30

3工程建设依据31

第七章规划内容33

1总体思路33

2总体布局33

3海晏县生态渔业规划34

3.1增殖发展规划35

3.2养殖发展规划36

4库区渔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规划40

4.1冷水性鱼类养殖示范基地40

4.2流水养殖示范基地41

4.3苗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42

4.4技术培训体系建设规划42

4.5科研与推广规划43

4.6渔港建设规划43

4.7水产加工体系规划44

5库区渔政管理(执法)体系建设规划45

6休闲渔业发展规划45

6.1规划目标46

6.2规划布局46

6.3重点建设项目46

第八章投资估算47

1投资估算47

1.1估算原则47

1.2估算内容和标准47

2渔业发展规划投资估算47

2.1人工增殖放流规划47

2.2重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48

2.3支撑体系建设规划投资项目48

3生态渔业发展规划投资表52

4资金来源52

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4

1政策规章保障54

1.1实行生态渔业与移民就业相结合的政策54

1.2尽快制定水面使用、管理政策54

1.3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投资机制54

2技术保障55

3组织和管理保障56

3.1组织领导56

3.2项目管理57

3.3资金管理58

第十章运行与管理59

第十一章效益与风险分析60

1.经济效益60

1.1总体经济效益60

1.2移民养殖户经济效益分析60

2社会效益61

3生态效益62

4风险分析63

4.1市场风险63

4.2自然风险63

4.3技术风险63

4.4决策风险63

4.5生态风险64

第十二章环境评价65

1生态渔业发展有利于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65

2生态渔业发展对库区水质利大于弊65

2.1增殖放流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65

2.2网箱养殖对库区水质影响67

3生态渔业发展可以减少库区漂浮物67

4总体评价67

第十三章附图69

1海晏县地图69

2海晏县与向家坝水电站位置关系图70

3海晏县淹没区分布图71

4海晏县渔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位置图72

5海晏县网箱养殖网箱投放位置图73

第一章总论

金沙江是长江正源的一部分,习惯上把青海省玉树县境的直门达至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江段称作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流域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五省区的五十多个县市,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金沙江河谷从直门达到邓柯,基本上是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蜿蜒,从邓柯到石鼓则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两岸岭谷高差在1500米以上,在石鼓附近的虎跳峡处高达3000多米,河床具有深、窄、曲、陡的特色。

石鼓以下,虽然仍保持着高山深谷型河道的特点,但岭谷高差已降到1000米左右。

从新市镇到宜宾,河道进入川南丘陵区,水流才显得比较平缓,江面亦较开阔。

流域内的气候。

具有高山河谷的特色,年平均降雨量500~1300毫米,水域中饵料生物充裕,鱼类资源丰富,同时具备发展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渔业生产的条件。

关于金沙江水系的鱼类记载,最早可见于沿江县府的地方志中。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外学者如王以康、方炳文、张春霖、Nichol、张孝威等人相继报道过金沙江水系的一些鱼类。

曹文宣记载了上游地区的鱼类14种,刘成汉报道了金沙江水系鱼类72种,施白南等认为该水系的鱼类种数只有67种。

为了摸清金沙江渔业自然资源的家底,寻求鱼类资源保护、增殖的途径和制订渔业发展规划,1983年4月到1984年底,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资源室用了近两年的时间首次完成了对该水系较全面的渔业资源调查工作,获得鱼类标本800多号,经鉴定、整理后发现鱼类161种,隶属7目19科89属。

其中鲤科54属90种,约占种数的56%;鳅科9属20种,约占总种数的12.4%;鳝科有4属13种,占总种数的8%左右。

金沙江水系的鱼类种类和鱼产量,就长江上游各大支流来比,仅次于嘉陵江而位居第二。

金沙江在石鼓以上、雅砻江在沪宁以上的干、支流、栖居的几乎都是中亚高原山区的裂腹鱼类和条鳅类,区系组成十分简单,但鱼类群体的蕴藏量却非常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川裂腹鱼、软刺裸裂尻鱼、长丝裂腹鱼、短须裂腹鱼、裸腹重唇鱼、厚唇重唇鱼和石爬鮡等7种,它们约占上述江段渔获物重量的97%和尾数的93%。

条鳅鱼类的种群数量极大,但因个体太小其资源一直未加利用。

石鼓、消宁以下的干、支流,则以平原型鱼类为主,支流的中上游也盛产几种裂腹鱼,因此下江的鱼类种类繁多、区系成份复杂,主要经济鱼类有圆口铜鱼、鲤、墨头鱼、齐口裂腹鱼、昆明裂腹鱼、细鳞裂腹鱼、泉水鱼、吻鮈类、铜鱼、草鱼、长吻鮠、白甲鱼、中华倒刺鲃等近30种,尤以圆口铜鱼、鲤、草鱼、裂腹鱼、墨头鱼等的产量为最高。

金沙江流域渔业主要以江河天然捕捞业为主,水产养殖业不发达.目前在从事捕鱼的人除小部分是外来渔民外,较多的还是沿江居民或机关、农场、部队的工作人员,多是零星生产、自捕自食或就地销售。

金沙江向家坝江段内有鱼类11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鱼类2种,为白鲟和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种,为胭脂鱼和大鲵,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5种;主要经济鱼类20多种,其中主要的经济鱼类有铜鱼、圆口铜鱼、岩原鲤、大口鮎、长吻鮠等,总产量在渔获量中约占4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鱼类资源日趋减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为主要经济鱼类的达氏鲟、白鲟等已成为濒危物种,中华鲟在云南省已经绝迹。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水电基地下游4级开发中的最末一个梯级电站,上距溪洛渡水电站坝址157公里,下距水富县城区1.5公里、宜宾市区33公里。

坝址位于云南省水富县(右岸)和四川省宜宾县(左岸)的金沙江下游河段上,左右岸分别安装4台80万千瓦机组,装机规模仅次于三峡、溪洛渡水电站,为目前中国第三大水电站。

向家坝电站装机容量640万kW,向家坝加上1386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其总发电量约大于三峡水电站。

向家坝水电站汛期预留防洪库容9.03亿立方米,具有控制洪水比重大,距离防洪对象近的特点。

目前川江沿岸的宜宾、泸州、重庆等城市的防洪标准仅达到5年至20年一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50年至100年一遇的标准。

因此,兴建向家坝水电站并与溪洛渡水电站联合应用是解决川江防洪问题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配合其他措施,可使宜宾、泸州、重庆等城市的防洪能力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配合三峡水库进一步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分洪损失。

金沙江属山区型河流,因河道狭窄,滩多流急,给航运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困难。

目前,金沙江营运通航河段仅宜宾至新市镇105公里航道为五级航道。

向家坝通航建筑物按四级航道标准设计,可通行2×500吨级船队,水库形成后,将淹没需要整治的84处碍航滩险,库区将成为行船安全的深水航区,航运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同时与溪洛渡水库联合调度运行,可改善下游枯水期的航运条件。

紧靠向家坝坝址下游的长江两岸均系丘陵农业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但缺乏大型骨干水利设施,田高水低,旱灾频繁发生,水源成为此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向家坝水库建成后,可引水灌溉下游14个县市的农田约370万亩,并可解决灌渠沿线部分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对于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向家坝水库淹没区域涉及四川、云南2个省,宜宾市、凉山州、昭通市3个市州,宜宾县、屏山县、雷波县、水富县、海晏县、永善县6个县。

淹没耕地3.2万亩,迁移人口约8.98万人(静态),搬迁两座县城(屏山县、海晏县)、16个集镇(其中四川省10个,即屏山县9个,雷波县1个)。

海晏老县城将在2012年5月30日蓄水淹没至老县城最高海拔道路位置,届时90%以上要搬迁至新县城,到2015年电站全面发电,蓄水将达到新建码头位置,届时所有老县城必须全部搬迁至新县城。

(向家坝正常蓄水位370米,最大蓄水位380米)

向家坝水库蓄水后,海晏县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移民的收入。

与此同时,围绕水库建设形成的二三产业趋于萎缩,就业岗位减少,对海晏县移民的收入、对库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了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水库蓄水使陆地资源转化变成水面资源,这为发展生态渔业带来了可能,也为增加移民就业创造了条件。

通过在海晏县发展增殖渔业,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可以达到提供渔业产品、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

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保证库区渔业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渔业发展规划,以保障向家坝库区渔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环境。

为有效改善向家坝库区生态、增殖渔业资源和促进海晏县渔业利用与移民就业,加强对水库影响的控制及水库效益的拓展,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实施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受海晏县农业局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了海晏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海晏县农业局,海晏县渔政站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编制了本规划。

第二章基本情况

1规划区自然、社会经济、移民等情况

1.1自然条件

昭通市海晏县位于云南省东北缘,金沙江南岸;东经103°47′至104°16′,北纬28°21′至28°40′;东连水富县,南接盐津县,西南与永善县接壤,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屏山县、雷波县为邻;全县国土面积761平方千米。

总人口16.6万人(2010年)。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海拔悬殊,板栗乡罗坪村大堡顶最高海拔2054米,会仪镇和平村三湾沟最低海拔280米。

特产金沙魔芋片、瓶芋,白蜡产量居云南省之冠。

(备注:

红色待改,绿色是已改过的。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山多坝少,坡陡谷深;西南为低中山山地。

金沙江沿岸有珍珠坝、大沙坝、凤池坝、烟囱坝、建设坝等冲积、沉积小坝,多为良田沃土。

黄龙溪,大汶溪、小汶溪、新滩溪、黄坪溪、会仪溪等溪流由南向北注入金沙江,金沙江过境流程82公里。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铁、铜、沙金、冰洲石等矿藏。

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全境植物覆盖良好,四季常绿,植物种类繁多。

竹类遍布全境,储量富足。

森林草丛中藏珍禽名兽,江河溪流里多鱼类繁衍。

海晏港为云南省第二大港,213国道过境,绥(江)水(富)公路沿金沙江南岸而过。

1.2行政划分

海晏县辖4个镇、1个乡:

中城镇、南岸镇、新滩镇、会仪镇、板栗乡。

共有3个社区、32个行政村。

中城镇面积:

245.97平方千米人口:

7.88万人邮编:

657700代码:

530626101辖3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兴汶、凤凰、金江;农业、大沙、后坝、凤池、华峰、回望、田坝、良姜、绍廷、中村、铜厂。

镇政府驻大田口。

1952年设中城镇。

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将农业区的大沙乡、农业乡,凤池区的后坝乡、凤池乡、回望乡、华峰乡改为办事处划归中城镇。

原田坝镇1950年属二区的田坝村,1969年为农业公社田坝大队,1984年为农业区田坝乡,1988年设田坝乡,1997年改镇。

2006年,撤销田坝镇,其行政区域并入中城镇,镇政府驻原田坝镇政府驻地。

南岸镇面积:

84.18平方千米人口:

1.57万人邮编:

657700代码:

530626102辖4个行政村:

南岸、团结、互助、胜利。

镇政府驻南岸。

1953年属二区南岸乡,1955年属农业公社南岸区,1962年属农业区南岸公社,1988年将农业公社的团结、互助、胜利、南岸4个乡更名为办事处组建南岸镇。

新滩镇面积:

87.1平方千米人口:

2.41万人邮编:

657703代码:

530626104辖5个行政村:

新滩、银厂、石溪、石龙、鲢鱼。

镇政府驻新滩溪。

1988年的区乡体制改革将凤池区的新滩镇、石溪乡、银厂乡及会仪区的建设乡合并为县辖新滩镇。

会仪镇面积:

100.89平方千米人口:

2.54万人邮编:

657702代码:

530626105辖4个行政村:

会仪、和平、黄坪、三渡。

镇政府驻会仪溪。

1958年为会仪区,1959年为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复改公社,1984年再改区,1988年改镇。

板栗乡面积:

227.92平方千米人口:

2.18万人邮编:

657704代码:

530626201辖8个行政村:

板栗、双河、中岭、中坝、清水、桂花、关口、罗坪。

乡政府驻板栗坪。

1950年为第三区,1958年为板栗区,1959年改公社,1962年改公社,1969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

1.3社会经济概况

2010年,海晏县生产总值(GDP)达1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75亿元,增长26.1%,其中:

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11.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518元,同比增长17.9%。

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772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1%。

其中,种植业产值13505万元,增长6.6%,林业产值4008万元,增长9.04%,畜牧业产值18280万元,增长3.21%,渔业产值674万元,增长16.61%,农业服务业产值1258万元,增长0.74%。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97.96公里,拥有载客车辆1441辆,载货车辆516辆,摩托车11490辆。

全年货运周转量1159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795万人公里。

绥水二级公路于2011年7月正式通车。

海晏县固定电话用户累计12221户。

其中:

城市电话用户6759户,乡村电话用户5462户。

移动电话用户65976户,全县移动电话普及率40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0部/百人。

年末互联网用户4182户,新增1386户。

电信业务收入4165万元。

2010年海晏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7900元,比上年增长5.6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35元,增长10.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106元,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47.18%。

农民人均纯收入2911元,增长12.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1.3元,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8.9%。

1.4移民情况

向家坝大型水电工程于2006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电站大坝高程384米,预计2012年首批机组投产,2015年全面投产,多年平均发电量307.47亿千瓦时。

大坝建成后,向家坝水电站水库将淹没海晏县1个县城,3个乡镇集镇,26个村委会,262个村民小组,28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淹没国土面积5.19万亩,占全库区的36.1%;淹没耕地1.67万亩,占全库区的53.2%;淹没各类房屋221万m2,占全库区的51.04%;全县移民搬迁人口5.4万人,其中,农村移民2.5万人。

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向家坝电站建设,正在开展1个县城、4个乡镇集镇和近6万移民大迁徒的建设,据向家坝水电站可研报告显示:

电站水库将淹没海晏县国土总面积34.6平方公里,到规划水平年2012年,移民人口达54071人,占云南岸的90%,全县总人口的1/3强,其中农业生产安置人口22486人,占云南岸的92.2%。

海晏县是向家坝库区淹没损失最大、移民任务最重的县,也是全省目前唯一因电站建设需整体搬迁县城的县。

海晏县实现和谐移民面临的主要困难:

(1)海晏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县境南高北低,呈一面坡地形,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坡多平地少,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由于受地理条件制约,全县平整肥沃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都主要集中在海拔381米下的区域(即淹没区)。

现已规划的移民安置区位于海拔400米—800米之间,需要安置2.5万农村移民。

该安置区山高坡陡,土壤肥力差,土地利用率低,部分荒山难以利用,且目前还生活着8万多农村人口和0.91万绝对贫困人口,自然环境现已处于负荷过重的状态。

随着向家坝水电站二期围堰截流日益临近和2012年大坝建成后大部分农村移民将转移至该区域。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

(2)移民存在故土难离思想

由于历史和资源环境的原因,库区移民原有居住条件生活水平相对较好,绝大多数移民都有强烈的乡土情结和集体感,不愿轻易离开自己多年辛苦经营的家园、失去自己长期辛勤劳作的土地。

同时,安置区原住地居民对已经拥有的土地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占有心理,不愿调出自己的优质土地,土地调配必然存在一定困难。

移民安置到位后新旧居民之间的关系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之土地容量和资源本来就有限,这必然会给海晏移民后靠安置造成一定的困难。

(3)移民存在依赖心理

经移民政策宣传和调查,尽管绝大多数移民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愿意做出牺牲,但也有不少移民认为自己为电站建设作出贡献,政府和三峡集团公司应该在经济上给予尽可能多的补偿,在政策上给予最大的优惠。

从而对国家和业主,尤其会对地方政府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

例如:

迁建要等政府安排,生产要等政府指示,生活要靠政府救济。

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搬迁安置工作的顺利推进,也不利于移民重新安排生产生活,更不利于移民安置后的长远发展。

(4)县级财政困难,移民再就业难度大

海晏县属云南省73个国家级重点扶持县之一,县域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且财政困难。

城镇下岗人员多,就业率低。

农业人口受教育的年限短,文化素质低,无技术特长。

这直接影响了移民今后的就业途径,加大了库区移民的安置难度。

(5)安置区生态环境压力大

多年来,海晏县通过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政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5.5%。

但是,随着381米以下区域的人口上移,首先是安置区的人口将不断增加,土地承载力有限,人土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其次,移民安置后为了生存极易毁林开荒,破坏生态环境,增加水土流失。

第三,为了增加土地产出而大量使用化肥,农业污染也会加剧。

第四,381米以下区域的造纸水泥等工业企业上移和招商引资项目大量进驻后,机械制造化工、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必将成为乡镇和县级支柱产业,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将会明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压力将会随之增加。

1.5海晏县渔业现状

1.5.1海晏县渔业概况

2010年全县拥有水产养殖面积2883亩,全县渔业总产量674吨,总产值1011万元。

其中:

养殖产量627吨,捕捞产量47吨。

池坝塘面积1460亩,产量459.2吨,单产314.5公斤;水库养殖328亩,产量4.2吨,单产12.8公斤;河沟面积1095亩,产量60吨,单产54.7公斤;稻田养鱼完成面积1200亩,总产51.6吨,单产43公斤;网箱养鱼面积560平方米,总产52吨,单产92.8公斤。

1.5.2捕捞渔业概况

2010年,全县从事捕捞的渔民共有51户,经检验登记的有53艘渔船。

51户全部属于非连家船,渔业捕捞人口231人。

天然捕捞产量为47吨。

全县共计发放渔船油价补助资金49.99万元,受益渔船共计53艘。

1.5.3养殖渔业概况

2010年,全县推广池塘精养高产技术面积610亩,平均亩产468.8公斤,总产286吨;推广稻田养鱼面积1200亩,平均亩产43公斤,总产51.6吨;水库养殖328亩,产量4.2吨,单产12.8公斤。

全县共有7户网箱养殖户,养殖面积560平方米,主要放养品种为江团、鲶鱼、鲤鱼、黄辣丁等吃食性鱼类。

2010年上市商品鱼52吨,销售收入260万元,利润87万元。

同时部分网箱养殖户结合餐饮、娱乐、茶座等一条龙服务,不断向纵深发展,提高了网箱养殖的附加值,逐步走向多元化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

2向家坝库区概况

向家坝水电站水库属河道型水库,回水长156公里,水库淹没涉及川、滇两省6市(县),据2001年调查,淹没地3.59万亩,淹没影响人口8.92万人,目前,已初步完成移民安置规划和两县16个镇的迁建规划。

  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总工期为9年,筹建期为2年,于2006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

工程开工建设后的第7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按2001年底价格水平,向家坝水电站工程静态投资为289.88亿元(其中:

水库淹没处理补偿静态投资73.93亿元)。

  

3海晏县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

3.1增加移民就业和促进移民增收的需要

海晏县的“1125”战略:

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川渝经济圈,挺进长江经济带,着力打造一个移民再就业工业园区,发展竹浆纸、畜牧、水果、蔬菜、水产养殖五大农业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解决移民再就业难题,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集冶金、建材、生物资源加工、轻工、制造为一体的工业发展体系,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左右,力争实现“一户移民至少就业一人”的目标。

 

向家坝水库蓄水后,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移民的收入。

与此同时,围绕水库建设形成的二三产业趋于萎缩,就业岗位减少,对移民的收入、对库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了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水库蓄水使陆地资源转化变成水面资源,为发展生态渔业带来了可能,也为增加移民就业创造了条件。

通过在库区发展增殖渔业,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可以达到提供渔业产品、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

3.2保护水域环境的需要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最基本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基础。

它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鱼类、虾蟹类、贝类等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水生生物资源。

如果渔业水域受到污染,会严重影响捕捞业、养殖业、育苗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从

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仅使社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导致渔业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

向家坝水电站水库属河道型水库,水库面积95.6平方公里,回水长156公里,淹没耕地3.2万亩。

工程改变了原有金沙江河道的生态环境,导致原有鱼类栖息、繁衍环境的改变和种群数量的变动。

水库形成初期是鱼类种群格局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此期间的渔业利用情况可能直接关系到今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果政府职能部门不适时加以调控和发展,会直接影响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可能导致库区渔业的无序发展,进而影响到库区的水域生态环境。

因此,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对渔业活动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调控,不仅可以恢复库区原有的土著鱼类种群,也能提供大量的有机水产品,减缓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并使向家坝水库水域环境达到一个新的生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