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5818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15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docx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

2019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之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构思技巧、表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表一

 

大类别

小类别

 

1.表达方式

(1)记叙

时空转换、事件变化、情感历程等

(2)描写

正侧、动静、虚实、明暗等

 

(3)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乐与哀)

借物抒情

借事抒情

(4)议论

理趣、情感语等

2.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双关、借代、夸张、通感、用典等

3.构思技巧

景情关系

句句写景、先景后情、以景结情(乐景乐情;乐景哀情;哀景哀情;哀景乐情)

谋篇布局

起兴、线索、铺垫、过度、照应等

主旨体现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

4.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对写、抑扬、以小见大等

表二

 

类别

表现手法

1.记叙

时空转换、事件变化、情感历程等

 

2.描写

描写对象

人物描写

外貌、衣饰、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景物描写

白描、细描

环境描写

起兴、烘托、渲染、点染

描写角度

俯仰、远近、高低、想象等

描写方式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第六感觉

描写方法

正侧、动静、虚实、声色、明暗、点面

 

3.抒情

直接抒情

开宗明义、卒章显志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托物起兴

借事抒情

古事

借古讽今、咏史抒怀(借典抒情)

今事

寄情于事、因事缘情

4.议论

理趣、情感语等

▲高考指向12:

表达方式

概念

说明

表达作用

例句

赏析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使内容完整,事情清晰。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通过记叙抒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从而抒发诗人矢志报国的信念。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刻画。

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通过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的画面,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达作者的意见。

表现作者的观点态度,突出诗歌的主旨,使诗歌的主题鲜明、深刻。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最后两句,通过议论,表达了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忧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鲜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深化诗歌的主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答题思路:

①明手法→②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③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典题

(一)〔2017•浙江〕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采地黄者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

药草名,晒干的叫生地,蒸熟的叫熟地。

这首诗写荒年无食的贫苦农民采地黄卖给富贵人家喂马以谋生,形象地表现出贫苦人民生活不如牛马。

②口食:

口粮。

③易:

换取。

糇(hóu):

干粮。

糇粮:

泛指饲口度日的粮食。

④凌晨:

清早。

荷锄:

用一侧肩膀扛着锄头。

⑤不盈筐:

采不满一筐。

⑥朱门家:

指富贵人家。

⑦白面郎:

指富贵人家养尊处优不懂事的子弟。

南朝宋代的沈庆之在一次讨论北伐大事时,曾讽刺徐湛之等世族出身的文官说:

“为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指宋文帝)今与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这里借用其讽刺含意。

⑧啖(dàn):

给…吃。

⑨“可使”句:

是说马吃了地黄后,膘壮有力,毛色光亮,可以光彩照地。

⑩马残粟:

马吃剩的粮食。

19.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分)

自测答案

满分答案

采地黄卖地黄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6分)

 

 

讲评答案

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叙述人称)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叙述顺序)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叙述效果)

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译文〕

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

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

采来地黄做什么用?

打算拿它换口粮。

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

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

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光。

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

[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3年。

诗人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内)渭村见到农民遭到春旱秋霜之灾后,入冬就断了口粮,而富贵人家却用粮食喂马,为此深有感触,于是以采地黄者的遭遇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同情贫民疾苦的诗歌。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农民采取地黄,向富家换取马料以饱饥肠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牛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

本诗通过对一茕茕于荒野的饥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荒年农民的生活境况,进而揭示了社会贫富差别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对立。

诗人通过对“地黄”、“残粟”等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事物的描写,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当时贫困人民的恶劣生活,表达出诗人对当时豪门的厌恶以及对自己无法改变事实的无奈之情。

诗题是“采地黄者”,为何去采地黄,是因为天灾所致,所以诗开首一联写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交代了全诗的背景。

庄稼一年两季,春日没雨,夏粮绝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

这样,农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成问题了。

紧接着第二、三两联便对农民生活景况作了交代:

入冬后农民便断了口粮,为了活命,只得冒着风寒到荒郊野外去采挖地黄,希图借以度过饥荒。

第四联“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写农民采地黄之不易。

以上四联为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写了为度荒采地黄。

后六句叙写卖地黄的情形。

采了地黄卖与富家白面郎。

那卖地黄者对“白面郎”求告的几句话,颇为凄切动人。

辛苦一整天采得不满一筐的劳动成果,只敢说给朱门人家拿去喂马。

可以想见,这位可怜的农民忍饥挨冻在荒野采了一天地黄,可能连点像样的干粮也没吃上。

也许他家中还有老小,都等他卖了地黄换回粮食下锅。

那不足一筐的地黄,他哪敢说卖多少钱呢,只是央告说: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只要能换回一点儿马吃剩的玉米、高粱之类,也就心满意足了。

其可怜之状跃然纸上。

本诗通过对采地黄者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而且对社会深层问题的揭示也自在不言中。

▲高考指向13:

描写方法

概念

说明

表达作用

例句

赏析

虚实结合

“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来表达一样的情感。

①留下“空白”,让读者从虚中想象实,从实中体会虚,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②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丰富内容,充满想象,增强表现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虚实结合,增强艺术感染力。

上片除“念去去”句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抒发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动静结合

“动”,是对事物和动作形态进行描绘;“静”,是对事物的静止状态进行描绘。

对事物、景物作动、静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甚至静景动写,动态静描,能突出事物特征,将对象表现得活泼有致,使文章跌宕起伏,灵活多变,富于诗意,充满美

感。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动静结合,相互映衬。

诗中末句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的“静”,抒发了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正侧结合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陌上桑》)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

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

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

这是很难描绘的。

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点面结合

“点”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加强点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有血有肉;“面”,就是较为全面的情况的概述,注意面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意义,深化主题。

①有点有面,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事物,突出特征,具有感染力;②材料多样,富于变化,增强可读性;③便于读者形成全面完整印象,增强说服力。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功盖”句总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显著,这就是“面”;“名成”句则具体写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名声更加卓著,这就是“点”。

头两句既写出诸葛亮全局性的业绩,又赞颂他对军事的贡献,很好地反映出他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功绩。

白描

以勾勒特点、不设喻、少修饰为特征的描写方法。

①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②语言简洁洗练,真切自然,毫无做作之嫌。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

运用白描,简洁洗练。

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的《秋思》)

细节描写,鲜明形象。

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视角变化

诗人常常通过变化观察角度来描摹事物,如,由远到近(远眺、近看),由高到低(仰视、俯视)。

①使视觉形象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生动活泼;②使读者对视觉形象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注:

虚与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实虚。

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答题思路:

①明手法→②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③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典题

(二):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14-15题。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白居易

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洲①。

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

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

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②日日游。

注:

①沧洲:

滨水的地方。

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②田苏:

指晋国贤人,后借指贤德长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一首题赠诗,诗中用“田苏”代指崔少尹,有对主人的恭维之意。

B.首联并未详细描写新居,而是用作者的心理感受从侧面写出其环境的幽深。

C.尾联写诗人想要为客人准备好饭菜,表达出想每日陪伴崔少尹游览的愿望。

D.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体现出白居易诗歌“晓畅通俗”的特点。

答:

C(“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日日游”两句,假设崔少尹能给客人准备饭菜,诗人愿意天天来上林坊新居陪伴崔少尹游玩,从侧面突出诗人对上林坊新居的喜爱,不是“诗人想要为客人准备好饭菜”。

15.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上林坊新居的环境?

请简要分析。

(6分)

 

自学答案

 

讲评答

①白描。

简笔勾勒了上林坊新居东面高大的山峰、堂后池塘与洛水、山上的野径、洛水的渔舟。

②多视角写景。

篱笆、池塘是近景,嵩峰、洛水、野径、渔舟是远景;嵩峰、野径是仰观,池塘、洛水是俯视。

③动静结合。

高大的山峰、三层回旋的野径是静景,流淌的洛水、漂浮的渔舟是动景。

(每点2分,答“想象”也可酌情给分。

典题(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我欺。

注释:

①披衣:

披着衣出门互相寻访。

②纪:

经营。

③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

DE(①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移居后与邻人相处的情景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邻人有酒辄喝。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夜里互相互相思念时便披着衣出门互相寻访。

15.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4分)

自学答案

讲评答

①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②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解析:

这一题既考查了思想内容,又考查了表现手法。

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他对田园生活是抱有一种向往和追求的态度,所以,他笔下的田园生活一般都是美好的。

从这首诗来看,他描写的是人们之间的日常生活,从“相呼”、“斟酌”、“披衣”、“言笑”等描写来看,表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人际关系。

其“白描手法”从语言的质朴中不难看出。

赏析:

  本篇写移居后与邻人相处的情景。

全篇列举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几件琐事:

登高赋诗,有酒招饮,披衣言笑。

看似点点滴滴,无甚章法,而其间流贯着闲旷自适的气韵,构成了一片天真纯朴的情境。

“过门”二句,一扫士大夫的儒雅酸气,大呼小叫,有酒辄喝,于粗朴中见出淳厚的乡情。

而“农务”四句,更是将乡里风俗写得淳朴可爱。

在这里,没有半点虚文褥礼,一切都那么自然。

充溢着一派纯真之乐。

  诗人用平淡散缓的笔墨经营出这个自然淳朴的天地。

进而在其中化人一段渊深朴茂的哲理: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诗人认为,人生必须以自营衣食为根本,只有努力躬耕,方能真正领略生活中的自然真趣。

显然,这是他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悟得的人生真谛。

全篇叙事言情,理在其中,确实具有淡而不枯,质而实绮的特点。

典题(四):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山中寡妇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

①纳税:

缴纳丝税。

②征苗:

征收青苗税。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第一句写丈夫因当兵死于战场,女人只好孤苦一人住在山中的茅草屋中,概括地写出了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运。

B.颔联的“犹”字和“尚”字两个副词极具表现力,有力地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罪行,揭示了百姓难以活命的原因。

C.颈联写反动官府残酷掠夺所造成的结果:

“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形象地渲染出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境况,很有艺术感染力。

D.在诗的尾联,诗人直接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强烈控诉了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被剥削者的深切同情。

E.这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诗人的情感通过人物刻画和生活场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答:

AD(A项“因当兵死于战场”错解词意,是死于战乱;D项“直接抒情”、“矛头直指”、“强烈控诉”均不恰当,尾联是生发议论,不是抒情)(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15.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6分)

 

自学答案

 

讲评答

本诗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突出地表现了山中寡妇饱受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特征。

(4分)她即使住在山中,也逃脱不了沉重的赋税。

她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生活的摧残使她未老先衰,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痛苦。

官府的残酷掠夺使她只好挖来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新砍来的柴火“带叶烧”,其生活困苦之状让人难以想象。

(概括出描写方法和人物特征2分,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4分。

意思对即可。

典题(五):

〔2017•天津〕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

太湖恬亭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①徙倚:

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分)

自测答案

讲评答案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

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

自测答案

讲评答案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

自测答案

讲评答案

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译文]太湖恬亭

亭槛靠近溪水周边绿树环立,溪岸高低错落延入青翠山里。

断桥那边夕阳西下一人独立,幽暗树影涵映水中归鸟相依。

清闲悠游才会觉得心无牵累,岑寂之处谁能知道世有玄机。

更期待着夜深时候徘徊流连,在秋风斜月中乘坐钓船回归。

〔鉴赏〕

《太湖恬亭》是王安石游览太湖恬亭所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如亭名,抒发了恬静闲适的情怀。

首联“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首联写恬亭所处的环境。

恬亭靠近溪流,亭子的栏杆探到水面上,周边是浓浓的的绿阴围绕。

溪岸沿着地势高低错落,一直深入到清脆的山峦。

环境如此幽静,溪流、绿阴和翠微,切割了红尘;一时间,人心也超脱了俗世的羁绊。

颔联“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颔联写恬亭日落的景象。

在这静谧的环境里,黄昏到来了。

由恬亭西望,断桥桥头,殷红的夕阳缓缓下坠;幽暗的树影包涵映现在水中,归禽相互依偎,偶或有一两声啾鸣。

天地间一片肃穆,诗人独立恬亭,他的心也同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