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5706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docx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平行班试题附答案

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题

年级高二科目化学命题人审核人

考查范围:

暑假作业满分:

100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Al-27Fe-56Cu-64

第Ⅰ卷:

(本卷共2个大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

3.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4.已知常温下KClO3与HCl(浓)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5.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

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N+m)molB.

(A-N)molC.

(A-N)molD.

(A-N+m)mol

6.氧元素有三种核素16O、17O、18O,它们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分别为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16O原子的质量为16g

B.17O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7

C.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a%+17b%+18c%)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B.易得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阴离子,其还原性一定强

C.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易形成离子键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大

8.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aCl、HCl、H2O、NaOHB.Cl2、Na2S、HCl、SO2

C.HBr、CO2、H2O、CS2D.Na2O2、H2O2、H2O、O3

9.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121kJ的能量,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496kJ的能量,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463kJ的能量,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为

A.920kJ  B.557kJC.436kJ   D.181kJ

10.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1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

B.CS2的比例模型:

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CCl4的结构式:

12.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能放出xkJ的能量

C.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的能量

D.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

13.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较活泼,作负极

B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

C.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较易被腐蚀

D.将反应2Fe3++Fe==3Fe2+设计为原电池,则可用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

14.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加成反应 ⑥消去反应 ⑦加聚反应 ⑧缩聚反应

A.①②⑤   B.②⑤⑦C.⑦⑧D.⑦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炼制过程都是化学变化过程

B.石油分馏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

C.石油经过常、减压分馏、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制得纯净物

D.石油分馏出来的各馏分仍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小题,每题3分)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无论乙烯与Br2的加成,还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

双键有关

B.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D.利用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往淀粉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见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B.要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可以选用苯、CCl4或酒精作萃取剂

C.冰醋酸、淀粉、纤维素都是纯净物

D.用试管取出少量淀粉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18.食用花生油中含有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

B.油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1mol油酸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甘油可与3mol油酸发生酯化反应

19.一种烷烃和一种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Br2水时,Br2水的质量增加8.4g,则组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是

A.甲烷、乙烯B.丙烷、乙烯C.乙烷、丙烯D.甲烷、丙烯

20.向某稀硝酸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并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4g,则所得溶液中Fe2+、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B.2/1C.3/2D.4/1

21.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B.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2Se的沸点高于H2O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22.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2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A.AB.BC.CD.D

24.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氨水、生石灰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为碱性气体

B

浓盐酸、浓硫酸

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试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25.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

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第Ⅱ卷:

(本卷共4个题,共40分)

26.(10分)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      ,其中氮的化合价为      .

(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①2O2(g)+N2(g)═N2O4(l)△H1

②N2(g)+2H2(g)═N2H4(l)△H2

③O2(g)+2H2(g)═2H2O(g)△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048.9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      ,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      .

27.(10分).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活动性更强。

(填写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8.(10分)已知A、B、C、D、E、F、G、H、I均为有机物,根据下列框图和已知条件回答问题:

已知:

A中有一个甲基,D都能使溴水褪色,F能发生银镜反应,I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的官能团:

      (文字叙述)

(2)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A的结构简式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NaOH溶液反应,请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29.(10分)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      .

(2)如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      (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过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     .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CaCl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      .

班级姓名学号

……………………密………………………封………………………线………………………

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试答题纸

年级高二科目化学命题人审核人

26.(10分)

(1)      ,      .

(2)     .

(3)△H4=      ,主要原因为      .

27.(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

(4)_______

28.(10分)

(1)     

(2)      ,

(3)      

(4)     

(5)      

29.(10分)

(1)有利于      .

(2)不规范的是      (填标号).

(3)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

煮沸的作用是      .

(4)原因是      .

高二开学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A

A

B

C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D

D

C

D

C

A

D

21

22

23

24

25

A

B

D

D

C

26:

(1)为:

;﹣2;

(2)2NH3+NaClO═N2H4+NaCl+H2O,

(3)2△H3﹣2△H2﹣△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

27.

(1)2H++2e-==H2↑

(2)2Al+2OH-+2H2O==2AlO

+3H2↑

(3)Mg Al(4)AD

28.

(1)碳碳双键、酯基;

(2)①⑥;

(3)2CH3CH2OH+O2

2CH3CHO+2H2O;

(4)CH2=CHCOOCH2CH3;

(5)HCOOCH2CH3.

29.

(1)过滤分离;

(2)ade;

(3)酸;除去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4)温度过高时双氧水易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