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文制度课全文.docx
《孙亚文制度课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亚文制度课全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亚文制度课全文
孙亚文制度课全文
孙亚文制度课全文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着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
《通知》全文如下:
人社部发〔201X〕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
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现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办法于12月31日前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审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201X年8月28日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1986年开始建立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
施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着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教师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制度,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关于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任务,是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健全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制度体系。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
统一职称等级和名称。
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
原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4.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
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完善评价标准
1.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国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本地教育发展情况,结合各类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
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体现
中学、小学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所区别。
对于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可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
各省具体评价标准条件可在国家基本标准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创新评价机制
1.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
各省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
认真总结推广同行专家评审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
要在水平评价中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度。
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
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
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待遇,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管理和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中小学教师竞聘上一职称等级的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防止在有评审通过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
3.坚持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
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
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4.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要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聘程序公正规范,评聘过程公开透明。
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
个人申报。
中小学教师竞聘相应岗位,要按照不低于国家和当地制定的评价标准条件,按规定程序向聘用学校提出申报。
考核。
学校对参加竞聘的教师,要结合其任现职以来各学年度的考核情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经集体研究,由学校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拟聘人选参加评审。
专家评审。
由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按照评价标准和办法,对学校的拟聘人选进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
评审结果经公示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
学校聘用。
中小学根据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将通过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
5.对改革前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原有资格依然有效,聘用到相应岗位时不再需要经过评委会评审。
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这部分人员择优聘用时给予适当倾斜。
6.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7.中小学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各等级的结构比例,根据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体系,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其中,正高级教师数量国家实行总量控制。
三、改革的组织实施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涉及人数多,社会影响大,改革本身涉及制度统
一、人员过渡、标准制定和评审等诸多环节,工作十分复杂,各地情况又差别很大,必须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开展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改革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改革的组织实施、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省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作为当前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要成立省政府领导牵头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按照现有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结合实际,周密部署。
各省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办法,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后组织实施。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各地要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充分掌握本地区中小学情况和教师队伍状况,全方位考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预案,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平稳过渡,稳慎实施。
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工作,确保改革顺利有序推进。
现有在
岗中小学教师,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对应关系,以及现聘任的职务等级,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体系,并统一办理过渡手续。
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各级别新的职称评聘工作,严格按照本意见规定的原则要求、标准条件、评价办法、评聘程序等进行。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分级组织实施。
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等级教师的评聘工作,由各省按照本意见制定本地区的实施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并组织实施。
正高级教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核定数量,各省具体组织评审,评审结果报两部备案。
各省要及时总结经验,、研究和解决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遇到重要情况及时向两部报告。
各省改革进展情况请及时报送两部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意见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市、县教研室和校外教育机构。
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可参照本意见参加职称评审。
附件:
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附件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身心健康。
四、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别职称,除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标准条件:
正高级教师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
3.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4.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5.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高级教师
1.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3.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4.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5.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一级教师
1.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4.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5.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二级教师
1.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较好;
3.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4.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三级教师
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篇
四:
孙亚文制度课全文厦门大学王诺资料简历姓名:
王诺出生年月:
58年8月学历:
南京师范大学世界文学硕士、山东大学文艺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职称:
教授职务: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
学术兼职:
SSCI刊物、生态文学研究领域国际学界权威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中国唯一通讯评委;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今天看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诺在其微博上实名发表了一封《用选课人数决定博士课程好坏,文学博导不交钱就不许招博士生》公开信,后来得知因为这一篇博文,厦大可能要解除王教授的博导资格。
思之再
三,应该站出来为博导们说几句符合国际惯例的话,否则这件事情一定会闹到国际上,成为国际笑话。
博士生招生,在国内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博士生导师每招一个博士生,学校每个月大约会给导师500元的额外博士生培训费用。
当然,学生的生活补贴也是学校的事情,导师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把博士生培养好。
让他们成才,是导师的义务。
后来,国内改革,研究生不再实行教育,学生要自己交学费。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导师要给学生生活补贴。
当然,成绩特别好的,可以申请博士生奖学金,听说奖金大概可以用于支付学生的学费。
现在,学校似乎是为了照顾学生,让导师支付所有招收的博士生。
即使一分钱不用花的学科,也需要有科研经费,才能够招收博士生。
一句话,极端不合理。
博士生跟着导师做课题,确实对导师贡献不少,但是,收益最大的是谁呢,我个人觉得还是学校本身。
学生写论文,作者写的是自己和导师以及相应贡献者,但是,作者单位写的都是大学。
也因此,博士生不只是给导师干活,而更是给学校的各种排名做出贡献。
扪心而问,我们每年统计
各个大学发布的论文,再根据这些论文的情况,对各个大学进行排名。
在这里,收益最大的是谁呀,下面写一写我在卧龙岗大学体会到的那些情况,博士生导师招生不需要掏钱~
1)学校奖学金名额。
根据惯例,学校为了吸引一批有潜力、在攻读博士之前已经表现出非常高的学术潜能的人员,每年会有若干个博士生奖学金名额。
这个名额不是对导师进行考核,而是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术能力。
当然,也会参考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果一个硕士生,在攻读博士之前,已经在一流期刊发表了2-3篇学术论文,基本上都能够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对于这样的学生,导师是不需要出任何费用的,学校免学费,提供生活费。
2)澳大利亚国家基金项目,学校配博士生奖学金名额。
在澳大利亚几年,每年都在申请项目,也因此对卧龙岗大学基金申请的内容非常了解。
正常情况下,当申请到一个基金,基本上可以用来提供一个博士后岗位。
另外,就只有一些费用用于科研了,如买实验原料、小型设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当然,部分人会在这个基金中申请一个博士生奖学金名额。
由于国家基金很难申请,为了保证基金能够顺利完成,卧龙岗大学会根据基金项目给予不同数量的博士生奖学金。
比如FF,学校提供两个博士生奖学金名额;DP,学校会提供一个博士生奖学金名额。
也因此,只要一个老师在学校里面申请到了国家基金,就可以招收一两个博士生。
同样是学校免学费,提供生活费。
!
--empirenes.--]
3)自费生导师不需要提供奖学金。
在澳大利亚,不是所有的博士生都有奖学金,都能够免学费。
因为,有很多学生,就是希望拿一个博士学位,而导师没有科研经费。
怎么办,如果学生自己愿意选择
这样的导师,那就没有办法,学生自费。
不但博士生要缴纳博士生注册费,还需要自己承担生活费。
至于科研,学校里面的大部分设备都不需要钱,所以,这样的学生照样可以招收的。
4)政府奖学金,导师不需要提供奖学金。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公派留学生,如国内的CSC学生,如洪水一般,络绎不绝。
对于这些学生,导师也是不需要给学生奖学金的。
当然,很多课题组为了吸引学生,一般都会在政府奖学金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一部分生活补贴。
至少我们课题组是多出$5000年给CSC博士生的。
当然,如果导师没有经费,也是完全可以不给的。
当然,在卧龙岗大学,没有一个导师会把博士生当成的劳动力的。
因为,在这里,发表论文没有奖励,老师没有论文考核指标。
至于每一个老师都在想方设法多招收博士生,他们只是希望建立自己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当然,如果培养的学生中,将来有几个成为人才,导师内心还是会非常高兴的。
央广网厦门2月2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诺的一封公开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王诺在公开信中表达了对校方博士生招生政策及开课制度的不满,并表示,因为不符合这些条件,自己被学校停止了博士生的招生资格,但自己并不屈服,也不会向他认为的错误低头。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规定,让这位老师将矛头指向了自己从事教学的学校呢,王诺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3号晚上,王诺在微博上发表公开信,首先表达了对学校博导不交钱就不能招收博士生的不满。
他指出,厦门大学研究生院要求所有博导必须提交一大笔研究经费供博士生使用,否则就不许招生,这样的规定不尽合理。
据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刘鑫(化名)介绍,该校从201X年开始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进行改革,
规定博士生导师必须按期足额缴纳导师配套经费,才具备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缴纳标准按照不同学科类别,每名博士生
9万到
7.7万元不等。
这样的政策初衷是对博士生进行资助,学生们确实也享受到了实惠。
以前博士生奖学金分等级,少的可能1200,多的1800,或者多一些,分等级,奖学金有落差。
新政策以后,可能导师要给学校交钱,要交钱以后,每个学生补贴均等化了,数额多了,每个月给我们的补贴2500,相对来说,对学生来说福利多了,没有太多的生活上的顾虑。
刘鑫说。
但在王诺看来,让博士生导师交钱的政策,放在理工科和部分社科类学科的课题上有其合理性,但多数人文学科博导的研究完全无需博士生协助,这样的规定不符合实际的。
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徐正考认为,用经费来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