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集.docx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集
第一章黑格尔之后
三、关于“存在”的新概念
关于“存在”的新概念:
意味着一个人自己的生活过程,包括自我参与、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三个环节。
四、人生道路三阶段
感性阶段:
生活被感觉所支配,道德准则与宗教信仰不起作用,如唐璜。
伦理阶段:
生活为道德所支配,追求普遍性和理性,生活以“善”为目标,如苏格拉底。
宗教阶段:
个人与有人格的上帝直接沟通,如亚伯拉罕。
其心理状态分别是绝望、犯罪感、荒谬感。
主观真理说三种不同解释:
符合:
客观依附于激情的适应过程有用:
真理观强调真理解决人生问题
一致:
人的存在处境与内在处境的一致性
第三节功利主义
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提倡追求“最大幸福”。
主要哲学家有约翰·史都华·米尔、杰瑞米·边沁等。
反对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他所说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
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因而闻名于世。
最大幸福原则
1、自然将人置于乐和苦两大主宰之下,由此决定我们应当做什么,将会做什么。
2、快乐就是好的,痛苦就是坏的,因为人的行为都趋利避害。
所以任何正确的行动和政治方针都必须做到产生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并将痛苦缩减到最少,甚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
这就是著名的“最大的幸福原则”
边沁认为有一种程序可以测量快乐和痛苦的单位,并以此对人的行为加以预测。
而这种程序就是他的“幸福计算”作为一个伦理学术语,边沁认为它是证实一个行为正确与否的技术。
运用这种计算,根据受某一行为影响的那些人的痛苦和快乐,人们就可以计算出该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而边沁方法的真正激进的本质在于它通过何种途径把此些原则应用于社会和政治问题。
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
(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
(2)国教分离,(3)言论自由,(4)女性的平等权利,(5)废除奴隶制度和体罚(包括儿童),(6)离婚权,(7)自由贸易(8)爱高利贷,(9)同性恋的合法化。
自利选择原理
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每个人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什么是幸福也是各个人所知道的。
各个人在原则上是他自身幸福的最好判断者。
同时,各个人追求一己的最大幸福,是具有理性的一切人的目的。
“约束力”制裁原理
对痛苦的畏惧是道德的义务。
怕苦就构成了约束力。
约束力有四种:
物理的,政治的,道德的和宗教的
精神快乐高于物质快乐
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满足傻瓜要好。
如果傻瓜和猪都不同意的话,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问题与自己相关那一个方面,而苏格拉底这些人却知道问题的两个方面。
多数人的暴政多数暴政包括政治专制和社会专制,指社会中的某个群体凭借数量优势对少数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压制。
利他主义道德的经验基础
联想原则:
接近律、因果律、相似律、频度律
实验主义的逻辑体系
我的经验是那种我愿意去注意的东西。
只有那些我注意的东西才会被组合到我的心灵之中。
假如没有选择的兴趣,经验就是一堆完全混乱的东西。
有了兴趣才会有赞同和倾向……。
逻辑体系的三个步骤命名:
名称以及名称短语的附属命题:
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推理:
归纳推理(introduction)和演绎推理(deduction)
第四节实用主义
主要观点:
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
皮尔士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实用主义的创始人
形而上学的用途
1、实用主义的翻译原则: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翻译抽象的形而上学术语;喜欢廉价而平庸的东西
2、形而上学的用途实在论;非决定论;宗教神学
【詹姆士】情感的根本作用
1、实用主义认为,当代哲学划分为两种主要分歧,一种是理性主义者,是唯心的、柔性重感情的、理智的、乐观的、有宗教信仰和相信意志自由的;
2、另一种是经验主义者,是唯物的、刚性不动感情的、凭感觉的、悲观的、无宗教信仰和相信因果关系的。
实用主义则是要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是“经验主义思想方法与人类的比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适当的调和者。
”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1、真实观念是由它导致的后果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它摹写眼前事实的精确程度和符合过去原则的一致程度决定的。
真观念是我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
2、真理是一个向着流动事物引导的运动变化范畴,包含了肯定个体真理的合理性因素。
但是,他将观念与外部事物的真理性关系完全看成是主观的有用性即兑现价值关系以及感觉经验之间的证实关系,也就抛弃了真理的客观性。
信仰权利和信仰意志信仰权利是指情感选择的权利;信仰意志是指不需要证据和理由的意志。
【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
《我们怎样思维》(1933)、《人的问题》(1946)。
《我的教育信条》1897)、著作《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等。
一、哲学的改造
1、当哲学不再成为处理哲学家们问题的工具,而是成为一种由哲学家们所酝酿的、处理人的问题的方法时,哲学自身得到了还原。
2、突破二元对立,走向折中路线。
3、黑格尔也突破二元对立,不过走向思辨路线。
二、实验主义经验是一个生物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关系。
数学知识是长期的总结,具体活动的结果为为抽象活动提供动力。
科学与伦理学是相通的
第三章分析哲学第一节概述
哲学的危机上帝、存在和灵魂不再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那哲学该干什么?
密尔的心理主义把逻辑和数学的基础归结为联想,那么,只要心理学就够了,哲学有什么作用呢?
语言学的转向哲学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变成自己的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目的、和目的都有别于语言学
语言学转向的领域:
世界、客体、思想、自我、真理、规律、经验、善恶、美丑等等。
分析哲学产生的背景语言学转向;对黑格尔的反抗:
用数理逻辑代替思辨逻辑、用柏拉图式的实在论代替唯心论哲学不应成为科学的皇后,而应成为科学的奴仆,哲学应为科学服务。
穆尔的语义分析方法:
感情色彩不同:
自信:
+[自己相信]+[褒义],自负:
+[自己相信]-[褒义]
语意轻重不同:
请求:
+[向别人要求]+[希望得到某种满足]-[迫切]-[程度重]
恳求:
+[向别人要求]+[希望得到某种满足]+[迫切]+[程度重]
适应对象不同:
爱护:
+[很深的感情]-[对上级]
爱戴:
+[很深的感情]+[对上级]
常识辩护,批判新黑格尔主义
自然主义伦理学的谬论(自然主义的理论认为伦理特性能够被毫无保留地分析为非伦理特性。
穆尔认为善是一种单纯的、不可定义的性质,要靠直觉来把握。
摩尔说:
“如果我被问到‘什么是善’,我的回答是:
善就是善,并就此了事。
”)
日常语言分析和哲学语言分析
第二节弗雷格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1848年11月8日-1925年7月26日),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是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
命题函项形式语言:
F=kMm/r2;
逻辑符号:
⊃,⇒,⇔,x≠y,∃,≡;
命题函项和逻辑符号使得科学容易交流,不会导致误解。
自然数的定义数字是不与可感事务相对应的客观存在对象;数字是类;
0是一切与自身不相同的类;
1是一切与0自身相同的类
逻辑本体论思想领域的规律就是逻辑规律,他不依赖于人类和人类思维的存在含义与指称指称过程signification:
把名称和事物对应的过程,真值(truthvalue)的产生过程,如果指称过程错误,则产生假值。
含义(所指)signified指称(能指)signifier
指称过程signification
有些名称只有含义,没有指称,如美国总书记布什。
无指称的句子既不真也不假。
第三节罗素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外在关系说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问题:
单子之间无外在联系
新黑格尔主义内在关系论的问题
关系实体论,为逻辑提供基础
罗素悖论数学的第三次危机、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所有话语都是谎话、井冈山大学的人都是骗子
罗素悖论:
与自身不相同的集合是0,与自身相同的集合是1.
类型理论:
悖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话题,不能用统一的集合来说明一切问题
整体和个体的层次是不同的。
要处理好集合与元素,集合与子集的关系
与自身不相同的集合的集合不是集合与子集的关系,而是自身与非自身关系,是违反类型的。
摹状词理论限定摹状词、非限定摹状词、合取规则:
诸多条件只要一个条件为假,则命题为假。
斯特劳森对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罗素没有把句子和句子的使用区分开来,只是区分了“要么真,要么假,要么无意义。
”
罗素混淆了两种不同的“蕴含”。
前提和结论
逻辑和哲学:
新柏拉图主义;逻辑符号是客观存在的;用逻辑解决哲学问题,用哲学论证逻辑的客观基础。
逻辑原子主义
原子命题:
这花是红的。
原子命题包括限定摹状词和感觉材料的性质(或关系)
分子命题:
两个以上的原子命题组成。
例如:
玫瑰花是红的
意向句问题:
托勒密相信太阳绕着地球转。
【早期维特根斯坦】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
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
逻辑的性质逻辑具有普遍性:
逻辑不容许例外,是普遍适用的。
必然性:
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逻辑结构是的总和
先天性:
只要人思维正常,就可以把握逻辑联系
世界的逻辑结构世界是事实(fact)的总和,而不是事物(thing)的总和
发生的事情是事态的存在;事态乃是对象的组合
图式论(图象理论)
命题是事态的图象,一边是发生的事情,另一边是图画之类对事情的表现、摹画,“一个命题是一个事态的描述”
图像(式)关系:
图像内部元素之间的关系====外部世界现象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图像(式)形式:
图像内部元素之间的结构方式====被描绘的现象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方式
语言和世界的关系:
命题=====事实、基本命题=====事态、简单名称=====简单事物
语言是对世界的描述。
有了语言就有了世界
语言的界限对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我所能诉说的就是公共的世界范围,就是我的逻辑空间。
能够被显示的,不能被言说
神秘的东西
哲学、伦理学、美学等等所谈论的,如生命的意义等等,都是事实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有时也称作神秘的东西。
不能被言说东西就显示出来。
【现象学的概况与胡塞尔】一、现象学概况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欧洲大陆哲学;改变了西方思想家看待东方思想的方式
二、什么是现象学“现象学是一门关于纯粹现象的科学”“现象学是限制在纯粹直观中的……本质研究。
”“它让那显现自身者,以自己显现自己的方式,从它自己那里被看到。
”
三、现象学的方法“回到事物本身”——悬置和中止判断,考察个别现象;考察一般本质;理解本质联系;关注事物的显示方式;探讨现象在意识中的构造;悬搁现实的观念;揭示蒙蔽的意义,还事物以真面目
四、胡塞尔胡塞尔,E.EdmundHusserl(1859~1938)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
批判心理主义胡塞尔的出发点:
批判心理主义和建立严格科学的努力逻辑规律是先天规律,不能以心理经验为基础,而必须以先天必然的东西为基础;思维活动是主观的,但思维内容是客观的,因此对逻辑的研究不能是发生学-心理学的,不是探讨这样的思维活动如何发生,而是探讨客观的思想内容如何在意识当中构成,意识的构成中有什么样的普遍性,即意识的普遍结构。
建立严格科学的努力。
意向性理论意向性:
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之间的必然的、结构的关系;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先验现象学现象学的还原和构造还原:
把具体事物还原为一般本质;悬置搁浅一切事实以达到纯粹的自我构造;被动构造:
自我意识对给以材料的综合;先验自我的主动构造:
在流动中形成的思想型相;主体间性,
1.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唯心的经验主义哲学,他在继承了詹姆士和皮尔斯的实用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杜威尝试将实用主义应用于社会和教育领域.
杜威提出"存在即被经验",他认为"经验"包含两个部分,发出动作和承受结果,即经验是一种既主动又被动的事情,如果把经验的主动的行动的一面和被动的经受结果的一面割裂开来,就会破坏经验的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点,杜威认为应该把主观的经验和客观的自然联系起来,不可割裂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是杜威的哲学中一个基本的观点,他在调和自然发展和社会效率,自然课程和文化课程,经验和思维等二元对立的关系的时候,都是从经验的主动和被动应该是一个融合在一起的统一体出发的.
杜威在他的《哲学的改造》中提出:
"在这里,只要注意概念、理论、体系、无论如何精细,如何首尾一贯,都必须看做假说,这就足够了.他们只能作为检验它们的行动基础来接受,而不是结局."杜威的哲学有很强的工具主义的特点,他认为应该用思维通过行动来控制环境,假设的真假性应该用行为的结果来检验,如果行动是成功的,那么假设就是成立的,反之则是不成立的.他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它是否有用,是否能用来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
杜威高度重视哲学和教育的联系,他认为"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哲学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学说,而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培养和形成主要是靠教育,所以教育必然要受到哲学的深刻的影响.他在对美国的教育现实作出深入的分析之后认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教育,而建立新的教育必须先建立新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哲学最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杜威认为人们不仅应该通过教育获得知识,良好的教育还应该使人们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建立丰富的联系,将知识统一起来,形成持久的性向和态度.教育哲学即在其中起到指导作用.
杜威的教育哲学中也处处提到"经验",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杜威认为在教育中应重视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性的原则.
2.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1)杜威以改造以往哲学为己任,试图建立一种以人的生活、行动、实践为核心而贯通心物主客的新哲学。
他认为,传统哲学把经验当做知识,即主体对于对象的一种认识。
将经验者和被认识的对象、经验和自然、精神和物质割开而分别归属于两个不同领域。
唯物和唯心等对立都出于这种“二元论”。
经验自然主义的主旨正是克服这种二元论。
(2)经验自然主义把经验当做主体和对象,即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将彼此联系在一起的“贯通作用”,经验使有机体和环境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他称这种关系为“连续性”。
他承认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存在以预先具有生物有机体及有机体所依赖的环境为条件,但在谈论这种相互作用时,他往往撇开了上述前提(存而不论)。
他把外部世界的存在当作对象化了的存在,而事物的对象化总以它们被经验为前提。
(3)杜威用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代替詹姆士的意识流,更加强调经验只是作为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精神事物。
经验包括经验到什么和怎样经验,是一个能经验的过程。
经验决不仅仅是认识。
人们并不是首先认识事物,而是拥有事物并为拥有而高兴或苦恼。
人的情感、意志等是经验的更重要的内容。
魔术、迷信和梦呓等也包括在经验之内,而且其实在性不亚于科学认识中的经验。
在杜威的哲学中,过程、活动的观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活动而产生,作为过程、活动而存在。
3.评述胡塞尔现象学方法
(1)现象学的还原方法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的通过直观来描述和把握认识对象的哲学方法。
胡塞尔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寻求永恒的绝对真理,从而为全部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理论基础。
他认为哲学的对象既不是唯物主义者描述的山川河流,也不是经验论者眼中的花红柳绿,又不是理性主义者头脑里的概念公理,而是一种非物质又非感性经验也非抽象概念的“自我意识”。
他认为物质世界、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都是可变的,它们的存在是值得怀疑的,唯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才是永恒的。
(2)怎样才能认识自我意识,达到绝对真理呢?
这就要靠现象学的还原方法。
这一方法的内容,他认为首先要通过“括弧法”排除掉认识道路上的障碍,为达到绝对真理廓清道路,然后通过现象学还原的三个步骤——现象的还原、本质的还原和先验的还原来达到绝对真理。
(3)括弧法的第一步是历史的括弧法,就是将从古到今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一切知识,全部用括弧把它们括起来,存而不论,不予理睬。
第二步是存在的括弧法,就是将外部世界所存在的一切统统放进括弧,拒绝讨论。
胡塞尔对认识论问题研究的最终结果是否定对象在意识之外作为自在之物独立存在,认为一切对象归根到底都由意识活动构成。
但他的这些论证只能证明有关对象的概念是如何在意识中被构成的,但不能证明对象本身是如何被构成的。
4.证实原则
(1)证实原则用于判定命题意义的标准,即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
理解一个陈述和知道它的正式方法是一回事……为了理解它的意义,我们必须看一下它是如何被证实的和如何被否证的。
(2)这包含了两个要点:
一个句子的意义是由它的证实条件决定的;当且仅当一个句子在原则上可以被证实时,它才是有意义的。
形而上学命题之所以被判定为没有认识意义,正是由于它们得不到经验的证实,只有经过经验证实的命题才可以被看做是有意义的。
5.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的特征
逻辑原子主义是罗素把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解决本体论问题而提出的。
罗素认为,存在世界是由许多事物组成的,但事物并不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世界的基本要素是事实,事实不是指某一事物,而是指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
当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某一性质时,或者此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某一关系时,我们就表达了一个事实;但是那个具有性质或关系的事物并不是我叫做事实的东西。
比如,罗素不把拿破仑称作事实,而是把拿破仑有野心或他娶了约瑟芬叫做事实。
由于事物和它的性质或关系是以一种绝对自然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才能获得,所以罗素把事实称为原子事实或逻辑原子。
他认为,要了解任何主题的实质的途径是分析,对某一事物,不断进行分析,直至无可分析为止,那时所剩的就是逻辑原子。
他说,我把它们称之为逻辑原子,是因为它们并不是小粒小粒的物质,而是构成事物的所谓观念。
所以,罗素所谓的原子事实指的不是物质微粒,而是通过逻辑分析获得的感性知觉的事实,是感觉材料或观念。
(1)认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是原子事实即感觉材料。
罗素指出,事实是意指那种使一个命题真或假的事物。
而一个命题的本质就在于:
它可以两种方式,即以人们所谓的真的方式或假的方式对应于一个事实。
最基本的事实是原子事实,与原子事实相对应的是原子命题。
原子命题有两种形式,即属性命题和关系命题,它肯定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
原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是否与原子事实相符合。
在原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联结词就构成了分子命题。
分子命题有五种形式,即否定式、析取式、合取式、蕴涵式和等值式。
分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组成它的原子命题的真假,是原子命题的真值函项。
在分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量词可以构成更高一级的概括命题。
概括命题包括全称命题和存在命题两种形式,其真假最终也取决于原子命题的真假。
罗素对命题形式的分析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通过对命题的逻辑演算(包括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可以推演出无限多的复杂命题,反过来,任何复杂命题经过分析都可以还原为最基本的原子命题。
(2)认为逻辑是哲学的本质。
罗素指出:
只要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逻辑问题。
因为,每个哲学问题,当经受必要的分析和澄清时,就可看出,它或者根本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或者是具有我们所理解的含义的逻辑问题。
这里所谓的逻辑,指的是数理逻辑。
所谓逻辑问题,指的是语言,即命题的逻辑形式,而不是实际成分。
罗素认为,数理逻辑中的语言只有句法,而没有任何词汇。
句法是命题的形式,词汇是命题的成分。
命题的成分可以变换,其形式则始终不变。
由此可见,形式不是另一个成分,而是各成分结合的形式。
在这种意义上,正是形式才是哲学逻辑应有的对象。
所以,在罗素看来,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语言是一种在逻辑上完善的语言,这种语言完全是分析的,它为哲学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逻辑分析的方法。
(3)从语言推论到世界。
罗素与早期的维特根斯坦一样,相信世界与语言的同构性。
这里的语言指的是理想语言,它的基本要求是清楚唯一,不会产生歧义。
它与世界存在着不可替代的对应关系。
我们只要知道理想语言大致上是如何描述世界的,我们也就大致上可以说明世界是怎样的了。
20.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的观点的变化。
(1)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与前期相比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抛弃了用逻辑分析的手段建构世界和命题的逻辑结构的理想,从对命题意义的静态的逻辑分析转向了对语言用法的动态分析。
(2)他前后期哲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否认存在一切命题共有的逻辑形式,抛弃了原子命题的独立性和关于真值函项的论题。
第二,对逻辑原子主义的形而上学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从日常语言的实际使用出发,指出了这种形而上学的根源在于错误地使用了日常语言。
第三,彻底抛弃了命题的图像论、语言与实在的同构关系以及关于命题及其所描述的事实之间关系的整个看法。
第四,否定了逻辑形式的存在,强调日常语言表达式的语法结构和使用规则。
第五,完全放弃了前期那种视逻辑分析为哲学主要任务的哲学观,提出哲学的任务应当是对日常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研究,仔细考察句子和语词在不同情形中的不同用法,并根据它们的使用来确定它们的意义。
(3)他对前期思想的批判,更是对他前期思想中所反映的以往哲学共有的一些根本性观念的批判。
第一,彻底抛弃了传统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看法,否定了世界本质的存在,用“家族相似性”概念取代了“本质”概念。
第二,放弃了对语言意义的追求,强调对语言用法的观察,否定作为语言所指对象的“意义”的存在,把意义概念本身归结为对它的不同使用。
第三,彻底抛弃了传统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认识,即把哲学理解为一种理论体系的看法,提出哲学的任务是描述日常语言的用法,哲学就是对日常语言语法规则的研究。
第四,哲学其实是我们错误地使用语言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哲学研究的任务是治疗理智上的疾病,一旦这个疾病得到治愈,哲学也就消失了。
这些思想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
(4)但前后期思想之间还是有共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第一,两者关心的主题都是对思想的语言表达,而不是传统哲学所讨论的思想本身。
第二,两者都把哲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第三,两者对哲学问题的处理方式上相似,都把哲学问题的出现看做是思想混乱和理智疾病的产物,因而解决它们的方法不是根据问题的要求来回答问题,而是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而最终消解它们。
第四,在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关于“可说的”与“不可说的”东西的看法上、在对待形而上学的态度上,他的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连贯性。
因此我们有理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