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250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docx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

关于借贷的解释说明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表示资金去向贷方表示资金来龙!

是记账符号

资产和费用的借记是增加,贷记是减少

负责和所有者权益借记是减少,贷记是增加

收入的借记是减少,贷记是增加

会计的会计要素,有六大: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像资产、费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借方表示减少,贷方是增加;举例你把一笔钱存入银行,借方:

银行存款,贷方:

库存现金;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借方:

应收账款,贷方: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借贷只是一个计账符号,没有实际意义,入账就是进账,你收到的钱;出账就是你花出的钱。

借和贷只是方向,不能说明借方就记增加或者贷方就记减少。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以这个公式为基础,

那么,“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所以你可以这样记:

等号左边的增加记借方,那么减少就记贷方

等号右边的增加记贷方,那么减少就记借方

 

借贷是复式记账方式的一种符号,根据科目帐户的不同性质,遵守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支出=利润-收入来确认性质,

左边都表现借增贷减(及资产,支出还有成本类的)右边表现为贷增借减.

资产、费用、成本、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费用、成本:

增加写借方减少写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增加写贷方减少写借方

1、在会计中,借方表示增加,货方表示减少,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做账时如果有增加项,就一定要有减少项,否则账就做不平。

2、左借右贷:

资产、费用、成本类,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减少记在借方,增加记在借方。

3、还可以这么说:

凡是来源的,就记在贷方,凡是由别处来的,就记在借方。

比如,用银行存款购买一个大型机床:

借:

固定资产

贷:

银行存款

因为银行存款是来源,固定资产是去向。

这样记忆就比较方便。

4、借贷不能单纯的背,要真正的理解。

还有一个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类是一样的,都是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凭证做多了自然就清楚了,就把它们看成是正负号,但不是固定的。

资产和费用类科目,借就是正号,贷是负号。

其他那四类正相反,贷是正号,借是负号。

这是从余额的方向来理解的,因为资产和费用类的余额在借方,其他类的余额在贷方。

5、比如现金,增加了300元,记在借方,后来又减少了200元,记在贷方,那么余额就是借方100元了。

这就叫现金的余额在借方。

再比如贷款,对于接受贷款的人,我们得到钱了,我们说借到钱了,是借,对不对?

如果我们往外贷款,叫做把钱贷出去了,这么说理解了吧?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

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帐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卢卡·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借贷记账法有哪些优点?

答:

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

(2)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3)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

(4)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

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

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

“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责减少时,记入左侧。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

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

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

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

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

“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

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

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例如:

发生坏账——借:

坏账准备;贷:

应收账款

收到票据——借:

应收票据;贷:

主营业收入,应交税金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

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

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

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

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

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

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会计中借贷就是一个记账符号,没实际意义。

根据记账规则:

资产、成本费用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借,表示是资产类科目的数额增加或者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数额的减少,而贷,表示资产类科目的数额减少,或者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数额的增加。

根据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表示,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减少。

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增加,资产减少。

1、资产类帐户

借方:

记增加

贷方:

记减少

余额:

在借方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帐户

贷方:

记增加借方:

记减少余额:

在贷方

3、费用类帐户

借方:

记增加

贷方:

记减少

期末无余额

4、收入类帐户贷方:

记增加借方:

记减少期末无余额。

先把你确定的一方做出来,例如:

收到一笔应收帐款,存入银行。

你先想一下,你收到的钱存入银行了,你的什么增加了,是银行存款增加了,那么,什么类的科目借方表示增加呢,银行存款是资产类,借方表示增加,所以,先确定了借方应该是银行存款,那么,应收帐款就放在贷方(即便你不知道为什么应收帐款该在贷方的情况下)这样,做出来的分录也不容易错。

再例如,用现金购买了办公用品。

你先想一下,你的什么减少了,是现金,那么什么科目的哪一方表示减少呢,现金是资产类,贷方表示减少,所以,先做出贷方:

现金。

那么,管理费用就放在借方(假设不知道管理费用为什么该在借方),这样的分录就不会记反方了。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是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同时借贷只是复式记账的一种符号,没有实际意义的。

你只要记住各会计要素的方向就行了:

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

借方表示增加的有:

资产类、成本费用类、

贷方表示增加的有: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

至于那些科目属于资产类,那些属于负债类,要靠平时的积累记忆,这个不用着急,时间长了你就都知道了。

 

借贷记账法

编辑词条

编辑摘要

摘要

借贷记账法:

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1历史起源

2账户设置

3账户结构

4基本介绍

5主要优点

6方法运用

展开

1历史起源

2账户设置

3账户结构

4基本介绍

5主要优点

6方法运用

7记账规则

8试算方法

收起

编辑本段历史起源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

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帐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卢卡·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

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

“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

“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

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

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编辑本段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