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246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docx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

云南澜沧江

糯扎渡水电站大坝工程

大坝、围堰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

NZD/C3)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

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

糯扎渡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部

二OO八年十月

1.简述1

2.工艺流程1

3.操作要点4

3.1测量放样4

3.2反滤料的料源及质量控制4

3.3反滤料的装运4

3.4卸料与铺料4

3.5碾压6

3.6验收6

4质量检查与控制7

4.1卸料质量7

4.2铺料质量7

4.3碾压质量7

4.4单元验收8

反滤料填筑施工工法

1.简述

反滤料位于心墙防渗土料的上下游侧,对心墙防渗土料起反滤作用。

反滤料分2个填筑区,即反滤料I区、反滤料U区。

上游侧反滤料I区、反滤料U区水平宽度均为4m下游侧反滤料I区、反滤料U区水平宽度均为6m总填筑量约195万m。

本工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总结,完善和修订。

2.工艺流程

(1)反滤料区填筑一个单元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

图13-1大坝反滤料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2)反滤料与心墙土料、细堆石料的铺筑程序

反滤料在挖运过程中应保持其湿润。

填筑时,先铺粒径小的反滤料(反滤料

I)再铺粒径大的反滤料(反滤料U),保证粒径小的反滤料铺填范围满足设计宽度。

大坝填筑心墙料、反滤料、细堆石料和一定范围(15〜20n)的粗堆石料平起上升,首先铺第1层反滤料(铺厚60cm先铺F1、再铺F2);再铺第1层心墙料(铺厚30cm;铺第1层心墙料同时铺第一层细堆石料(铺厚60cn));铺第2层心墙料同时铺第一层粗堆石料;接着铺第2层反滤料(铺厚60cm先铺F1、

再铺F2);铺第3层心墙料同时铺第二层细堆石料(铺厚60cm;铺第4层心墙料;然后铺第3层反滤料(铺厚60cm先铺F1、再铺F2);再铺第5层心墙料

(铺厚30cn);铺第5层心墙料同时铺第二层粗堆石料(铺厚90cn);铺第6层心墙料同时铺第三层细堆石料。

依次循环填筑上升。

见下图13-2。

H铺第1层反滤料(层厚60cm)

铺第1层心墙料(层厚30cm)

铺第1层心墙料可同时铺第一层细堆石料(层厚60cm)

铺第2层心墙料(层厚30cm)

铺第2层心墙料同时铺第一层粗堆石料(层厚90m)

铺第3层心墙料可同时铺第二层细堆石料(层厚60cm)

铺第4层心墙料(层厚30cm)

铺第3层反滤料(层厚60cm)

铺第5层心墙料(层厚30cm)

铺第5层心墙料同时铺第二层粗堆石料(层厚90m)

铺第6层心墙料同时铺第三层粗堆石料(层厚60m)

图13-2衔接部位施工程序图

13-3

坝体反滤料区、心墙防渗土料区、细堆石料区、粗堆石料区填筑次序形象示意图见图

 

图13-3坝体细堆石区、反滤料区、粗堆石料区填筑次序形象示意图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填筑顺序

3.操作要点

3.1测量放样

基础面或填筑面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在铺料前,由测量人员放样出反滤料区及其相邻料区的分界线,并在各种料分界部位每间隔15m-20m设置界桩,并标

明桩号、高程等明显标志,确保各填筑料料界受控。

3.2反滤料的料源及质量控制

1)反滤料I、反滤料U由大坝上游右岸反滤料及掺砾石料加工系统生产。

2)生产的反滤料I、反滤料U按要求进行颗粒检测,并对反滤料的坚硬度、抗冻性、渗透系数等按要求的频次进行检测,须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进行生产。

3)反滤料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含水量、含泥量检测,检测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4)生产出的合格的反滤料须分类堆放,不得混杂。

5)装料时要混合装料,并应防止颗粒分离。

3.3反滤料的装运

1)反滤料采用装载机或反铲挖装;

2)反滤料由20t自卸运输车,运往填筑作业面;

3)运输车辆必须挂明显的料种标识牌。

4)装运反滤料的运输车辆要相对固定,并保持车厢清洁。

3.4卸料与铺料

1)每层反滤料铺料前应进行测量放线,每层进行定点测量严格控制厚度,保证反滤层的位置、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

2)每层反滤料填筑前,其填筑作业面上散落的松土、杂物等应于卸料前清除。

3)在卸料区设置过渡车道,防止轮胎将心墙土料带至反滤层面发生污染。

4)反滤层施工应采用后退法卸料。

即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密集料堆,再用反铲平料。

5)反滤层与心墙土料填筑面平起上升,填筑铺料采用“先砂后土的方法”即:

先铺一层反滤料,再填筑两层土料,第2层土料与第1层反滤料齐平碾压,循环上升。

6)反滤料应采用反铲平料,保证不发生颗粒分离及铺料均匀.心墙区与反滤料区交界处粒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用人工清理至细堆石料区。

反滤料区与细堆石料区交界处粒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用反铲配与人工清理至粗堆石料区。

7)反滤料铺筑必须严格控制铺料厚度。

铺料厚度为60cm。

8)在反滤层与基础和岸边的接触处填料时,不允许因颗粒分离而造成粗料集中和架空现象。

9)分段铺筑时,在平面上,将各层铺筑成阶梯形的接头,即后一层比前一层缩进必要的宽度,在斜面上的横向接缝,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划接缝位置,接缝处齐缝碾压,不得出现层间错动或折断现象,收成坡度不陡于1:

3的斜坡,

各层料在接缝处亦铺成台阶的接头,使层次分明,不致错乱。

(见图13-4)

10)在反滤层内严禁设置纵缝。

有施工缝时,反滤料I、反滤U应错开,连接时应把接头挖松同碾。

反滤层横向接坡时必须清至合格面,使接坡的反滤料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中断和混杂。

11)反滤层与防渗土料交界面,可采用锯齿状填筑,但必须保证心墙土料的设计厚度不受侵占。

12)反滤层与细堆石料交界面,亦可采用锯齿状填筑,但必须保证反滤层的设计厚度不受侵占。

13)岸坡或周边填筑采用连续级配料填筑过渡,不允许出现大骨料集中及架空现象

1

心J屯

J后填筑层「

先填筑层k-JM1:

3-

图13-4分段铺筑接头处体型图

3.5碾压

1)反滤层碾压采用26t自行式振动碾静碾4〜6遍。

其中反滤料I采用26t自行振动碾静碾4遍,反滤料U采用26t自行振动碾静碾6遍。

2)碾压主要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

碾压反滤料I时错距不大于50cm碾压反滤料U时错距不大于35cm采用搭接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

3)碾压行驶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

靠岸坡部位顺岸坡方向碾压。

4)心墙区与反滤料区交接部位在心墙料区采用凸块碾碾压,反滤料区采用

自行振动碾碾压,接触部位采用振动平碾碾压。

5)当心墙与反滤料,反滤料与细堆石料填筑面齐平时,必须采用振动平碾

骑缝碾压,不得出现层间错动或折断现象。

6)岸坡自行碾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液压振动板或手扶振动碾压实。

3.6验收

1)每单元铺料碾压完成后,经质检人员“三检”验收合格后通知监理进行验收。

2)验收须提交的资料包括:

①基面处理,或填筑面验收的测量资料;②取样试验成果。

3)验收检查的项目包括:

①基础面处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②填筑面的平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③取样试验成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④碾压错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⑤各分区料侵占相邻区域的允许公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⑥反滤料干密度、孔隙率和颗粒级配等压实指标进行抽样检查。

反滤料的压实指标抽样检查的次数见表13-1:

表13-1坝体压实检查次数

坝料类别及部位

检杳项目

取样(检测)次数

反滤料

干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

1次/200mA500m3

每层至少一次

4)出现取样检测不合格时必须进行补碾处理。

5)验收结果合格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的施工。

4质量检查与控制

4.1卸料质量

采用后退法卸料,填筑层面与心墙填筑面平起,车辆必须服从现场调度人员指挥卸料,使工作有序进行,缩短卸料环节的时间,提高工效。

4.2铺料质量

1)填筑料在坝体的卸料堆放必须分布合理。

反滤料I区与反滤料U区、细

堆石料区与反滤料区交接部位采用相对较细的石料进行填筑。

杜绝大颗粒料侵占

小颗粒的区域。

2)铺料厚度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确定,层厚和边界控制在两岸垫层混凝土墙面画出外,铺料过程采用网格定点测量,严格控制铺料厚度。

3)采用反铲平料,避免骨料分离。

铺料平均层厚不得超出规定厚度的10%严格控制平整度。

4)运输防渗土料的车辆经过反滤料作业面时,采用铺设钢板方式通车,防止反滤料被污染。

5)做好各种填筑界面的处理。

4.3碾压质量

1)振动碾的滚筒重量满足试验确定的要求;

2)振动碾行走工作时速度应小于3.0km/h;

3)必须按规定的错距宽度进行碾压,错距宽度宁小勿大,操作手经常下车检查,质检人员经常抽查;

4)一个填筑单元的起始碾压条带(一个滚筒宽度)加碾6遍以上,确保满

足设计要求。

5)碾压严格按规定的遍数进行,确保碾压到位,无遗漏。

4.4单元验收

每一单元施工完成后,要及时通知试验室取样和监理验收,并按照现场监理指示组织试验室相关人员作相关的各种检测,检测结果报监理。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同意后方进行下单元施工。

反滤料I压实要求:

Dr>0.8,渗透系数>5X10-3cm/s;反滤料U料压实要求:

-2

Dr>0.85,渗透系数>5X10-c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