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1312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公共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docx

《公共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docx

公共基础知识

1.简述十二五期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翻一番,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翻一番以上;⑵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力争城镇化率提高到50%;⑶科技教育发展明显加快,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按国家下达的指标执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⑸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全区总人口控制在5400万人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⑹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全方位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2.简述百色打造的“四地一带一枢纽”项目:

⑴“四地”就是依托丰富的以铝为主的矿产资源,打造中国生态铝工业基地;依托国内少有的亚热带农业资源,打造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依托国内外罕见的绿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古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七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原生态的国际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中越两国和滇黔桂三省区通边出海的区位交通优势,打造商贸物流基地。

⑵“一带”是指依托优越的原生态山水森林和良好的人文交通条件,把百里右江河谷建设成为城市与田园风光自然衔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融合、革命历史与民族风情相辉映的特色城镇带。

⑶“一枢纽”是进一步加大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航运、边境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大西南与东盟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

力争到2012年既建市10周年时,实现财政收入100亿元,工业产值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

3.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⑴发展目标:

经过10—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⑵主要任务:

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4.简述东盟博览会会徽的含义: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徽是一朵抽象的朱槿花,象征着“凝聚、绽放、繁荣”。

会徽由11条缤纷的彩带巧妙构成,代表着美丽的中国和东盟10国绽放的姿态,象征着中国与东盟10国的朋友相聚在南宁,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绽放的姿态,标志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开放与包容。

缤纷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演绎着一个区域的活力、变革与发展。

蓝色的主色调,展现了广西的沿海优势,体现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奏响和平进步的人类赞歌。

5.说说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最佳举办地的理由:

⑴广西在地理上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⑵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打造成为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⑶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已经打下很好的基础。

⑷广西与东南亚人文关系密切,东南亚有大量的桂籍华侨华人,很多国家的民族与广西的民族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⑸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长久举办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交通便利。

6.说说“一轴两翼”战略的意思:

⑴“一轴”是指从南宁到新加坡经济走廊,它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的公路为载体,把6个国家、9个城市串联到一起。

⑵“两翼”中的一翼,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区,以澜沧江、湄公河为载体,涵盖中国、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和缅甸六个国家;两翼的另外一翼,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以海洋为载体,包括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和菲律宾。

7.简述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战略意义: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是贸易与投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也直接推动了广西的开放和发展,它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⑴配合周边外交,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⑵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构建;⑶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8.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如何抓住“八大重点”,实现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新突破新跨越:

⑴做强做大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把重点产业园区的建设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新的突破口,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区开放工作的重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制定倾斜支持措施,特别是要集中力量建设11个自治区重点支持的产业园区。

⑵建设大港口,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防城港区、钦州港区、北海铁山港区3个亿吨级港区,使北部湾港总体吞吐能力超过3亿吨。

⑶完善大交通,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

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打通经济区通往周边省市、国家和地区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通道和大密度的航空通道;形成南宁到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1小时以内、到区主要中心城市2小时左右、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的快速交通网络;打通连接沿海3市的滨海公路,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有效的运输网络。

⑷构筑大物流,加快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支撑体系。

用2~3年时间,初步建成以保税物流体系为核心,生产性物流、国际贸易物流、城市商业物流和专业市场协同发展的大物流体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⑸推进大城建,加快建设北部湾城市群。

组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和陆续修编的各市城市总规,集中区局,抓住重点,突出滨海特色,务求扎实有效。

⑹发展大旅游,加快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

抓紧实施《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完善经济区旅游规划体系,深度开发旅游资源,让老百姓看得到、享受得到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成果。

⑺实施大招商,集中力量组织重点产业园区招商。

抓好重点产业园区的针对性招商,集中组织广西企业入园发展,举办系列大型招商推介活动。

⑻发展大文化,加快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软实力。

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宣传方式,立体唱响“北部湾品牌”,发掘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文化、教育、体育等产业事业。

9.今后10年广西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

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部署。

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更加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加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⑶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培养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力争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中等水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10简述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亮点:

⑴保持高规格。

东盟各国的重要领导人出席了此次盛会。

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印尼副总统布迪约诺、老挝副总理啊桑·劳里,越南副总理张永仲出席“两会”等;⑵商品贸易成交量再创新高,在投资合作方面更富实效。

第七届博览会举行了46场投资推介活动,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5个,总投资额66.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⑶高层论坛更务实。

本届博览会以“自贸区与新机遇”为重点主题,围绕金融、农业、电力、减贫、法律等领域举办十多个高层论坛,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官员、著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将共同研讨自贸区背景和条件下区域经贸合作的重大问题。

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媒体汽车拉力赛等文体交流活动,扩大双方多领域合作;⑷“魅力之城”形式创新。

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创新形式,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城市之间的友谊,深化了城市之间的合作。

11国“魅力之城”结成“友谊之城”举办了“魅力之城”专场推介会,推出了博览会“护照”,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11国的“魅力之城”,并为每个“魅力之城”设计印章,专门举办了第八届博览会中国“魅力之城”移交仪式,体现在充满机遇的自贸区环境下,城市之间友好交流、互利共赢的愿望;⑸展览内容和形式有了新提高。

集中了一批实力雄厚的中国和东盟国家金融机构、物流企业、教育服务机构参展。

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新增珠宝展,充分发挥东盟国家丰富的宝石及原材料资源,以及中国在加工设计方面的优势,汇集了区域内一批知名珠宝首饰企业参展。

台湾岛内企业成规模参展,展位数超过100个,展示了台湾特色水果、茶叶、特色食品等。

11.简述第五届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主要内容:

⑴五年来,泛北合作务实推进,创新发展,成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新亮点,符合泛北各方的根本利益,符合当今世界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潮流;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深化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泛北合作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率先受益;⑶加快南宁—新加坡经济通道建设,开创泛北合作新局面;⑷举办北部湾对话世界500强活动,共同探讨北部湾区域投资发展的路径;⑸港口物流合作在泛北部湾合作中取得务实成效。

在第五届论坛期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海口港、广州港、新加坡万邦航运公司、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或者缔结了友好港,泛北合作的务实行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2.简述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13.国家出台的房产新政“国五条”的主要内容:

⑴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⑵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⑶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⑷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⑸加大住房交易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经纪机构炒卖炒买、哄抬房价、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等行为。

14.国家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和任务。

加快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加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帮助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⑵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通过医疗保障建设“减负”,通过基本药物制度“减负”通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减负”,通过强化规范监管“减负”。

15:

各级政府如何落实中央各项部署,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政府落实中央各项部署,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措施:

⑴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强统筹安排。

积极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清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障碍。

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结合结构调整,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

⑵落实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蓄水池”。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毕业生的指导、管理和服务。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减少成本、提供方便。

16.事业单位的内涵是什么?

事业单位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是政府部门的延伸,但但又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

根据2004年6月27日,国务院修改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的条件是:

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设立,利用国有资产举办,承担一定的公益服务。

17.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⑴依法设立。

事业单位的设立,应区分不同情况由法定审批机关批准,依法登记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直接进行法人登记。

⑵从事公益服务。

事业单位从事的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涉及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服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它区别于那些虽生产公益性产品,但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公益性,是由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也是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单位的根本区别。

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

⑶公立公有性。

利用国有资产组办,具有公立公有性质,属于公共部门。

⑷知识密集性。

事业单位是多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技术型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18.事业单位的分类有哪些?

⑴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

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完全从事具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事业单位。

⑵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指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举办的、面对社会提供公益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

⑶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

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指从事生产经营、技术开发和中介服务等活动,已经或经过调整后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19.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

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国事业单位从业人员队伍庞大,只有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才能促进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进程。

⑵事业单位集中了我国的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可以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⑶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制,可以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

⑷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0.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⑴进展不平衡。

少数地区和单位认识不到位,推进改革力度不够大,措施不够得力,工作进展缓慢。

⑵新的用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聘用的形式有了,但用人机制转换不到位,岗位聘用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确立和强化。

⑶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还需要在深化改革中研究解决。

机构分类、养老保险、财政投入的配套改革问题,编外人员管理问题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

⑷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法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对事业单位用人行为、收入分配、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监管力度还不够。

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和发展壮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21.论述事业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⑴权利:

①财产权。

按照《民法通则》规定,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作为其独立参加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②名称专用权。

事业单位名称是确立和代表事业单位的文字符号,是各个事业单位之间相互区别并区别于其他单位的标志,它反映着事业单位的人格特征,是事业单位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前提;③自主权。

自主权是《民法通则》规定的自愿原则的具体体现,它有助于事业单位在服务活动范围内的真正平等;④监督权。

监督权是事业单位享有对其管理主体乃至社会各方面保护事业单位合法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它是社会监督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

⑵义务:

①履行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义务;②接受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管理的义务;③接受监督管理的义务。

事业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两者是相对的,事业单位的权利,即为事业单位的义务,反之,事业单位的义务,即是事业单位的权利;只有事业单位义务的履行,才能有事业单位权利的实现。

22.简述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工作:

⑴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加快用人机制转换;⑵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尽快实现岗位管理制度全面入轨。

⑶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严把人员“进口关”,提高新进人员素质;⑷大力推行竞聘上岗制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逐步实现能上能下。

⑸健全考核奖惩制度。

要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奖惩在人事管理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⑹完善人员退出机制,畅通人员出口;⑺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加强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制度建设;⑻健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民主决策和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日常管理监督;⑼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建设步伐,尽快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按照急需先建、单项突破的原则,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单项法规建设;⑽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及时总结改革实践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把国家的政策规定具体化,不断完善本地区、本部门的政策规章。

23.分析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⑴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⑵收入管理。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包括:

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它收入。

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⑶支出管理。

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

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

⑷专用基金管理。

专用基金是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奖金,其构成包括:

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按照其它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⑸资产管理。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它权利。

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24.简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中岗位设置管理的内容:

我国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事业单位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其中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1~10级职员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

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1~7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8~10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11~13级。

工勤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1~5级,普通岗位不分等级,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实际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确定。

25.简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

⑴着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创新服务方式。

要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内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

一些体现民族特设和国家水平的文艺院团,包括国家直属院团和一些重点保护的剧种,如京剧、昆剧,一些市场需要逐步培养的高雅艺术,如交响乐、芭蕾舞等,要按照“国家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深入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机制改革,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机制。

继续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有条件的公共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免费开放。

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组织好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

⑵抓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等工程建设,研究实施一批新的文化工程建设项目。

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实现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完善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

⑷加强对公公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理规划。

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详细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立足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确定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布局和内容。

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各地各部门要进行深入地交流,广泛借鉴先进经验,为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26.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27简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哪些: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五个方面,分别是: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8.社会公德的含义与特点分别是什么:

⑴含义:

①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

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

②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⑵特点:

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

29.“八荣八耻”的内涵是什么:

“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况,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30.简述社会公德的作用:

⑴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⑵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发挥着维护现实的稳定、公道、扬善惩恶的功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

社会公德的这种作用体现在:

一方面肯定、维护和促进一切有利于或有助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碍于或者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

这主要是通过社会公德的规范方式来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非强制性的调节和规范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有效的为满足社会与社会成员的需要服务。

⑶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会公德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稳定而深刻、广泛而持久。

社会道德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人们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

因此,如果社会公德遭到了践踏和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可能会瓦解,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将会被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

社会的精神文明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的道德风尚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整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反映和体现。

31.试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含义及指导思想:

⑴含义: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以当代人类最先进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其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已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规范,以奉献社会为社会主义的基本规范。

各行各业生产和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使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崭新的道德形态。

32.简述人的价值:

⑴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得价值或意义。

⑵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的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