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复习《依法纳税》十八.docx
《基础知识复习《依法纳税》十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复习《依法纳税》十八.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知识复习《依法纳税》十八
基础知识复习《依法纳税》(十八)
2007高三政治专业班复习资料《经学常识》第一轮复习之十八
基础知识复习《依法纳税》(十八)
一、考点展示
(2)依法纳税
①纳税人
②负税人
③依法纳税
三、考点分析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A.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由自己承担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
B.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不是负税人。
探讨
(二)
我国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判断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为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深度分析
◆纳税人与负税人
(1)并非人人都是纳税人,但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纳税发生着联系。
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
是否;是否。
思考:
中学生都不是纳税人吗?
(2)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区别:
纳税人是单位或个人。
负税人是的单位或个人。
联系:
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比如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转嫁税负有两种途径:
前转→通过提高销售价格转嫁给购买商或消费者;后转→通过压低进货价格转嫁给供应商。
可能是完全转嫁,也可能是部分转嫁,还可能转嫁不成功。
(3)不一定人人都是纳税人,但人人都是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实例探究
(一)
纳税人和负税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对二者关系理解正确地是()
A.纳税人是税款的缴纳者,也是实际承担者
B.负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C.当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D.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的税款承担者,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A.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依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B.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C.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深度分析
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
(1)由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我国税收的性质是。
(2)国家兴旺发达,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都必须以税收作为。
(3)公民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必须。
实例探究
(二)
下列对公民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必要性认识正确地有()
(1)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3)是国家向公民提供服务的前提和保证(4)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5)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
A
(1)
(2)(3)(4)B
(1)(3)(4)(5)
C
(1)
(2)(3)(4)(5)D
(1)
(2)(4)(5)
插图:
“追星族”反映什么现象?
反映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收入者,未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偷逃应缴税款的行为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请分析以下材料|:
1、《财经》报道:
北京地税局查获从1996年开始刘晓庆公司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成本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不交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各种税种,总金额196万元。
-------------------偷税
2、郴州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觉得上交税款没有回报,因而自1998年10月至2003年9月以来迟迟不交税款总计达490万元。
---------------------欠税
3、2003年6月葆祥河北进出口公司假借一般贸易方式和委托加工方式假报出口,骗取国家税款1.93亿元。
---------------------------骗税
二、不定项选择题
例1、2004年7月30日《江南时报》报道,拥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招牌,企业就可以少缴18%的所得税。
众多企业尤其生产量大的企业都在“拼命”争夺这块金字招牌,当然也不排除“不择手段”者。
据东方嘹望周刊报道,“脑白金”生产企业无锡健特凭借一块名不符实的“高新技术企业”招牌,获取了至少1亿元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
无锡健特的行为(BC)
A.属抗税行为B.是骗税行为C.是违法行为D.是偷税行为
4、福建省连江县税务干部张某到东沃面包店征收税款,店主妻子蒋某大喊大叫,拒不缴纳并拿起刀向张某连砍二刀。
------抗税
---------------------
(1).偷税
定义:
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
内容:
伪造、涂改、销毁帐簿和票据;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等。
处理:
依法制裁。
(2).欠税
定义:
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内容:
应税项目的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从事了应税活动或取得了应税收入,需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纳税行为。
处理:
限期缴纳、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强制扣缴;扣押、查封、拍卖抵缴税款和滞纳金。
(3).骗税
定义:
是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内容:
在我国,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还有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名词解释
出口退税:
在我国,为了鼓励企业增加出口,国家规定将某些出口商品应纳的部分税额退还给生产企业,就是出口退税。
处理:
我国刑法规定: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并处以1至5倍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并处以1至5倍罚金。
骗税与偷税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是骗得税收优惠;
后者是设法隐瞒应税项目和应税收入
实例探究(三)
张某开了一家饭店,生意红火,可他拒不缴税,税务人员来收税时,他还威胁说:
“谁再来我这里收税,我让他站着近来,躺着出去。
”张某的言行(B)
(1)属于偷税行为
(2)属于抗税行为
(3)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
(4)应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A.
(1)
(2)(3)B.
(2)(3)(4)
C.
(1)(3)(4)D.
(1)
(2)(4)
(4).抗税
定义:
是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内容:
拒不执行税法规定、不纳税;拒绝接受检查;聚众闹事、威胁、殴打、围攻
等行为。
处理:
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并处1-5倍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至七年徒刑,并处1-5倍罚金;以暴力方式抗税,致人重伤或死亡的,依法按伤害罪、杀人罪处罚,并处以罚金。
行为
具体表现
偷税
伪造、涂改、销毁帐册和票据;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等
欠税
应税项目的纳税期限1~15天,但超过5天还未缴纳税款等
骗税
虚列出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涂改、伪造出口退税凭证等手段
抗税
拒不执行税法规定,不缴纳税款;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纳税检查;殴打税务干部等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四种违法行为的比较
偷税
欠税
骗税
抗税
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
方式隐蔽,
又叫逃税。
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比较直接,容易辨别
是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为。
集中表现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出口退税,方式隐蔽
是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是以对抗的方式直接拒绝纳税。
行为比较直接明显
(1)都是没有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行为
(2)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
(3)都应受到制裁和惩罚
只为一元税款,行政拘留15天
河北省石家庄矿区曾发生过一起个体户暴力抗税案件。
该区个体水果摊主马某为拒缴区区一元税款而对1名近六旬的街道助征干部大打出手,被矿区地税局治安室和当地派出所干警共同抓获。
为维护税法尊严,当地派出所已对其作出了补缴税款并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决定。
-------------------抗税
深度分析
违反税法的行为:
偷税、骗税、欠税、抗税
(1)偷税:
纳税人违反,用等方式不缴或少缴的行为。
(2)欠税:
纳税人超过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
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的行为。
常见的有骗取和。
(4)抗税:
纳税人以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偷税和骗税比较:
手段相似,都采用欺骗手段;对象不同,偷税指向应纳税款,骗税指向税收优惠。
欠税和抗税比较:
手段不同,前者拖欠,后者以暴力或威胁;结果一样,拒不缴税。
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义务:
自觉诚信纳税
权利:
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
深度分析
公民必须增强纳税人意识
(1)每个公民都应有“纳税人”意识,依法纳税是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2)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批评和检举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
(1)义务意识:
依法纳税。
既包括自己要依法纳税,也包括要监督别人依法纳税(比如购物索要发票)。
(2)权利意识:
监督意识。
有权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检举。
思考:
只有纳税人才有必要树立纳税人意识吗?
为什么?
议一议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收入,不是纳税人,与税收无关。
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
第一,我们作为中学生虽然没有经济收入,一般情况下不成直接的纳税人,但我们是负税人,为国家财政收入已作出了贡献。
第二,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为税收的增加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积极宣传税法,培养纳税人的意识;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征管和使用;同一切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课外知识
材料一:
现今中奖者所得奖品也是多种多样,从彩电,音响,汽车到马来西亚,泰国等路线的国际旅游。
但无论奖品是现金,实物,还是有价证券等何种形式,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奖所得为实物的,应按取得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纳税;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商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中奖后的纳税方式多为两种:
一种是由中奖者本人在领奖当月到当地税务机关主动申报纳税,另一种是由举办有奖活动的单位对中奖者在颁奖时以代扣。
材料二:
我国每年税金流失1000亿
由刘晓庆涉税案为导火索,一场以高收入者为重点追查对象的“税收风暴”正席卷全国。
人民网公布国家税务总局的一项测算数字:
按发展中国家个人收入应占总税收15%的国际标准计算,我国每年的税金流失至少在1000亿以上。
材料三:
据有关统计,我国个人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储蓄总额的80%,但其交的个人所得税额仅占总量的不到10%;个体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偷逃税款十分严重,有的企业偷税欠税甚至抗税。
[感悟经典]
1、(05年广东12)税务部门向开小卖部的小王征税,小王拒绝纳税,理由是:
“我是个体户,小本经营,还要纳税吗?
”你如何看待小王的行为(A)
①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与道德无关②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又是不道德的③小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④小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③
2、(05·辽宁·16-17)据报道,2004年我国共查处偷逃税350亿元人民币。
某著名影星在个人收入和公司经营中偷逃税而被检察机关起诉。
(1)这一事实说明,税收具有(A)
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④指令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该影星的偷逃税案最初是由其公司职员举报的,并且由该职员提供了证据。
该员工的行为体现了(D)
A.公民有平等的监督权B.公民有协助征税的义务
C.公民有稽查偷逃税的职责D.公民有同偷逃税违法行为斗争的义务
3、2006全国文综,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
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B)
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人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4、《人民日报》报道,今年5月14日,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以安徽生源医药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对其立案侦查,并查出,从1月至4月30日,生源公司共收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为2500多万元,开出普通发票数额近2500万元。
生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行为是(A)
A.偷税行为B.欠税行为C.抗税行为D.骗税行为
5、上题材料中生源公司的做法(A)
①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②给人民群众带来安全隐患
③造成国家大量的税款流失④促进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6、《江南时报》报道,南京市国税举报中心受理举报范围包括偷税、骗税、逃避追缴欠税以及抗税、虚开、伪造发票,非法出售、购买发票,非法提供、取得发票等行为。
针对偷税、骗税、欠款、抗税等行为(A)
①税务机关应追缴其税款②应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
③应追究其刑事责任④应没收其全部财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7、2004年4月15日《华南新闻》报道,目前,公民作为纳税人的主体意识还不强,对依法纳税和依法保护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两方面的意识都相对淡漠,今后必须加强。
公民依法纳税(C)
A.表明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B.是因为每个公民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C.是公民应承担的义务D.表明每个公民都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8、依据上题材料,加强保护自己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就要求公民(C)
①对税收怎样使用有知情权②对税收的使用具有直接决定权
③对税收的使用有事后监督权④有权参与纳税税率的决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9、深化农村费改税的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这一举措之所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主要是因为(C)
A.税收的强制性避免了收费中的徇情枉法B.税收的无偿性避免了收费过程的高成本
C.税收的固定性避免了收费过程的随意性D.税收的法制性避免了收费中的违法犯罪
10、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欠税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加收滞纳金。
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等于应缴款项的商品或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和滞纳金。
这表明(C)
A.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B.欠税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C.税收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
D.税收的征收对象和征收数额的比率,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2004年7月30日《江南时报》报道,拥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招牌,企业就可以少缴18%的所得税。
众多企业尤其生产量大的企业都在“拼命”争夺这块金字招牌,当然也不排除“不择手段”者。
据东方嘹望周刊报道,“脑白金”生产企业无锡健特凭借一块名不符实的“高新技术企业”招牌,获取了至少1亿元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
无锡健特的行为(BC)
A.属抗税行为B.是骗税行为C.是违法行为D.是偷税行为
12、国家的税收收入是从纳税人那里征收的,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AB)
A.是否取得应税收入B.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C.是否是我国公民D.是否在我国取得收入
13.下列属于应征个人所得税的是(ABC)
A.王某抽中彩票获得一辆小汽车B.个人存款储蓄利息
C.本人工资薪金D.进口小汽车
14、(不定项)公民要有纳税人意识,就应该(BCD)
A.争做直接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B.公民以国家主人翁地位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C.公民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D.公民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15、(问答题)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着偷税、漏税的行为,国家将加大打击的力度,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行为。
请谈谈国家为什么要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行为?
答: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国家要实现职能,发挥管理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必然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因此,任何国家的公民都要纳税,为国家存在发挥作用提供起码的物质条件。
偷税、漏税在任何国家都是违法行为。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只有保证税收的稳步增长,国家才能富强,人民生活才能不断提高。
因此,国家必须坚决惩治违反税法的犯罪行为,保证我国税收的稳步增长。
我国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责任维护税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同一切违反税法的犯罪行为作斗争。
16.材料一: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
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的费用减除额(俗称“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
据估算,这项调整将使国家财政减收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
材料二起征点提高前后纳税情况对比表纳税额变化
(1)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对月工资收入2000元的纳税义务人适用5%税率,其纳税额=(月工资一起征点)×5%。
请计算出现纳税额。
(2)材料二的表和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3)请运用宏观调控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
(1)20元
(2)表反映此次起征点调整使纳税义务人可以少缴一些个人所得税。
图反映收入水平越高,纳税额下降率越小;收入水平越低,纳税额下降率越大。
(3)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属于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手段。
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国家财政大约要减收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表明此次宏观调控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目的是增加个人收入,增加消费需求。
此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使收入水平较高的人,从中获益相对较小;收入水平较低的人,从中获益相对较大。
这表明宏观调控有助于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