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9742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docx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规定着这个政党当前和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政策策略的根本标志,是党昭示社会和民众的政治宣言。

工人阶级政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确定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党的根本目标。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他非工人阶级政党有着根本的区别。

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的奋斗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由某个人、某个集团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的宣言,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基础上,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这是党纲首次区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是什么,人类最理想的社会究竟怎样,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追求。

例如,十九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曾提出过种种社会主义的方案。

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致使他们的方案都成为不符合实际而难以实现的空想。

对于他们的学说,人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他们学说中的合理成分,摒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也曾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过论述。

综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级大丰富。

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

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国家消亡。

上述六个特征,从总体上概括起来说,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

“共产主义,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它已经向我们表明: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仅代表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而且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说明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为自豪的理想。

2、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共产主义信念就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理论、社会制度具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必然性,懂得共产主义道路的艰巨性,从而始终不渝地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我们党之所以叫做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党从诞生时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最高纲领前进的。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江泽民同志也指出: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

”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应该牢固树立、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不断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历史进程,得出了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就是高举人类进步的旗帜。

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自觉的、能动的革命实践来推动历史的发展。

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的剧变,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执政党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要自觉抵制各种非工人阶级思想的侵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捍卫共产主义事业。

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勇往直前;只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不畏艰辛,坚决捍卫自己的信仰和事业;只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树立起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把个人的一生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为之奋斗终身。

3、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曲折的过程。

共产主义事业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不可能是旧制度自然瓦解的过程,都要经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当新的社会制度还比较幼小的时候,旧制度将会利用自己占据的优势处于进攻势态,期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斗争。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尚且要经过多次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得以巩固下来。

而新生的、还稚嫩的社会主义要同已经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并取得彻底胜利,最后彻底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然要经历伟大而艰巨的历程。

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在停滞和腐朽的总趋势下,还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

只有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资本主义才会灭亡。

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同时,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更需要用很长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

只有创造了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再次,从新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八十年风雨历程,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共产主义事业是长期而艰巨的,道路是曲折而复杂的,它需要几十代人,甚至上百代人的努力。

所以我们必须看到曲折是现象,前进是本质,要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探索,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向着共产主义的目标迈进。

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它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不发达阶段。

这一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从根本上说,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

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多年间,经过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多次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也正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落后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经过五十多年来的发展,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我们已经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

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这些客观实事表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根本立足点,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概括并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的任务、总的方针、总的政策。

它集中反映了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第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表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它概括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主要经验,是当代中国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路线。

工人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以后,其首要的根本的任务就是进行经济建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956年党的八大曾正确地指出: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三大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时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必须看到,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只有生产力真正发展了,才能使人民富裕幸福,使国家繁荣富强,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前进。

同时,四项基本原则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基础,又为人民民主的充分发展提供有效的形式;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注意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总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

没有今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我们实行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又一次伟大的革命。

改革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充分显示出来。

开放包括对外对内的全面开放,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伟大事业,没有固定、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不断地开创新路,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前面加上“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概念,突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有的性质,使这一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得到更加清晰、完整的表述。

首先,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本来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少人尚未摆脱贫穷的状态。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这个目标就显得更为突出和迫切。

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

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

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民主政治是个发展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只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发展。

再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总之,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的有机统一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须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全面建设。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三个文明”共同发展,才是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也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只有在“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中,才能顺利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在《目前形势和任务》中说:

“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

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现代化的创业阶段。

因此,一定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我们民族的伟大创业精神。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纲领的成熟。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这个纲领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基本纲领所包含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其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更有力的政治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实践证明,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将党的中心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国家沿着强国之路走向富强;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程度。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党的前进方向。

全面执行党的基本纲领,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10年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把

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1、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十分浩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我们党在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各种条件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

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逐步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明确了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时间表。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一战略目标并非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前两步目标的实现就是证明。

第三步同样是一个积极的目标,宏伟的设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

它必将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不单纯是一个经济指标问题,还具有更为深刻的政治意义。

社会主义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根本就在于它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更加迅速地发展,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明确标示了这种提高的水平和幅度。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过程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如果我们从1956年算起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用100年时间基本达到上述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有力的证明。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说,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必须抓住机遇,力争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

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命运和地位。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在世界经济发展浪潮涌动的今天。

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发展慢了都会在国际大环境中变得越来越落后。

而落后就会被动,许多事情就难办,甚至要挨打、受欺侮。

社会主义要想在经济上进而在政治上战胜资本主义,首先就要在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方面超过资本主义,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的根基。

2、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任务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要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掌握党的十六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坚持的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