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429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4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

《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腧穴解剖学大题.docx

腧穴解剖学大题

腧穴解剖学大题

(四)问答题

1.三叉神经痛患者需进行局部阻滞麻醉以缓解疼痛,可在体表哪些部位进行?

2..翼点在哪里?

有何意义?

3.简述脑膜中动脉的体表投影。

4.面部出血在何处压迫止血?

5.面神经有哪几组分支?

6..腮腺位于哪里?

腮腺分为哪几部分?

腮腺鞘是如何构成的?

有何意义?

7.简述腮腺管的体表投影。

8.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

腮腺手术中最易损伤何结构?

若发生损伤,会出现什么症状?

9.面部的间隙有哪些?

10.额顶枕区软组织分为哪几层?

颞区软组织分为哪几层?

11.海绵窦位于哪里?

穿经海绵窦的血管、神经有哪些?

12.颅顶"危险区"在哪里?

有何意义?

面横静脉及面神经的分支。

上述血管神经由浅入深依次为:

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腮腺手术中最易损伤面神经,可引起面瘫。

9.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舌下间隙。

10.额顶枕区软组织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颞区软组织分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11.海绵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海绵窦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窦内有颈内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经通过。

12.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内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

此间隙内有导静脉穿过,若发生感染,可经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故临床上常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13.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借漏斗穿鞍膈中央的隔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相连。

垂体前叶肿瘤可将鞍膈前部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

垂体肿瘤向上突入第三脑室,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向下生长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及蝶窦;向两侧扩展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瘀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

14.累及了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与枕额肌等三层软组织。

不可以只缝合皮肤,因为头皮裂伤如伴有帽状腱膜横向断裂时,由于枕额肌的收缩,伤口裂开较大,应将其仔细缝合,以减少皮肤张力,有利于止血和创口的愈合。

头皮下血肿发生在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若发生感染,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此间隙内有导静脉穿过,可经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

 

(四)问答题

1.简述颈部深筋膜的层次。

2.颈筋膜间隙有哪些?

3.简述颈动脉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4.气管前间隙位于何处?

内有何结构?

5.简述下颌下三角的组成及内容。

(四)问答题

1.颈部深筋膜即颈筋膜,可分为浅、中、深三层:

颈深筋膜浅层亦称封套筋膜,围绕整个颈部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筒鞘状结构。

该筋膜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形成两个肌鞘,包绕腮腺和颌下腺,形成两个腺体筋膜鞘,在胸骨和锁骨上分为二层,形成两个间隙。

颈筋膜中层即气管前筋膜亦称内脏筋膜,分两部分,一部分包绕颈部大血管及神经,即形成颈动脉鞘;另一部分包绕气管、食管和甲状腺,形成一个内脏鞘总鞘即第二封套,筑成保护脏器的第二道防线。

并伸入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间,分别形成气管、食管和甲状腺鞘。

深层亦称椎前筋膜,即颈部椎前肌的肌外衣,该筋膜向上附于颅底,向两侧包绕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并向腋腔走行,形成腋鞘。

2.颈筋膜间隙主要有:

(1)胸骨上间隙:

封套筋膜下部浅、深两层分别附着于胸骨柄的前、后缘所形成的筋膜间隙。

内含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颈前静脉弓、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2)气管前间隙:

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内含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头臂干及左头臂静脉。

向下与前纵隔交通。

(3)咽后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向下与后纵隔相交通。

(4)椎前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

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并向两侧至椎外侧区,经腋鞘扩散至腋窝。

脓肿溃破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3.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三角内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等。

4.气管前间隙是位于气管与气管前筋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其内有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结、甲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静脉、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和左头臂静脉,幼儿的胸腺上部也位于此间隙内。

5.下颌下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

三角内主要结构有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和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和下颌下淋巴结。

(四)问答题

1.试述肌三角的层次结构及其内容。

2.颈椎结核脓肿通常在哪个颈筋膜间隙中?

溃破后脓液可扩散至何处?

3.简述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4.甲状腺肿大时,会压迫什么结构,出现什么症状?

5.简述甲状腺的血管及手术结扎血管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神经。

6.试述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气管切开术时需切开哪些层次到达气管?

7.颈根部解剖时,胸膜顶的毗邻有哪些主要结构?

8.简述颈部的淋巴结群。

(四)问答题

1.肌三角由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

其浅面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与皮神经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

三角内浅层有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深层有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在气管前筋膜深部有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等器官。

2.颈椎结核脓肿常积于椎前间隙内,脓肿溃破后,可向两侧至椎外侧区,经腋鞘扩散至腋窝;向下经咽后间隙至后纵隔。

3.甲状腺呈“H”形,分为峡部和两侧叶。

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

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

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

甲状腺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

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侧,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至第6气管软骨。

甲状腺的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两侧叶的后内侧邻近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侧叶的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颈交感干相邻。

4.甲状腺肿大时,如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可出现呼吸、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颈交感干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5.甲状腺的动脉有: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前壁,伴喉上神经外支行向前下方;甲状腺下动脉是甲状颈干的分支,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行,发分支分别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分布于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及食管等。

甲状腺最下动脉较小,出现率约为10%,主要起自主动脉弓或头臂干,沿气管上行至甲状腺峡,参与甲状腺动脉之间的吻合。

甲状腺的静脉分上、中、下三对静脉。

甲状腺上、中静脉汇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汇入头臂静脉。

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前与峡部的属支吻合成甲状腺奇静脉丛。

手术时,结扎血管应注意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

喉上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在靠近甲状腺上极处分开,因此,结扎血管应靠近甲状腺上极。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在靠近甲状腺下极处关系复杂,因此,结扎血管应远离甲状腺下极。

6.气管颈部的位置:

气管颈部上与第6颈椎下缘接环状软骨,下方平胸骨颈静脉切迹移行为气管胸部。

气管颈部的毗邻,前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和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

气管颈部的两侧为甲状腺侧叶,后方为食管,二者之间的气管食管旁沟内有喉返神经,其后外侧为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

气管切开术时切开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

应注意的问题:

保持头部位置正中,防止气管左右移位。

注意10%的人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

幼儿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等可高出胸廓上口,因此,幼儿行气管切开术,一般不低于第5气管软骨。

(与问题无关,删除本段)

7.胸膜顶的前方有前斜角肌、锁骨下动静脉、膈神经、迷走神经以及左颈根部的胸导管;后方有颈交感干、第1、2肋和第1胸神经前支;外侧为臂丛和中斜角肌;内侧邻气管、食管及左侧尚有胸导管和左喉返神经。

8.颈部淋巴结数目较多,除收纳头、颈部淋巴外,还收集胸部及上肢的部分淋巴。

按部位可分为颈上、颈前和颈外侧淋巴结群。

颈上部淋巴结沿头、颈交界处由后向前作环状排列,收集头面部淋巴,直接或间接注入颈外侧上深淋巴结;位置表浅,分为5组:

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

颈前淋巴结位于颈前正中,分为颈前浅淋巴结和颈前深淋巴结。

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颈外侧淋巴结群以颈筋膜浅层为界分为颈外侧浅淋巴结(沿颈外静脉排列)和颈外侧深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

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为颈外侧上深淋巴结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其中位于左颈根部左侧斜角肌处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当食管下部癌或胃癌转移时,常可累及该淋巴结。

1.试述左、右肺根的毗邻。

2.简述女性乳房的淋巴回流。

3.简述肺和胸膜前界的体表投影。

(四)问答题

1.左肺根的前下方为心包隆凸;前方有左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上方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后方有左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左交感干、内脏大神经等。

右肺根的前下方为心包隆凸;前方有右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上方有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下方有下腔静脉;后方是食管、右迷走神经、奇静脉和右交感干等。

2.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注入腋胸肌淋巴结;乳房上部的淋巴注入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乳房内侧部的淋巴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淋巴管相吻合;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壁上部及膈下淋巴管相吻合;乳房深部的淋巴经乳房后间隙穿胸大肌注入胸肌间淋巴结、尖淋巴结。

3.胸膜前界为肋胸膜前缘与纵隔胸膜前缘的返折线。

起自锁骨内侧1/3上方2~3cm处,经胸锁关节后方至第2胸肋关节高度两侧靠拢,在中线偏左垂直向下,右侧直达第6胸肋关节移行为下界。

左侧至第4胸肋关节高度略转向外下,在胸骨侧缘外侧2~2.5cm下行,达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为下界。

两侧胸膜前界在第2~4胸肋关节高度靠拢,向上、下分开,形成两个三角形切迹。

上方者为上胸膜切迹(胸腺三角)。

下方者为心切迹(心包三角)。

(四)问答题

1.试述气管胸部的位置和毗邻。

2.试述食管的分段、食管胸部的毗邻。

3.简述纵隔的境界和位置。

4.简述上纵隔的主要器官及其分层排列情况。

5.试述胸导管的起止及行程。

(四)问答题

1.气管胸段位于上纵隔后部正中,上端平颈静脉切迹与颈部相续,于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胸部的前方为胸骨柄、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心丛。

头臂干由前向右跨越气管,左颈总动脉由前向左跨过;后方有食管,后外有喉返神经;左侧有左迷走神经和锁骨下动脉;右侧有奇静脉弓,右前方有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2.食管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

食管胸部前方有气管、气管杈、左喉返神经、左主支气管、右肺动脉、心包、左心房和膈;后方有脊柱胸段及食管后间隙,间隙内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胸主动脉和右肋间后动脉;左侧为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胸导管上段和左纵隔胸膜;右侧有奇静脉弓、右纵隔胸膜。

此外,在食管两侧有迷走神经绕肺根后方下行,左侧者向下至食管前面,右侧者至食管后面,分别形成食管前、后丛。

3.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器官、结构及其间的结缔组织的总称。

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呈矢状位,分隔左、右胸膜腔和肺。

前界为胸骨、肋软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廊上口;下界为膈。

4.上纵隔的主要器官由前至后分三层:

前层有胸腺,左、右头臂动脉,上腔静脉;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后层有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和胸导管等。

5.胸导管起自乳糜池,经膈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后纵隔,在胸主动脉和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斜行向左,沿食管左缘与左纵隔胸膜之间上行至颈部,平第7颈椎弯向前上,注入左静脉角。

(四)问答题

1.经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膜腔,需经过哪些结构层次?

 

2.阑尾切除术可选择什么切口?

经过哪些层次可到达阑尾?

3.腹腔穿刺时常在何处进行?

在行阑尾切除术时,如需向外侧延伸切口,应注意勿伤何结构?

4.腹股沟直疝和斜疝的疝囊各通过哪些途径到达阴囊或大阴唇皮下?

5.试述腹股沟管的位置、内容和组成。

(四)问答题

1.经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膜腔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和壁腹膜。

2.阑尾切除术可选择通过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并与此线垂直的斜切口。

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和壁腹膜。

3.腹腔穿刺时常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与脐连线的外上方进行。

在行阑尾切除术时,如需向外侧延伸切口,应注意勿伤及旋髂深动脉。

4.腹股沟斜疝通过:

腹环→腹股沟管→皮下环→阴囊或大阴唇皮下。

腹股沟直疝通过:

腹股沟三角→皮下环→阴囊或大阴唇皮下。

5.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一横指处,与之平行。

男性有精索和髂腹股沟神经,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有两口四壁:

内口为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是腹横筋膜外突形成的一个卵圆形孔;外口为浅环,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

前壁浅层为腹外斜肌腱膜,深层在管的外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管的内侧1/3处有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1.何谓“胃床”?

2.简述胃的动脉供应及来源。

3.胃的周围有哪几条韧带?

4.十二指肠分为哪几部?

由何血管供应?

5.简述十二指肠上部的毗邻。

6.简述十二指肠降部的毗邻。

7.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三个重要结构的位置关系如何?

8.简述胰的动脉供应。

9.简述肝门静脉的合成、属支。

10.一急腹症患者,原有胃溃疡病史,考虑为溃疡穿孔,行剖腹探查,胃前壁未见穿孔,腹腔内未见漏出的胃内容物,请回答:

(1)剖腹探查术选择经左腹直肌切口,打开腹膜腔经过哪些层次?

(2)胃可能在什么地方穿孔?

如何进一步寻找暴露穿孔?

(3)为什么腹膜腔内未见漏出的胃内容物?

如果胃内容物增多可能流向何处?

(4)若需行胃大部切除术(仅保留胃底部1/3),需处理哪些腹膜形成物?

结扎哪些血管?

切断胃壁时,在大小弯侧的标志是什么?

11.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需做胆总管探查术,请考虑:

(1)肝外胆道由哪些结构组成?

(2)胆总管分为哪几段?

(3)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常在哪一段进行?

(4)进入腹膜腔后如何寻找胆总管?

(5)若需切除胆囊,如何寻找结扎胆囊动脉?

若发生动脉出血,可指压何处暂时控制出血?

(四)问答题

1.胃后面隔网膜囊与胰、左肾、左肾上腺、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结构承托了胃,称为胃床。

2.胃的动脉供应及来源:

胃左动脉:

由腹腔干发出;胃右动脉:

由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发出;胃网膜左动脉:

发自脾动脉;胃网膜右动脉:

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胃短动脉:

发自脾动脉;胃后动脉:

出现率70%,发自脾动脉。

3.胃的周围有:

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胃膈韧带,胃胰韧带。

4.十二指肠按走向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与升部四部。

十二指肠的动脉主要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5.前上方:

肝方叶、胆囊。

后方:

胆总管、胃十二指肠血管、肝门静脉及下腔静脉。

下方:

胰头和胰颈。

6.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后方:

右肾门、右肾血管及右输尿管。

外侧:

结肠右曲。

内侧:

胰头、胰管和胆总管。

7.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三个结构的位置关系是:

胆总管在右、肝固有动脉在左、两者的后方为肝门静脉。

8.胰头由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供应。

胰体和胰尾由右至左分别由胰背动脉、胰下动脉、脾动脉胰支和胰尾动脉供应。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发自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

其余分支均发自脾动脉。

9.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

属支有7条:

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

10.(1)经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膜腔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和壁腹膜。

(2)胃可能在后壁穿孔。

在胃大弯下方约1cm处横行切开胃结肠韧带,将胃翻向上方,可寻找暴露穿孔。

(3)因胃内容物流入网膜囊内,故腹膜腔内未见漏出的胃内容物。

如果胃内容物增多可能经网膜孔流向肝肾隐窝→右结肠旁沟→右髂窝→盆腔。

(4)胃大部切除时,需处理:

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胃胰韧带。

结扎胃左、右血管,胃网膜左、右血管,胃后血管。

切断胃壁时,在大弯侧的标志是胃网膜左动脉的第1胃壁支与胃短动脉间,在小弯侧的标志是胃左动脉的第1、2胃壁支间。

11.(1)肝外胆道由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组成。

(2)胆总管分为四段:

十二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段。

(3)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常在十二肠上段进行。

(4)进入腹膜腔后在小网膜右缘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寻找胆总管。

(5)若需切除胆囊,在胆囊三角内寻找结扎胆囊动脉。

若发生动脉出血,可指压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肝固有动脉暂时控制出血。

(四)问答题

1.肠系膜上动脉有哪些分支?

结肠由哪些血管供血?

2.阑尾的常见位置有哪几种?

阑尾炎时,何处常有明显压痛?

手术时,寻找阑尾的标志是什么?

3.左、右结肠旁沟内积液可能流向何处?

4.何谓腹膜后间隙?

主要有哪些器官位于腹膜后间隙?

腹膜后间隙的感染向上、向下经过何结构蔓延到何处?

5.试述肾的位置和肾前面的毗邻。

6.肾蒂内包括哪些结构?

肾窦内有哪些结构?

7.主动脉腹部的成对脏支有哪些?

下腔静脉的主要属支有哪些?

8.阑尾炎患者,需作阑尾切除术,请回答:

(1)如何确定阑尾的体表投影?

(2)如何确定手术切口?

依次切开哪些结构?

(3)如何寻找阑尾?

若在右髂窝未发现阑尾,应注意在哪些位置寻找?

(4)在何处寻找结扎阑尾动脉?

(5)阑尾穿孔,因体位不当,脓液可能流到哪些地方?

(四)问答题

1.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空、回肠动脉。

结肠由肠系膜上动脉的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的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供血。

2.阑尾常见的位置有:

①回肠前位;②盆位;③盲肠后位;④回肠后位;⑤盲肠下位。

阑尾炎时,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McBurney点)有明显压痛。

手术时,寻找阑尾的标志是盲肠前的结肠带。

3.左结肠旁沟内积液只能向下流入盆腔。

右结肠旁沟内积液向上可流入肝肾隐窝,向下可经右髂窝流入盆腔。

4.腹后壁的腹膜与腹后壁的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为腹膜后间隙。

腹膜后间隙内的主要器官有:

肾、肾上腺、输尿管、胰、腹部的大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

腹膜后间隙的感染向上经腰肋三角蔓延到纵隔后间隙,向下蔓延到盆腔的腹膜后间隙。

5.肾位于脊柱的两侧,贴附于腹后壁。

左肾高于右肾半个椎体,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端平第2腰椎;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

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后面的上部。

肾门相当于第1~2腰椎高度,其体表投影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处。

右肾前面与肝右叶、结肠右曲、十二指肠降部相邻,左肾前面与胃、胰、脾门、结肠左曲、空肠相邻。

6.肾蒂内结构有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

肾窦内结构有肾静脉及其属支、肾动脉及其分支、肾盂、肾大盏、肾小盏、结缔组织、神经、淋巴等。

7.主动脉腹部的成对脏支有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或卵巢动脉。

下腔静脉的主要属支有髂总静脉、右睾丸(卵巢)静脉、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肝静脉、膈下静脉和腰静脉。

8.

(1)阑尾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2)阑尾切除术可选择通过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的斜切口。

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和壁腹膜。

(3)阑尾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

以盲肠前的结肠带为标志,向下追踪可找到阑尾根部。

若在右髂窝未发现阑尾,应注意在肝下、小骨盆腔内等处寻找。

(4)在阑尾系膜游离缘寻找结扎阑尾动脉。

(5)阑尾穿孔,因体位不当,脓液向上可流入肝肾隐窝,向下可流入盆腔

(四)问答题

1.手术时切断哪些肌肉可造成大便失禁?

2.简述输尿管盆部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

3.女性腹膜腔借何通道与外界相通?

4.子宫的固定装置有哪些?

(四)问答题

1.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的下部等,环绕在肛管与直肠的交界处,共同构成肛直肠环,对肛门有重要的括约作用,手术时若不慎切断此环,可引起大便失禁。

2.输尿管盆部于髂血管处续输尿管腹部,在骨盆上口处,左输尿管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的前方入盆,右输尿管则越过右髂外动脉的起始部入盆。

输尿管盆部沿盆腔侧壁经髂内血管,腰骶干及骶髂关节前方,继而在脐动脉起始段和闭孔血管,神经的内侧经过,至坐骨棘附近向前穿入膀胱旁组织中,继而

(1)男性:

输尿管于输精管的后外方,经输精管壶腹与精囊之间达膀胱底。

(2)女性:

输尿管由后外向前内,经子宫阔韧带基底部至子宫颈外侧约2cm处,有子宫动脉从其前上方跨过,两者距离很近,在施行子宫切除术,结扎子宫动脉时,切勿损伤输尿管。

3.女性腹膜腔借输卵管腹腔口,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

4.子宫的固定装置除韧带外,还有盆膈、尿生殖膈及阴道的承托,周围结缔组织牵拉等因素。

子宫的韧带主要有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耻骨子宫韧带。

 

(四)问答题

1.采用局麻行会阴部手术时,应如何进行麻醉?

为什么?

2.手术时切断哪些肌肉可造成大便失禁?

3.前尿道和后尿道损伤引起的尿外渗有何不同?

4.简述坐骨直肠窝的位置,构成及其内容。

(四)问答题

1.会阴手术时常将麻药由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的中点,经皮下注射至坐骨棘的下方行阴部神经阻滞。

因会阴部的感觉神经是阴部神经,该神经在行程中绕坐骨棘进入坐骨直肠窝,此位置较恒定,易操作。

2.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的下部等,环绕在肛管与直肠的交界处,共同构成肛直肠环,对肛门有重要的括约作用,手术时若不慎切断此环,可引起大便失禁。

3.1前尿道损伤:

尿液可外渗至会阴浅隙,并向前蔓延至阴茎、阴囊,向上可达腹前外侧壁的scarpa筋膜深面。

2后尿道损伤:

尿道膜部损伤,尿液仅渗入会阴深隙中,并不向外蔓延;尿道前列腺部损伤,尿液可渗入盆筋膜间隙,如耻骨后隙。

4.坐骨直肠窝位于肛管和坐骨之间,为一对呈楔形的腔隙,左、右各一,位于肛管两侧,其外侧壁为坐骨结节,闭孔内肌下部及其筋膜,内侧壁是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及其筋膜,前界为尿生殖膈后缘,后界是骶结节韧带和臀大肌下缘,底朝下,为皮肤和浅筋膜,顶向上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内肌筋膜会合处构成。

在外侧壁坐骨结节下缘上方2~4cm处,有由闭孔筋膜形成的阴部管又称Alcock管,管的后端有阴部内动脉和阴部神经进入。

在坐骨直肠窝内,除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外,有大量脂肪和纤维隔称为坐骨直肠窝脂体,具有弹性缓冲作用,在排便时允许肛管充分扩张。

当肛管周围感染时可引起此窝内的炎症和脓肿。

感染可经过肛管前方或后方扩散到对侧或穿过肛提肌蔓延至盆腔。

 

(四)问答题

1.简述脊肋角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2.简述在腰上三角处做肾脏手术时由浅入深到肾脏的层次结构有哪些?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