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002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docx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英德市青塘镇中学教师吕东

1.请记住: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P1)

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要善于确定:

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昼夜只有24小时(P6)

(优秀)教师中间的每个人的每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准备。

怎样进行准备呢?

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P9)

给小学教师的建议:

首位的任务是要教会儿童学习,应当首先教会儿童熟练地读和写,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对此)应当仔细地研究,每个学生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展的。

如果学生并不知道他究竟在哪一点上落后,以及需要何种程度的帮助,那么教师就应当主动找他个别谈话。

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还有赖于他在低年级时,在多大程度上学会了迅速而有理解地书写,以及这种技能怎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P12)

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

小学教师们!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

首先要注意基本读写能力。

接着,作业就带有游戏的性质,这种游戏里鲜明地表现出自我教育、自我检查的成分。

全部工作都是建立在自觉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使随意注意、随意识记跟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P15)

建议每一位教师:

请你分析一下知识的内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学生牢固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

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概括、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

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

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建议所有的教师们:

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

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P17)

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

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加强工作。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P21)

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生活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善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怎样才能实际地做到这一点呢?

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把词变成进行创造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是让学生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的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

8.关于获取知识(P24)

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怎样才能做到,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

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

你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

就必须知道:

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

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索”。

进一步努力做到,从学生以前在课上、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以及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的全部储备里,把解决面临的疑问所需要的那些知识都抽取出来。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可以称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读自己的知识仓库的“清点”。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P27)

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识)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

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

由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规则、公式、定理、结论)的道路,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正是掌握知识。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

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地越鲜明,学生的知识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对抽象真理、概括(如语法规则)的第一次认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P30)

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应当有些特点,——这就是说,这里需要特别的明确性,学生的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在这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要尽量设法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能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上,总是力求看到:

学生是怎样独立地完成作业的。

在思考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地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等等。

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P32)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对学习最“差”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新教材的专门思考尤其必需。

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重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联系,即知识的基础。

多年的经验证明,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知识不够巩固,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看、没有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正是在这些“点”上产生了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及其他的联系的。

正是对这些“点”,应当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加以注意。

不管课堂上所学的教材是怎样的纯理论性材料,总还是有可能提出一些实际作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

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

12.怎样是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P35)

解决检查家庭课业很不顺利的状况,使用草稿本是一个挽救的办法。

千万不要把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

应当尽量把知识的评定跟其他项目(首先是知识的重新思考、扩充和加深)结合起来。

也不要走极端——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每一份书面作业都评定分数。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P37)

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

可以说,评分是教育上最精细的工具之一。

根据学生对教师所给的评分所抱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准确无误地作出结论,断定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是否相信和尊重教师。

我就知识评定向教师提几点建议:

第一,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第二,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

第三,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

第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

14.不要学学习之母变成后娘(P40)

民间教育学常说:

复习是学习之母。

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变成凶狠的后娘。

怎样从教育学的观点来正确地组织复习呢?

首先,我建议考虑学科和具体材料的特点。

就代数、几何、物理这一类学科来说,建议采用综合复习。

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复习,应当教给儿童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时,让学生在每门学科的听课笔记里面画一条竖线,在页边上留下一条空白地方,把那些必须永远牢记的东西用红铅笔写下来。

15.怎样检查练习本(P42)

首先,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向小学教师提个建议:

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

你要把自己的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

减轻批改练习本工作的前提:

第一,在每个节语法课上,都分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把那些容易犯语法错误的词抄录下来,并加以识记。

第二,让学生对于完成家庭作业先做仔细、周密的准备,以预防错误。

第三,可以说,凡是有经验的语言、文学、数学、物理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检查练习本的方法。

经验证明,最合理的方法是定期抽查;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收几个学生的练习本进行检查。

只有测验作业才需要全部检查。

16.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P44)

怎样组织学生的积极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他的思维和言语发展,提高他的读写水平呢?

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严整的、明确的、合乎逻辑的思维通过清楚的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那么你就应该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

请你记住:

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

17.教给学生观察(P47)

应该把观察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作是发展智力的途径,把它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作是发展智力的途径,不应把它看作是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

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占有何种地位。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

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

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的必不可好的条件。

18.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P49)

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在学龄初期进行的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你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

为此,你在讲解大纲所规定的新教材时,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

在学校图书馆或者个人藏书里,教师应当有一批书籍,用来扩充学生在大纲教材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就教学中最难的章节阅读一些扩充的知识的书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P49—50)

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P50)

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阅读不仅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

(P51)

20.不要让能力与知识关系失调(P52)

学生的能力与知识之间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

在小学里,就应当使阅读达到流利地、有理解地的完善程度。

怎样才能使儿童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能够既能用视力又用思想快速地感知一组在意思上连贯起来的丝呢?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系列练习。

到了某个教学阶段,学生还应当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以便做到一边书写一边思考。

培养迅速而有理解的书写技能的练习,可以(在学生能很好地阅读的条件下)下列方法进行。

教师向儿童们讲述某一种自然现象、事件或劳动过程;在讲述中要能明确地区分出各个逻辑的组成部分,而每个部分中又有重点以及与重点有关的细节和详情。

在教师的讲述的时候,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讲述材料的顺序,把要点记录下来。

为了使学生学会自觉地把概括的东西运用于生活实践,必须让他们独立地搜集大量的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他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

对事实的搜集和加工,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状态,即能动的状态——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体系中自觉挑选出必要的规律性、特性和定义的状态。

21.兴趣的秘密何在(P56)

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

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

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P59)

我坚定地相信,学习的教育性方面首先表现为:

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表达,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相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

请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

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

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

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

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

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

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

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一个人体验他能驾驭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这是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

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

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

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P65)

通往这一目标的途径,就在于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

每一个学生都要对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一种荣誉和尊严。

教师要这样教育学生:

造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24.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P67)

(学生)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

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少年时期。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海洋,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去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个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在我们的学校里,我们力求建立许多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集体。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P69)

学生的自由时间来自课堂:

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自由时间。

首先,必须加以防止的做法:

在刚刚上完几节课以后,就让学生接连几小时地做在那里读教科书和做练习。

(其次)让他的下半天自由支配,可以读课外书,参加科学——学科小组的活动,在野外活动,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人们的劳动。

下半天进行的脑力劳动,应当是知识的扩充和转化。

应当让学生早睡早起,把家庭作业放在早晨上学以前的时间里完成。

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以后,到校上课。

应当设法使那些要求智力高度紧张的课,跟变换活动性质的课(体育、图画、唱歌、劳动等)穿插进行以便给学生一个小时(尽可能两小时)的休息。

26.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P73)

儿童缺乏时间控制力,应当教给他怎样利用自由支配时间的时间。

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而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致破坏童年的情趣。

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要靠组织活动,靠示范,靠集体劳动。

27.让每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P75)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

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并应当终生保持下去。

书籍是学校,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

第二个应当引导学生每个学生去接近的爱好的发源地,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

学校的全体教师应当深刻思考,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去深入钻研各个科学领域,不仅是指成立各种科学——学科小组,还包括让学生从事一些积极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设法使理论知识成为学生进行创造、解决各种智力任务和劳动任务的主要刺激。

学生怎样利用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一定要使自己的学生形成合理的爱好。

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P77)

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为了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应当选择下列劳动形式:

(1)设计和装配、机械和仪器的活动模型。

(2)选择能量和运动的传递、变换方式。

(3)选择材料的加工方法,选择加工用的工具、机械和工艺方法。

(4)为生命过程(植物和动物)的正常发展创造环境,管理这种环境。

要使手起到发展智慧的作用,还有必要进行经常的阅读,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

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P81)

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点。

把握住儿童注意力的途径,就是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不随意注意应当与随意注意相结合。

当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种结合。

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使学生意识里有一点“思维的引火线”,也就是说,在所讲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东西,在感知教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越积极,他学起来就越轻松。

30.谈谈直观性问题(P84)

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

使用直观手段,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科学和教育学修养,懂得儿童心理学,懂得掌握知识的过程。

首先,应当记住,直观性——这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一条普遍原则。

第二,在运用直观性时,必须考虑到怎样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第三,应当逐步地由实物的直观手段向绘画的直观手段过渡,然后再向提供事物和现象的符合描述的直观手段过渡。

第四,要引导学生由绘画的直观性逐步过渡到词的形象的直观性。

第五,直观手段应当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P85—88)

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P88)

应当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未来的学生。

怎样才算了解儿童呢?

首先得了解他的健康状况。

要根据儿童的健康状况,不仅对每一个学生要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而且要采取一系列不同的保护、爱惜和增强健康的措施。

(其次,)要十分清楚地了解:

家庭中的相互关系是否有利于预防疾患,或者在儿童由于某种原因已经有病的情况下,是否有利于儿童身体的康复。

建议将要教一年级班的教师们在儿童入学前的1年半(最好是2年)以前,就把他们的家长(最好成要父母亲都参加)召集起来,跟他们谈谈,家庭里应当保持怎样的相互关系,才有利于增强儿童的神经系统,并且有利于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

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2.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P90)

逻辑——分析思维(或称数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或称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类型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应当了解,在每一个儿童身上,哪一种类型占优势。

这一点对于从教育学正确地指导脑力劳动极其重要。

要教给学生思考,发展他们的思维,——这就意味着要在每一个儿童身上发展两种思维领域,即形象思维领域和逻辑——分析思维领域,既不要给片面发展,同时又要善于把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引导到最适宜于的先天素质的轨道上去。

向将要教一年级的教师建议:

在儿童入学前的一年时间里,带领儿童到思维的源泉即自然界去旅行12、13次。

你把孩子们带到这样的环境里去,那里有鲜明的形象,也有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儿童去欣赏,在美的事物面前体验到惊奇的感觉,并同时进行思考和分析。

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P94)

首先必须(把)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P94)

必须在在整个一生中努力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精神教育自己。

(P95)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

(1)关于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P98)。

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

应当使你的教育劳动的“工艺实验室”不断地充实起来(P98)。

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P99)

发展思维和智力,就是指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分析思维,影响思维过程的活动性,克服思维的缓慢性。

多年的经验表明,有必要给学生上一种专门的“思维课”。

所谓“思维课”,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出)因果关系。

如果你想教你的“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那就请你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那里会展示出现象的链条,一事物的结果成为另一事物的原因。

(P99)

35.怎样培养记忆力(P100)

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力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

我坚定地相信,当儿童还没有达到需要在课堂上和家庭里记忆和背诵的那个时间时,就应当特别关系他的记忆力的培养。

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

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和识记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