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育种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7665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6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猪育种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种猪育种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种猪育种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种猪育种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种猪育种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猪育种方案.docx

《种猪育种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猪育种方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猪育种方案.docx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

(讨论稿)

罗牛山种猪育种公司

2005年12月

第一章、世界种猪育种动态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国内种猪资源与育种现状

第三章、罗牛山种猪育种目标

第四章、核心群组建的遗传基础

第五章、罗牛山种猪育种计划

第六章、种猪性能测定

第七章、遗传进展评估

第八章、育种进度安排

第九章、环境保护

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附件

一、罗牛山养猪管理软件开发方案

二、种猪性状测定技术规程

三、种猪数据测定记录标准

四、种猪遗传测定评估模型

五、人工授精技术标准

六、罗牛山种猪质量测定管理章程

 

罗牛山种猪育种方案

养猪业的发展随市场机制的建立和日益完善而发展壮大,消费者对优质健康的绿色猪肉生产和需求量不断增加。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开展种猪的联合育种,有效地解决我国优质猪肉生产中存在的系列不足和缺点,利用集团化养猪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优势,建立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和种猪性能测定制度并进行良种的科学规范测定与登记管理,是实现优质猪肉生产的必由之路,科学的育种计划对于推动种猪生产性能的提高,改进猪肉品质将起着重要作用。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畜牧业年增长量多年均达到15%以上,年出栏量商品猪350多万头,年猪肉总产量30.61万吨、大型规模化原种猪场20多个、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基本完善、良种体系初步形成、畜牧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以罗牛山等大型畜牧龙头骨干企业为主导的优质猪生产体系。

海南将做大做强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在商品猪生产基地建设,猪存栏数、出栏数,标准无公害化生产及优质猪人工授精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均猪肉拥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优质猪产业化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海南养猪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重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养猪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热带地区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海南优质猪生产和种质资源体系建设具有其独特的局限性,尤其是猪的胴体瘦肉率相对较低,猪肉品质市场竞争力不强,对一般性疾病抵抗能力弱,繁殖性能相对较差,这些均严重制约了海南猪产业优势的发挥。

面向市场需求积极开展种猪遗传改良,全面提高海南养猪种质生产水平,推动优质猪肉生产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养猪生产,形成了以种猪生产、饲料生产、兽医疫病控制、畜产加工与贸易等十大养猪产业配套体系和年出栏商品猪达到40万头的超大型养猪基地,下属海南养猪研究所、海口畜牧兽医研究所、具有一批老、中青结合的技术骨干队伍。

丹麦是世界上通过育种手段改进猪肉品质最为有效的国家,引进丹麦原种种猪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的育种措施,保持丹麦种猪的遗传优势,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实用的种猪性能测定方案、种猪选育技术操作规程,指导海南省种猪选育测定工作,推动种猪场和规模化试验场种猪质量的提高,为国内其它省区开展统一的种猪育种和性能测定提供有益经验。

第一章世界种猪育种动态与发展趋势

国外养猪业发达国家都有过猪种由低效到高效的转化过程。

法国在二战前有猪品种20多个,而在生产中广泛利用的猪品种只有一个,即大约克夏猪(大白猪)。

目前世界各国规模较大的养猪企业选用的猪品种仅占现有猪品种3%左右。

主要猪种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等。

大白猪和长白猪繁殖力最高,杜洛克猪肥育力最优,汉普夏猪肉质好、产肉力高。

因此,为了肉猪产品能占据市场和获得最好经济效益多采用大白猪、长白猪为母系,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为父系进行三元或四元杂交生产优质瘦肉型猪。

1、选择效果分析

过去的30年,选择主要集中在中等遗传力的生长和胴体性状,80年代中期以后BLUP育种值的应用,更加速了这些性状的遗传改进。

加拿大从1985年开始,用BLUP动物模型估计背膘厚和达100kg体重日龄的育种值,到目前为止,这两个性状的年遗传进展为-0.35mm/年和-1.5天/年,使每头商品猪的利润提高了1.30加元,意味着加拿大养猪业逐年增加利润2000万美元,直到两个性状达到最佳值(Kennedy,1996)。

采食量下降是现在影响瘦肉组织生长的主要因素,如何找出吃得多并能将饲料转化为较多瘦肉而非脂肪的猪个体非常重要。

电子化饲喂系统(如ACEMA-48),可以通过改变采食量的曲线来达到改善饲料转化率的目的。

如增加20-40kg体重期间的采食量,因为此时猪的饲料转化率非常高。

目前急需测出猪的采食行为、瘦肉生长曲线以及对饲料类型的变化规律等(Labroue等,1994;Webb,1996)。

氟烷基因(halothancegene)具有提高瘦肉产量的遗传优势,但会增加PSE肉和猪突然死亡率。

理想的办法是把父、母系中的氟烷基因全部清除。

现在多伦多大学的HAL-1843DNA检测法已能达到此目的,Cotswold公司中有一个瘦肉率非常高的品系,它含有皮特兰的血统,经过为期10年的选育,该品系中的氟烷基因频率已由90%下降到零。

清除氟烷基因带来的瘦肉率下降已通过选择其它增肉量的基因得到恢复,同时肉色改善了40%。

借助仪器测定活体成分有了新发展,Fat-O-Meater测定仪只能测定瘦肉率,且准确率在不同品系中差异较大;超声波测定背膘厚度和肌肉厚度的准确度(R)分别只有0.58和0.25;

在父本品系的核心群中,两维扫描仪已常规应用,背最长肌横断面的超声波图像,经过软件处理可被计算机自动分析,能自动分析夹层中的肥瘦肉比率和肌肉间的脂肪含量。

更先进的仪器如CT扫描,能详细测定出肌肉的性质,如系水力等,但价格昂贵,尚难推广。

汉普夏猪含有RN基因,此基因会减少肌肉腌制加工的产量,但能改善口味;杜洛克杂种猪能改善肌肉嫩度,肌肉内脂肪含量较高使嫩度改善,但何种程度最好尚不清楚。

如果保持背膘不变,选择提高瘦肉的生长速度,可能会改善肉质。

2、繁殖性状的选择方法与效果

法国的Legault等(1976)提出的超产系选择法是在大群体中,参照母猪前四胎的产仔记录,选出2%的超产母猪组成基础群,然后用其儿子回交,使超产基因聚合。

这种方法使大白猪的窝产仔数提高1.5头,并在以后的许多试验中得到验证,认为此方法能有效改良猪的繁殖性能。

这种方法也有不足,这些高产母猪的瘦肉生长力低于原核心群的水平,并且要使这些高产基因分布到整个养猪生产所需的时间(选育周期)为7年。

现在,利用人工授精技术,使几个群体建立遗传关系,然后通过混合模型BLUP法,借助计算机筛选出遗传素质好的高产猪,再进行人工授精,加速高产基因的扩散。

Webb等(1996)认为,这种方法尤其适于群体规模大的母系选择,并能取得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改良效果。

第二章国内种猪资源与育种现状

 1、瘦肉型猪的品种

 

(1).长白猪:

长白猪原名兰特瑞斯,产于丹麦。

目前世界上养猪较发达的国家都培育了自己的长白猪。

我国进口了瑞典长白猪、丹麦长白猪、荷兰长白猪以及挪威、比利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长白猪,各国长白猪大致相同,但各具特点,丹系长白猪骨较细,挪威长白猪体型大、骨较粗。

这种猪被毛全白,皮肤薄,骨结实,乳头6~7对,少数有8对,外貌有清秀之感。

  据杭州大观山种猪试验场统计,每窝平均产仔数12.46头,产活仔猪数11.22头,初生重1.35千克,双月断奶重19.25千克。

长白猪成年公猪体重246千克,母猪219千克,从断奶23.6千克到180日龄96.02千克,平均日增重607克,饲料转化率为2.95,平均瘦肉率61.5%。

  

(2).大白猪:

大白猪原名大约克夏,产于英国北部英格兰的约克郡地区,原有大、中、小三型。

小型已绝迹,中型也剩下不多,大型大白猪主要是用做母本杂交繁殖用。

长白猪也是丹麦从英国引进大白猪与当地土种白猪进行改良,选育成当代最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大白猪体格大,体形匀称,背腰微弓,被毛全白。

成年公猪体重263千克,母猪234千克。

6月龄公猪体重105千克,母猪97千克。

据天津市武清种猪场测定,第一胎平均产仔11头,育成9头,经产母猪为13头,育成10.2头。

159日龄体重达90千克,日增重755克,膘厚1.9厘米,瘦肉率64.5%。

  (3).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部的纽约州和新泽西州,是美国目前分布最广的品种。

  我国建国后第一次引入杜洛克猪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给我国1对纯种杜洛克猪,广东1978年从美国引进部分纯种杜洛克猪,以后相继从日本、匈牙利、美国等地引入杜洛克种猪,分散在全国各地饲养。

杜洛克猪适应性很强,对饲料要求较低,喜食青绿饲料,能耐低温和高温气候。

杜洛克猪被毛为棕红色,从金黄色到暗红色,深浅不一。

体质结实,肌肉丰满,四肢粗壮。

成年公猪体重约400千克,母猪350千克。

杜洛克繁殖力一般,平均窝产仔9.93头,育成8头,初生重1.4千克,70日龄个体重23.5千克。

生后174日龄生长肉猪达90千克,平均日增重651克,瘦肉率62.2%,肌内脂肪3.89%。

  上述三个品种猪是国内外均采用的三元杂种组合品种猪,即"杜·长·大"。

我国最新培育的苏太猪就是用杜洛克猪与江苏二花脸猪杂交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将杜洛克猪作为三元杂交中的终端父本效果最好。

  (4).汉普夏猪:

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布奥尼地区,是北美分布较广的一个品种。

建国后,从美国和匈牙利引入我国。

引入的汉普夏猪繁殖力不强,适应性较差,但仍不失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父系品种。

  汉普夏猪体型大,背腰微弓,后躯肌肉丰满。

毛色特征突出,即在肩颈结合部有一白带(包括肩和前肢),其余均为黑色,故有"银带猪"之称。

乳头12个以上,排列整齐,乳腺无过多脂肪。

  1994年河北畜牧所报道6月龄的公猪体重93.26千克,母猪92.6千克。

成年种公猪体重315~410千克,母猪250~340千克,1胎产仔7.63头,育成6.98头;2胎产仔9.74头,育成9头。

生长猪160日龄活重达90千克,20~90千克平均日增重819克,每千克增重耗料2.88千克,胴体瘦肉率65.34%,肉质较好,肌肉含脂肪2.95%。

  (5).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特地区的皮特兰村。

20世纪50年代用本地猪与法国贝衣猪杂交,再与英国的泰姆沃斯猪杂交选育而成。

该品种猪体呈方形,体躯宽深而短,肌肉特别发达,是典型双脊臀猪,耳中等大小且微向前倾。

被毛呈大块黑白花、灰白花斑且夹有红毛。

  皮特兰猪平均产仔数9.7头,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一般。

背膘薄,胴体瘦肉率很高,为其他品种猪所不及,并能在杂交中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的胴体瘦肉率。

体重达到90千克以后生长显著减慢,肌肉纤维较粗,直径为52.5微米,而大白猪为41.9微米。

该品种猪最大的缺点是含氟烷阳性基因(应激因子)频率高达88%。

目前国内外均用皮特兰×杜洛克或皮特兰×汉普夏杂交一代公猪为杂交终端父本,对提高商品肉猪生产性能效果很好,胴体瘦肉率可达到64%~65%。

  (6).多品种杂优猪:

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经济杂交并不一定总是表现出杂种优势,因而保证了商品猪群达到稳产高产的经济指标。

为此,国内外选择遗传性稳定的品种或品系,经过多次重复配合力测定选出杂种优势最优者,进行数代选育,建立具有某一优良经济性状的专门化选育系的父系和母系,达到产仔率高、护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和胴体品质好的商品瘦肉猪。

例如:

荷兰的亥波猪(商品猪名)、美国的Pie猪、冀合白猪、比利时的斯格猪、法国的莱纳猪和匈牙利的卡希布猪等。

这些杂优猪的商品肉猪出栏体重都在105~115千克,饲养日龄均不超过175天。

第三章罗牛山种猪育种目标

优质猪肉的确定一是凭消费者的口感判断猪肉好吃,好吃的猪肉是口感细嫩多汁,鲜香味浓。

我国的地方猪种具有这种特点,其不足之处是生长慢,耗料多,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我国新培育的猪种其猪肉具有上述特点。

但口感有众口难调、各有所好的不足之处。

二是根据多数学者意见总结,影响猪肉风味的主要因素是猪肉单位面积内肌纤维的根数与直径、大理石纹状(雪花肉)和肌肉脂肪含量(好吃的主要条件)。

外种猪单位面积中肌纤维根数少、肌纤维粗,大理石纹状少,其中结缔组织比例大,脂肪比例小,肌内含脂肪量低,长白与大白都在2%以下,口感风味当然不佳。

我国地方猪种肌内脂肪含量在3.7%~5.42%,新培育的猪种均达到3.6%~4.6%,其瘦肉率达到57%以上。

以丹麦优质种猪作为育种核心基础群,种猪性能测定和选择方法等方面采用世界先进育种技术手段,建立1800头GGP基础母猪、9200头GP基础母猪、年出栏父母代种猪100,000头的育种基地,每年保持5‰—10‰遗传进展。

在保持一定的背膘厚和生长速度前提下,以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育种目标,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罗牛山种猪育种体系。

根据国内外育种现状和罗牛山种猪生产实际,确定罗牛山种猪育种目标是在保持一定的背膘厚和生长率基础之上重点提高:

(1)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主选日增重);

(2)胴体瘦肉量和肌肉品质;

(3)母猪的繁殖力和育成率(主选母猪年育成幼猪数)。

(4)乳头数、腿的结实度和抗逆性(或健康状况)。

育种目标同时结合生物学和经济学方法注重对各个性状进行加权,考虑市场需求及成本价格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取得理想育种效果。

通过系统的育种措施,使培育的猪能在未来预期的生产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育种目标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1)选择目标性状;

(2)计算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或经济重要性)。

育种目标同时强调:

(1)育种的最终目标是定在生产群,而不是核心群,因为大多数肥育猪是杂种猪,既存在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的互作,又存在纯种与杂种性能的遗传相关。

(2)目标制定以未来可预见形势为基础。

(3)目标的落脚点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突出育种工作的经济性,根据市场生产趋势不断调整各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从而控制群体遗传素质的变化。

第四章核心群组建及遗传基础

1、丹育种猪育种体系

(1)以丹麦种猪为基础,采用与丹麦丹育公司同步的种猪育种策略,建立罗牛山丹麦种猪同步育种计划,主要进行猪肉产品质量的遗传改良。

(2)为了成功地执行育种计划,丹育联合了42个农场主的71个种猪场进行联合育种。

丹育的育种目标是通过改良四个猪种(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以期达到整个养猪业(包括:

养猪生产和屠宰加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丹育主要通过种猪的生长育肥性能、繁殖性能、体型评定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进行选种。

每年71个核心群测定的种猪头数超过100,000头,测定中心测定的候选人工授精公猪有5,500多头,为丹育遗传改良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丹育的10个人工授精站拥有1,800多头特优级种公猪。

180多个种猪扩繁场也在执行育种计划,为提高遗传改良速度,向商品猪场提供大批量的优秀种猪做出了巨大贡献。

(3)丹育核心群

丹育71个核心群的纯种生产母猪存栏为9,200头,并且彻底净化了氟烷(应激)基因。

纯种母猪的存栏头数分布如下:

丹育长白猪3,600头母猪

丹育大白猪2,600头母猪

丹育杜洛克猪2,100头母猪

丹育汉普夏猪900头母猪

核心群的种猪

纯种公猪

纯种母猪

杂优公猪

作进一步遗传改良的纯种公猪

作进一步遗传改良的纯种母猪

人工授精站使用的杂优公猪汉杜HD

扩繁场的使用祖代公猪

扩繁场的使用祖代母猪

用于商品群使用的父母代公猪的生产:

汉杜公猪(HD)和杜大公猪(YD)

用于商品猪生产的父母代公猪,HD,YD

2、丹育种猪种质特性

丹育的育种目标是通过改良四个猪种(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以期达到整个养猪业(包括:

养猪生产和屠宰加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养猪生产者和屠宰厂共同合作制定、修改丹育种猪的选择标准。

父系猪和母系猪的选择标准是不同的,下表为丹育种猪的每个生产性状的选种标准。

母系猪的选择指数包括了总产仔数,父系猪的选择指数包括了屠宰损失率;母系猪的选择指数中体型的选择权重是父系猪的两倍多。

为满足不断的遗传改良导致的遗传参数的变化,以及生产、市场的不断变化,每隔3年或4年的时间,就要对遗传参数和被选性状的经济权重进行适当调整。

 

选择标准

日增重(1.5-30kg)

0.016

$/克

日增重(30-100kg)

0.020

$/克

料肉比

14

$/kg耗料/头猪

瘦肉率

1.1

$/%瘦肉率/头猪

产仔数(母系猪)

3.4

$/产仔数/头猪

体型

母系猪

4.3

$/分/头猪

父系猪

2.1

$/分/头猪

pH值

0.7

$/0.1pH

屠宰损失率

-0.7

$/kg/头猪

对父系猪和母系猪的被选性状不同的遗传改良期望如以下图表所示

 

丹麦猪育种计划的四个猪种是:

丹育长白、丹育大白、丹育杜洛克和丹育汉普夏.

(1)丹育长白

丹育长白在丹育杂交计划中作为母系猪使用,生产父母代母猪一丹育L丫/丫L,丹育长白的繁殖性能和母性非常优秀.丹育长白体型长、四肢强壮,以优秀的胭体品质闻名于世.

(2)丹育杜洛克

丹育杜洛克来源于美国和加拿大,于1977-1979年进口.在丹育杂交计划中用作终端父本.自进口以来,一直对丹育杜洛克进行改良,尤其是瘦肉率、屠宰率改良显著.现在丹育杜洛克的群体数量位居欧洲第一,作为终端杂交公猪,丹育杜洛克与父母代母猪一丹育LY/丫L的杂交配合力最好,产仔数多、商品猪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另外商品猪的胭体品质极其优良,肉色鲜红.

(3)丹育大白

丹育大白在丹育杂交计划中也作为母系猪使用.丹育大白是一个非常好的全能品种.丹育大白在丹育杂交计划中主要用于生产父母代母猪一丹育LY/YL,同时也可以生产终端父本一丹育丫D.丹育大白的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月同体品质优秀.丹育大白的繁殖力和母性也非常优秀.

(4)丹育汉普夏

丹育汉普夏于1970年代末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在丹育杂交计划中用作终端杂交父本.丹育汉普夏主要用于生产终端杂交公猪.在丹麦普遍使用的终端公猪是丹育杜洛克和丹育汉普夏的杂交公猪一丹育日D.商品猪生产者使用丹育日D与丹育L丫//YL杂交生产商品猪,可获得最佳的杂交优势.丹育汉普夏的优势是瘦肉率高、肉质好.

 

丹育最好的5个商品猪场的生长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

商品猪场编号

1

2

3

4

5

每年出栏商品猪

1888

4145

8218

3437

1904

日增重(30-100kg),克

1044

1039

1020

1000

1000

料肉比(耗料/增重)

2.41

2.47

2.33

2.33

2.55

屠体重,Kg

87.3

75.8

78.5

78.5

75.9

屠宰前活重,Kg

114

99

103

103

99

瘦肉率%

58.2

59.6

58.9

61.2

59.8

 

年度丹育最好的5个商品猪场的母猪的繁殖性能

群体

1

2

3

4

5

存栏母猪

313

142

314

305

265

断奶仔猪/母猪/年

28.9

28.7

28.5

28.3

28.0

胎次/母猪/年

2.44

2.34

2.42

2.4

2.37

活产仔数/胎

12.7

12.7

13.2

12.8

13.5

断奶仔猪数/胎

11.9

12.3

11.8

11.8

11.8

断奶日龄(天)

26

32

27

27

29

断奶重,Kg/仔猪

6.2

6.7

6.7

6.6

7.0

日增重(1.5-30kg),克

457

496

451

355

439

配种分娩率,%

92.2

93.0

93.9

90.2

91.6

第五章罗牛山种猪育种计划

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拟订本方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方法、单位、人员分工及研究进度作出统一安排,以保证按质按量地全面完成育种的各项任务指标。

5.1、育种内容和任务指标:

5.1.1、种猪(长白猪、约克夏、杜洛克、汉普夏)品种选育:

5.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期选育计划结束时(五年),各品种选育群种猪性能达到以下标准:

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

160天

达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

15毫米

或胴体瘦肉率:

60.1%

料肉比:

2.6:

1

经产母猪产仔数:

12头

5.1.1.2、规模:

选育核心群总规模1500头,第一期选育计划结束时(五年),全育种公司范围内形成拥有5000头种猪的超级核心群,具有年提供优质瘦肉型种猪10万头的能力。

 

品种承担任务猪场选育基础群第一期选育计划结束时(五年)

长白猪南吕原种猪场300500

红明原种猪场250500

定安原种猪场250450

1.5万头种猪场260350

万头种猪场150350

约克夏南吕原种猪场250550

红明原种猪场150450

定安原种猪场150450

1.5万头种猪场260350

万头种猪场

杜洛克5000头原种场150350

红明原种猪场100250

南吕原种猪场120250

汉普夏5000头原种场50100

5.1.2、主要育种内容

在全育种公司范围内采用开放式超级核心群联合育种方式,以种猪性能测定技术为基础,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以人工授精技术为支撑,将外源优秀基因导入选育核心群,并在促进场间遗传材料的交换的同时通过共同种公猪的使用,建立各基础群体间的遗传联系,实现全育种公司种猪超级核心群的形成;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各种猪场间遗传信息共享,最终达到联合育种的目的。

在整个选育过程中,坚持对核心群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确保无应激抵抗选育群的形成。

同时,还对一些影响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和标记基因进行研究,为实现种猪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技术支撑。

5.2、选育方法:

以数量遗传和群体遗传为理论指导,运用现代联合育种技术,对全育种公司各种猪场内彼此具有遗传联系的核心群体进行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

选育中以品系核心群作为育种单位,以实现全育种公司性超级核心群联合育种。

5.3、选育基础群的管理:

以现各种猪场已有的猪群作为选育基础群,各群体在选育过程中不封闭,对选育群以外的优秀个体(包括公猪和母猪)可引入选育群。

但在引入外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所引个体必须是具有优异的性能,且体型外貌与选育群个体一致,以保持整个选育群体的一致性。

在继代选育的过程中应将各世代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0.02以内,各选育群内全部实现人工授精技术并按选育标准选留后备种公猪,以保证公猪数量和质量。

为保证这一规模的实现,在实施过程中,母猪应按所需数量增加20%选留。

为了更好地实现联合育种,各选育群体间进行种猪的交换,以密切各群体间的遗传联系。

5.3.1、选育基础群个体的选择:

基础群的优劣是选育的关键。

在组建选育基础群的过程中,要以下列标准对个体进行选择。

5.3.1.1、生产性能:

具有完成育种目标的遗传潜能,即应选择性能高或某一性状优异的个体。

5.3.1.2、亲缘关系:

为避免群体近交系数增长过快,要求公猪个体间、公猪和母猪间无亲缘关系,母猪个体间尽量避免有亲缘关系,使遗传基础广泛。

5.3.1.3、外貌特征:

符合品种特征,体型外貌良好、四肢健壮、体长、体高、后躯发育良好,健康无病。

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有效奶头数不少于6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