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904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14.docx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14

1.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发酵食品与所用菌种的对应

3.转基因技术的过程和应用

4.克隆技术的过程和应用

1.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

2.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相应的产品。

3.现代生物技术(克隆、转基因技术等)已被用于生产实践,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具有影响。

生物界的明星动物--多莉

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一、发酵技术

1、身边的发酵技术

(1)发酵食品:

①酸奶:

利用乳酸菌,需要温度适宜,没有氧气的条件。

②米酒:

在30℃左右条件下,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没有氧气条件下,酵母菌经过代谢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2)沼气发酵:

①定义: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

②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如产甲烷细菌。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1)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新霉素。

(2)氨基酸:

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氨基酸。

(3)甜味剂:

阿斯巴甜是一种新型甜味剂,由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的两种氨基酸组成。

(4)食用有机酸:

主要有柠檬酸、醋酸、乳酸、葡萄糖酸、苹果酸等,通过_微生物_发酵制成。

柠檬酸是以糖浆为原料,通过黑曲霉发酵而生产的。

(5)酶制剂:

早期从动物内脏或植物的茎、叶、果中提取,近年来,主要利用_微生物发酵获得。

二、发酵技术的过程及原理

1、过程

2、原理

(1)酿酒原理:

葡萄糖(酵母菌、无氧)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2)酸奶的制作原理:

葡萄糖(乳酸菌、无氧)乳酸+能量

3、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比较

名称

分类

生殖方式

有无成形

细胞核

发酵原理

乳酸菌

细菌

分裂生殖

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

乳酸

酵母菌

真菌

孢子生殖、出

芽生殖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有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

CO2和水,无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

三、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1、图示过程

2、原理分析

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3、材料过程分析

(1)糯米饭高温蒸熟后一定要冷却,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将酵母菌杀死。

(2)为了给酵母菌提供足够的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要在米饭中央拍出一个圆坑。

(3)米酒酿制成功后表面会有一层泡沫,这是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的同时产生了

二氧化碳。

例1.下列各项制作过程中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的是()

①碘盐、食用油②酸醋、葡萄酒

③酱油、甜面酱④花椒、大茴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练习1.下列哪一种食品不是应用发酵技术制作的()

A.泡菜B.馒头C.熏肉D.酸奶

练习2.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食品加工中,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的一组是()

A.泡菜、酸奶B.面包、米酒

C.泡菜、米酒D.腐乳、酸奶

酸奶和泡菜的制作都需密封:

酸奶和泡菜都利用了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环境,所以做酸奶和泡菜时都应加盖密封。

例2..泡菜、面包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A.乳酸菌、酵母菌B.醋酸菌、酵母菌

C.乳酸菌、霉菌D.醋酸菌、霉菌

乳酸菌发酵和酵母菌发酵的比较

名称

菌种

温度

氧气

产物

用途

乳酸发酵

乳酸菌

适宜

无氧

乳酸

制作酸奶

酒精发酵

酵母菌

适宜

无氧

酒精

酿酒

食品发酵

酵母菌

适宜

有氧

二氧化碳和水

馒头、面包

例3.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是因为酒曲中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

酒曲中的微生物主

要是()

A.酵母菌和霉菌B.乳酸菌和酵母菌

C.乳酸菌和霉菌D.醋酸菌和大肠杆菌

练习2.人们把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酒会变酸,这主要是哪种微生物发酵引起的()

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甲烷菌

各类微生物的培养对比记忆,通过建立表格的形式更加直观的展现异同。

现代生物技术

一、转基因技术

1、定义:

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2、应用:

(1)制药:

使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

(2)遗传病诊治:

有的遗传病可进行基因诊断,如苯丙酮尿症。

基因诊断能及早准确诊断,从而预防或及时治疗遗传病。

(3)农业:

培育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

(4)环境保护:

“超级菌”能分解石油,“吞噬”汞,降解农药DDT等。

二、克隆技术

1、定义:

克隆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1)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

由植物体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的新个体,也是无性生殖。

(2)克隆时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克隆个体的基因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生殖的。

2、采用技术:

采用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新个体在遗传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

3、“试管婴儿”与“多莉”培育过程的本质区别

“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子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特性,而“多莉”则是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特性。

4、克隆体的性状

通过细胞核移植产生的克隆体,仍有少数性状与供核亲本不同,因为控制性状的极少数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例1.细菌之所以能合成人胰岛素是因为细菌细胞内含有人的胰岛素基因。

()

练习1.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了类似如图所示动物,最可能被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A.克隆技术B.组织培养技术

C.嫁接技术D.转基因技术

练习2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A.制酸奶——发酵技术

B.培养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技术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培养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及工具是重点。

例2.科学家正在培育能够产生具有医药保健效应乳汁的转基因羊。

若科学家只培育出一只该转基因羊,要想在短时间内推广饲养这种动物,可采取的先进繁殖技术是()

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

C.嫁接技术D.杂交技术练习1.克隆只包括动物的无性生殖。

()

.练习2.近年来,克隆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许多相关领域,这必将导致生命科学的一场革命,克隆的含义是()

A.组织培养B.营养繁殖

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

克隆技术的操作流程及工具是重点。

生活中生物技术

类型一:

选择题

☞考点说明:

发酵技术

【易】1.下列现象或活动,与真菌无关的是()

A.制作豆腐乳B.发面蒸馒头

C.脏衣服受潮发霉D.幼儿患手足口病

【易】2.面包膨大和松软,主要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发挥的作用()

A.酵母菌B.大肠杆菌C.醋酸杆菌D.青霉菌

【易】3.保定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闻名于世,其中面酱制作过程使用的生物技术是

()

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D.转基因技术

【易】4.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需要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小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

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

C.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密封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

【易】5.我国许多传统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B.利用多种霉菌制酱

C.利用酵母菌制作酸菜D.利用醋酸菌制醋

【中】6.入夏后肉汤易变质,最合理的保鲜方法是()

A.煮沸、开盖冷藏B.煮沸、加盖冷藏

C.不煮沸、开盖冷藏D.不煮沸、加盖冷藏

【中】7.下列微生物能酿酒,制作面包的是()

【中】8.袋装鲜奶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A.脱水法B.真空包装法C.巴氏消毒法D.腌制法

【中】9.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A.馒头B.鲜奶C.豆浆D.米饭

【中】10.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难】11.下图表示发面是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45℃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C、60℃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类型二:

非选择题

☞考点说明:

发酵技术

【易】1.发酵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制作馒头需要利用的微生物是,制作酸奶需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易】2.孙悟的爸妈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班,他想在假期为父母分担家务,于是买回面粉,学做馒头,第一天中午他和好面,用盆装好盖上盖子,放在桌上,第二天早晨准备蒸馒头时,发现面并没有发泡而是发酸,你能告诉他,做馒头的一些基本常识吗?

(1)主要材料:

(2)条件:

(3)注意:

(4)发泡原理:

【易】3.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

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

发糕松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5分)

材料用具:

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制作方法: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

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2)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原因是。

(3)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

(4)蒸熟的发糕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5)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易】4.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

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

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填“自养”或“异养”)。

(3)查阅资料:

资料1:

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

资料2:

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毫升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资料3:

每毫升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表:

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表

每毫升奶中A乳酸杆菌活菌数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注:

++表示生长极好;+表示长生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

【中】5.金秋送爽,瓜果飘香。

中国·垦利郝家葡萄文化旅游节如期拉开大幕。

水嫩甘甜的郝家葡萄,热情好客的郝家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光怵闲的好去处。

请分析回答:

(l)大面积葡萄种植通常采用扦插的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它没有经过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

新植株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2)“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

其原理是利用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发酵技术在食品业还有广泛应用,请再举出一例。

(3)葡萄肉厚多汁,不易保鲜,生产生活中通常采用方法延长贮藏时间。

(4)有一种细菌能够侵染葡萄的木质部,最终引起葡萄大面积死亡。

科学家成功将一种蚕的基因植入葡萄胚中,培育出的植株能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菌的蛋白质,这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难】6.酸奶机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恒温培养箱,能够将其内容物加热至42℃并保持恒温。

妈妈网购了一台酸奶机,小梅又刚学过了细菌、真菌培养的方法,于是兴致勃勃地按下列步骤开始自制酸奶。

(1)将约1升鲜奶倒进锅里加热至沸腾,将酸奶机的内胆放进开水中煮5分钟。

该步骤的目

的是。

(2)将加热后的鲜奶倒入酸奶机,然后加入酸奶约100毫升。

在细菌、真菌的培养过程中,该步骤称为,鲜奶相当于。

(3)盖上酸奶机的盖子,让内部处于密封状态,打开开关。

小梅认为,自己的上述操作满足了乳酸菌大量繁殖所需要的基本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缺氧的环境(氧气能抑制乳酸菌的繁殖),还有水和充足的,肯定能够成功制作出酸奶。

(4)8小时后打开酸奶机,小梅意外地发现,牛奶依然是牛奶,没有变成酸奶。

她分析了自己的操作步骤,发现失败的原因是。

(5)改正错误步骤后,小梅终于做出了美味的酸奶。

现代生物技术

类型一:

非选择题

☞考点说明:

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

【易】1.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下图表示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受精卵经过培养形成早期胚胎中多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称为。

(2)试管牛在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哪头牛?

【易】2.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和油料作物,但该作物易受“豆虫”的侵害.农民由于长期使用农药杀虫,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残留的农药最终还会进入人们的餐桌.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将一种植物的抗虫基因移植到大豆的基因组中,使其具备抗虫特性,已经培育出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抗虫大豆新品种.种植这种大豆不但可减少农药的危害,还可增加产量,提高收益.请据此回答:

(1)培育该大豆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其它植物的抗虫基因能够在大豆体内表现出抗虫特性,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受控制的.

(2)一朵大豆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结出3粒种子,则参与该花受精作用的精子至少有个.

(3)大豆种皮的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则黄色和绿色这对性状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如果除去大豆的种皮,则其内部结构都是由发育而来的.

【中】3.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转基因工程组的科学家们,在朱作言院士的领导下,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鲤鱼的受精卵,培育出一种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鲤鱼,它150天可长至1200克,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140%以上,体积大。

 

(1)转基因鲤鱼的一些性状与其亲本明显不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3)转基因鲤鱼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是基因性状。

(4)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是控制性状的,而不是。

(5)采用这种技术育种的方法称为。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转基因技术育种D.选择育种

【难】4.羊的白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毛由隐性基因b控制。

下图为一只黑毛母羊与一只白毛公羊交配产生后代的遗传图。

请根据图回答:

(1)羊的毛色有不同的表现类型,黑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2)丙羊的毛色基因组成为,其毛色为。

(3)甲羊和乙羊再相配,可能生出黑色小羊吗?

(4)1997年,“多莉”羊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生物技术——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类型二:

选择题

☞考点说明:

克隆技术的应用。

【易】1.1996年,科学家利用三只母羊培育出了小羊多莉,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克隆技术B.嫁接技术C.仿生技术D.转基因技术

【易】2.克隆羊“多莉”长相与供核母羊一样,这个事实说明()A.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B.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

C.亲代传给子代的是基因D.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易】3.“多莉”羊的诞生打破了高等动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的传统观念.以下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多莉”羊相同的是()

①试管婴儿②扦插柳树③嫁接苹果④组织培养蝴蝶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中】4.黑白美西螈属于同一物种,科学家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构成融合细胞,该融合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依据以上实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色美西螈和黑色美西螈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相等B.融合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是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

C.上述实例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D.融合细胞中有指导美西螈发育的全部信息

【中】5.我国科学家将产奶量高的荷斯坦纯种奶牛体细胞的细胞核,与移去细胞核的普通奶牛卵细胞融合,构建一个全新的细胞.将这个细胞培养成胚胎,移入代孕母牛体内完成发育,培育出优质高产奶牛,科学家利用的这项生物技术是()A.克隆技术B.发酵技术C.转基因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

【难】6.克隆羊“多莉”的长相几乎跟哪只羊一模一样()A.代孕母羊B.供核母羊

C.供无核卵细胞的母羊D.以上都对类型三:

选择题

☞考点说明: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易】1.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到牛的体内,可从牛乳中获得人乳铁蛋白.这种技术是()

A.人工合成B.发酵C.转基因技术D.仿生

【易】2.通过如图方法获得的小鼠比普通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大1倍,其核心技术是()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杂交技术

D.发酵技术

【中】3.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

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运用的是克隆技术;②可以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③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④可以说明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中】4.下面属于转基因技术成果的是()

A.抗虫棉B.太空椒C.白脸“多莉”D.袁隆平超级稻

【中】5.科学家正在研究和培育能够处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超级细菌”,利用它们从“三废”中回收贵重金属等物质,变废为宝.“超级细菌”培育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B.转基因技术C.发酵技术D.细胞工程

【中】6.下列生物技术不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是()A.利用苏云金杆菌获得具有抗虫性能的转基因棉B.通过太空育种生产太空椒

C.将人干扰素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的DNA中生产人干扰素

D.将豆科植物的蛋白质基因转移到马铃薯细胞中培育出“肉土豆”

【中】7.如图表示一种培育生物优良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称为()

A.杂交育种B.转基因技术C.克隆技术D.太空育种

【中】8.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将其改造为可以合成胰岛素的新菌种,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A.克隆技术B.转基因技术C.发酵技术D.组织培养

【中】9.下列生物应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A.克隆羊B.人工试管婴儿C.超级鼠D.太空椒

【中】10.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A.转基因技术B.发酵技术C.克隆技术D.组织培养

【难】11.小明想把萤火虫的发光基因转入到某种植物的基因组中,使该植物能在晚上发光,用来照明,他的设想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是()

A.仿生技术B.转基因技术C.发酵技术D.杂交技术

【难】12.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婴儿”、“转基因超级鼠”的说法合理的是()

A.都是在体外发育成熟B.形成过程中,都有卵细胞参与

C.遗传物质都只有一个亲代D.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1.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2.身边的发酵技术

制酸奶、泡菜—乳酸菌;酿米酒—曲霉、毛霉、酵母菌(曲霉、毛霉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等而具有甜味);酿醋—醋酸杆菌等。

3.沼气发酵。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做沼气发酵。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

5.转基因技术。

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且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就开始生产大量人胰岛素。

主要运用是转基因技术与制药;转基因技术与遗传病诊治;转基因技术与农业;转基因技术与环境保护。

6.克隆技术。

克隆新个体的基因与原来个体的基因基本完全相同,属于无性繁殖。

理论基础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克隆“多莉”的过程中:

采用了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

克隆技术的意义:

可以拯救濒危动物、防止良种家禽家畜的退化、医学上克隆器官可为器官移植提供材料。

1.下列属于仿生的是()

①抗荷服②人造地球卫星③薄壳建筑④CT机⑤血液透析仪.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⑤

2.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A.转基因技术B.发酵技术C.克隆技术D.组织培养

3.下图表示发面是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B、45℃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C、60℃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D、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4.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下图表示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受精卵经过培养形成早期胚胎中多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称为。

(2)试管牛在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哪头牛?

5.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

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

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填“自养”或“异养”)。

(3)查阅资料:

资料1:

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

资料2:

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毫升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资料3:

每毫升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表:

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表

每毫升奶中A乳酸杆菌活菌数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注:

++表示生长极好;+表示长生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