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244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

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

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

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

1克有多重?

1千克有多重?

1吨有多重?

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活动设想:

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    时

第1课时                               案序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

值观

1.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修订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师:

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置疑

3.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

1.      学生观察、质疑

2.      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3.      1克有多重?

4.      克、千克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

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

(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

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

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      体验、操作:

1克有多重?

2.      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      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      体验:

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      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      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      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

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8.  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千克重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1.谈话交流:

我们已经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激发兴趣)

2.课堂检测

3.组织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

1.   学生自由谈论、交流

2.做“自主练习”P6—1、2题。

 

3. 对身边的物品(学习用品等)进行估测、称量,然后进行比较,测查自己估测得是否准确。

 

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

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

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板书设计

克、千克的认识

克         g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5页  认识吨

课    时

第2课时                                案序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吨。

2.  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2.      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情感态度价

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

袋装大米

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修订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

(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思考交流

 

 

 

口头解答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条鲸鱼体重约34()

2.师:

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

吨的认识)

 

 

 

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提问:

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

引导:

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

(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

(板书:

1吨=1000千克)

提问:

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

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教师小结:

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强调:

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

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举例:

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独立计算

 

 

 

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练习质疑①3吨=()千克5000千克=()吨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巩固与反思

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

写出几种来。

2.2吨=()千克  5千克=()克  7000千克=()吨  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自由交流

 

 

六、作业设计

课外小调查:

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6——9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

课    时

第3课时                                案序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      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过程与方法

观察情境图——搜索信息——提出问题——探究交流——获得新知——拓展应用

情感态度价

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

秤、生活实物

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修订

一、导课复习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你还知道哪些秤?

(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

填合适的单位

1)小兰体重32()

2)一个鸡蛋重50()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

3)2瓶矿泉水重约()

4)7粒黄豆约重()

3、自主练习P8—1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思考解答

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

(2)问,集体交流

小组内交流,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自主练习P8—8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拓展延伸

薯片      薯片

200g      150g

2.5元2.5元你会买哪种,为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四、作业布置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

课    时

第4课时                                    案序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3.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观察情境图——搜索信息——提出问题——探究分析——拓展延伸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教具准备

情境图、实物

教法与学法设计

通过一个崭新的情境图,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克、千克、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助指导,也由此检测出学生学生中的不足加以强化。

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订

一、引导复习

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千克呢?

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

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讲解。

回顾交流汇报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知识。

解决问题

铅球

篮球

乒乓球

杠铃

4

650

4

50

学生分小组讨论它们大约有多重,该用哪个重量单位。

 

二、情境导入

1.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1)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

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2)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3)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

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

多少个就是1吨了?

(考察学生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吨的组成)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估一估

 

 

思考交流汇报

 

 

 

 

 

 

 

 

 

 

小组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并合作解疑。

 

三、总结评价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四、作业设计

实践作业:

回家完成这样的表格:

1千克中大约有多少这样的水果?

物品

苹果

橘子

西红柿

黄瓜

 

 

 

 

数量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备课设计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富饶的大海为主要情境,分5个信息窗,从出海归来——养殖海产品——加工海产品——销售海产品——海产工艺品,包含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混合运算。

这是初次接触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四)实践活动设想:

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单元的难点。

(六)课时安排:

8课时

二、课时教案设计

课题

信息窗1:

出海归来

课时

第1课时                                案序 5

教学内容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过程

修订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们喜欢大海吗?

为什么?

(引出大海的美丽富饶。

板书:

富饶的大海)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主题图“捕鱼归来图”

师:

你都看到了什么?

(有指导的观察,说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板书。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条船?

生列算式:

40×2=80(条)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80是怎样求出来的?

用学具摆一摆,理解算理再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小练习:

自主练习2

10——×4——(40)——×8——(320)   

20——×2——(  )——×6——(   )

30——×3——(  )——×7——(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理)

(3)200千克鱼,能卖多少钱?

生列式:

200×4=800  说算理

(4)小练习:

300×3   7×100(指名说算理)

(5)买6千克螃蟹,200元钱够吗?

生列式:

29×6≈   

(学生小组讨论估算方法,互相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

(自主练习1)

2×3=        3×5=        5×4=       4×2=

20×3=       30×5=       50×4=      4×20=

200×3=      300×5=      500×4=     4×200=

2.估一估,连一连(自主练习3)

48×5  6×63  396×2  102×3  199×4  7×81

       大于500         小于500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设计

课题

信息窗1:

出海归来

课时

第2课时                            案序6

教学活动内容

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步骤

教学活动过程

修订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20×6=  4×30=  90×7=  500×2= 

60×6=  9×20=  100×4=  300×8=

 

二、新授知识

1.出示情境图:

回忆寻找未解决的信息和问题,师板书

2.解决问题:

(1)2筐虾一共多少千克?

生列式:

13×2=

①估算

②利用学具操作,探究算理,小组交流

③竖式计算:

  

结合算理理解竖式

    1 3

    ×       2 

      6 ……3×2=6

    2 0 ……10×2=20

2 6 ……6+20=26

④简便写法:

   

                 1 3

                 ×    2 

         2 6

(2)这批带鱼能卖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3×312=

①估算

②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③全班交流,说出算理。

3.小结:

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在竖式上直接写出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自主练习5 学生先独立审题,师再引导审题

每小时行21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

3小时、4小时呢?

(学生独立列式,通过估算、竖式计算,将答案算出,并将书中表格填写完整。

3.哪辆坦克能过桥?

(自主练习6)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列式计算出每辆坦克的重量,再进行比较。

4.按规律填空(自主练习7)

30 60 90 ( ) ( ) ( )

111 222  (  )(  )(  )  666

学生独立完成

5.自主练习8

引导学生读清题目,分析理解题意,尝试独立解决。

6.自主练习9填一填

    (   )×5=400     2×(   )=648  

     6×(   )=666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可以让有学生间互教互学。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设计

课题

信息窗2:

饲养海产品

课时

第1课时                             案序7

教学内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修订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赶海队伍的归来,看到他们从海里捕到了许多海产品,他们把这些海产品怎样了呢?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图

师:

你都看到了什么?

他们在干什么?

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

生列式:

29×3=

①学生估算

②牵引不进位乘法竖式原理,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指名边说算理,师边板书:

  2 9

×  3

     2 7

        6   ……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8 7

③注:

进位的标记“2”要写的小一些,避免与其他的数字混淆。

 

三、巩固练习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自主练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